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有效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某高校1 95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硕士生与博士生SCL-90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硕士生在恐怖因子得分上高于博士生(P<0.01).筛查结果显示,存在心理问题者193人,占总人数的9.90%.心理问题组和心理健康组在除独立性之外的9个家庭环境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矛盾性、娱乐性、情感表达、文化性、成功性、组织性对硕士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共解释变异的22.7%;家庭环境中的娱乐性和矛盾性对博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共解释变异的18.3%.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预测作用;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了解某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某医科大学2011-2014年全体大一新生5 728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的恐怖因子得分(1.44±0.44)高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1.3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8,P<0.05).在性别因素上SCL-90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P<0.05),女生得分(142.33±34.19)高于男生(136.22±35.23);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因子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的SCL-90总分(141.57±36.55)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139.35±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2.83,P值均<0.05).结论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考虑性别、专业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近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在2013级大学新生中选取无其他疾病的近视新生(近视组)681名和无近视的健康新生(对照组)69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 结果 近视组SCL-90因子数除强迫因子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男生在敌对因子上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农村近视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方面高于城市近视新生,而城市近视新生在躯体化上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近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学校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咨询内容需求的相关性,探索高校开展心理咨询的新视角。方法通过自编的心理咨询内容需要问卷与SCL-90量表,对94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筛查出心理问题阳性率为70.2%;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对人际关系咨询的需求存在性别差异(P<0.05),对情绪调节咨询的需求存在生源地差异(P<0.05);部分SCL-90因子分及总分与心理咨询内容需求得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内容需求之间呈正相关,不同心理问题对心理咨询需求内容不同。  相似文献   

5.
林静 《中国校医》2011,25(11):807-809
目的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特征,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1 71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我概念总分得分较高(M=258.03);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自我概念总分、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概念、自我行动、自我批评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和自我行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自我概念总分和各因子分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科大学生除自我满意因子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自我概念存在自身特点,应该根据这些特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评价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童年家庭环境的关系,为改善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5-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艾滋病社会组织招募青年学生MSM 5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家庭环境、SCL-90量表.结果 研究对象性取向为同性恋、双性恋者依次占88.0%(44/50),12.0%(6/50).SCL-90量表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的检出率依次为34.0%(17/50),30.0% (15/50),66.0% (33/50);可能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任一因子分≥3分)的检出率为20.0% (10/50).青年学生MSM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总均分的平均值依次为2.04,1.82,1.65,1.52,1.65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与父母关系融洽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其他的因子分及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依次为1.55,1.49,1.65,1.57分和29.61项,均低于不融洽组(分别为2.08,1.88,2.26,1.87分和41.93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青年学生MSM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不良,并在一定程度上受童年家庭环境的影响.应对MSM中青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关注家庭环境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华玲  戴丽  葛明贵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28-1329
目的了解示范高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5名示范高中学生进行测评,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与中国正常成人常模相比,其FES-CV中多数分量表得分较低;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中国正常成人常模;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在EES-CV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S-CV中因子与SCL-90中大多数因子显著相关;家庭亲密度、娱乐性、文化性、组织性、矛盾性、独立性6个因子进入SCL-90总分和某些症状因子的回归方程。结论家庭环境与示范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且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济宁农村地区出生缺陷患儿致家庭负担的情况.方法 对济宁农村地区153名出生缺陷患儿家庭进行一般调查,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调查,对出生缺陷患儿致家庭负担的情况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所有家庭用于对患儿的医疗支出均超过家庭收入的70%以上,不少患儿的医疗支出甚至超过家庭收入;出生缺陷患儿家庭成员在SCL-90量表的所有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普通农村人口,且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缺陷患儿家庭成员在GQOLI量表的总分及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4个方面得分均低于普通农村人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缺陷患儿给农村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更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班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18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除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大四毕业生均高于大一新生;男生的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分均高于女生,而女生抑郁、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相似文献   

10.
了解新疆民族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医科大学各个年级学生820名,其中贫困生225名,民族贫困生118名,采用一般情况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民族贫困医学生与汉族贫困医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除强迫症状和恐怖因子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生源地、家庭关系民族贫困医学生SCL-90的不同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关系、生源地为影响民族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民族贫困医学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医学院本科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五各一个班,共526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版来调查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来调查网络成瘾的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结果调查的医学生SCL-90中的各因子中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人际敏感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S-CV中除了控制性与全国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矛盾性比全国常模较高,其它因子均比全国常模较低;ES-CV量表中的亲密度、组织性与SCL-90量表中各因子呈正相关,而矛盾性与SCL-90量表中的各因呈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纪、亲密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的心理问题高于一般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环境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王邦俊  王志芳  王运武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924-925,946
目的 了解和研究来自城市与农村的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便于尽早和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某高校177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24.29%的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列为农村新生心理问题因子首位,该因子的农村新生检出率显著高于城市新生。农村新生各个因子分均高于城市新生,除女生躯体化、男生精神病性因子分外,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及时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更多地关注来自农村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9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的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来自农村的学生除强迫和偏执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录取学校及专业不符合第1志愿的学生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第1志愿符合的学生.结论应重视大学新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改善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4.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陕西某大学2002-2016年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结果进行回溯性分析.结果 15年间共有57 450名新生参加了普查,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学生(I类学生)平均筛出率为12.29%,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8.017,P<0.01);2010-2016年经面谈后确定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占I类学生的比例平均为2.97%,且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09,P<0.01).在I类学生答题方面,2012-2016年有7个题目每年均进入答题选择率前10位;“常常失眠”“感到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2个关键题目的选择率在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389,16.690,P值均<0.01);“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吗”“如果有健康或心理方面的问题想要咨询吗”2个附加题目的选择率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175,28.480,P值均<0.05).结论 多数大学新生的心理是基本健康的,但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比例呈波浪式逐年上升趋势.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类型多年来相对稳定,可以据此开展针对性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 探讨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对其自杀意念的影响, 从积极心理的视角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大学新生的自杀率提出对策。  方法  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抽取武汉市3所大学共2 592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自杀意念、积极心理健康、日常压力源等。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大学新生过去1年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7.5%。与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相比,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日常压力总分及不同领域日常压力得分均较高(t=-13.00~-4.68), 积极心理健康得分较低(t=17.1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女生(OR=1.72, 95% CI=1.44~2.05)、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OR=1.27, 95% CI=1.05~1.53)、日常压力总分(OR=1.11, 95% CI=1.09~1.13)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1)。积极心理健康(OR=0.88, 95% CI=0.87~0.90)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负相关(P < 0.01), 积极心理健康对日常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结论  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需要关注大学新生日常压力事件, 提高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 降低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延安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适宜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大学生1200名,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延安大学生SCL-90分量表的7项因子平均分都高于同期山西省大学生(P〈0.05),各因子分≥3检出率在1.27%。7.11%之间,合计为31.30%。各因子分≥3检出率在新生和老生之间存在差异(P〈0.01),新生各因子平均得分均低于老生。心理健康状况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老生,就业前景、专业满意度被引进模型;而新生,就业前景、学习压力、专业满意度被引进模型。[结论]延安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充分考虑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因素,进行择业观教育、学习方法交流,有层次、有区别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延安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残障本科新生和普通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的差异,为有效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南京某本科高校2018—2020年残障新生及普通新生共6 114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大学生SCL-90阳性检出率为23.3%,残障新生阳性率(36.4%)高于普通新生(22.6%)(χ2=28.35,P < 0.01);残障新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普通新生(P值均 < 0.05);纵向比较两类新生3年间SCL-90阳性检出率,残障新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2,P=0.06),普通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3,P < 0.01);阳性人群面谈后残障新生严重心理问题(A类)和一般心理问题(B类)学生的构成比高于普通新生(χ2=7.09,P < 0.05)。  结论  残障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新生;普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残障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稳定,但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相对较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特大洪灾对受灾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维护和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遭受特大洪灾的医专学生109名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同期医专学生的各因子分比较。根据受灾学生家庭经济损失程度不同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受灾医专学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同期医专学生水平,差异有显性;随着受灾学生家庭经济损失程度的加重,受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程度增加。结论 特大洪灾后,受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下降明显,并且心理健康损伤程度与受灾学生家庭经济损失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以吉林地区两所高校2005年入学的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90项症状量表(SCL-90)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有效答卷用EPQ,SCL-90及SPSS11.5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问卷EPQ:2604份,SCL-90:2626份,其中EPQ—N〉60占15.82%,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大于常模(P〈0.01),男性大于女性(P〈0.01~0.05),位于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部分大学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东医专2006级169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新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焦虑和精神病性症状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症状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1);②女生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6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③农村学生的各因子分高于城市学生,除敌对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