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老年对照组和老年代谢综合征组,通过两组人群体质指数、血生化指标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除70~79岁年龄组外,各年龄组患病比例顺位均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颈动脉硬化和脂肪肝患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提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紊乱是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武警部队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及各项代谢指标的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地区中老年居民脉压(PP)、脉压指数(PPI)的影响因素,寻找可能改善脉压异常的方法。[方法]利用2007代谢综合征研究调查资料(共1061人),把人群依据PP(PP≤60mmHg及PP﹥60mmHg)及PPI(PPI≤0.450及PPI﹥0.450)分为正常组及增高组,分析两组人群多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PP/PPI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两个分组间年龄、收缩压、男性比重、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空腹血糖、肾功能等指标PP、PPI增高组明显高于PP、PPI正常组,舒张压则是PP、PPI增高组明显低于PP、PPI正常组。②血脂各成分P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PI增高组高于正常组。③PP及PPI增高组其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腹型肥胖、血脂异常等患病率皆高于PP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P、PPI与女性性别、年龄、收缩压、BMI、腰围、臀围、空腹血糖、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男性性别及舒张压呈负相关。[结论]成都地区脉压及脉压指数与代谢性指标关系密切,可能可以通过改善血脂、空腹血糖、腰围、体重指数、肾功能等指标来减少脉压及脉压指数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哈尔滨市4043例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体格(身高、体重、血压)和生化(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查。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和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18.91%、17.90%和5.58%;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的增多而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代谢综合征组分中的超重或肥胖、血脂代谢紊乱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关系密切,超重或肥胖和血脂代谢紊乱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功能社区电力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流行趋势,为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功能社区26~60岁的电力职业人群连续三年体检数据进行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流行趋势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收缩压高值、总胆固醇异常、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舒张压异常、高密度脂蛋白异常逐年降低;收缩压异常、舒张压高值、总胆固醇边缘升高、甘油三酯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边缘升高的检出率均是2011年最高;甘油三酯边缘升高的检出率2012年最高;肥胖、超重、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受损、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胆囊息肉检出率不变。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2010年BMI与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与年龄、尿酸、总胆固醇、收缩压正相关,尿酸与甘油三酯和BMI正相关,BMI和尿酸均是男性高于女性。2011年BMI与甲状腺正相关,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负相关,与总胆固醇正相关;BMI和尿酸均是男性高于女性;2012年BMI与收缩压正相关,尿酸与舒张压正相关,BMI和尿酸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是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性别、年龄均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2011年高密度脂蛋白是甲状腺结节的保护因素;2012年空腹血糖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以代谢异常为源头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结节等)有聚集现象,可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体质指数正常人群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体质指数(BMI)正常人群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防治队列研究的调查人群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共4251名(男2003名,女2248名)。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会议报告(NCEP-ATPⅢ)亚裔标准诊断MS,依据BMI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后,分性别计算各组MS患病率及OR值。结果4 251名对象的MS患病率为12.66%(男性7.69%,女性17.08%,P〈0.001)。男性随BMI升高MS患病率由2.58%增至12.54%,女性MS患病率由6.33%增至30.50%,趋势检验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为20.71~24.99 kg/m^2相对于BMI为18.50~20.70kg/m^2的男性患MS的OR值(BMI)分别为2.23(20.71~22.16 kg/m^2),3.30(22.17~23.49 kg/m^2),6.19(23.50~24.99 kg/m^2);女性OR值分别为1.93,3.97,7.77。去除腰围重新定义MS进入模型计算OR值,得出男性为2.27,3.46,5.17;女性为1.39,2.36,2.59,所有OR值都调整了年龄、吸烟、饮酒、居住地、文化水平、婚姻状况、人均。收入变平和总胆固醇,趋势检验P〈0.001。结论体质指数正常人群中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同样较高;腰围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可能比体质指数更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功能社区电力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流行趋势,为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功能社区26-60岁的电力职业人群连续三年体检数据进行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流行趋势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收缩压高值、总胆固醇异常、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舒张压异常、高密度脂蛋白异常逐年降低;收缩压异常、舒张压高值、总胆固醇边缘升高、甘油三酯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边缘升高的检出率均是2011年最高;甘油三酯边缘升高的检出率2012年最高;肥胖、超重、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受损、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胆囊息肉检出率不变。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2010年BMI与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与年龄、尿酸、总胆固醇、收缩压正相关,尿酸与甘油三酯和BMI正相关,BMI和尿酸均是男性高于女性。2011年BMI与甲状腺正相关,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负相关,与总胆固醇正相关;BMI和尿酸均是男性高于女性;2012年BMI与收缩压正相关,尿酸与舒张压正相关,BMI和尿酸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是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性别、年龄均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2011年高密度脂蛋白是甲状腺结节的保护因素;2012年空腹血糖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以代谢异常为源头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结节等)有聚集现象,可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江苏省男、女性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度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在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基线调查资料中选择1039名男性和1291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血清中hs-CRP、血脂、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男、女性hs-CRP浓度与MS的关系。结果女性随着hs-CRP浓度的增加患MS的危险增加(P〈0.01)。而男性hs-CRP浓度与MS的关系则不明显(P=0.08)。女性中这种联系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糖尿病家族史后仍存在,但在进一步调整体质指数后这种关系消失。结论BMI是影响hs-CRP浓度的主要因素。女性随着hs-CRP浓度的升高,患MS的危险也相应增加。而男性中hs-CRP浓度与MS的联系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海岛地区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海岛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的海岛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体格检查。对检出病例按1∶1选择同性别、年龄±5岁、居住地相同或相近的对照进行匹配,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指数、体重、腰围、臀围、家族史、糖尿病、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与海岛居民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指数(OR=1.144,95%CI=1.062~1.233)、甘油三酯异常(OR=2.253,95%CI=1.087~4.671)及兄弟姐妹患高血压(OR=3.167,95%CI=1.766~5.677)是海岛居民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家族史、甘油三酯升高是海岛居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社区35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解有关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等指标。结果代谢综合征组的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肥胖(或超重)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辽市蒙古族代谢综合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蒙古族农牧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内蒙古通辽市半农半牧地区≥20岁的常住蒙古族居民共2 58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研究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值等指标.测定血糖、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结果 共获得2 536人完整的生化指标.MS粗患病率为20.9%,其中男性为12.9%.明显低于文性的26.4%(X2=67.85,P<0.001);MS标化患病率为17.1%,其中男性为11.4%.女性为21.6%(X2=44.86.P<0·001).MS各组分中,肥胖、血压升高、高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偏低及血糖升高的意病率分别为36·0%,50·7%,17.5%,54.0%及2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高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100(apoB)、CRP、臀围、腰臀比及体质指数(BMI)等12个因素为蒙古族农牧民MS的危险因素(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年龄、性别、LDL、CRP、臀围、腰臀比及BMI等7个因素对蒙古族农牧民MS的影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辽市蒙古族农牧民MS患病率较高,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年龄、性别、LDL、CRP、臀围、腰臀比及BMI这7个因素是蒙古族农牧民M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尿剂吲达帕胺在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对钾、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共收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门诊103例无代谢异常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分设吲达帕胺组和尼群地平对照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吲达帕胺组(n-53)对照组尼群地平(n-50)经6个月治疗随访两组降压均有临床意义。对糖脂代谢均无显著异常变化,但对血钾水平,吲达帕胺组有明显临床差异,前后对比P〈0.05,而尼群地平组则无异常,P〉0.05。血浆胰岛素水平在餐后60min、120min也有升高现象(P〈0.05),其余相关指标(OGTT、血脂、体重指数)均无异常发现。结论吲达帕胺作为一种长效噻嗪类利尿剂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长期应用要关注血钾水平,必须定期监测随访,对糖脂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与糖尿病(DM)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择江苏省35~74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人群,以DM患者作为应变量,将LP(a)四等分作为自变量代入Logistic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LP(a)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相关分析显示,LP(a)与甘油三酯(TG)的相关性最强,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最弱,且除了LDL-C外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LP(a)与DM的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年龄、吸烟、血压、TG、载脂蛋白(APO)A/B;代人多因索模型后,LP(a)等分后的第二、三、四组与第一组比较的OR值分别为2.4,2.0和3.7,P<0.001;采用多因素逐步调整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调整血脂指标后,OR值由6.6降为2.2,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a)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子,LP(a)与糖尿病(DM)及其微血管病变及心血管并发症有联系.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ender difference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metabolic syndrome score (MSS) and serum vitamin D levels in Korean adults. Analyses were restricted to 5147 adults (2162 men; 2985 women) aged 20 and older, using the 2012 Korean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KNHANES) data. In the non-adjusted model,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25(OH)D] levels we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MetS (p?=?.001) and MSS (p?=?.009) in men, but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MetS (p?=?.002) and MSS (p?001) in women. However, when adjusted for related variables (including age), serum 25(OH)D levels we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MetS (p?001) and MSS (p?001) in men, but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MetS (p?=?.200) and MSS (p?=?.541) in women. In conclusion, increases in MetS and its components we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erum vitamin D concentration in men.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方男性青年基础代谢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具有正常体质指数的中国北方青年男性的基础代谢率。方法: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提供的中国北方青年男性平均身高和体重,筛选受试者(年龄20~24岁、身高165~177cm、体重57~73kg)30名。采用心肺功能测试仪测量其基础代谢率和静息代谢率;以四电极生物电阻抗仪测量体成分。结果:20~24岁正常体质指数的青年男性基础代谢率为129.16±24.59kJ/(h·m2),静息代谢率为166.36±28.03kJ/(h·m2)结论:与中国营养科学全书推算的理论值或修正值相比,中国北方青年男性的基础能量消耗的实测值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居民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选择15岁以上人群48633例,其中男性23080例,女性25553例。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4年建议的标准。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呈正相关,OR值为5.998(95%CI4.799~7.496),多因素分析调整年龄、性别、6类地区、教育程度、中重度体力活动时间、吸烟、饮酒后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仍具有统计学相关性,OR值为3.114(95%CI2.432~3.987)。代谢综合征的所有组分中,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最强,且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在个体聚集越多(趋势性检验P<0.0001),患脑卒中的可能性越大。结论中国居民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患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高血糖、肥胖、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征候群,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本研究就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锌酵母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珍  于东 《卫生研究》1994,23(3):161-163
本研究以缺锌大鼠为对象,给予4.6mg/kg体重锌后,观察了血清锌、组织锌的动态变化及24h尿、粪中累计排锌量和锌的吸收率。结果表明,锌酵母进入大鼠体内后血清锌变化的回归方程为:1ogC=0.690-0.041t,生物半衰期(t_(1/2))为7.4h,消除速度常数K为0.095h~(-1);锌在组织中均值的变化,除肾脏锌含量在7h达高峰值外,其它脏器中锌含量均在11h达高峰值;锌从尿、粪中24h累计排出量约为给予量的65%,表观吸收率为35.7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代谢综合征(MS)防治模式。方法:采用分级干预的方法,将干预组人群分为正常人群、MS高危人群和MS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3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3年分级干预,干预组MS患病率虽然从基线时的5.58%上升到结局时的7.03%,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的患病率从基线时的5.39%上升到结局时的14.66%,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MS分级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军队疗养员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老年疗养员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发病情况。方法共调查320人,年龄40~75岁。MS诊断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为诊断标准。按年龄分为中年组(39~59岁)110人及老年组(≥60岁)210人两组。结果(1)MS总患病率为30.3%,中、老年组分别为22.7%及34.3%。(2)对MS两组的发病情况分析表明,中年组低HDL-C和高TG血症为主要因素,老年组高血压为主要因素。结论军队中年以上疗养干部中MS的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儿童期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发现,锌、铜、铁、铬、硒等微量元素失调与儿童期MS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