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表现,总结其MRI特点。结果:65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峡部前壁切口瘢痕处,其中1例绒毛与子宫肌层有粘连。47例为内生型,15例为外生型。孕囊为圆形或椭圆形,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光滑。3例呈肿块样改变,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T1WI、T2WI呈混杂信号,其中1例穿透子宫肌层,肿块周围见血管流空信号。DWI囊壁及胚芽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呈环形强化。结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MRI能准确显示孕囊部位、生长方式和信号特征,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MRI特点及MRI对其诊治指导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MRI特点及MRI对其临床诊治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4月MRI确诊或怀疑CSP术后证实为CSP患者33例MRI特点及临床治疗过程,并对手术术式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①妊娠囊特点:22例妊娠囊包膜完整,表现为等T1或稍长T1、长T2环形信号影;囊内容物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强化明显、均匀,内容物强化不明显。12例妊娠囊包膜不完整,表现为T1WI图像等T1或稍长T1信号,T2WI图像稍长T2、等T2、稍短T2信号;囊内容物为稍长T1长T2、长T1长T2、长T1等T2、等T1等T2混杂信号。②妊娠囊与瘢痕、宫腔、宫颈管及邻近子宫壁关系:18例妊娠囊种植于瘢痕上,植入子宫壁较浅,与瘢痕及相邻子肌层分界较清晰。子宫壁最薄处约3~10mm。15例妊娠囊位于瘢痕深部,向子宫肌层生长或向子宫肌层及宫腔同时生长,子宫壁最薄处约2~4mm,其中4例压迫膀胱。③临床治疗过程:33例中3例采取超声检测下行刮宫术;3例行开腹病灶切除术,其中1例由宫腔镜探查后改行开腹病灶切除术;3例行阴式病灶切除术;1例行阴式剖宫取胎术,术中出血不止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16例行超声检测下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结论:CSP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征象,结合临床能很好的指导临床诊治,对手术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阴道内超声诊断CSP的特点和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腔内探头对患者行经阴道扫查。结果 26例患者妊娠囊均着床在子宫下段切口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滋养血流来自切口部位。子宫轻度增大18例、无增大8例。24例患者宫腔内无异常回声改变、2例宫腔内可见不均质高回声。14例表现为子宫前壁峡部切口处单纯孕囊,子宫浆膜层与孕囊之间肌层部分缺如;12例表现为不均质团块型,子宫下段内膜形态失常,切口处肌层菲薄,其中10例子宫下段非均质病灶区内及周边均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并可见五彩状血流,阻力指数(RI)为0.28~0.55。结论经阴道内彩超在早期诊断CSP方面有确诊率高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产妇(62例)及普通产妇(56例),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对CSP产妇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CSP患者中49例为孕囊型,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24例患者孕囊内可见典型卵黄囊或胎芽,活胎可见胎心搏动,孕囊旁可见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血液供应均来源于切口处肌层;13例为包块型,均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内部信号多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部分患者无回声,包块周围血流丰富,信号以低阻血流信号为主。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安全出院,其中19例采用保守治疗;1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恢复不理想后行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28例患者行刮宫术治疗成功,无患者行子宫切除术。 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孕囊或团块与瘢痕的位置关系、血流分布及子宫肌壁等情况,通过图像能够更精准的评估孕囊确切生长的位置及与子宫疤痕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剖宫产CSP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CSP)妊娠囊及子宫的MRI表现,并评估:MRI在切口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0~2013年临床或B超怀疑切口妊娠,并取得手术及病理结果的16例病例,总结其MR影像特征、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6例病人中,2例排除CSP诊断,14例确诊为CSP,妊娠物均位于子宫下段峡部疤痕周围;14例CSP病人中8例病人妊娠物内部信号均匀,呈T_1WI低、T_2WI高信号,包膜呈T_2WI略高、T_1WI等信号,增强扫描仅有包膜轻度强化,另外6例病人妊娠物内部信号不均匀,T_2WI呈高低混杂信号,T_1WI可见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4例向官腔内生长为主,10例向肌层内生长为主;14例CSP,患者,6例为超声监测下高危负吸术,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高危负吸术,另外2例排除CSP的患者,分别行高危负吸术和药流术。结论 MRI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及子宫瘢痕妊娠的核磁共振影像(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该病的漏诊、误诊。方法:随访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瘢痕妊娠的15例患者,对其MRI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子宫瘢痕显示清晰,表现为瘢痕处肌层变薄,紧邻膀胱后壁,瘢痕处信号为线状长T1WI短T2WI低信号影,另2例由于孕囊较大,仅显示子宫前壁菲薄,瘢痕组织分辨欠佳。15例患者孕囊均能清晰显示,8例表现为囊性信号,7例为高低混杂信号,11例患者行清宫术,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2例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论:MRI能清晰地显示出子宫瘢痕以及瘢痕处妊娠囊的位置,信号变化及与邻近器官组织的关系,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下一步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要求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学证实80例疑似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有71例,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阳性72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为96.25%,特异度77.78%,灵敏度98.59%,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87.50%,Kappa值0.803;阴道超声观察到卵黄囊结构40例、胚芽结构25例,原始心管搏动15例,MRI在对孕囊内部结构观察方面远不如超声,其优势在于孕囊周边的比邻结构的观察。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与MRI对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两者联合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超声在切口肌层血流信号观察、阻力指数、孕囊内卵黄囊、胚芽及胎心搏动诊断方面有优势,实时、价廉,可重复性强,MRI能够更好的评估切口处剩余肌层的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评估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的厚度,为患者和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MRI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证实为CSP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29例患者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前下段峡部瘢痕后方,20例呈囊状,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9例呈不规则包块,增强扫描包块边缘呈不规则强化。23例孕囊向子宫肌层浸润的同时又向宫腔内生长;6例不同程度向子宫肌层浸润。子宫瘢痕均表现为条状等T1、短T2异常信号。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明确诊断CSP。  相似文献   

9.
MRI观察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MRI对早期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结构进行观察。方法 对29例经阴道超声拟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的患者行MR检查,分析其切口瘢痕、妊娠囊及两者间蜕膜层的MRI特征。结果 25例切口瘢痕表现为薄壁囊状瘢痕憩室,4例仍保持非妊娠状态时的瘢痕形态。29例切口瘢痕均呈等T1短或较短T2信号。仅2例切口瘢痕与妊娠囊间无完整蜕膜层。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分型:Ⅰa型9例、Ⅰb型2例、Ⅱa型10例、Ⅱb型4例、Ⅲ型4例。结论 MRI显示的切口瘢痕厚度与范围、妊娠囊大小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的风险判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为CSP的诊治提供更为直观详细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17-2619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子宫腔内未见妊娠囊,于子宫峡部切口处可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回声,妊娠囊周围与包块内可见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根据超声特征将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分为妊娠囊型妊娠与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其中妊娠囊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典型的妊娠囊征象,混合性包块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杂乱回声团块,回声团块内可见丰富血流,低阻血流,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中,40例患者诊断为妊娠囊型妊娠,58例患者诊断为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妊娠囊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包块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住院治疗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者的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妊娠囊位置、子宫切口部位回声、瘢痕处肌层厚度、妊娠囊与子宫切口关系以及血流分布。结果 3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者超声诊断正确18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3.3%。所有孕妇在宫腔正常位置未见妊娠囊,在子宫下段切口部位可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团块,妊娠囊或团块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根据声像图特征,将子宫下段瘢痕妊娠分为妊娠囊完全嵌于瘢痕型(13例)、妊娠囊部分向宫腔内生长型(6例)及瘢痕处混合性团块型(1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观察瘢痕处妊娠囊或混合性团块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PW显示平均RI值〈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提供较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瘢痕妊娠患者MRI表现。结果:35例均清楚显示孕囊,孕囊附着于子宫前下壁峡部剖宫产瘢痕部位,病灶内及其周围见多发血管信号,T2WI表现为迂曲流空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3例孕囊胎盘完全植入肌层,子宫前下壁菲薄膨出;22例孕囊胎盘向子宫肌层浸润同时又向宫腔内生长,子宫前下壁不同程度变薄。孕囊呈圆形或卵圆形25例,形态不规则10例,在TWI上以等低信号为主,部分孕囊内夹杂斑片高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包膜,其中22例包膜完整,13例不完整。手术瘢痕MRI表现为子宫肌层信号连续性中断,局部肌层信号变薄或凹陷,呈条状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具有独特的MRI影像学表现,可为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28-429
目的探讨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行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检出率,并统计阴道+腹部超声检出不同瘢痕妊娠分型与手术结果符合率,记录不同瘢痕妊娠分型的声像特征。结果子宫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检出率(98.28%)、联合检查检出率(100.00%)均高于单纯腹部超声(84.48%)(P<0.05);阴道+腹部超声检出单纯妊娠囊型33例,部分位于子宫腔型7例,混合回声包块型16例,2例误诊为恶性滋养细胞型,阴道+腹部超声检出不同瘢痕妊娠分型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96.55%(56/58);单纯妊娠囊型:子宫下段瘢痕位置可见孕囊,有丰富低阻血流,无回声;部分位于子宫腔型:子宫下段与瘢痕位置均可见孕囊,周边有血流,无回声;混合回声包块型:子宫下段可见孕囊,有丰富低阻血流,瘢痕位置存在不均质混合回声,包块内无回声。结论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准确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情况,且对不同瘢痕妊娠分型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11例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经腹经腔内联合彩超检查,观察孕囊位置,妊娠物与子宫切口处肌层的回声、血流分布及两者的分界、宫腔宫颈情况等.[ 结果] 所有患者在宫腔正常部位未见到孕囊.孕囊或包块着床于子宫下段切口肌层处,根据其超声图像表现分为2种类型:①孕囊型2例,②流产包块型9例.[ 结论] 经腹经腔内彩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及MRI在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58例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病例的MRI、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分别计算MRI与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初步总结其MRI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8例异位妊娠病例,MRI诊断53例,准确率为91.38%,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45例,77.59%)(P0.05)。56例异位妊娠病例在MRI图像上显示完整孕囊,影像表现为囊性、囊实性或不均质性团块影,孕囊包块MRI图像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多较清晰,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内夹杂片状、线状略高或高信号,其中高信号与孕囊内出血有关;2例孕囊破裂,影像表现为不规则包块影,T1WI及T2WI信号都不均匀,T1WI呈低、等信号为主,T2WI呈均匀程度不同的高、等混杂信号改变,其内可见散在或斑片状出血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孕囊出血及盆腔积血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全面观察胚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明确定位,清晰显示孕囊位置及植入情况,对于超声难以确诊的异位妊娠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对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 T MRI对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9例确诊为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3.0 T MRI图像。结果 49例病变病理结果显示均含有绒毛和(或)蜕膜组织,其中有3例肿块型瘢痕妊娠病理结果显示含有绒毛间质水肿,诊断为部分性葡萄胎。3.0 T MRI对49例患者的病灶及周围组织结构显示清晰。病变均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及峡部前壁,MRI表现为31例囊性病灶(其中内生型17例,外生型14例)和18例混杂信号病灶(肿块型)。48例行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其中7例术前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3例术中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3例病理考虑为部分性葡萄胎术后又行化疗;1例行经腹疤痕妊娠物切除术加子宫修补术。结论 3.0 T MRI可以清晰显示瘢痕妊娠囊、滋养细胞植入肌层情况、瘢痕及周围结构关系等,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学诊断本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SPTP影像学表现。7例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胃肠道钡餐检查,3例行超声内镜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SPTP表现为不均匀囊实性或囊性肿块,有包膜,边界清楚。胃肠道钡餐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壁的受压、移位。超声表现为高回声肿块,内有散在液性暗区,包膜呈高回声。CT平扫6例为低密度囊实性肿块,内可见多种形态、大小范围不同的更低密度区,1例为有壁结节的囊性肿块。肿块钙化2例。增强后动、静脉期肿块主要表现为边缘部不均匀强化,其内更低密度区及囊性部分无强化。3例明显强化,其中1例动脉期可见肿瘤内大量迂曲细小血管影,4例轻度强化。3例包膜表现为间断的弧线状强化。MRI表现为T1WI上以等信号为主,中央及边缘部夹杂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为主,夹杂高低混杂信号。包膜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胆管轻度扩张2例,胰管轻度扩张2例。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SPTP的特征,是术前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患者全部使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在阴道超声下开展穿刺注药治疗。分析患者超声表现,对比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中,孕囊型32例,17例患者孕囊中有原始的胎心搏动、卵黄囊直径为3-8mm、胎芽长4至26mm;孕囊中未有胎心搏动动和胎芽5例,存在卵黄囊的5例;孕囊变形、皱缩5例。4例团块型,无妊娠物存于宫颈和宫腔、较少液性暗区存于宫颈管中1例。有较丰富血流信号存于团块或者孕囊、切口位置个子宫肌层存有滋养血管、血流信号存于团块型病灶中3例。在RI、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上,治疗后全部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术后动态观察孕囊变化。结果 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均为胎囊型,孕囊形态结构完整,孕囊前有子宫壁肌层完整覆盖,彩色多普勒示孕囊周边呈较丰富环状血流信号;15例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均一次性成功,治愈率为100%;穿刺治疗后孕囊逐渐变小,随后脱落或被吸收,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确诊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还可行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治疗及术后动态观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结果:超声诊断22例,误诊2例。声像图特征:子宫峡部前壁原手术切口四周呈椭圆形孕囊状回声或混合性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向子宫浆膜面隆起,妊娠物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分界不清,局部血流丰富,呈低速低阻型血流频谱。结论:经阴道彩超有助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