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人Liver kinase B1(LKB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LKB1、VEGFR2表达情况。分析LKB1、VEGFR2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中LKB1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VEGFR2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LKB1在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鳞癌,VEGFR2在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低于鳞癌。在具有吸烟史、淋巴转移、临床低分期以及低分化程度中LKB1阳性率更低,VEGFR2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腺癌组织中LKB1表达水平高于鳞癌组织;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KB1、VEGFR2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LKB1低表达与VEGFR2高表达提示肺癌患者具有吸烟史、出现淋巴转移、高临床分期以及低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KB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非小细胞肺癌中LK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KB1蛋白在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均有表达,LKB1在正常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组织(90.78%vs 65.79%,P<0.01)。LKB1蛋白在肺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LKB1蛋白在高分化肿瘤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肿瘤(81.82%vs53.49%,P<0.05)。LKB1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89.29%vs 52.08%,P<0.01)。结论 LKB1蛋白的低表达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并且影响肿瘤的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可能影响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athmin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0份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标本中Stathmin的表达情况,分析Stathmin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tathm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均<0.01)。分化程度低的癌组织statm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高的癌组织(P=0.018)。TNM分期越高,Stathmin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 Stathm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高表达,其可能作为预示肿瘤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及治疗肿瘤的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肺良性病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高表达率分别为58%、54%、60%。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IF-1α、VEGF、VEGFR2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VEGF、VEGFR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HIF-1α、VEGF、VEGFR2表达水平有相关性,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有重要意义,对临床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抗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KB1、VEGFR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肺腺癌中LKB1、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 LKB1在癌旁正常肺组织、淋巴结转移阴性组肺腺癌、Ⅰ~Ⅱ期肺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肺腺癌和ⅢA期肺腺癌(82.61%vs 63.04%、75.00%vs 44.44%、75.00%vs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在癌旁正常肺组织、淋巴结转移阴性组肺腺癌、Ⅰ~Ⅱ期肺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则明显低于肺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肺腺癌和ⅢA期肺腺癌(34.78%vs 58.70%、46.43%vs 77.78%、46.88%vs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KB1、VEGFR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可能与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LKB1低表达、VEGFR2高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通路相关蛋白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4(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MPRSS4蛋白水平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TMPRSS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MPRSS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0%,癌旁组织中TMPRSS4阳性表达率为4.44%;癌组织中TMPRSS4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χ2=29.31,P0.01)。TMPRSS4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 TMPRSS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密切相关,高表达的TMPRSS4蛋白提示肺癌有转移风险更高及预后更差的可能,TMPRSS4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WDHD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WDHD1蛋白在肺鳞癌,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WDHD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肺组织(P0.05),其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P0.05)、浸润范围(P0.05)、淋巴结转移(P0.05)和组织分化程度(P0.05)有关。结论 WDHD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化差、恶性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ASP结合蛋白(WASP-interacting protein,WI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WIP在石蜡固定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7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WIP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1),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或P0.01)。WIP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32.14%)低于低表达组(71.43%)。WIP高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是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WI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并促进肿瘤的恶性进程,检测其表达情况会对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有淋巴结侵犯及预后起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转录调节因子Twis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NSCLC及15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wist蛋白、VEGF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Twist阳性率4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VEGF在肺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26.67% (P <0.05),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wist蛋白与VEGF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60 2,P<0.01).结论 在NSCLC中Twist蛋白、VEGF表达明显增高,其表达与肿瘤分化、分期有关.NSCLC组织中Twist与VEGF表达的上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WWO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及21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WWOX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癌旁正常肺组织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85.71% vs 37.50%,P<0.05),鳞癌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62% vs 42.86%,P>0.05);②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00% vs56.25%,P<0.05),吸烟指数≥400的患者癌组织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吸烟指数<400的患 者(19.05% vs 57.89%,P<0.05),而WWOX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年龄与阴性表达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分化不良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中等分化和分化良好者相近(P>0.05);④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Ⅲ+Ⅳ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病例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无转移病例相近(P>0.05).结论 WWO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正常肺组织降低,且与患者性别及吸烟指数密切相关,而与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转移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K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5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正常组织中LKB1和VEGF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Lauren's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LKB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0.9%,低于正常胃组织中的95.0%(P0.01);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4.3%,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5.0%(P0.01)。LKB1在胃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auren's分型及预后有关(P0.05);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预后相关(P0.05)。结论 LKB1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生存素(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并分别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生存素的表达。结果:HIF-1α、VEGF和生存素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在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和生存素表达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519、0.643;而VEGF与生存素表达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43(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HIF-1α、VEGF和生存素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IF-1α可以调节VEFG和生存素的表达,且VEGF和生存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PTEN蛋白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中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NSCLC中的总阳性表达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表达随NSCLC临床分期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NSCLC高中分化组高于低分化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无淋巴结转移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和nm23-H1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结论PTEN蛋白表达与NSCLC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NSCLC中PTEN蛋白低表达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检测PTEN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NSCLC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叶东方 《内科》2008,3(1):8-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住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12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血清中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NSCLC组织中VEGF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1),且大致随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的顺序明显升高(p〈)0.01);同时有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肺癌分期Ⅰ、Ⅱ、Ⅲ-Ⅳ期的顺序明显上升(p〈)0.01),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 VEGF在NSCLC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VEGF是NSCLC增生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蛋白和RNA水平研究NF-κBp65、IκBα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SCLC和癌旁肺组织中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NF-κBp65和IκBα 基因表达.结果 共检测NSCLC组织62例(腺癌33例,鳞癌29例),癌旁肺组织27例.免疫组化显示NSCLC组织中NF-κBp6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和60.9%,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P均〈0.0001),而IκB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3%和1.4%,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P均〈0.0001).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NF-κBp65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升高,IκBα蛋白表达降低.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NSCLC组织中NF-κBp65 基因表达分别是癌旁肺组织的2.73±0.33倍和2.58±0.27倍(P=0.0046),而IκBα 基因表达分别是癌旁肺组织的0.63±0.086倍和0.87±0.075倍(P=0.0208).结论 NF-κBp65高表达和IκBα低表达可能在NSCLC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CD10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MMP10、CD10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MP10、CD105过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中MMP10阳性率和CD105标志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均〈0.05);二者的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组织类型、年龄、性别、吸烟史无关;MMP10过表达组中CD105标志的肿瘤MVD显著高于非过表达组。结论MMP10、CD105参与了NSCLC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与肿瘤血管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15-脂氧合酶-1(15-lipoxygenase-1,15-LOX-1)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二者在胃癌形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新鲜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Akt-1、Akt-2、Akt-3和15-LOX-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磷酸化Akt(p-Akt)和15-LOX-1蛋白的表达。结果Akt-1、Akt-2、Akt-3 mRNA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15-LOX-1蛋白及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Akt蛋白表达与胃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中15-LOX-1蛋白表达和p-Akt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r=-0.252,P〉0.05)。结论Akt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15-LOX-1蛋白可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与Akt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ALDH1和ABCG2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60例NSCLC和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ALDH1、ABCG2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ALDH1、ABCG2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在NSCLC 组织中分别为63.3%、48.3%,差异有显著(P<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P均< 0.05); ALDH1的表达与ABCG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LDH1、ABCG2的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