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后22例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根据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为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7)和正常染色体核型组(n=5);并以同期35例继续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T方案中可能影响胚胎染色体的因素。结果 新鲜移植周期自然流产率为10.95%(91/831),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77.27%;异常染色体核型组年龄(34.7±4.1)岁高于继续妊娠组(31.6±3.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RT促排方案中多因素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后自然流产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年龄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RT治疗后自然流产胚胎的遗传学变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09月间收治的正常妊娠自然流产患者和ART治疗后自然流产患者中各随机抽取50例,分别编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中。采集两组患者的绒毛组织标本,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和绒毛染色体分析,并提取绒毛DNA进行MLPA反应,运用基因分析仪分析MLPA产物。结果研究组的异常染色体主要包括常染色体三体(含常染色体双三体),占60.0%,其中常染色体双三体占16.0%。同时,研究组常染色体双三体与X单体的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组(80.0%)妊娠后流产胚胎无胚芽的比例要明显地高于ICSI组(15.0%),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数量异常是ART受精后自然流产胚胎的主要异常核型,同时IVF妊娠方式后容易出现胚胎空孕囊,这一现象与染色体异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流产绒毛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中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方法 对IVF ET成功后自然流产的绒毛标本 5 7例作核型分析 ,按受精过程是否为卵胞浆内精子穿刺术 (ICSI)分为ICSI组 (39例 )和非ICSI组 (18例 ) ,以同期自然妊娠后流产之绒毛 87例作对照 ,比较 3组间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及异常核型构成之差异 ,同时观察不同流产次数对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的影响。结果  3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 :ICSI组 6 6 .6 7% ,非ICSI组 5 5 .5 6 % ,自然流产组 5 2 .8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异常核型以 16三体最多 ,3组共发现 15例 ,占全部异常核型的 18.0 7% (15 / 83) ;3组多倍体发生率分别为 :ICSI组 7.6 9% (3/ 39) ,非ICSI组16 .6 7% (3/ 18) ,自然流产组 5 .75 % (5 / 8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单体的发生率分别为 :ICSI组 10 .2 6 %(4 / 39) ,非ICSI组 0 ,自然流产组 6 .90 % (6 / 8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自然流产组患者中 ,既往有无自然流产史及流产次数不同者其绒毛核型异常率不同 :无自然流产史者 6 6 .6 7% ,1~ 2次自然流产史者 5 6 .14% ,该两组均显著高于 3~ 10次自然流产史的 16 .6 7% (P <0 .0 1、P <0 .0 5 )。除自然流产组中 2例异常核型来自母方遗传外 ,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快速诊断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或绒毛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FISH技术针对高发的13、16、18、21、22、X/Y号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并以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金标准"进行FISH方法的评估。结果 100例标本中,FISH诊断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39例,非整倍体异常32例,多倍体异常7例;与核型分析相比,2例细胞培养失败的标本通过FISH检测,诊断为16三体,3例标本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46,XX,经FISH检测发现2例为22三体,1例为46,XY,经其他方法检测,结果与FISH诊断结果相符。两方法进行Kappa检验分析,κ系数=0.735>0.7,P=0.000<0.05,说明FISH方法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且较强。结论 FISH技术是一种快速的细胞分子诊断技术,建议经济承受力较强的流产患者在进行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行FISH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然妊娠与辅助生殖助孕(ART)流产组织胎儿绒毛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64例流产组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根据染色体非显带核型对三体核型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B、C、D、E、F、G 7组.结果 ①绒毛染色体总异常发生率为48. 90%(178/ 364),自然妊娠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ART组(52. 85% vs 40. 68%)(P=0. 033);异常核型以三体型最多见,占65. 17%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次之,占15. 73% ;② ART组<35岁与≥35岁胚停组织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然妊娠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③流产组织中女性胚胎异常核型占总异常核型的46. 89%,男性胚胎占53. 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④ART组以复发性流产最常见,占60. 00%;⑤自然流产组织中胚胎异常核型主要分布于E组和G组,男胚A组异常核型显著多于女胚(P=0.007).结论 高通量测序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判断早期流产的遗传学病因,为再次妊娠遗传学咨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1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病例中绒毛染色体核型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好地开展优生优育工作.方法 针对11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 110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中,细胞培养成功103例,成功率为93.7%,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52例,占50.5%,并以三体型最为常见.单一流产与反复流产(≥2次)的异常胚胎比例分别为29例(52.9%)与23例(42.6%),无统计学差异.自然流产胚胎中女性胚胎78例,占75.5%;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中,女性35例,占染色体异常胚胎的67.3%,两者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对早期自然流产胚胎开展染色体检查有利于判断流产的原因,并达到针对性地指导优生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自然流的原因及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检查的意义.方法 应用长期培养法对60例早期自然流产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并对培养成功的绒毛细胞制备染色体及核型分析.结果 60例自然流产的绒毛组织中绒毛细胞培养成功56例(93.3%),56例中检出异常核型32例(57.1%),其中常染色体三体16例、多倍体...  相似文献   

8.
胡婷  张雪梅  刘珊玲 《西部医学》2014,(5):543-545,550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诊断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FISH技术对770例自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13、16、18、21、22、X及Y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结果 770例标本FISH检测全部成功,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342例(44.42%).异常标本中非整倍体259例(75.73%),三倍体67例(19.59%),四倍体12例(3.51%),嵌合体4例(1.17%).检出最多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类型为16三体(29.54%),其次为X单体(15.51%),其他比例较高异常类型为22三体(14.05%)、69,XXY(9.94%)、69,XXX(9.65%)、21三体(7.32%)及13三体(4.39%).孕妇既往自然流产次数、孕妇年龄与染色体数目异常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FISH技术是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有效方法,对自然流产病因诊断、再次妊娠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术后稽留流产的发生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取56例IVF—ET术后稽留流产孕妇(孕8~12周)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染色体制备和G显带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56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54例,失败2例。核型异常5例,异常率为9.26%。其中数目异常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IVF-ET术后稽留流产胎儿绒毛进行染色体分析可为病因诊断以及优生指导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400-1401
目的:研究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自然流产的原因。方法:收集72例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的培养,染色体收获和G显带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2例绒毛组织,培养成功52例,异常染色体核型27例,异常率51.92%。异常的染色体核型中,数目异常19例,结构异常7例,数目结构均异常1例。结论: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染色体核型有助于流产患者的再次生育计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法分别测定并比较正常妇女、早孕妇女、早期自然流产妇女静脉血中NO的含量。结果 早孕妇女血清NO水平较正常妇女血清NO升高(P〈0.01),自然流产妇女NO水平明显高于早孕妇女(P〈0.01)。结论 妊娠早期NO水平异常升高,可产生细胞毒作用,导致自然流产发生。应用NO抑制剂可避免自然流产;反之,如使用NO供体则有助于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IL-17、T细胞激活上调性表达分泌因子s(RANTES)及其受体CCR5在正常早孕及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0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的蜕膜组织,分别应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蜕膜组织中IL-17、RANTES及CCR5的表达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定位其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早孕蜕膜组织中均有IL—17mRNA、RANTESmRNA、CCR5mRNA的表达,流产组蜕膜组织中IL-17mRNA、RANTESmRNA、CCR5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LISA法定量检测结果与PT—PCR结果趋势一致。③IL-17与RANTES的表达呈正相关。④IL-17定位于蜕膜细胞胞质,RANTES定位于蜕膜细胞胞质及胞膜,CCR5定位于蜕膜细胞胞核。结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IL-17、RANTES及其受体CCR5的表达水平较正常早孕者高,这种改变可能是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早孕蜕膜组织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2D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RSA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选择30例不明原因早期RSA者作为研究组,30例同期正常早孕要求行人工流产术者为对照组,采用SYBR绿色荧光染料I(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两组蜕膜组织中KIR2D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① 研究组蜕膜中KIR2DL1 mRNA阳性表达率为90.00%(27/30),对照组蜕膜中KIR2DL1 mRNA阳性表达率为96.67%(29/3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KIR2DL1 mRNA表达量用RQ值表示为699.37±259.78,对照组KIR2DL1 mRNA的表达量为1?002.96±476.97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研究组蜕膜中KIR2D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6.67%(26/30),对照组蜕膜中KIR2D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33%(28/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蜕膜中KIR2DL1蛋白的表达量0.28±0.14显著低于对照组0.71±0.14(P<0.05)。结论蜕膜组织中KIR2DL1表达量降低,传递给NK细胞的抑制性信号减少,可能影响母胎免疫耐受过程,导致RS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1.探讨中国孕妇妊娠前三个月、中三个月、后三个月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胎儿组织细胞中染色体异常总发生率及异常种类和各种异常发生率;2.为完善中国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指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95例自然流产绒毛及5例死胎肌肉标本利用FISH检测13、16、18、21、22、X、Y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果检出异常病例44例,异常率为44%,其中阳性病例占20.45%,包括16号染色体三体,X染色体单体及47,XXY,分别占异常病例的2.27%,13.64%,4.55%。孕妇前、中、后三个月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分别为77%,20%,3%;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66.67%,33.33%,0。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FISH检测是进行染色体检查的一项有效方法,对自然流产的病因、诊断及再次妊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蛋白在正常早孕及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PPARγ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蛋白在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n=40)和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实验组,n=40)绒毛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PARγ蛋白主要在两组绒毛组织中细胞滋养层细胞及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法显示PPARγ蛋白在实验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ARγ对妊娠早期滋养细胞浸润起负性调节作用,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PTEN seem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cycle, growth, migration, and death. Integrins are cell surface receptors that play a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implantation, and embryogenesis. PTEN inhibits β1 integrin signaling.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TEN and β1 integrin in placental tissues of 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first and third trimesters of normal pregnancy.

Method: A total of 43 placental tissue samples were evaluat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PTEN and β1 integrin. Group 1 included placental tissues of volunteer termination of normal pregnancy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5-10 wk gestation). Group 2 included placental tissues of normal vaginal delivery at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36-40 wk gestation). Group 3 included placental tissues of pregnancy termination because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5-10 wk gestation).

Results: PTEN expression of villous trophoblast was decreasing as the pregnancy advanced. PTEN staining of decidual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in tissue samples from 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 than in tissue samples from early and late normal pregnancy (p=0.003, p=0.001,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β1 integrin expression of villous trophoblast and decidual cells in three groups.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ltered patterns of PTEN express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bortion, but it seems that β1 integrin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is process as a signaling protein. Further evaluation is needed to highlight this subje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RECK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基因)的表达及其与MMP-2、-9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20例正常早期妊娠绒毛组织中RECK、MMP-2和MMP-9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MP-2及MMP-9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早期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MP-2、MMP-9蛋白表达低于正常早期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蛋白表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RECK蛋白与MMP-2、MMP-9蛋白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论RECK表达的增加进而抑制MMP-2、MMP-9的活化,致使滋养细胞侵袭能力下降,可能与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的治疗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正规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者25例,其中24例足月分娩健康儿,1例早期自然流产;未正规治疗者13例,其中3例足月分娩,4例妊娠早期自然流产,5例妊娠中期自然流产,1例因胎儿畸形妊娠中期引产。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及时给予足量甲状腺素补充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The outcome of subsequent pregnancies was studied in 24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three or more consecutive spontaneous abortions in the first trimester. Twenty one of the women agreed to forgo active treatmen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nd three received progestogens or surgical intervention. As the outcome of their first pregnancy after recurrent abortion 18 of the 24 women delivered a liveborn infant after 28 weeks or more. Of all 49 pregnancies in the untreated group during the study, 10 ended in abortion. Only one woman in the study failed to achieve a live birth. Except in exceptional cases encouraging women with recurrent abortion to keep trying for a successful outcome is just as effective as currently recommended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核因子κB(NF-κB)、孕激素受体(PR)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作为流产组,3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孕妇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蜕膜组织中IL-17A、NF-κB与PR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A、NF-κB与PR在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对其进行定位、半定量分析,并对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流产组蜕膜组织中IL-17A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R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流产组胞质中IL-17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组核内NF-κB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胞质中NF-κB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流产组胞质中和核内PR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③胞质中IL-17A与胞核中NF-κB呈正相关(r=0.500,P〈0.05),与胞质中NF-κB呈负相关(r=-0.499,P〈0.05);核内NF-κB与核内PR呈负相关(r=-0.513,P〈0.05),核内NF-κB和与胞质内PR呈负相关(r=-0.511,P〈0.05)。结论蜕膜组织中IL-17A表达增强可能与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有关。蜕膜组织中IL-17A的活化可增加NF-κB表达,进而减少PR表达并减弱其功能,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