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分析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了解ICU医院感染特点。方法监测2009年2月-2010年1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发病率,监测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及常见病原菌特点。结果 49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7例、感染率为17.47%,日感染率为18.39‰,经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5.24‰;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32.90‰、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7.32‰、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32‰;共检出80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1.45%)。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为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信息,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评价目标性监测效果,为持续质量改进和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9月综合ICU 231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资料,采用Excel电子表格录入数据资料,然后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综合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02%,例次感染率为4.14%,日感染率为12.61‰,患者日例次感染率为17.29‰,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2.91分,调整感染率为1.04%,调整例次感染率为1.42%,调整日感染率为4.33‰,调整日例次感染率为5.94‰;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病率为38.8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45%。结论综合ICU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儿ICU医院感染发病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前瞻性地研究2009年4月-2010年3月ICU患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883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0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66%,患者日例次感染率为15.30‰,经ASIS调整后患者日医院感染率为4.15‰;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性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9.44‰、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2.41‰、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液感染0.99‰。结论小儿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应用各种导管相关,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加强对侵入性操作的管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4.
外科ICU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导管相关感染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外科ICU的患者,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导管相关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由原来的7.49‰下降至4.45‰,导管相关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由10.53‰下降至4.79‰.结论 ICU采取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ICU医院感染率及特点.方法 监测2011年3-8月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调整发病率,观察3种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26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05例,感染率为11.69%,日感染率为28.57‰,经ASIS调整日感染率为9.07‰;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7.88‰、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3.42‰、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2.49‰;共检出72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3.07%).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为3种导管相关性感染,ICU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新建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特点,探讨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对2014年10月-2015年9月入住ICU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和导管使用率等指标的调查分析。结果监测的1 4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6例、137例次,感染率为8.24%,例次感染率9.73%,患者日例次感染率15.40‰,根据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日例次感染率为3.69‰;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28例次,感染率6.3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次,感染率1.74‰,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32例次,感染率3.7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8.68%,其次为泌尿道(35.77%)、中枢神经系统(8.03%);在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中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检出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36.45%和21.50%。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结合目标监测数据分析可及早分析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并执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ICU医院感染和器械相关性感染发病率及病原菌检出情况,为制定ICU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ICU的16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器械相关感染及常见病原菌种类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调整发病率,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6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43例,感染率为15.11%,日感染率为18.05‰;感染例次301例,例次感染率为18.72%,日例次感染率为22.36‰;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3.09分,调整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89%、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6.06%、日发病率为5.84‰;2013-2016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8‰、7.73‰、24.31‰、29.68‰,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分别为3.01‰、2.29‰、2.11‰、2.64‰,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42‰、0.29‰、2.63‰、1.60‰;4年共检出8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14株,占69.69%。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导管的使用是引起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以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最高,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  相似文献   

8.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实施效果,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重点对3种导管留置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共监测1050例次,发生医院感染279例次(26.57%);与同期平均医院例次感染率(3.0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医院例次感染率为34.36‰,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例次感染率(8.42‰);2008、2009年日医院例次感染率分别为46.48‰、26.62‰,2009年较2008年下降19.86‰;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导尿管留置相关性导管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5.36‰、9.58‰)(、45.62‰、24.39‰)、(10.80‰、8.71‰),分别下降5.79‰、21.23‰、2.12‰;医院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以3种导管留置患者为主,目标性监测可针对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实施全程管理,重点干预诊疗操作中的医疗行为;是减少医院感染的科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发病特点。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959例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9例(13.45%),222例次(23.15%);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42‰,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9.33‰。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37.10‰、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4.02‰,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5.83‰。结论ICU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必须加强呼吸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重视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ICU目标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和原因,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2011年1-6月入住ICU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目标性监测24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4.11%,日医院感染率为24.54‰,调整日感染率为9.40‰;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千日发病率为39.66‰,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千日发病率为1.46‰,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千日发病率为9.07‰。结论: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危险因素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ICU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及侵入性操作的感染情况,为控制感染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ICU71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及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资料,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调整发病率,采用Excel电子表格录入数据资料,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71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4例、感染例次97例、感染率为13.24%、感染例次率为13.66%;日感染率为15.06‰、日例次感染率为15.54‰,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3.09分,经调整后分别为4.87‰、5.03‰;2012年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为21.2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7.31‰、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0.42‰,2013年感染率分别为7.73‰、2.29‰、0.29‰;两年共检出1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4株,占66.67%。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为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其中以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最高,应加强引起感染相关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器械相关性感染发病率,寻找关键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5-01/12入住ICU的859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7例,41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3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77%。患者日感染率为11.08‰,调整日感染率为2.8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央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日感染率分别为11.56‰、8.36‰和0.00‰。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在器械相关感染中,VAP感染发生率最高。ICU目标性监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通过该监测能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有针对性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及常见病原菌特点。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357例,发生医院感染4例,感染率为1.12%,日感染率为6.08‰,经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2.17‰;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及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共检出病原菌3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55%。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与3种侵入性操作无密切相关性;针对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等工作将是一项持续工程。  相似文献   

14.
张晓卿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46-3947,3957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实施效果,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重点对3种导管留置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共监测住院病人415人次,发生医院178例次(42.89%);与同期平均医院例次感染率3.26%(982/300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为39.88‰,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为10.20‰;2009、2010年日例次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8.47‰、32.23‰,2010年较2009年下降了16.24‰;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相关性导管感染例次率分别为(10.32‰、8.63‰)、(9.34‰、6.32‰)、(33.62‰、24.35‰),分别下降了1.69‰、3.02‰、9.27‰;医院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结论]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以3种导管留置患者为主,目标性监测针对侵入性诊疗操作感染危险因素实施全程管理,重点干预诊疗操作中的医疗行为,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同时推行综合性感染控制干预措施,掌握2010-2011年综合性ICU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医院感染变化趋势.结果 2011年和2010年ICU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96%、4.59%,例次感染率分别为9.62%、6.14%,经ASIS法调整后,调整日感染率分别为5.11‰、4.66‰(x2=0.35,P=0.55),调整日例次感染率分别为9.91‰、6.24‰(P<0.01);2011年和2010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分别为9.55/1000使用日和14.75/1000使用日,下降了35.25%;2011年和2010年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分别为2.53/1000导管日和7.00/1000导管日,下降了63.86%(P<0.05);2011年和2010年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为2.15/1000使用日和1.10/1000使用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是ICU主要的多药耐药菌.结论 实施目标性监测,推行综合性感染控制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基线数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侵入性操作使用率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监测2741例ICU患者,发生感染198例、307例次,感染率为7.22%、例次感染率为11.20%;同期ICU住院总日数9666d,日感染率为20.48‰,例次日感染率为31.76‰;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6.86‰,日感染例次率为10.64‰;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率分别为96.39%、58.66%和50.77%,使用导管所致相关泌尿道、血流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别为3.11‰、5.47‰和20.58‰。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较高,必须制定相应感染控制预防措施,使其相应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目标监测对降低医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为VAP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综合ICU使用机械性通气48h后或撤机拔管48h内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 2 23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13例次,例次感染率14.03%,例次千日感染率为24.04‰,患者ASIS评分3.82分,根据ASIS法调整后患者例次千日感染率为5.11‰;呼吸机置管总天数为6 071d,发生VAP 113例次,2010年VAP的例次千日感染率为27.27‰,采取干预措施后2012年下降至13.70‰;2010-2013年患者ASI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综合ICU目标性监测和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结果,了解医院感染特点.方法 监测2010年1-12月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3种侵入性操作使用率及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结果 1084例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2%,例次感染率为6.8%,日感染率为12.7‰,调整后日感染率为17.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22.1‰,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91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能及时获得医院感染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014-2015年325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325例入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9例(12.0%),感染48例次(14.8%),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3.2%)相比,差异显著(P<0.01);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发病率为7.7‰;使用呼吸机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57.6%;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占76.1%,耐药率较高.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加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对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进行监控,实施干预,是预防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征,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2年1-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监测,包括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和泌尿道插管的使用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泌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感染率进行监测;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按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目标性监测92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例,感染率12.07%,日感染率为10.6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感染率为14.28‰,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日感染率为1.5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日感染率为1.13‰;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便于及时掌握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动态变化,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