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余昭群  熊良钟 《中成药》1999,21(4):189-191
模拟临床放射治疗对实验小白鼠进行^60Co-γ照射,研究中药水蛭中氨基酸成分对人白介素促进小白鼠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AA与HIL-6伍用比单独应用HIL-6时对血小板(PLT)升高率高10.7%,对白细胞(WBC)升高率高7.0%,对红细胞(RBC)的升高率高3.9%,P〈0.05。  相似文献   

2.
清利活血汤对慢性肝炎肝功能指标改变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清利活血汤对慢性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变,随机选择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6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8例,服用本方3个月后检测ALT、TTT、r-GT、TBil、TBA。结果,CPH组复常率为79.0%、CAH组复常率为70.6%。各项指标除CAH组TBil一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均有非常显著的变化(P〈0.01)。6个月后复查反跳率仅为8.7%(P〉0.05)。提示该方对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乙肝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乙型肝炎56例,并设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的阴转率。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1%、53.6%、25.0%,对照组分别为0、33.3%、1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者CD4+、CD8+阳性细胞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小鼠脾细胞体外培养3h即可检测到IL1αmRNA的表达,4h达到高峰,5h后降至不能检出的水平。TNFαmRNA在4h开始出现,4.5h时达到高峰,5.5h后逐渐消失。在培养开始时分别加入灵芝多糖GLB75、10、20、40μg/ml,4h及4.5h分别检测IL1α及IL1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GLB7能促进IL1α及IL1αmRNA的表达,对IL1αmRNA的表达提高率分别为7.6%、67.3%、105.0%、143.1%;对TNFαmRNA的表达提高率分别为9.9%、33.9%、45.9%、75.8%。8h后GLB7对培养上清中IL1活性的提高率分别为1.4%、3.0%、6.7%、8.1%;12h后对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的提高率分别为3.0%、14.1%、28.2%、35.7%。结果说明灵芝多糖GLB7能通过促进小鼠脾细胞原代培养时IL1α及TNFα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IL1及TNFα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人参茎叶皂甙对手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病人术后2天和7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转化及白介素2(IL2)的生成均明显降低。50~250μg/ml的黄芪多糖(APS)、0.1~100μg/ml的人参茎叶皂甙(GSL)在体外对术后7天PBMC的T淋巴细胞转化及IL2的生成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作用,表明APS、GSL对手术病人PBMC具有直接的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6.
益气活血中药在中晚期胰腺癌放化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在中晚期胰腺癌放化疗中的作用。方法:58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8例行放疗和介入化疗(A组),与30例放疗、介入化疗及益气活血中药并用(B组)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近期有效率为53.6%、67.6%(P〉0.05)。腹痛、黄疸症状缓解率A组分别为57.1%、50.0%,B组分别为83.3%、7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消化道反应B组(4例  相似文献   

7.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促诱生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缪竞诚  杨吉成 《中成药》1999,21(12):638-641
目的:观察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的促诱生作用。方法:用HPBL经CMP预处理后再以PHA或和Con A刺激,培养后测定上清液中TNF和IL-6活性。结果:CMP促诱生组比仅用PHA或/和Con A常规刺激组培养上清液中的TNF效价高0.5-1.0倍,IL-6效价高0.5-0.8倍,CMP+PHA+Con A组对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DZ)对模型药安替比林(AP)在人体内代谢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方法: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po单剂量AP800mg及加服DZ(30mg,tid),6d,取血并留尿48h,间隔2周后交叉给药。HPLC法测定血浆AP浓度和尿液中AP、3羟甲基安替比林(3OHMAP)、4羟基安替比林(4OHAP)、N去甲基安替比林(NorAP)的浓度。结果:加服DZ后,APt1/2(Ke)从(13.79±3.17)h延长至(18.54±3.14)h(P<0.01),Cls从(40.42±7.62)ml·min-1减少至(28.64±5.84)ml·min-1(P<0.01),cmax和AUC明显增加(P<0.05)。4OHAP尿清除率从(12.91±3.40)ml·min-1减少至(3.50±0.78)ml·min-1(P<0.01),3OHMAP和NorAP的尿清除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DZ选择性地抑制了AP在人体肝脏中的4羟基化代谢途径,提示DZ是一作用较强的、选择性的肝药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在应用护肝西药的基础上,以肝炎Ⅳ号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TBi>171μmol/L)60例(实验组),与应用护肝西药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在退黄、降酶、升高白蛋白、改善A/G倒置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01);用肝炎Ⅳ号治疗CCl4造成实验性肝损伤的小白鼠,结果显示,肝炎Ⅳ号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TBi)和ALT、升高白蛋白,与CCl4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同时,还能明显增加正常和异常大白鼠的胆汁流量。表明肝炎Ⅳ号有明显利胆、降酶和升高白蛋白、改善A/G比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护肝西药的基础上,以肝炎Ⅳ号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TBi>171μmol/L)60例(实验组),与应用护肝西药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在退黄、降酶、升高白蛋白、改善A/G倒置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01);用肝炎Ⅳ号治疗CCl4造成实验性肝损伤的小白鼠,结果显示,肝炎Ⅳ号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TBi)和ALT、升高白蛋白,与CCl4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同时,还能明显增加正常和异常大白鼠的胆汁流量。表明肝炎Ⅳ号有明显利胆、降酶和升高白蛋白、改善A/G比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脂质体并对其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薄膜分散-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白藜芦醇脂质体,使用粒度仪对脂质体进行表征;确定C6胶质瘤细胞对数生长期;通过磺酰罗丹明B蛋白(SRB)法评价游离白藜芦醇及其脂质体对C6胶质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利用流式法考察白藜芦醇及其脂质体对C6胶质瘤的凋亡作用,以及C6胶质瘤细胞对白藜芦醇和其脂质体的摄取作用。结果:白藜芦醇脂质体的平均粒径(139.97±0.64)nm,Zeta电位(-7.00±0.74)m V;游离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脂质体对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73.30±0.56)%和(91.70±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脂质体对C6胶质瘤细胞的诱导凋亡率分别为(20.03±0.85)%和(27.18±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6胶质瘤细胞对游离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脂质体的摄取率分别为(67.79±1.19)%和(77.61±1.67)%。结论:相比于游离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脂质体对C6胶质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更明显,具有更强的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作用。白藜芦醇脂质体可以更多地被C6胶质瘤细胞摄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对C6胶质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和诱导凋亡能力。说明白藜芦醇脂质体具有较强的体外抗C6胶质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运重建(CVR)后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恢复规律。方法112例AMI患者均为成功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常规药物(对照组52例)和常规药物加通心络胶囊(干预组60例)治疗,于PCI后或溶栓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的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变化。结果(1)AMI患者CVR后1周、2周和1个月时自发改善2DE异常运动节段恢复率,干预组(11.9%、18.1%和1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8.3%和11.1%,P<0.05);3个月时两组相当;6个月时干预组恢复率(70.02%)显著高于对照组(51.68%,P<0.01)。(2)CVR后1周时两组LVEDV相当:但2周和1个月时对照组较干预组均明显增加(P<0.05);3、6个月时对照组无显著改变,而干预组显著减小(P<0.01)。(3)CVR后1周、2周和1个月时LVEF自发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6个月时干预组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LVEF无显著改变。结论常规西药结合通心络胶囊干预后可以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左室收缩功能,预防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 78例经内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给予埃索美拉唑 4 0mg口服 ,每日 1次 ,观察治疗 2 ,4 ,6周时反酸、烧心等症状改善情况 ,并于 6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 2 ,4 ,6周症状显效率分别为 5 2 % ,81%及 84 % ,治疗 4及 6周时显效率明显高于治疗 2周时 (P均 <0 0 1)。治疗 6周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 92 %。 6周后Ⅰ级食管炎治愈率 (93% )高于Ⅱ级 (76 % )、Ⅲ级与Ⅳ级 (6 7% )(P <0 0 5 ) ,但各级食管炎改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埃索美拉唑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prepare an active anti-tumor component,compound K(C-K),from saponins in leaves of Panax notoginseng(SLPN) using immobilized β-glucanase.Methods Two entrapments,alginate gel-1(Alg 1) and alginate gel-2(Alg 2),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immobilize β-glucanase.The amount and purity of C-K obtained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 by HPLC,and the immobilizing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Results β-Glucanase can be immobilized and reused with either of the entrapment.However,using...  相似文献   

15.
栀子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ed polymorphic DNA,RAPD)标记技术对栀子8个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方法18种随机引物对92个个体进行检测,应用POPGENE软件和AMOVA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结果共得到120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多态位点75个,多态百分率为62.5%。各种群内多态位点百分率在39.17%~68.83%之间,平均为56.98%。河南南阳(POP1)种群最高,其次是江西新干县野生种群(POP7),最低是江西抚州水栀子种群(POP3)。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均反映出栀子各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指数为0.431 3,各种群Shannon指数在0.2256~0.380 6之间,Nei指数为0.289 2,各种群Nei指数在0.148 2~0.263 0之间。AMOVA揭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占总遗传多样性的76.05%,而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只占23.95%。运用POPGENE也得出种群内遗传变异(69.34%)大于种群间(30.66%)的结论。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306 6。栀子种群间的基因流为1.130 6,遗传相似度平均为0.129 09,遗传距离平均为0.880 72。根据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河南南阳种群(POP1)与江西樟树新干种群(POP4,POP5,POP6,POP7)聚为一类,湖南种群(POP8)与江西抚州栀子种群(POP2)聚为一类,江西抚州水栀子种群(POP3)与其他各种群间的遗传关系较远。结论目前,虽然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以及多年栽培中的品种选育,栀子遗传多样性仍较丰富,且种群内大于种群间,种群间存在较少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肝癌耐药细胞系Bel7402/5-Fu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5-氟脲嘧啶(fluorouracil,Fu)药物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肝癌耐药细胞亚系Bel7402/5-Fu;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肝癌耐药细胞系Bel7402/5-Fu对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计算两组细胞系对6种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和耐药指数(RI);MTT法检测姜黄素、5-Fu、姜黄素和5-Fu合用对肝癌耐药细胞系Bel7402/5-Fu抑制率的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姜黄素、5-Fu、姜黄素和5-Fu合用对肝癌耐药细胞系Bel7402/5-Fu凋亡的影响。结果肝癌耐药细胞系Bel7402/5-Fu对多种化疗药物表现出耐药性,其中对5-Fu耐药指数最高,为(109.55±14.30)倍。5、10、20μg/mL浓度的姜黄素联合5-Fu(1/2IC50浓度)对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1.47±1.49)%、(27.10±2.32)%、(59.37±2.45)%。5、10、20μg/mL浓度的姜黄素联合5-Fu作用后Bel7402/5-Fu的凋亡率分别为(30.92±2.10)%、(44.87±2.24)%、(50.36±2.58)%,明显高于姜黄素组和5-Fu组,且姜黄素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凋亡率随姜黄素浓度增加而增大。结论姜黄素能促进肝癌耐药细胞系Bel7402/5-Fu的凋亡,同时具有良好的逆转其耐药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剂对椭圆叶花锚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对椭圆叶花锚种子的发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KCN、KNO3、PEG-6000、IAA、GA3、6-BA溶液对椭圆叶花锚浸种。结果青霉素的5、20、40mg/L,KCN的5、20mg/L,5%的PEG-6000,20mg/L GA3和6-BA的25、75mg/L可极显著提高椭圆叶花锚种子平均发芽率、平均发芽势,其中以6-BA以25mg/L处理效果最好,可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提高46.0%、39.67%;IAA溶液和KNO3对椭圆叶花锚种子的萌发无明显效果;而15%、25%的PEG-6000、80mg/L IAA、160mg/L GA3、100mg/L 6-BA则明显抑制种子萌发。用5mg/L青霉素、25mg/L 6-BA分别处理椭圆叶花锚种子后进行的室内土壤播种,对种子的萌发无明显影响。结论不同药剂及同一药剂的不同浓度对椭圆叶花锚种子发芽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吸毒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的因素。方法304名女性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社会学特征、饮食习惯、吸毒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抽取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的IgG抗体(抗-HEVIgG)的含量。结果304名女性吸毒人员HEV总感染率为6.25%,不同婚姻状况及不同饮用水源戊型肝炎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饮酒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11.76%)显著高于不饮酒者(4.11%)(P<0.05)。静脉注射吸毒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12.09%)显著高于非静脉注射吸毒者(3.76%)(P<0.01)。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者戊型肝炎感染率(10.31%)显著高于未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者(4.35%)(P<0.05)。结论吸毒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是饮酒、静脉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和/或针头、注射器和/或针头消毒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单纯西医治疗(抗痨、胸穿抽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82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抗痨、胸穿抽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疗效。结果短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2.5%,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长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比单纯西药治疗作用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递质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4月—2009年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每日2次,治疗7 d。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0、CRP。记录患者28 d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IL-6、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恶化率(4%)、心肌梗死发生率(2%)较对照组(18%,16%)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28 d病死率(14%)高于治疗组(4%),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