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及其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卵巢癌QLICP-OV(V2.0)量表对118例卵巢癌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收集患者临床客观指标资料,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客观指标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得分(69.59±10.24)分,躯体功能领域(62.37±14.75)分,心理功能领域(64.50±15.19)分,社会功能领域(67.06±15.83)分,共性症状与副作用领域(72.19±16.78)分,特异模块领域(80.17±15.84)分。典型相关分析得到三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典型变量,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47、0.46(P1、P2、P30.05),三对典型变量可解释83.7%的信息量。结论卵巢癌患者生命质量与临床客观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进一步分析二者间存在相关的原因,为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的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类风湿关节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hronic diseas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version 2.0),QLICD-RA(V 2.0))调查100例住院患者的生命质量,并记录临床相关客观指标。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筛选出28关节中的关节肿胀得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家庭经济状况(economy conditions, EC)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比值(AST/ALT)这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其回归方程为:Y=55.239-1.390DAS28+12.729EC-4.491AST/ALT,调整决定系数Ra2=0.558。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受多种因素影响,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经济水平对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在老年临终患者家庭功能对病人死亡质量的多重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老年人生命意义源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ICU护士版QODD-14量表对276例老年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关系;采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1)老年临终患者死亡质量评分(62.52±8.67)分、家庭功能评分(7.54±1.14)分、社会支持评分(52.53±7.64)分、生命意义感评分(107.54±13.58)分;(2)老年临终患者死亡质量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均呈正相关(r=0.762、0.886、0.795,P<0.05);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均呈正相关(r=0.528、0.499,P<0.05);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呈正相关性(r=0.665,P<0.05);(3)社会支持的特定中介效应占20.22%,生命意义感的特定中介效应占17.06%,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的多重中介效应占6.54%。结论 家庭功能可以通过调节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 Ⅰ-Ⅱ期的宫颈癌患者住院期间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宫颈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Cx)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的201例FIGO Ⅰ-Ⅱ期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根据变量类型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使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并拟合最优方程.结果 ①FACT-Cx量表总分(104.06±21.584);共性模块FACT-G总分(63.89±17.189);五个维度分数:生理状况得分(18.09±6.158);社会/家庭状况得分(19.63±4.988);情感状况得分(16.03±6.791);功能状况得分(10.13±5.071);附加关注得分(40.17±6.371);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作情况(F =4.094,P=0.008)、家庭月收入(F=2.528,P=0.030)、家庭关系评价(F=14.072,P<0.001)、经济负担(F=12.680,P<0.001)之间的生存质量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FIGO 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影响作用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负担、家庭关系评价、工作情况、医疗保险.结论 FIGO Ⅰ-Ⅱ期宫颈癌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质量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功能领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对于经济负担重、家庭支持少、个人无稳定收入、无医疗保险的宫颈癌患者,值得医护人员加强关注,提供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其住院期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杭州市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及交互作用,为提高空巢老人生命质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杭州市2个城区和3个郊县的992名空巢老人进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ED-5Q)、社会支持量表(SSRS)以及老年抑郁量表(GDS-15)调查,分析不同特征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情况,根据各量表得分,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身心健康和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身体健康得分为(73. 41±13. 52)分,抑郁量表得分为(4. 11±1. 79)分;社会支持量表测得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为(28. 79±6. 66)分,客观支持为(6. 09±2. 59)分,主观支持为(15. 92±4. 00)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为(6. 78±2. 28)分,EQ-5D效用值为(0. 75±0. 13)分。已婚组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高于离婚组和丧偶/单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 462,P <0. 01);收入水平越高的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 329,P <0. 01);患有慢性病的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低于不患慢性病的空巢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919,P <0. 01);担心养老的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低于不担心养老的空巢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 78,P <0. 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客观支持(r=0. 141)、主观支持(r=0. 291)、支持利用度(r=0. 071)和社会支持总得分(r=0. 254)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抑郁得分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r=-0. 252)。结论得到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越多,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身心健康状况越好,空巢老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越优;减轻抑郁状况,有利于提高空巢老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与配偶家庭功能的相关性,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95组宫颈癌放疗患者及其配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30,QLQ-C30)评估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家庭功能问卷(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对宫颈癌患者配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宫颈癌放疗患者角色功能(47.26±18.61)与情绪功能(49.00±17.74)得分较低,失眠(41.26±15.38)、食欲下降(50.13±13.29)症状较明显;31例(32.6%)宫颈癌患者配偶家庭功能处于较低水平。配偶家庭功能与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r=0.590,P0.05),与患者症状存在负相关(r=-0.688,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偶家庭功能进入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回归方程并能解释31.2%的变异。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与配偶家庭功能有关,应关注患者配偶家庭功能,提升支持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脂代谢相关临床生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96例NAFLD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L-FABP及血生化指标,超声判定病变程度,同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及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观察组WHR、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OMA-IR及L-FA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FABP水平与ALT(r=0.735)、TG(r=0.728)、FBG(r=0.681)、WHR(r=0.713)、BMI(r=0.699)、HOMA-IR(r=0.673)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607,P< 0.05).对照组L-FABP水平为(15.42±2.51) g/L,轻度NAFLD为(15.96±2.92) g/L,中度NAFLD为(17.48±3.91) g/L,重度NAFLD为(25.14±5.37) g/L.重度NAFLD患者L-FABP水平与对照组及轻、中度NAFLD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NAFLD患者血清L-FABP水平明显增高,L-FABP水平与一些肝功能生化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typ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制订有效的aMCI临床诊治措施、提高aMCI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现况调查。对宁波市社区流行病学调查确诊的158例aMCI患者,应用自行设计问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WMS-R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工具进行相关测定。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158例aMCI患者以受教育水平分层,各层MMSE得分不同(t=12.642,P〈0.01),均数均低于界值。WMS-RC的4个记忆分量表(图片回忆、字词联想、理解记忆和背数)得分均低于60岁以上老年常模组(P〈0.01)。158例aMCI患者ADL得分最高分19.94,最低分10.25,平均为15.68±1.74,WHOQOL-BREF总的生存质量及其4个领域得分与成人常模比较,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总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常模(P〈0.01)。MMSE、WMS-RC的4个分量表得分与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ADL得分呈负相关;MMSE、WMS-RC量表除图片回忆以外的3个分量表得分与环境领域得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MMSE量表、WMS-RC量表除字词联想以外的3个分量表得分与生存质量总得分呈正相关。结论:aMCI患者生存质量低于常模;其生存质量与认知功能密切有关;可以通过改善MCI患者认知提高aMCI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159例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分析和讨论两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相关性,探讨二者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36 条目简明量表(SF-36)对15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自评调查。资料分析使用均数、t检验,并对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F-36量表评定患者各项得分为生理机能(70.25±26.028)分,生理职能(27.99±36.713)分,躯体疼痛(62.03±22.687)分,一般健康状况(46.26±21.553)分,精力(54.87±21.250)分,社会功能(63.99±29.344)分,情感职能(46.33±41.408)分,精神健康(59.80±18.625)分,均低于一般人群的参考水平(P<0.01)。SF-36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测得结果总分相关系数r=0.187,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中,患者社会支持总分、是否住院和年龄进入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方程(F=6.342,P<0.01)。结论 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且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有密切的相关性,社会支持是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芳  孙素珍  李栓荣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48-205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及二者的相关关系,为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问卷法,利用孤独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92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和80例健康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孤独感得分(40.30±9.41),健康对照组孤独感得分(34.18±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总社会支持得分(40.51±8.37)、客观支持得分(11.04±2.71)、主观支持得分(20.99±4.55)、支持利用度得分(8.51±2.33),健康对照组总社会支持得分(44.14±8.53)、客观支持得分(11.96±2.77)、主观支持得分(22.84±5.06)、支持利用度得分(9.31±1.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与总社会支持(R=-0.653)、客观支持(R=-0.441)、主观支持(R=-0.692)、支持利用度(R=-0.485)均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健康人,孤独感高于健康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随社会支持的增多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抑郁与衰弱在孤独感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老年抑郁量表、Tilburg衰弱量表、孤独感量表及SF-12简明健康调査量表对18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测查,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 Bootstrap 法(Process 插件)进行链式中介检验。结果 孤独感与抑郁、衰弱呈正相关(r1=0.71,r2=0.60,P<0.01),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61,P<0.01);回归模型显示,孤独感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β=-0.14,P<0.05),抑郁、衰弱在孤独感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1=-0.11,β2=-0.16,P<0.05),且抑郁-衰弱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有统计学意义(β=-0.19,P<0.05)。结论 孤独感既可直接预测老人的生活质量,又可分别通过抑郁、衰弱的中介作用,以及抑郁-衰弱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学龄期哮喘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针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学龄期哮喘儿童伴急性应激障碍患者154例和单纯学龄期哮喘儿童270例,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儿童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CA)和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患儿进行评测。结果 424例学龄期哮喘儿童SASRQ得分为41.25±14.69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142,95%CI:0.077~0.261)、年龄12~14岁(OR=0.010,95%CI:0.001~0.086)、病情轻(OR=0.139,95%CI:0.049~0.399)、疾病控制良好(OR=0.025,95%CI:0.085~0.851)是学龄期哮喘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小学文化程度(OR=14.866,95%CI:2.837~77.898)、发作诱因感染(OR=4.656,95%CI:1.163~18.638)、社会支持低水平(OR=4.656,95%CI:1.164~15.539)是学龄期哮喘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期哮喘儿童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障碍,年龄小、病情重、文化程度低、低社会支持水平、疾病控制不佳是学龄期哮喘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3637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量。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3637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平均得分为(5.33±3.08)分,29.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质量不良问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参照:男性,女性OR=1.393,95%CI: 1.177~1.647)、年龄(参照:60~69岁;70~79岁OR=1.292,95%CI: 1.091~1.529;≥80岁OR=1.470,95%CI: 1.165~1.855)、文化程度(参照:文盲/半文盲;初中OR=0.750,95%CI: 0.586~0.961;高中/中专OR=0.663,95%CI: 0.508~0.866;大学/大专及以上OR=0.664,95%CI: 0.492~0.895)、婚姻状况(参照:已婚,丧偶OR=1.315,95%CI: 1.072~1.613)、饮酒状况(参照:从不饮酒;已戒酒OR=1.731,95%CI: 1.307~2.292;饮酒OR=1.670,95%CI: 1.329~2.098)、慢病数量(参照:0种;1种慢病OR=1.626,95%CI: 1.346~1.963;2种及以上OR=3.158,95%CI: 2.546~3.916)、抑郁(参照:不抑郁,抑郁OR=2.204,95%CI: 1.867~2.603)是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显著相关,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干预策略以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与其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朝阳市三个县615名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格特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15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会支持在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并应用Bootstrap方法对其中介作用进行验证。结果 空巢老人人格特征得分(51.55±4.86)分,社会支持得分(43.16±3.26)分,主观幸福感得分为(29.83±1.38)分,空巢老人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r=-0.441,P<0.001),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也呈负相关(r=-0.559,P<0.001),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487,P<0.001)。结论 空巢老人的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是其主观幸福感的两个影响因素,且社会支持在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健康支持性环境中的不同特征变量对四川省农村人群的不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7个县(区)8400名的18岁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身体活动行为特征和环境等信息。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调查人群中共检出正常高值血压者4270例,检出率为50.83%,标化率为37.02%,平均年龄(56.22±14.89)岁;高血压患者1498例,检出率为17.83%,标化率为7.92%,平均年龄(65.26±11.28)岁。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宿环境好、获得运动方面的健康信息和参与中等强度活动150Symbol~A@300min/周是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人群的共同保护因素;住宿便利(OR=0.789, 95%CI:0.649~0.958, P=0.017)、医疗服务可及性便利(OR=0.686, 95%CI:0.509~0.924, P=0.013)、对健身步道和健身广场满意为高血压人群的保护因素。结论 多途径合理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对农村正常高值血压者和高血压患者具有保护作用,对遏制农村高血压的流行现状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对颅脑外科手术显微器械病原菌分布的影响及预防院内感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270例病例资料,抽选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行27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采用根因分析法评估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手术器械清洗消毒质量、不合格显微器械病原菌分布和手术室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RCA前神经外科颅脑感染发生率高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28,P<0.001)。实施RCA后手术显微器械清洗目测法、试剂法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83,P=0.011;x2=5.741,P<0.05)。 细菌培养结果显示,RCA实施前检出革兰氏阴性菌(G-)17株,革兰氏阳性菌(G+)35株、真菌2株,实施后检出革兰氏阴性菌(G-)8株,革兰氏阳性菌(G+)5株,但未检出真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37,P=0.120),RCA评估指导制定相关措施后,实施后术前、手术10min、术毕时空气菌落数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50,P<0.001;F=14.882,P<0.001;F=36.214,P<0.001)。结论 根因分析法能够提高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和室内空气清洁度,有效预防颅脑手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山西省煤矿工人慢性牙周疾病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在山西省某大型煤矿企业某矿区的全体煤矿生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调查煤矿工人慢性牙周疾病的现状,经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煤矿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牙周疾病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现慢性牙周疾病患者579名(80.42%)。慢性牙周疾病工人组高年龄者、高工龄者、吸烟者、平均每天刷牙次数≤1次者比例高于非慢性牙周疾病工人组(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1.86±0.38 vs 1.60±0.29)、焦虑(1.66±0.39 vs 1.46±0.33)、偏执(1.57±0.26 vs 1.46±0.27)等项目,慢性牙周疾病组工人的得分均高于非牙周疾病组工人(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3.59(1.68, 5.21)]、工龄≥10年[OR=2.27(2.09, 2.66)]、吸烟[OR=2.89(1.89, 3.99)]、平均每天刷牙次数≤1次[OR=6.62(4.88, 9.03)]、抑郁[OR=2.32(1.81, 2.86)]、焦虑[OR=2.08(1.64, 2.58)]、偏执[OR=1.89(1.41, 2.32)]可增加慢性牙周疾病的风险(P<0.05),工龄≥10年[OR=3.63(2.87, 4.31)]、吸烟[OR=1.99(1.22, 2.94)]、平均每天刷牙次数≤1次[OR=2.36(1.51, 3.27)]、罹患慢性牙周疾病[OR=1.67(1.23, 1.88)]可增加心理障碍的风险(P<0.05)。结论 山西省煤矿工人慢性牙周疾病和障碍心理问题突出,积极改变煤炭工人不良卫生行为,排除其心理障碍,及时筛查并控制牙周疾病,可能有助于提高煤炭工人的口腔卫生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中国六个地区的产妇静脉血浆和脐带血浆中包括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五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母血和脐血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构成比差异。方法 在成都、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兰州六个地区招募单胎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共180例,收集产妇分娩时的静脉血及其初生儿的脐带静脉血,高速离心取上层血浆,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 母血中五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远高于脐血(Z1=-11.635,Z2=-11.635,Z3=-11.635,Z4=-11.634,Z5=-11.632,P<0.001),其中,母血中的叶黄素、玉米黄质和β-隐黄质浓度约为脐血中的5~7倍,而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浓度约为脐血中的15~17倍。脐血与母血中的五种类胡萝卜素浓度呈正相关(r1=0.670,r2=0.553,r3=0.767,r4=0.727,r5=0.563,P<0.001)。叶黄素是脐血中最主要的类胡萝卜素,占比约50%。母血和脐血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母体因素如年龄、孕期增重、孕前BMI和产前BMI存在弱相关。结论 脐血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主要受母血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叶黄素是母血和脐血中最主要的类胡萝卜素,提示了其在生命早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肌少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肌少症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相关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泸州市3所三甲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收治的325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肌少症筛查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睡眠质量与肌少症关系。结果 在325名受试者中,筛查为肌少症的人数为78人(24%),睡眠质量差的受试者为168人(51.7%);肌少症总分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246,P<0.001);未纳入混杂因素前睡眠质量是受试者筛查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粗OR=1.11,95%CI:1.052~1.172,P<0.01);在该模型基础上,自变量增加了性别、年龄段、职业等变量后睡眠质量仍然是受试者筛查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调整后OR=1.083,95%CI:1.018~1.152,P<0.001)。结论 睡眠质量得分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为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尤其重视睡眠质量差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预防与诊断。  相似文献   

20.
金正格    刘景  李书琴    蒋志成    李若瑜    张诗晨    万宇辉   《现代预防医学》2021,(17):3187-3190
目的 探讨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与医学专科生抑郁症状的关联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取安徽省2所医学专科院校8 198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IPAQ-SF)、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PA和抑郁症状。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PA与抑郁症状的剂量-反应关系,据此将PA分成4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PA与抑郁症状呈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P<0.001),按PA分为4组:<570 MET-min/week组(1636例)、570~1331.5 MET-min/week组(2131例)、>1331.5~1848 MET-min/week组(1075例)、>1848 MET-min/week组(2692例)。7 534名医学专科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1%,其中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9.6%,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24.20,P<0.001)。以>1848 MET-min/week为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在总人群以及男、女生中,PA<570 MET-min/week均与抑郁症状风险增加有关(OR=1.50,95%CI: 1.28~1.77;OR=1.90,95%CI: 1.41~2.55;OR=1.36,95%CI: 1.11~1.65)。结论 PA与抑郁症状呈非线性关系,增加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