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和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结合环扎加压术或眼内惰性气体C3F8填充。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36例(36眼)患者3眼视力无提高,其中1例患者术后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二次玻切术视网膜复位和硅油填充,2例因白内障加重视力下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余33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视网膜完全复位,裂孔封闭,无玻璃体积血复发。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时早期行玻璃体切除和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结合环扎加压术或眼内气体填充是有效的、可靠的方法,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硅油取出联合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硅油眼并无晶体眼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因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同时合并有白内障或晶状体脱位而已行一期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后的硅油眼并无晶体眼24例(24只眼).患者首先经玻璃体切除常规三通道吸出眼内硅油,然后在后房植入两点缝线固定的人工晶体.结果:24例(24只眼)患者均顺利取出硅油并植入缝线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体, 发生玻璃体出血4例, 多很快吸收.人工晶体略移位3例,但无复视、眩光等临床症状.患者术后视力在0.1以上占54.2%,明显优于术前.结论:硅油取出联合缝线固定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眼并无晶体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加眼内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复杂的视网膜脱离或增殖较重、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需要做玻璃体切割加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术,以便关闭裂孔并使视网膜复位,但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所以术后护理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1996年3月~1997年10月,本院眼科共行玻璃体切割并眼内填充术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大部分在20~60岁。本组病例均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网脱部位大于一个象限或增殖较重、合并玻璃体浑浊、白内障的病人、均行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填充术,其中填充硅油17例、填充惰性气体共15例、其中填充SF6气体1例;填充C3F8气体14…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晶体及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7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术中使有过氟萘烷展平视网膜,眼内激光及眼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惰性气体或硅油于过氟萘烷交换。结果7例手术后出院时视网膜均复位。C3F8气体填充2例中1例气体吸收后局部视网膜脱离,二次16%C3F8填充,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5例于术后6个月一10个月取出眼内硅油3例,其中1例视网膜再脱离,二次注入硅油。7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及术中使用过氟萘烷、眼内激光、眼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治疗人工晶体眼及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通过采用常规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眼内填充(气体、硅油、重水置换)。使难治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大大提高。由于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较长,对眼球干扰大。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大,因此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51例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效果。方法对116例116眼严重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全部患者的晶状体均在外伤中丢失或因混浊、脱位/半脱位而在本次手术中切除,术后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包括视力、眼压、角膜、瞳孔、晶体、视网膜情况等,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全部严重眼外伤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眼球均得以保留;最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一过性眼压增高为硅油填充后的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大多好转;术前角膜裂伤或角巩膜裂伤、巨大异物通过角膜/角巩膜缘入眼者共68眼(58.6%),术后均不同程度形成角膜白斑;26例患者在Ⅱ期或Ⅲ期手术中植入人工晶体,或行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术后人工晶体均位置正,未发现晶体脱位现象;术后视网膜均平伏,但有14例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均再行玻璃体切割术、剥膜、视网膜切开、重水、眼内激光光凝、巩膜外冷凝、视网膜复位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6例取出硅油,视网膜均平伏,另外8例为硅油依赖眼。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疗效确切,保留眼球效果较好;但视力预后相对较差;视力预后较差的因素包括:眼球破裂伤、角膜/角巩膜/巩膜裂伤≥6mm、严重的玻璃体积血、严重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嵌顿、视网膜缺损、视网膜前/下增殖、眼球内巨大异物(异物直径≥5mm)、严重的眼内炎、脉络膜损伤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视网膜黄斑区的损伤或/及角膜瘢痕的形成。晶体的伤情对视力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郝春秀  胡红焰  张淑兰  张明昌 《护理研究》2006,20(24):2223-2224
现代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在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临床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硅油填充术后仍有部分视网膜脱离,特别是下方视网膜[1-4]脱离。我院于2000年—2003年采用单纯巩膜扣带术治疗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31例,辅以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2003年于我院眼科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眼内填充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部分行单纯巩膜扣带术治疗病例31例31眼,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8岁~57岁;术前玻璃体切割术的适应证,其中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例,孔源性视…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因为这两种物质的比重均比水轻,当患者俯卧位时借助其浮力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使其复位。由于术后要求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时间较长,一般注气1周左右,注硅油3~6个月左右,因此无论是从心理上和生理上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脱离并发高度近视黄斑白孔28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并发高度近视黄斑白孔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视网膜脱离并发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随访观察1~6个月,平均3.2个月.本组初次玻璃体手术视网膜均解剖复位,其中24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4例术后视力与术前相同.结论:加强视网膜脱离并发高度近视黄斑白孔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1月本科收治儿童外伤性眼内炎16例(16眼),经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后观察其疗效。结果16眼的炎症全部控制,视力提高13眼(81.25%),不变3眼(18.75%);1眼在硅油取出后发生视网膜脱离,1眼眼球萎缩。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炎性渗出(16眼),术后短暂高眼压(3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柳玲  范湘鸿  田苗  李凡 《护理学报》2010,17(13):75-77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1],目的是借助硅油或气体的上浮力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使其复位^[2],术后要求患者始终保持头低位及裂孔处在高位,有利于手术的成功^[3],防止并发症发生。目前国内对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后保持体位的时间尚无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总结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治疗严重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例10眼严重细菌性眼内炎患者,均在局麻下行睫状体平坦部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人工晶体眼保留人工晶体,晶体混浊者行晶体切除,术中用万古霉素灌注,术毕眼内硅油填充,眼内注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术后全身用抗生素7~10天,平均随访18月。结果10例患者感染均控制,保住了眼球。视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矫正视力0.31例,0.05~0.36例,手动~0.052例,仅有光感1例。细菌培养1例绿脓杆菌感染,1例粪链球菌感染,2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结论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在治疗严重细菌性眼内炎疗效确切,利于控制感染,能够保住患者的眼球形态,部分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6例(116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清除混浊的中间质如混浊的晶体状、玻璃体出血,然后向切除玻璃体后形成的空间注入硅油,使视网膜复位。术前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指导患者手术前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96眼(82.8%),部分复位13眼(11.2%),未复位7眼(6%),总有效率94%。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6例(116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清除混浊的中间质如混浊的晶体状、玻璃体出血,然后向切除玻璃体后形成的空间注入硅油,使视网膜复位.术前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指导患者手术前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96眼(82.8%),部分复位13眼(11.2%),未复位7眼(6%),总有效率94%.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探讨体位图解释法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体位摆放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图解释法协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摆放体位,对照组仅采用口述解释法指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摆放体位。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的正确程度和护士解释所需时间。结果 两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体位摆放正确程度及护士解释所需时间方面比较,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体位摆放的正确程度高于对照组,而护士解释所需的时间则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位图解释法能有效提高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体位摆放的正确程度,缩短护士解释所需时间,从而提高眼科病房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25例术后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丽光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2):2274-2275
2005年3月~2006年3月,我们对25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除常规护理外并给予有效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是眼科手术中较复杂、精细的一项手术,所用的器械、仪器多,术中护理配合要求较高。因此,作为一名手术护士,术中的默契配合,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是该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我们对187例视网膜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经临床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复习 1996年 6月~ 1998年 6月连续治疗的6 2例 (6 2只眼 )外伤性眼内炎患者。术式包括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眼内灌注、眼内异物摘除、联合眼内激光光凝或巩膜外环扎及视网膜复位术。结果 :随访 6~ 2 4个月 ,平均 16个月 ;6 2例眼内感染全部控制。 5 8例的视力有提高或保存了原有的视力 ;4例眼球萎缩。术后 8例发生视网膜脱离 ,6例行Ⅱ期视网膜复位术 ,联合硅油注入术 ,术后视网膜复位 ,其中 2例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再脱离。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应用抗生素和类固醇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1].为了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和尽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手术患者术后要求严格.面部向下俯卧位休息,时闯不得少于16h/d,且需连续保持20~60d,体位保持时间越长、越准确,视网膜裂孔封闭和视力恢复越好[2].视网膜复位手术越早,手术效果越好,由于术后体位的特殊性,妊娠合并视网膜脱离孕妇很难抉择,如果等到分娩后再做视网膜复位手术,由于脱离时间过长,复位效果不好;引产对胎儿的损害太大.针对这一问题,我科设计了用于孕妇俯卧位的病床,适用于妊娠3个月后的孕妇,既可尽早开展视网膜复位手术,又保证了胎儿继续生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樊海英  董首丽 《护理研究》2005,19(10):899-900
目前硅油眼内填充术已成为玻璃体手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硅油的使用 ,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更为完善 ,提高了视网膜复位的成功率[2 ] ,但硅油眼内填充术后可并发白内障 ,发生率达 3 0 %~ 10 0 % [1] ,对于无其他治疗方法又面临失明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 ,在目前尚无更理想的眼内填充材料情况下 ,也只能使用硅油 ,在视网膜复位稳定 3个月~ 6个月时取出硅油 ,摘除混浊晶体 ,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以恢复部分视功能。由于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 ,给护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提高这方面的护理水平 ,现将我科 2 0 0 3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