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后路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比较长节段和短节段椎弓根系统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常用的脊柱骨折分型对短节段固定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2例胸腰椎骨折的青壮年患者随机采用后路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手术,随访观察有无内固定失败,X线检查测量12个月后的后凸矫形丢失度.短节段固定按脊柱AO分型和载荷-分享分型不同分组后,比较各组结果差异.患者术...  相似文献   

2.
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而较为严重的创伤,前路手术可直视下保证椎管得到彻底减压,同时前柱承载着脊柱主要的载荷分布,而前路手术能实现前柱的骨性融合并重建脊柱前柱的高度,故前路手术仍是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方法。随着脊柱钉棒系统的应用,临床上大多采用后路开放手术治疗,但前路内固定因具有独到的优势,单纯后路并非能取代。本文综述总结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手术适应证选择、前路内固定器械、植骨方法及技术要点,以期为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更佳确切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ECO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入路RECO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10例。结果10例均获随访,时间3~5(4±1)个月,X线检查显示伤椎复位固定良好。神经功能Frankel C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例恢复至E级。结论RECO脊柱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确切、固定可靠,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Z”形钛钢板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减压与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对19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并采用胸腰椎前路“Z”形钛钢板内固定系统(Z-plate^TM antetjor thoraco-lumbar fixation system,Z-PLA^TM-ATL)内固定。结果 19例全部随访8个月以上,脊柱畸形得以完全矫正,无内固定失败,全部获得脊柱骨性融合。l例全瘫无改善,不全瘫18例均有恢复,恢复一级者13例,二级者5例。结论 Z-PLA^TM-ATL系统结构合理,固定可靠,操作方便,材料生物相容性好,适用于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后脊柱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5.
胸腰段损伤椎弓根螺钉折断原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求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8例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折断原因为局部应力集中及异常活动,多为技术因素。结论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要掌握手术指征,对不稳定骨折治疗要求植骨,术后腰部保护,选择适当拔钉时间。  相似文献   

6.
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医学影像技术、脊柱生物力学及人工骨的研究进展,推动了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外科治疗方法和理念的发展。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及胸腔镜辅助前路固定等微创技术被应用到胸腰椎骨折治疗中[1]。另外,随着脊柱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出现,人们开始重视对伤椎的治疗,如在伤椎中植骨[2],以提高手术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骨科常见的损伤之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固定融合技术与理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治疗的进步,同时,手术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大量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表明,内固定器械与融合技术的应用使脊柱立即获得稳定并促进了脊柱的融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胸腰椎性骨折的外科治疗及其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8.
微创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微创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研究进展,展望可能的发展方向。[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研究与应用的文献,分别从导航技术固定精确度的提高、内固定器械的改进、内镜下减压技术的提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被更广泛应用于脊柱骨折。[结论]微创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的相互结合大大促进了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今后将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总结自1998年7月~2005年4月收治的32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探讨其原因;其中前路于术3例,后路手术29例;包括断钉9例(18枚),松棒(含螺母松动)8例,断棒4例,椎弓根钉定位点错误8例(15枚),内植物松动失效3例。结果30例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治疗,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失败原因:①手术入路选择错误;②忽视椎体前柱“空壳”现象;③手术技术操作不当;④术前忽视相邻椎间盘损伤;⑤个别手术器械设计缺陷。结论胸腰椎骨折术前应严格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械,手术争取一期稳定椎体前柱,熟练掌握脊柱解剖知识及提高手术操作技能是避免手术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唐晓波  王健  邱勇  胡勇 《中国骨伤》2007,20(10):710-711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后路手术多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加椎板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后外侧融合是降低内固定失败、减少纠正丢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传统植骨采用自体髂骨,也有运用同种异体骨,但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有单纯运用骨髓移植治疗骨缺损  相似文献   

11.
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患者79例,男51例,女28例;年龄30~80岁,平均58.1岁.79例患者均有颈、胸、腰椎同时受压的表现,如四肢麻木、无力,胸腹束带感,明显感觉减退平面,下肢痛,上、下肢病理征阳性等.其中41例以颈部症状为重,5例以胸椎症状为重,12例以腰椎症状为重.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单纯颈椎手术41例,胸椎手术5例,腰椎手术12例;接受两部位手术21例.按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术后疗效,并计算改善率.结果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单纯颈椎手术的改善率为66.06%±14.33%,单纯胸椎手术的改善率为56.19%±9.85%,单纯腰椎手术的改善率为63.49%±9.78%.21例行两部位手术,其中14例一期行两部位手术,改善率为76.78%±3.94%,7例分期行两部位手术,改善率为71.79%±8.74%.结论 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主要由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后纵韧带及黄韧带肥厚或骨化等引起,为脊柱多部位发现,表现复杂,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多方面综合判断,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提出最佳手术时机,手术指标和手术方法,方法:对68例胸椎裂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行后路减压56例,经后入路椎弓根侧前方减压12例,采用“锤入法”或“潜挖法”切除从前方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的椎体碎块,采用Dicks椎弓根钉内固定15例,双哈氏棒固定42例,哈-鲁氏棒固定8例,鲁氏棒固定3例,并行椎间关节突植骨15例,结果:随访4个月至4年4个月,平均2年,术后内固定稳定,骨折复位佳,椎管有效径恢复,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较大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骨折块占据椎管容积1/3以上,椎管矢径小于10mm应积极进行手术椎管减压,后路复位固定,纠正后弓角,注意术中复位达到到以下三项标准:a. 压缩椎体张开80%以上,b。后弓角<10度;c椎体间脱位完全复位。  相似文献   

13.
沙袋垫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段单纯性压缩骨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沈虹 《中国骨伤》2006,19(3):185-185
自1997年6月-2004年12月,采用沙袋垫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段椎体单纯性压缩骨折8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86例患者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26~71岁,平均为41岁。高处坠落损伤15例,摔倒损伤54例,重物砸伤13例,其他原因致伤4例。86例均为住院患者,住院时间11~  相似文献   

14.
胸腰段椎体多节段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巧华  吴国正  龙超 《中国骨伤》2006,19(6):370-370
胸腰椎多节段骨折是指多于一个节段,并且骨折节段被正常节段分隔.随着CR、CT、MR等设备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该骨折诊出率明显增加,该骨折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继发性的脊髓损伤.自2002年2月-2004年1月共收治多节段胸、腰椎骨折46例,其中手术治疗38例,灵活掌握手术时机及内固定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钛钢螺纹椎体融合器(TFC)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报告钛钢螺纹椎体融合器(threadedfusioncageTFC)在41例脊柱疾病中的应用情况。随访10~36个月,平均24个月,症状无复发,融合器无移位,无植骨吸收和假关节形成,取得满意效果。分析了这种固定融合的生物力学特性,并与椎弓根钢板结构、单纯植骨融合的脊柱生物力学特性进行比较,优于后两者。此种固定融合技术的特点是:椎体界面间固定,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有利于植骨融合,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出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范围,如颈椎不稳定、腰椎不稳定、退行性椎间盘病变、腰神经根管狭窄、颈椎病、腰椎滑移、腰椎间盘术后复发等疾病。认为TFC融合技术是一种较好的椎间固定融合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鉴于临床上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乏被误诊、漏诊者 ,笔者对其影像学及神经学检查作一介绍。1 影像学诊断1.1  X线平片 多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根据高质量的正、侧位X线平片得到诊断 ,其主要表现如下。1.1.1 椎体前高减低 椎体前高减低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最为显著的X线表现之一。Willen等采用骨折及上下相邻椎体前高与后高比值来反映椎体前高减低程度 ,如图 1所示 ,该比值=[1/ 2 (A1+A2 ) -A0 ]/ [(A1+A2 ) /2 ]。Lin等在生物力学实验中将尸体胸腰椎标本造成爆裂性骨折 ,从X线片上测量椎体前高 (AVH )、后高(PVH)…  相似文献   

17.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89例,其中AF系统椎弓根钉内固定68例,Dick固定6例,ALPS固定8例,Luque棒固定2例,中华长城5例,并行植骨49例。结果随访9个月~3年6个月,平均2年。术后内固定稳固,骨折复位佳,椎管有效径恢复,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如骨折块占椎管容积>30%以上,椎管矢径小于10mm及伴有脊髓损伤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椎管减压复位固定,矫正后倾角,同时术中脊髓造影、C臂机监视复位应达到以下标准:压缩椎体扩张80%以上;后弓角<10°,恢复椎管容积及脊髓减压,椎体间脱位完全复位。  相似文献   

18.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管内骨折块产生的组织结构基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谢宝钢  吴梅英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3):153-156,I001
揭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发生机制及造成脊损伤的骨折块来源部位及产生机理。方法:本研究从造成脊柱损伤的实际过程出发,利用BIM-I型立式自由落体生物撞击机,在准静态加载下对尸体脊柱标本复制爆裂骨折模型及应用体视显微镜观测正常及单2击后终板软骨、小当人骨形态和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1~3岁的幼儿下胸椎和腰椎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对10例1~3岁下胸椎和腰椎疾患患儿应用成人颈椎侧块螺钉进行固定矫形,男7例,女3例;年龄1~3岁,其中1~2岁4例,2~3岁6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合并脊柱侧凸7例,均为完全分节的单个游离半椎体,不合并对侧分节不全;椎体肿瘤2例,为合并椎管内占位的嗜酸性肉芽肿;脊柱结核1例,为中心型椎体结核并后凸畸形.病变椎体:L3(1例),L2(3例),L1(4例),T12(2例).病变节段为1~2个.经测量T11~L5椎弓根的上下径为5.2~9.0 mm,平均6.5 mm;左右径为3.5~8.0 mm,平均4.6mm.结果 10例患儿共置入40枚螺钉,未发生大血管和神经损伤.3例患儿CT扫描发现各有1枚螺钉置人偏外,并穿破椎弓根和椎体的外缘皮质,其中1例患儿出现1枚螺钉过长超出椎体前缘,但均未损伤血管及内脏.随访时间2~3年,平均2.6年.1例L3椎体嗜酸性肉芽肿患儿,术后6个月时X线片显示L2~L4局部有轻度后凸畸形,但3年后后凸畸形基本自行矫正.10例内固定物在手术后2~3年取出,在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结论 在1~3岁幼儿的下胸椎和腰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在技术上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球囊扩张术在严重开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6例(28椎)严重胸腰椎骨折先行脊柱内固定器系统固定,后经椎弓根气管插管球囊扩张、椎体内植入自体骨泥及颗粒骨.21例为新鲜骨折,5例为陈旧性骨折.损伤节段:T10 1例,T11 2例,T12 6例,L1 10例,L2例,L4 5例,L5 2例.24例为单椎损伤,2例为双椎损伤(T12、L1及L1、L5).术前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3例,E级17例.17例(18椎)为压缩性骨折,9例(10椎)为爆裂骨折.结果 本组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出血量为50~500 mL,平均120 mL;手术时间为120~210 min,平均140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0~20 d,平均13 d.26例患者术后获3~30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Cobb角由术前32.3°±3.3°恢复至术后1.3°±0.5°,并维持稳定无变小.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由术前33.1%±5.3%恢复至术后99.6%±0.3%.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由术前(6.5±1.0)分恢复至术后(0.9±0.7)分.9例(10椎)爆裂性骨折椎管横截面积侵占率术前平均为60%(30%~80%),术后平均为1%(0~10%),复位率达90%.9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至Frankel分级D级2例,E级7例,较术前改善1~2级.结论 气管插管球囊扩张、经椎弓根伤椎内骨泥、颗粒骨混合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手术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