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6):442-445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群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进而探寻有效的宣传方式,促进营养标签的推广和使用。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昌平区慢病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人员200名,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调查这两类人群关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知信行情况,调查问卷审核后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对预包装营养标签的认知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是否知道营养标签、查看营养标签中指标、根据营养标签选择食品、了解营养标签部分作用、认为营养标签对特定人群有作用的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8.41、11.64、13.72、9.79,P均0.05),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对查看营养标签中指标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P0.05);糖尿病人群和高血压人群对查看营养标签中指标、根据营养标签选择食品、根据营养标签的声称选择食品的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3.93、4.39,P均0.05);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食品营养相关知识的来源87.50%为电视。结论昌平区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对预包装营养标签调查的部分问题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有利于提高人群对营养标签的认知度,进而引导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郑州市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认知和消费情况。方法在郑州市选择2个城市社区,随机对18岁以上成年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过去12个月预包装食品的食用频次、连续7 d预包装食品消费情况等。结果随着年龄增加,知晓率下降,不同年龄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教育程度提高,知晓率上升,不同教育程度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6%的郑州市成年居民消费了预包装食品。方便食品消费率最高(71.6%),其次为奶类消费率(66.2%),二者消费人群每人每日消费量分别为42.2 g、95.5 g。结论应继续开展营养标签宣传工作,指导居民读懂营养标签,并合理运用营养标签选择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3.
了解城市中小学生及家长食品营养标签知晓和使用情况,为推动国家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行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广州、武汉、成都4城市11 394名学生和13 554名家长进行食品营养标签知晓和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家长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分别是86.6%,79.4%,全部答对必须标示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的比例分别仅为11.7%,8.8%,其中钠的知晓率均最低(分别为38.6%,37.4%).仅有14.6%的学生和15.0%的家长会经常使用食品营养标签选购食物.不同地区、性别、学段学生对营养标签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846,35.141,41.917,P值均<0.01).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水平的家长对营养标签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815,117.708,23.162,17.836,113.729,P值均<0.05).家长对食品营养标签、必须标示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知晓率高的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高(x2值分别为351.048,36.865,P值均<0.01),家长使用食品营养标签选购食物率高的学生食品营养标签使用率高(x2=276.326,P<0.01).结论 城市学生、家长对于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较高,但对食品营养标签具体标示的内容知晓率和使用率低.需继续加大食品营养标签的宣传力度,并提高家长营养素养和营养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5):325-328
目的了解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在社区居民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虹口区40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理解、使用程度。结果有过1次以上将营养标签作为购买食品参考依据的比例是41.04%(n=151),其中,2.99%(n=11)的调查对象每次都使用、22.83%(n=84)经常使用和15.22%(n=56)偶尔使用。58.96%(n=217)的调查对象从不使用营养标签作为购买食品的参考,其中48.10%(n=177)不使用营养标签的原因是没有养成习惯,38.32%(n=141)则是因为购物时间紧张,7.07%(n=26)是因为内容难以理解或不感兴趣(24人,占6.52%)。另外,52.45%(n=193)的调查对象表示对营养标签不了解。不同人群对营养标签的使用率不同:女性比男性对营养标签的使用率更高(χ2=8.599,P0.01);体重正常者使用率高于超重或肥胖者(χ2=5.543,P0.01),身体健康者比患有一种或以上慢性疾病者使用率更高(χ2=6.337,P0.01);有锻炼习惯的人比从不锻炼的人使用率更高(χ2=12.17,P0.01);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对营养标签的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居民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使用率仍普遍较低,对标签的正确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况及广州市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对广州大型超市907种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状况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对570名消费者进行营养标签认知调查。结果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为93.82%。消费者中知晓食品营养标签的为66.1%,关注率为61.5%。女性对于营养标签知晓度和关注度都高于男性(χ2=8.012,P=0.005;χ2=5.767 P=0.016);文化程度越高,对食品营养标签信息理解度越高(χ2=34.475,P=0.000)。结论与《通则》发布前相比,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显著增加,但营养标签标示尚存在不规范,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食品营养标签的监督检查;同时尚需加强宣教,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学生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上海各区随机抽取2所小学,每所小学干预前后均随机抽取五年级学生至少30人进行调查,干预周期4个月。结果上海市小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从干预前71.5%提高到干预后92.3%,认为营养标签对选购食品有帮助的比例由干预前85.2%提高到干预后96.2%,愿意告诉家长购买零食时看营养标签的比例由干预前89.7%提高到干预后94.6%,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常看标签的比例由干预前41.4%提高至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女生购物时常看营养标签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干预后,远郊地区营养标签知晓率和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常看标签的比例较其他2类地区均较差(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效提升了上海市学生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相关态度和行为,但学生对营养签的使用率仍有待提高,远郊地区是继续进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食品营养标签教育与指导前后,居民知识、行为、态度等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在居民中宣传食品营养标签知识,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杨浦区481名居民完成基线问卷调查,通过综合的干预措施(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讲座,现场咨询等形式)对其所在居委的居民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再抽取相同条件的人群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0.29%,提升为干预后的89.19%(χ~2=106.382,P0.01),年轻人群、文化程度高和家庭人均年收入高的人群对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1);居民相关营养标签知识的答对率由干预前的56.92%上升为干预后76.01%(χ~2=196.514,P0.01);居民态度转变率由76.82%,提升到86.28%(χ~2=13.776,P0.01);居民使用营养标签的行为由干预前34.72%,提升为59.67%(χ~2=60.065,P0.01)。结论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居民使用食品营养标签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金山区居民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660名居民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认知与应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预包装食品上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和认可率为62.0%和76.8%,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居民知晓和信任营养标签的比例越高;仅41.5%的居民能正确理解营养成分表的含义,选购食品时营养标签的应用率为35.0%;不用营养标签的主要原因为看不懂营养标签(35.9%)和品牌选择习惯(27.7%),其中低学历、高年龄、以及有慢性病史的调查对象以看不懂标签为主(分别为42.6%,42.5%和42.2%),而高学历、低年龄、无慢性病的调查对象则以习惯品牌而不关注标签为主(分别为41.3%,37.9%和32.7%)。【结论】我区居民对营养标签的实际应用率低于认知率,不同人群不用营养标签的原因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宣教和指导,引导居民科学使用营养标签。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初和实施1年后营养标签标识情况的变化。方法 2013年5月和2014年5月,选择在广州市4家大、中、小型的连锁超市现场进行营养标签拍照调查,并判断其规范性。结果 2013 年预包装食品中标示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分别为973种(93.7%),160种(15.4%),89种(8.6%),2014 年分别为854种(96.2%)、47种(5.3%)、26种(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61,51.225,27.234,P=0.022,P<0.001,P<0.001)。被调查预包装食品,符合《通则》标准的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的前三位营养素均为钙及其他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结论 《通则》实施后,广州超市食品营养标签总体标示率显著提高,《通则》的实施有利于引导消费者选择更为健康的食品,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监督与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郑州市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来源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郑州市选择2个城市社区,随机对18岁以上成年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个人一般情况、营养标签知晓和关注情况,连续7 d预包装食品消费情况,包括名称、品牌和消费量,营养成分表中的营养素含量等。结果郑州市成年居民营养标签知晓率为51.4%。营养成分关注度最高的是脂肪,为45.9%,最低的是钠,为25.7%。预包装食品提供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827.3 kJ/d、5.6 g/d、7.5 g/d和20.7 g/d。钠的摄入量中位数为238.3 mg/d。结论郑州市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来源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通辽市牧区蒙古族居民布病知识知晓及行为习惯。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通辽市3个牧区旗县中共选取研究对象1 470人,采用构成比、率及卡方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研究对象中患布病人数为48人,患病率为3.27%;不同旗县、性别、知识知晓程度及行为习惯正确程度间与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431,χ2 = 5.530,χ2 = 27.087,χ2 = 23.618;P<0.05);不同地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间与知晓率最高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682,χ2 = 23.715,χ2 = 35.798,χ2 = 13.879;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间与知晓率最低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972,χ2 = 5.872,χ2 = 12.062,χ2 = 9.772;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间与接触率最高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316,χ2 = 16.766,χ2 = 26.950;P<0.05);不同地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间与防护率最高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817,χ2 = 57.984,χ2 = 39.501,χ2 = 79.572;P<0.05);不同性别、职业间与防护率最低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43,χ2 = 13.975;P<0.05)。结论 通辽市居民对布病知晓情况整体较差,人群布病防护意识薄弱。  相似文献   

12.
王秀云 《职业与健康》2012,28(4):463-464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肺结核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间昌平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结果 2006—2010年昌平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活动性肺结核病检出率(0.002%、0.042%、0.153%、0.124%、0.228%)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64,P0.01);该地从业人员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检出率(0.000%、0.044%、0.155%、0.048%、0.265%)与外埠从业人员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检出率(0.002%、0.041%、0.152%、0.149%、0.216%)均随年度增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本地=82.08,P0.01;χ2外埠=145.99,P0.01)。结论为保证昌平区公共卫生安全,应加强食品及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每年1次的健康检查工作,并重点做好外埠从业人员肺结核病宣教工作,确保早期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防止结核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岳麓区居民对食品外包装营养标签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岳麓区城区和郊区中各抽取3个社区,使用自制问卷共调查3000名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食品采购习惯、营养知识学习情况及营养标签知识得分。结果 岳麓区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识的平均得分不高,为(41.72±14.8)分;各年龄组居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4,P<0.05),其中35岁以下的居民得分最高;女性得分较男性高(P<0.05);学历越高得分越高(F=13.59,P<0.05),收入越高得分越高(F=87.64,P<0.05);食品采购习惯上,“有时”采购组居民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有考过营养师组居民得分高于其他组(F=46.10,P<0.05)。结论 长沙市岳麓区居民对食品外包装营养标签总的认知度不够,居民营养标签知识水平与年龄、性别、学历、食品采购习惯和营养知识学习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俊峰 《中国健康教育》2014,(11):1013-1016
目的探讨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偶遇的方法调查济南市居民1527人,对被调查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的KAP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0.2%,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越高,大学和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与其他文化程度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P〈0.05),25~35岁组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65.8%),与其他年龄组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P〈0.05),女性的知晓率(62.4%)显著高于男性(57.8%)(χ2=33.3,P〈0.05),随着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增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增加的趋势;92.9%的居民希望获得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居民最常选择超市购买食品,最担忧农药或者兽药超标的食品安全问题,但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处理不够积极。结论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普及率不高,但态度比较积极,食品安全相关行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糖尿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15~74岁常住居民18 772人,调查内容包括检测血糖及糖尿病相关情况。结果 糖尿病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5.3%、26.7%、10.0%。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6.453, P<0.001;χ2=54.157,P<0.001;χ2=19.384, P<0.001)。城市糖尿病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农村糖尿病患者(χ2= 53.441, P<0.001;χ2=21.014, P<0.001;χ2=34.057,P<0.001)。结论 河南省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健康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来开展健康教育,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健康服务,提高城市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是河南省糖尿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情况,为大学生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7个学院4228名大学生进行食品营养标签认知度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平均得分(4.51±1.78)分,医药学部得分最高(4.79±1.78)分,人文科学学部得分最低(4.14±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61,P<0.001);女生得分[(4.61±1.76)分]高于男生[(4.39±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77,P<0.001)。书籍、报刊或杂志是大学生获得食品营养标签知识的主要途径。78.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营养标签。68.9%的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与形式比较满意。29.3%的学生经常阅读食品营养标签。结论 大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得分不高,需要加强宣教和引导,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大学生对营养标签的认知和科学使用。  相似文献   

17.
郭红侠  李淑波  徐志鑫  耿坤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59-1260
目的掌握2004-2008年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结核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卫生监督部门对食品与公共场所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间昌平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参加健康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间体检人数共计344 295人,活动性肺结核检出168人,总检出率为0.049%。5年检出率分别为0.002%、0、0.002%、0.042%、0.153%;5年间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77.46,P〈0.01);本地与外埠从业人员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检出率均随年度增长则呈上升趋势,本地χ2=71.64,外埠χ2=205.97,均P〈0.01。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活动性肺结核病检出率分别是0.05%、0.04%,经统计学分析,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结论为保证昌平区公共卫生安全,要重视和坚持对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每年1次的健康检查,确保早期及时发现肺结核病人,防止结核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郑全良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500-1501
目的了解2005—2009年北京市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旨在更好地指导该行业的疾病预防工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2009年昌平辖区内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生物标记物进行检测。结果 2005—2009年该区共检测从业人员371016人,HBsAg携带者检出7816人,平均阳性率为2.11%。5年间,该区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2.37%,2.32%,2.12%,1.99%,1.83%;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9.51,P0.01);另外,该地与外埠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亦随年度增长呈下降趋势,该地χ2=85.83,P0.01;外埠χ2=53.76,P0.01。结论为保证昌平区公共卫生安全,仍应坚持一年一次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调离工作,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乙肝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朝阳区13个街乡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共39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居民间超重率及肥胖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人群的主要慢性病指标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结果 朝阳区成人超重率为38.97%,肥胖率为19.66%;城市居民超重率(χ2 = 114.74,P<0.05)、肥胖率(χ2 = 373.83,P<0.05)低于农村居民;男性超重率(χ2 = 101.55,P<0.05)、肥胖率(χ2 = 22.37,P<0.05)高于女性,超重组患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0~1.84倍,肥胖组患病风险是正常组的2.06~3.20倍。超重、肥胖组患1种、2种、3种疾病的聚集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朝阳区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严重。随着BMI水平的升高,成人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升高,应积极开展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18年中小学生营养知识、食物喜好、饮食行为和食育体验活动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安徽省淮北、蚌埠、马鞍山、合肥、芜湖5个地区随机抽取三年级及以上学生2 045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营养知识、食物喜好、饮食行为和食育体验活动相关信息。  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总知晓率为38.3%,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的知晓率最高(91.6%)。健康食物喜好总报告率为51.5%,奶及奶制品的喜好率最高(66.4%)。良好饮食行为总报告率为85.8%,大部分时候三餐按时按量的报告率最高(87.7%)。食育体验活动总报告率为25.0%,会收拾餐桌的报告率最高(73.0%)。>12岁学生更多地掌握营养知识(χ2=28.8),≤12岁学生较好地具有健康食物喜好和良好饮食行为(χ2值分别为31.3,77.6),女生更经常地参与摆放餐具和收拾餐桌(χ2=12.2)(P值均 < 0.05)。  结论  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差,虽有明确的食物喜好,但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应有针对性开展校园营养健康教育,加强家庭和学校合作,增加学生的食育体验活动机会,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