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9例左肺下叶并舌段支气管扩张病人施行左肺下叶切除加舌段支气管剔除术,临床效果满意。与传统的肺叶肺段切除术相比较,本手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组织,具有操作简单、胸内残腔小、术后易于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下叶切除加舌段支气管剔除治疗左肺支气管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叶切除加舌段支气管剔除治疗左肺支气管扩张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半来施行的18例此种手术,总结支扩的病因学、诊断治疗以及支气管剔除术的理论基础、禁忌适应症、操作要点。结果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并发肺不张,1例术后持续漏气,1例术后3个月左上叶复发,余病例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28个月,咳脓痰、咯血症状消失,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车勇  王光禧 《新疆医学》2000,30(2):103-104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4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行支气管剔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 男性,14岁。支气管造影显示左上叶舌段及左下叶基底段支气管扩张,于1995年8月17日行“左上叶舌段切除及左下叶基底段剔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X线示术侧肺膨胀良好,拔出胸管,2周后胸片观察仅有少许胸膜反应,术后20天痊愈出院。例2 女性,27岁。支气管造影显示左下叶及上叶舌段呈囊状扩张,右下叶支气管呈柱状扩张。故决定分期手术,先做较重的左侧,3~6个月后再做右  相似文献   

4.
段支气管剔除治疗支气管扩张二院胸外科张临友谭佩林徐广全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大咯血时,治疗以手术为主,已公认肺叶、肺叶加肺段或全肺切除术是标准术式。我们自1995年6月对3例左肺下叶并舌段舌支气管扩张病人,采用左肺下叶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8~75岁,平均62岁;左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5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8例;右肺上中叶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左肺上叶支气管及左肺动脉双袖状切除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及右肺动脉侧壁切除成形2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4例,腺癌3例,小细胞癌2例,腺样囊性癌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脓胸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成形术已成为治疗中心型肺癌的首选术式,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及注重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肺段支气管剔除术治疗肺叶并肺段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7例支气管剔除术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出院前复查胸片、CT见余肺复张良好,半年后复查肺功能、血气正常,全部随访均无复发。结论:支气管剔除术最大限度保留了正常肺组织,手术安全可靠,损伤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剔除术治疗肺叶并肺段支气管扩张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肺段支气管剔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5月至2002年5月进行的15例支气管剔除术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全组均痊愈出院。出院前复查胸片、CT见余肺复张良好,半年后复查肺功能、血气正常,随访1~8年无复发。结论 支气管剔除术最大限度保留了正常肺组织.手术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附8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3例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手术方法和转归。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82例病人经过单叶或多叶肺切除治愈出院,术后随访79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72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症状减轻。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手术疗效确切,诊断明确、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加强支气管残端处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院为1例左肺下叶及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病人作了左肺下叶切除加上叶舌段支气管剔除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10余年入院。病人每日痰量多于100ml,呈脓性,静置后呈“三层”。痰培养多次呈阳性,反复抗炎对症治疗疗效欠佳,症状严重时伴畏寒发热。肺部听诊左下肺可闻及痰鸣音。胸部X片提示左肺下叶及上叶舌段支气管是囊状及往状扩张。纤维支气管镜检,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及下叶支气管开口处脓性分泌物涌出。经控制感染,体位引流排痰等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左肺下叶及左肺上叶舌段支气…  相似文献   

10.
<正>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支气管异常且不可逆的扩张、支气管壁破坏和细菌频繁定值[1-2]。临床上,该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和咳大量脓痰[3],严重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咯血,并可出现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特征,如喘息、慢性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影像学上根据支气管扩张的形态将支气管扩张症分为柱状、囊状和混合型3型,以双肺下叶、左肺舌段及右肺中叶多见。对于严重的局限型支气管扩张症推荐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新民  米贤洋  唐蜜 《疑难病杂志》2004,3(3):135-136,F003
目的 了解支气管扩张症肺组织降钙素 (CT)蛋白表达水平与其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量分析 4 5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组织 ,对其气道上皮内神经内分泌细胞 (NEC)计数 ,并与 19例无肺部疾患的尸检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2组均可见被染成棕红色的CT阳性细胞 ,它们分布于肺内各级支气管上皮细胞间 ,以支气管分叉处较多见。支气管扩张症组肺组织内5 0 0 0个上皮细胞中CT阳性细胞数为 (6 7.4 8± 11.0 3)个 ,非支气管扩张症组肺组织内CT阳性细胞数仅为 (5 .0 2± 1.0 0 )个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肺组织高水平CT表达可能与其慢性炎症改变有关 ,其局部CT表达增高可能系机体对支气管扩张病变的一种局部性代偿或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2.
赵广林 《中外医疗》2011,30(17):186-187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支气管慢性化脓性疾病,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引起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的破坏,以致支气管不正常扩张和变形。本文主要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扩合并哮喘)此一特殊类型的存在以及该型的临床特点。方法(1)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临床确诊的84例支扩患者进行测试,筛选出支扩合并哮喘病例和单纯性支扩病例。(2)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以往病史详细问卷。(3)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4)对支扩合并哮喘类型进行分组用不同方案进行试验性治疗。结果(1)81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其16例阳性,(PDFEV1<12.8μmoL)。3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其中2例阳性(FEV1增加幅度>15%)。此18例确诊为支扩合并哮喘。另外66例阴性反应者属单纯性支扩。(2)支扩合并哮喘以往病史的特点是个人过敏病史及家族过敏病史的频率很高,分别为106%和111%。而单纯性支扩的频率很低,仅为9%和6%。(3)支扩合并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发病呈季节性加重;常有上呼吸道过敏症状;痰液多为粘液脓性;除固定部位湿性音外,全部病例有散在性或弥漫性的喘鸣音。(4)支扩合并哮喘类型的分组试验性治疗,用抗支扩+抗哮喘药物的9例,疗效显著,基本完全治愈;而仅单独用抗支扩药物的9例,大部分遗留下症状和体征。结论支扩合并哮喘是一个特殊类型,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测试、以往病史追询、临床特点观察等和单纯性支扩相鉴别。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在肺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是中性粒细胞溶酶体内多种蛋白酶中最主要的一种中性蛋白酶,能够水解支气管周围组织,损伤支气管纤毛及上皮细胞,降解弹力蛋白、破坏肺泡结构,在急性肺损伤、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及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在肺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就温阳化饮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肺癌及支气管扩张等肺系疾病中的应用近况进行总结,阐明温阳化饮法在肺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SCT扫描在诊断支气管扩张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7月经胸外科手术或呼吸内科随访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46例,整理比较46例患者X线胸部正侧位检查与MSCT扫描对支段扩张的检出结果,分析MSCT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价值。结果 X线胸部正侧位共检出支气管扩张个数61(36.31%)个,包括囊状支气管扩张42个,柱状支气管扩张19个;MSCT扫描共检出支气管扩张141(83.92%)个,对支气管扩张分型显示优于X线,其中囊状支气管扩张74个,柱状支气管扩张23个,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25个,混合型支气管扩张19个,两组检查方式对支段扩张的检出个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扩张特征、分型及位置显示直观全面,可作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效果。方法 76例大咯血病人包括经临床与放射学证实的肺结核18例,支气管结核9例,支气管扩张40例,以及晚期肺癌9例,均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全部病人随访6~32个月。结果栓塞治疗后24h,76例中的71例(93.4%)被成功地止血,其余5例栓塞后再次咯血,再行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随访6~32个月,除3例肺癌与2例肺结核偶有痰血外,未发生与栓塞治疗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是目前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一种较好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病例。对28例病例行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其中9例有DSA对照。结果 28例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均像能够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和血管直径。12例肺癌病例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未见肺动脉供血,16例支气管扩张病例显示支气管动脉主干明显扩张、迂曲。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从而指导相关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动物模型,应用大鼠叶支气管结扎并向支气管内注射绿脓杆菌和支气管内直接注射绿脓杆菌两种方法,结果两种方法建立的支扩动物模型在支气管组织病理学特征、支气管分泌物排泌量、支气管行销褒庇录脓杆菌含量等方面与人的相应病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单侧肺移植为终极性肺病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1996年12月24日,我们为1例56岁女性患有右全肺支气管扩张件严重肺功能受损病人施行了右侧肺移植手术。本例肺移植采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支气管吻合口的方法,支气管吻合口愈合良好。病人术后存活45天,因并发脑多发性出血而死亡。本文重点介绍单侧肺移植技术,特别是生物蛋白胶封闭支气管吻合口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