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影像学及血清OPG/RANKL的变化,评价补肾中药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组(30例)以补肾中药加rh TNFR∶Fc治疗,治疗2组(30例)采用rh TNFR∶Fc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骨钙素(0C)、C-端肽(CTX)、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的水平;并对治疗前后的骶髂关节、髋关节X线影像进行Bath AS放射学评分(BASRI).结果 (1)骨代谢标志物:在治疗24周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血清OC均显著增加,CTX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1组比治疗2组血清OC显著增加,CTX显著下降(P<0.05).(2)影像BASRI评分:两组患者的骶髂关节评分(BASRI-SIJ)和髋关节评分(BASRI-h)在两组间及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3)血清OPG、RANKL水平:两组在治疗24周后与各自治疗前比较血清OPG均显著升高(P<0.05),RANKL均显著下降(P<0.05),OPG/RANKL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1组比治疗2组OPG显著升高(P<0.05),RANKL显著下降(P<0.05),OPG/RANKL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rh TNFR∶Fc治疗可通过调节骨代谢及OPG系统,有效阻止骶髂关节及髋关节的骨破坏;补肾中药联合rh TNFR:Fc治疗AS继发OP,影响骨代谢及血清OPG/RANKL水平更显著(P<0.05),阻止AS患者出现的骨质破坏,是治疗AS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影像学及血清OPG/RANKL的变化,评价补肾中药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组(30例)以补肾中药加rh TNFR:Fc治疗,治疗2组(30例)采用rh TNFR:Fc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骨钙素(OC)、C-端肽(CTX)、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的水平;并对治疗前后的骶髂关节、髋关节X线影像进行Bath AS放射学评分(BASRI)。结果 (1)骨代谢标志物:在治疗24周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血清OC均显著增加,CTX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1组比治疗2组血清OC显著增加,CTX显著下降(P〈0.05)。(2)影像BASRI评分:两组患者的骶髂关节评分(BASRI-SIJ)和髋关节评分(BASRI-h)在两组间及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3)血清OPG、RANKL水平:两组在治疗24周后与各自治疗前比较血清OPG均显著升高(P〈0.05),RANKL均显著下降(P〈0.05),OPG/RANKL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1组比治疗2组OPG显著升高(P〈0.05),RANKL显著下降(P〈0.05),OPG/RANKL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rh TNFR:Fc治疗可通过调节骨代谢及OPG系统,有效阻止骶髂关节及髋关节的骨破坏;补肾中药联合rh TNFR:Fc治疗AS继发OP,影响骨代谢及血清OPG/RANKL水平更显著(P〈0.05),阻止AS患者出现的骨质破坏,是治疗AS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是否可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炎症性骨吸收。方法分别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 Ⅱ-Fc)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3、10、30mg.kg-1.d-1)吡格列酮灌胃治疗CIA大鼠3周。比较各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的病理差异、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TNFα的蛋白水平差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等方法检测OPG、RANKL及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后踝关节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组织增生及软骨不同程度破坏;各治疗组关节炎症和滑膜增生不同程度改善,无软骨及骨破坏。相比模型对照组,各治疗组血清及软骨中OPG水平明显增高,而血清中TNFα及软骨中RANKL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比低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OPG水平较高,而TNFα及RANKL水平较低(P<0.05)。相比TNFα拮抗剂治疗组,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软骨中OPG水平较高,而RANKL水平较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通过下调CIA大鼠血清中的TNFα及关节软骨中的RANKL,上调关节软骨、滑膜及血清中OPG的蛋白表达,起到抑制CIA大鼠的炎症性骨吸收的作用;并且有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的趋势,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时此作用可能稍强于TNFRⅡF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Graves眼病(GO)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变化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GO患者为GO组,其中分为轻度GO组18例,重度GO组42例.另设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40例).测定3组血清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护骨素(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第2~4腰椎(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骨密度(BMD).结果 (1)GO组血清OPG、RANKL、IL-6、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OPG/RANKL、IL-10、IGF-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重度GO组血清OPG、RANKL、IL-6、TNF-α较轻度GO组明显升高,OPG/RANKL、IL-10、IGF-Ⅰ较轻度GO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O组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重度GO组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较轻度GO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血清OPG、RANKL、OPG/RANKL、IL-6、IL-10、TNF-α、IGF-Ⅰ与各部位BMD均无相关性(P>0.05).GO组血清OPG、RANKL、IL-6、TNF-α与各部位BMD均具有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685、-0.722、-0.775、-0.798,P<0.05),OPG/RANKL、IL-10、IGF-Ⅰ与各部位BMD均具有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2、0.689、0.803,P<0.05).结论 GO患者血清OPG、RANKL、IL-6、TNF-α水平升高,OPG/RANKL、IL-10、IGF-Ⅰ水平降低,且其变化与骨代谢异常和骨密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施春花  卢泳  李翊 《江西医药》2021,56(4):537-539,545
目的 观察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骨代谢及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90例初治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3组,蠲痹汤治疗组、甲氨蝶呤(MTX)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和24周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计算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⑴治疗12、24周后三组患者RANK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OP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的RANKL水平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OPG水平高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治疗12、24周后OPG、RANK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12周后,IL-6、TNF-α均降低,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4周后,联合治疗组中的IL-6、TNF-α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治疗24周后,三组治疗后DAS28评分及ESR,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ESR,CRP,DAS28评分显著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TX组和蠲痹汤组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中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基(RANKL)和护骨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关节炎起病后分别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和甲氨蝶呤,关节炎病程高峰期运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关节滑膜和骨组织RANKL和OPG的表达,同时测定胫骨关节端骨密度。结果给予雷公藤多苷和甲氨蝶呤的大鼠骨密度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大鼠关节滑膜、软骨下骨和小梁骨区域中RANKL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OPG关节骨组织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抑制炎性关节中RANKL表达可能是雷公藤多苷和甲氨蝶呤抑制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骨侵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施春花  卢泳  李翊 《江西医药》2021,56(4):537-539,545
目的 观察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骨代谢及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90例初治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3组,蠲痹汤治疗组、甲氨蝶呤(MTX)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和24周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计算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⑴治疗12、24周后三组患者RANK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OP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的RANKL水平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OPG水平高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治疗12、24周后OPG、RANK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12周后,IL-6、TNF-α均降低,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4周后,联合治疗组中的IL-6、TNF-α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P<0.05),MTX组与蠲痹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治疗24周后,三组治疗后DAS28评分及ESR,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ESR,CRP,DAS28评分显著低于MTX组和蠲痹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TX组和蠲痹汤组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rh IL-1α、1,25-(OH)2D3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RANKL和OPG的影响。方法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放在含有纯培养液、含rh IL-1α培养液、含1,25-(OH)2D3培养液和含有rh IL-1α、1,25-(OH)2D3联合培养基中培养,并分别标记为D组、A组、B组和C组,培养48 h后,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验。结果 A组培养基中细胞表达RANKL和OPG均有上升,且RANKL/OPG比值也增加;B组培养基中细胞表达RANKL上升,但OPG下降,RANKL/OPG比值下降;C组培养基中RANKL上升,但对RANKL/OPG无明显影响。结论 rh IL-1α、1,25-(OH)2D3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RANKL和OPG有较大影响,且rh IL-1α、1,25-(OH)2D3联合使用时对RANKL起到了协同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雌激素水平及骨保护素(orthopantomography,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骨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去卵巢法造成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以戊酸雌二醇片0.1 mg·kg-1及低、中、高不同剂量骨碎补总黄酮(0.054,0.108,0.216 g·kg-1·d-1)喂养3个月后,取动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激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破骨细胞OPG、RANK和RANKL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2相比,各给药组雌二醇及OPG的表达量增加(P<0.05),RANK和RANKL的表达量减少(P<0.05),且随着骨碎补总黄酮剂量的增加,雌二醇及OPG表达呈上升趋势,RANK和RANKL表达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不同剂量骨碎补总黄酮均影响OPG/RANKL/RANK轴系统,且随骨碎补总黄酮剂量的增加效果越明显,可能是通过调控OPG/RANKL/RANK轴系统使OPG表达增加、RANK和RANKL的表达下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血清骨代谢生物标志物以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金雀异黄酮酊组,通过去卵巢法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给予金雀异黄酮酊外用喷涂,治疗8周后分别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及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等骨代谢生物标志物,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OPG和RANK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子宫质量、血清雌激素水平、股骨骨密度、血钙、血磷和OPG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而体质量、ALP、OC、S-CTX和RANKL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金雀异黄酮酊治疗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金雀异黄酮酊组体质量、ALP、OC、S-CTX和RANKL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子宫质量、血清雌激素水平、股骨骨密度、血钙、血磷和OPG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雀异黄酮酊可调节骨代谢,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可能与调控OPG/RANKL/RANK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康复运动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62)和治疗组(n=58),对照组仅予以柳氮磺胺吡啶及注射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康复运动训练,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指-地距、枕壁试验、扩胸度、外周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1%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4.2%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指-地距、枕壁试验、外周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扩胸度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的指-地距、枕壁试验、外周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扩胸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ESR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治疗组治疗后的CRP、ESR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在药物治疗中应用康复运动训练,起到协同治疗作用,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白芍总苷、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病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78例首诊为AS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9例。A组患者接受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B组患者接受沙利度胺、白芍总苷、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基于C反应蛋白(CRP)计算的AS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ASDAS-CRP)评分、疾病活动度、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沉(ESR)、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B组患者的ASDAS-CRP评分(1.39±0.21)分低于A组的(1.63±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分级情况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A组患者的CRP、TNF-α、ESR、BGP、CTX-Ⅰ水平分别为(10.88±1.76)mg/L、(7.11±1.67)pg/ml、(19.92±2.17)mm/h、(4.20±0.56)pg/ml、(8.25±0.92)pg/ml,B组患者分别为(8.36±0.94)mg/L、(5.36±0.72)pg/ml、(14.36±1.50)mm/h、(3.07±0.45)pg/ml、(5.88±0.71)pg/ml,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CRP、TNF-α、ESR、BGP、CTX-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白芍总苷、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AS患者的病情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和分析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接受临床治疗的46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2组的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评价这几项指标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MIF、IL-23、RANKL、OPG、DKK1分别为(25.40±10.87)ng/ml、(374.88±37.21)pg/L、(21.50±16.59)pg/L、(5.02±1.58)pg/L、(0.72±0.15)ng/ml,与对照组健康者的(4.03±0.77)ng/ml、(179.79±20.14)pg/L、(7.56±1.15)pg/L、(1.87±0.29)pg/L、(0.12±0.03)ng/m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因子ESR、CRP分别为(40.24±26.24)mm/h、(4.76±3.38)mg/L,与对照组健康者的(8.25±0.51)mm/h、(2.57±0.32)mg/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MIF、IL-23、OPG与疾病活动因子ESR、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试验组患者的RANKL、DKK1与疾病活动因子ESR、CRP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 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明显上升,而且与疾病活动因子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散寒通络丸结合柳氮磺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口服散寒通络丸结合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34例单纯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3.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寒通络丸结合柳氮磺胺吡啶能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2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 BASDAI )评分、关节肿胀程度、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水平( CRP)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7/50),高于对照组的70%(35/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病情活动及功能活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片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脊柱活动度分别为(51.34±11.94)°和(43.14±9.34)°,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0.42±13.98)°和(30.45±12.87)°,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脊柱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腰椎骨密度T值分别为-0.59±0.32和-0.89±0.13,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21±0.11和1.29±0.1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腰椎骨密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好的应用安全性,能促进腰椎骨密度的恢复,改善脊柱活动度,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壮腰健肾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第1周,2片/次,2次/d;第2周,3片/次,2次/d;第3周后,4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壮腰健肾丸,1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指标、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廓活动度和腰椎活动度明显升高,而枕墙距、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介素-33(IL-33)及瘦素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腰健肾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树锋  张北平  王海  谭校 《北方药学》2014,(6):91+13-91,13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试验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别出现肝功能异常、腹泻及月经推迟的患者数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提升了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