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室间质评结果,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临床实验室检测的准确可靠。[方法]根据我室的质量保证制度,从实验室内(书写误差、技术问题、方法学问题)和实验室外(室间质控品问题、质控评价问题及经调查后无法解释的因素)分析一次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不理想室间质评成绩的原因。[结果]该次不理想室间质评成绩的原因在实验室外。[结论]对每一次的室间质评成绩加以分析和总结是实验室质量保证和提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已被各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质控显得特别重要,室内质控反映仪器的精密度,而室间质评能反映仪器的准确性,我室参加了卫生部临检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y,NCCL)室间质评(External quality control,EQA)美国病理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sits,CAP)能力比对(Proficiency test,PT),前者包括RBC、HGB、HCT、MCV、MCH、MCHC、PLT和WBC共8项参数,后者包括RBC、HGB、HCT、MCV、MCH、MCHC、RDW-SD、PLT、WBC、BASO%、MONO%、EO%、NEUT%、LYMPH%、PLT和RET%等参数.就2004~2005年的回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血站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实验室内正确应用。方法对本血站实验室常规试验的每次室内质控规范化,定期分析室内质控曲线;并积极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及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心(CITIC)室间质评。结果 2016年本室血液检验室内质控结果全部在控制范围内;参加的安徽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2次结果为合格、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定性结果满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3次全部满意或100%、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室间质评3次全部合格。结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根据室间质评反馈的结果可以有效评价本检测实验室有无系统性误差的存在,对于提高血液检测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有效,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七年中血液学室间质评结果,总结出室间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和在控的经验。方法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测要求,对每一批次的质评物规范地进行检测。结果2000年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统计结果,全年总成绩84%,2001年全年总成绩77%,2002年全年总成绩88%,2004年全年总成绩98%,2003年、2005年与2006年均达到100%。结论结果分析表明,临床血液学的质量控制准确与否贯穿于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改进才能不断地提高检验质量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该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效果.方法 对2008~2014年全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网织红细胞检测卫生部室间质评和2009~2014年重庆市全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质评物按规定方法在规定时间进行测定,及时反馈结果,质评结果回报后,通过分析数据偏移,查找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结果 全国质评活动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100.00%,形态学正确率为94%,网织红细胞计数除2012年外均通过;重庆市质评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98.75%,形态学正确率为85%.结论 临床血液学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及时分析室间质评结果,不但能杜绝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还能在质评成绩合格的情况下,分析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室间质评是客观评价各实验室检测结果,室间质评能帮助实验室人员发现本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质量。现将贵州省六枝特区中心血库2003年至2011年参加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质评物由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在每年的年初发放,包含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及ALT检测质评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效果,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2016年卫生部全血细胞计数、凝血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各项目回报成绩、形态学图谱分布情况及回报结果符合率,同时分析数据偏移,了解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结果全国质评活动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100.0%,凝血试验除2016年第2次结果填写错误外,其余成绩均为100.0%,形态学正确率为89.2%,网织红细胞计数除2012年未参加外均通过。结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结果较满意,仍存在不足需及时改进。通过对室间质评结果的具体分析,对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以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种检测技术的发展,医疗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对于医学实验室而言,如何保证提供可靠的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两个方面。我室多年来严格保证每个项目的室内质控,同时还参加了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室间质评活动。近年来,我室在申请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的质量认可时,也积极参加了CAP组织的能力验证(PT)计划,它作为一种外部质控手段,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评价分析性能,促进我室的质量改进。总结我室13项体液免疫项目在2003—2005年参加9次CAP-PT的结果,全面评价检测性能,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保证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参加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十年回顾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9年起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迄今已有10年了。十年来,我科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表彰会上,荣获1992年度四项全优优秀实验室,全国共13家,华南地区仅我科一家。第二届(1993~1994)再次获得四项全优,广东省仅两家。第三届(1995~1996)获两项优秀(Hb、WBC),另两项良好。第四届(1997~1998)自评两项优秀(Hb、Plt)。 现就我科10年来参加室间质评的情况、成绩、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提高检测水平,更好地指导临床常规标本的检验。 1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该科2009~2013年临床免疫学的室间质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该室临床免疫学检验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临床免疫学检验的质量,保证临床免疫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2009~2013年该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广西区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免疫学的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总结。结果 5年来共检测600份样本,2012年成绩最差,项目年符合率为98%,其余各年均为100%;抗-HCV、抗-TP两项5年中均出现一份样本结果不符合,总符合率为98.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抗-HIV总符合率为100%。结论通过参加临床免疫学室间质评活动,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可以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保证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数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间质评分析血站血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随着标准化和法制化进一步发展,室间质评(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也将进入强制性评价阶段.血站系统的室间质评是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卫生部临检中心)定期发放质控品,通过各实验室回报结果,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客观评价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的差异,帮助找到其不准确的原因[1].本站自1998年起参加室间质评,收益甚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7-2012年间医院输血科参加全国性实验室室间质评活动的结果,并与全国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7—2012年间参加所有检测项目的上报结果均合格,满意100分。ABO血型、Rh血型、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结果与参与者的一致性评分均满意。结论:输血科参加全国性实验室室间质评活动有利于及时发现输血科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高输血技术人员的检测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Beckman Coulter LH750和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照《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指南》选择与正常值、低值高值室内质控品水平接近的临床样本,对两种血液分析仪所测RBC、Hb、HCT、MCV、MCH、MCHC、WBC和PLT项目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以《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中规定的允许偏差作为可接受标准,两种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 Beckman Coulter LH750和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检测RBC、Hb、HCT、MCV、MCH、MCHC、WBC、PLT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可为临床提供一致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生化室间质评物在提高生化结果准确度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提高自建生化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及准确度,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方法将参加四川省生化室间质量评价的剩余室间质评物分装后冰冻保存,待回报结果确定后复溶重测。结果对室间质评物重测值、上报结果及回报靶值这三者进行比较分析,针对结果在允许范围之外的项目,分析质控失败原因并及时处理。结论充分利用剩余生化室间质评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自建生化检测系统的准确度及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承担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项目单位临检实验室进行临床血液学检验随机盲样考核,有效促进项目单位临床血液学检验水平和质量。方法制备高、中、低三个等级的5个不同浓度的盲样样本,采用统一编号(2013~2014年每年2次常规室间质评)和随机编号(2014年第1次常规室间质评同时进行1次随机盲样检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控品样本发放。项目单位临检实验室收到盲样样本后按要求进行检测。室间质评组织者对回报结果进行评分。结果 134家参评单位在4次临床血液学常规室间质评中合格率分别为72.4%、97.8%、97.0%和98.5%,后3次均较第1次有较大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机盲样检测考核的合格率(84.3%)较同时进行的质评批次的合格率(97.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机盲样检测考核可以帮助室间质评组织者及时发现实验室存在问题,有效促进参评实验室检验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89年起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迄今已有10年了.十年来,我科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表彰会上,荣获1992年度四项全优优秀实验室,全国共13家,华南地区仅我科一家.第二届(1993~1994)再次获得四项全优,广东省仅两家.第三届(1995~1996)获两项优秀(Hb、WBC),另两项良好.第四届(1997~1998)自评两项优秀(Hb、P1t).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寿区中心血库实验室ABO血型、RhD血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参加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各批次室间质评的结果。结果各室间质评项目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质评结果总体较差,但呈逐年好转,其余各项目质评结果均较理想。结论室间质评有助于判断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对保证和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Westgard方法评价决定图判断Sysmex XE5000型全血细胞分析仪系统性能的可接受性。方法以实验室室内质控结果的变异系数(CV%)反应方法的不精密度,以实验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室间质评的偏倚(Bias%)反映方法的不准确度,在Westgard方法评价决定图上绘制操作点,并判断各项目的方法性能的可接受性。结果WBC、RBC、HGB、HCT、MCH、MCV、MCHC和PLT的CV%值分别为:1.89、0.6、0.6、0.79、0.9、0.92、1.3和3.2,偏倚分别为-5.71、-2.55、-1.46、-0.27、2.23、0.46、0.27和-6.97。结论采用Westgard方法评价决定图能方便地评价检测仪器的检测性能,Sysmex XE5000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检测指标性能优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并总结分析质评结果,监控实验室分析性能,发现可能存在的误差,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促进质量改进。方法对该科室免疫组在2011~2014年参加NCCL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的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A、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C、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完成27项检测指标990个检测结果,966个符合NCCL标准,合格率达97.6%。内分泌、肿瘤标记物、HbA1c室内质控变异系数(CV)满足总误差要求。结论该实验室室间质评合格率较高,应当继续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坚持做好室内质控,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从而达到全面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室间质量评价不满意项目结果的偏倚和室内质量控制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使室内质量控制在检测和控制实验室常规工作精密度的同时,更好地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评价标准,对2009~2011年共6次54项参加卫生部全国特殊蛋白室间质量评价不满意项目(能力比对验证成绩小于80%)的偏倚和室内质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个不合格项目存在较大偏倚,分析偏倚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室内质控变异较大,存在基质效应及线性问题。改进后再次检测室间质控品,检测结果较为满意。结论当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出现当前性能解释不满意项目时,对整个检测系统进行分析,特别是室内质控的分析,处理后重新检测室间质控品结果,能找出原因,解决问题,更好地做好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