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密  曾进  聂伟  李拥军  刘晓君 《西部医学》2022,34(5):675-680
目的 探讨三结构域蛋白31(TRIM31)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SAH模型组(SAH组)、阴性对照慢病毒干预组(Lv-NC组)和TRIM31过表达慢病毒干预组(Lv-TRIM31组),每组15只。除sham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备SAH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前24 h经侧脑室注射慢病毒进行干预。造模后24 h,采用改良Garcia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和IL-18表达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TRIM31、NLRP3、ASC和Caspase-1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SAH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01),脑组织含水量、海马神经元凋亡率、IL-1β和IL-18表达水平以及NLRP3、ASC和Caspase-1 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而TRIM3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SAH组比较,Lv-TRIM31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01),脑组织含水量、海马神经元凋亡率、IL-1β和IL-18表达水平以及NLRP3、ASC和Caspase-1 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TRIM3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而Lv-NC组以上各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过表达TRIM31可减轻SAH大鼠早期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小体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项欣欣 《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2):126-130
目的 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早期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以下3组:SAH +3-(5’-羟甲基-2'-呋喃基)-1-甲苯(YC-1)组;SAH+二甲亚砜(DMSO)组;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后24h采集脑组织标本.分别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HIF-1 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应用伊文思蓝法(Evans blue,EB)和干湿重法分别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同时记录大鼠术后24h神经功能评分及死亡率.结果 与sham组相比,SAH+ DMSO组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显著增多,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明显加重(P<0.05);相对于SAH+ DMSO组,SAH+ YC-1组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显著性减少,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明显减轻,同时改善神经功能及降低大鼠死亡率(P<0.05).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诱导、调控VEGF的表达加重血脑屏障破坏,从而促进SAH早期脑水肿的形成.YC-1通过抑制SAH后HIF-1α、VEGF表达水平,进而减轻SAH后血脑屏障破坏和早期脑水肿,同时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及降低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涂盛  邵安文  盛吉芳 《浙江医学》2018,40(8):803-808,812
目的探讨富氢盐水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9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组、富氢盐水组,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除了最后不刺破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分叉外,其余过程与SAH造模相同),剔除造模后死亡或SAH评分<8分的15只,最终每组各18只。生理盐水组、富氢盐水组均在造模后立即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富氢盐水,8h后再注射1次。造模后24h,评估并比较3组大鼠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SAH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神经细胞计数以及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磷酸化的JAK2(pJAK2)、总JAK2(tJAK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AH发生后24h,蛛网膜下腔血凝块主要分布在Willis环和脑干腹侧周围。3组大鼠死亡率、SA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神经功能评分、SOD、GSH-Px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富氢盐水组均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脑组织含水量、ROS、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富氢盐水组均明显降低(P<0.05)。假手术组几乎没有发现凋亡神经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凋亡神经细胞计数明显增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富氢盐水组凋亡神经细胞计数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富氢盐水组pJAK2/tJAK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富氢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富氢盐水可以减轻SAH后的早期脑损伤,改善SAH后的神经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部分通过抑制JAK2的激活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2琢(HIF-2琢)对自噬介导的人肝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HepG2/ADM)顺铂(cisplatin)耐药的影响及机制,以期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人肝癌细胞HepG2和HepG2/ADM分为7组并加入相应试剂:(1)HIF-2琢-siRNA+cisplatin组;(2)HIF-2琢-siRNA组;(3)NC-siRNA组;(4)3-甲基腺嘌呤(3-MA)+cisplatin组;(5)cisplatin组;(6)3-MA组;(7)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Beclin1、HIF-2琢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cisplatin组HepG2、HepG2/ADM细胞中LC3-Ⅱ、Beclin1、HIF-2α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3-MA组HepG2/ADM细胞中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均P<0.05)。3-MA+cisplatin组HepG2/ADM细胞凋亡率较cisplatin组、3-MA组和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cisplatin组HepG2/ADM细胞凋亡率较3-MA组和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HIF-2琢-siRNA组HepG2/ADM细胞中HIF-2琢、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较NC-siRNA组均显著下降(均P<0.05)。HIF-2琢-siRNA+cisplatin组HepG2/ADM细胞凋亡率较HIF-2琢-siRNA组、NC-siRNA组和cisplatin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HIF-2琢-siRNA组和NC-siRNA组HepG2/ADM细胞凋亡率较cisplatin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沉默HIF-2琢表达后,随cisplatin处理浓度增加,HepG2/ADM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结论HIF-2琢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影响肝癌细胞HepG2/ADM的cisplatin耐药性,因此临床上可通过降低HIF-2α表达水平,提高cisplatin对肝癌细胞HepG2/ADM的杀伤作用,为晚期肝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UCF-101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90 只大鼠随机分成Sham组、SAH组和UCF-101 组,每组30 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大鼠SAH动物模型,按照3.0 μmol/kg剂量给予UCF-101组大鼠腹腔注射UCF-101。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10 只大鼠脑组织pro-caspase-3、pro-caspase-9、剪切PARP、caspase-3 和caspase-9蛋白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10只大鼠凋亡神经细胞,记录各组10只大鼠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和Kaoutzanis M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SAH组大鼠脑组织pro-caspase-3、pro-caspase-9、剪切PARP、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量、凋亡神经细胞比例和逃避潜伏期较Sham组大鼠显著升高(均P <0.05),而SAH组大鼠Kaoutzanis M神经行为学评分较Sham组大鼠显著降低(P <0.05);与SAH组大鼠比较,UCF-101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逆转(均P <0.05)。结论:UCF-101可以显著抑制SAH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改善SAH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能力,对SAH大鼠起到明显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8只)、脑出血组(ICH组)和脑出血+高压氧治疗组(HBO治疗组). ICH组和HBO治疗组又分为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每组8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观察高压氧对脑水肿和HIF-1α-达的影响.结果 ICH组和HBO治疗组与sham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组与ICH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第14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CH组和HBO治疗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组与ICH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表达第14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组HIF-1α蛋白表达与脑水肿的程度成正相关(P<0.01);HBO治疗组HIF-1α蛋白表达与脑水肿的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HIF-1α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有关,高压氧可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7.
郑月华  韩雪  汤磊磊 《浙江医学》2021,43(19):2063-2067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慢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榄香烯低剂量组(1mg/kg)、榄香烯高剂量组(10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90min,再灌注14d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当天起连续给药14d,然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元形态;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数;Westernblot法检测B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LC3-Ⅰ、p62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榄香烯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相比,榄香烯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均明显缩小(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除假手术组外,模型组、榄香烯低剂量组和榄香烯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元均出现细胞核固缩、不规则,碎片化。与模型组相比,榄香烯低剂量组和榄香烯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元细胞核畸形有所改善。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层神经元核固缩明显,呈碎片状、深棕色颗粒,神经元凋亡数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榄香烯低剂量组和榄香烯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元凋亡数均呈不同程度降低(均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cl-2、p62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Caspase-3表达水平、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上调(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榄香烯高剂量组Bcl-2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榄香烯高剂量和低剂量组caspase-3表达水平、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下调,p62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1)。结论榄香烯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慢性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皮层过度自噬和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俞越  蔡菁 《浙江医学》2020,42(19):2030-2036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构建大鼠SAH模型。将19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SAH+0.9%氯化钠溶液(SAH+vehicle)组、SAH+10mg/kg金丝桃苷(SAH+Hyp-L)组、SAH+25mg/kg金丝桃苷(SAH+Hyp-M)组、SAH+50mg/kg金丝桃苷(SAH+Hyp-H)组、SAH+50mg/kg金丝桃苷+Akt抑制剂(SAH+Hyp+MK2206)组。实验分3个部分进行,评估并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出血程度、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内炎症因子水平及Akt、GSK-3β磷酸化水平。结果金丝桃苷治疗能明显降低SAH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疗效呈剂量递增效应,故本实验选择50mg/kg作为金丝桃苷的治疗浓度。金丝桃苷治疗(50mg/kg)能明显抑制SAH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炎症因子的合成(均P<0.05),上调Akt、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均P<0.05)。与SAH+Hyp组相比,SAH+Hyp+MK2206组p-Akt/Akt、p-GSK-3β/GSK-3茁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各炎症因子水平、脑组织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金丝桃苷具有减轻大鼠SAH后EBI、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神经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与激活Akt/GSK-3茁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神经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头孢曲松(CEF)组,每组12只。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腹腔注射给药,3-MA给药剂量为15 mg·kg-1,CEF给药剂量为500 mg·kg-1。造模后24h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表现,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AH组比较,CEF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HE染色检测,SAH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核明显固缩、碎裂和溶解;与SAH组比较,CEF组大鼠神经变性有所逆转,出现较多正常神经组织形态;3-MA组神经细胞损伤更为严重,满视野死亡神经细胞,细胞层次紊乱。定量分析显示,与SAH组比较,CEF组坏死神经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3-MA组坏死神经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SAH组比较,CEF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eclin-1和LC3-Ⅱ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3-MA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eclin-1和LC3-Ⅱ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TUNEL染色法检测,与SAH组比较,CEF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3-MA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SAH组比较,CEF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3-MA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头孢曲松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神经细胞自噬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梗死周围皮层炎症相关蛋白TNF-α和IL-1β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丰富环境预处理组,每组15只。造模前,丰富环境预处理组大鼠置于丰富环境饲养3周。采用改良Longa法建立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tMCAO),在术中使用多普勒血流仪评估造模效果。术后1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术后3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梗死周围皮层神经元损伤;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丰富环境预处理组mNSS评分降低(P<0.05),梗死周围皮层神经元损伤减轻,TUNEL阳性细胞数目降低(P<0.05),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丰富环境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和神经元损伤,可能与抑制梗死周围皮层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胞外组蛋白是否通过促进凋亡参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损伤。方法:将5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各组组内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6 h组、24 h组及72 h组,每亚组6只;采用改良Rice法制备HIBD模型,治疗组予选模前5 min尾静脉注射特异性组蛋白H4中和抗体20 mg/kg。各组大鼠在造模后6 h、24 h和72 h检测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的含量、脑组织病理学及凋亡相关指标。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HIBD组大鼠脑含水量较高(P <0.05),HE染色显示脑组织结构破坏,尼氏染色显示脑组织损失率增加(P <0.05),血浆细胞外组蛋白含量上升(P <0.05),Tunel 染色显示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加(P <0.05),凋亡蛋白cleaved casepase-3表达升高(P <0.05);相比于HIBD组,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减少(P <0.05),HE染色显示脑组织结构破坏减少,尼氏染色显示脑组织损失率减少(P <0.05),血浆细胞外组蛋白含量降低(P <0.05),Tunel 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减少(P <0.05),凋亡蛋白cleaved casepase-3 表达下降(P <0.05)。结论:细胞外组蛋白可能是通过促进凋亡,从而参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影响.方法 将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 神经功能行为学检测显示脑出血后模型组和治疗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2d后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脑出血后6h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升高,2d时达到高峰,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ICAM-1表达6h开始增加,与模型组比较,2d和3d治疗组ICAM-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通过抑制炎症介质ICAM-1的表达,减轻脑水肿,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NIP3在人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髓母细胞瘤组织,10例正常小脑组织中BNIP3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30例髓母细胞瘤组织标本中有19例表达BNIP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NIP3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核;BNIP3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BNIP3表达阳性组的累计生存情况较阴性组差,Cox回归分析表明BNIP3的高表达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NIP3高表达在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百里醌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将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媒介组和百里醌组,SAH造模24h后检测神经功能损伤、脑组织含水率和脑组织内依文蓝(EB)含量;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IL-13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IL-13Rα2、p-PI3K、p-AKT和mTOR的表达。结果 SAH组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率和EB含量较Sham组均明显升高,脑组织中IL-13的表达上调;SAH组大鼠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IL-13Rα2、p-PI3K、p-AKT和mTOR的表达升高;与媒介组相比较,百里醌组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率和EB含量均明显降低,IL-1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下调,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IL-13Rα2、p-PI3K、p-AKT和mTOR的表达下调。结论 百里醌可减轻大鼠SAH后脑损伤和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IL-13Rα2/PI3K/AKT/mTOR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及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36只)与SAH组(36只)。将假手术组和SAH组分别于1、6、12、24、48、72 h,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6只大鼠处死。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光镜及电镜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CHOP相对表达水平、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水平及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 3组大鼠6、12、24、48 h时CHOP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AH组大鼠6、12、24、48 h时CHOP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不同时间点CHOP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仅有极少数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SAH组1 h海马神经元未见明显凋亡改变;SAH组6、12 h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较前增多,部分散在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的细胞核呈棕褐色;SAH组24 h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SAH组48 h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逐渐减少,72 h可见少量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3组大鼠6、12、24、48 h时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AH组大鼠6、12、24、48 h时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及SAH组大鼠实验前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6、12、24、48 h时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AH组大鼠6、12、24、48 h时神经行为学评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CHOP相对表达水平与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933,P<0.01)。结论 SAH后早期CHOP表达增高,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增多,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提示CHOP在SAH后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液态氟碳(perfluorooctyl-bromide,PFOB)纳米粒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的保护作用及其与低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分为5个组:假手术组(Sham)、蛛血组(SAH)、蛛血+安慰剂组(SAH+vehicle)、蛛血+5g/kg PFOB组(SAH+5 g/kg PFOB)和蛛血+10 g/kg PFOB组(SAH+10 g/kg PFOB),每组20只.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作SAH模型.造模后24 h对每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含水量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FOB纳米粒能够显著降低早期脑损伤,包括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减轻脑水肿、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减少神经元凋亡,且SAH+10 g/kg PFOB组降低效果明显高于SAH+5g/kg PFOB组(P<0.05).PFOB在降低早期脑损伤的同时能够显著抑制HIF-1 α蛋白表达,且SAH+ 10 g/kg PFOB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SAH+5 g/kg PFOB组(P<0.05).结论 液态氟碳纳米粒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HIF-1α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点  郑正  江叶舟 《西部医学》2022,34(1):28-32
目的 探讨S1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caspase-3、ERK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COPD大鼠模型,12周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平均分为对照组、COPD组和S1P组。比较3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PVSP)和右心室肥大指数(RVMI),HE染色比较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TUNEL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记检测COPD大鼠caspase-3蛋白和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COPD组大鼠肺功能FEV0.3/FVC、Cdy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I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的S1P组FEV0.3/FVC、Cdyn值显著升高,RI值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大鼠RVSP值和RVMI显著升高(均P<0.05);干预后的S1P组大鼠RVSP值和RVMI明显低于COPD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大鼠肺组织形态明显恶化,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发生大量的凋亡;干预后的S1P组大鼠肺组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指数较COPD组得到了明显抑制(P<0.05)。蛋白比较显示,与对照组大鼠相比,COPD组大鼠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ER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COPD组相比,S1P组大鼠caspase-3蛋白得到了显著抑制,且p-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S1P可抑制COPD大鼠caspase-3蛋白的表达,激活ERK蛋白的表达,并且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脑缺血再灌注30 min后)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及学习与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处理组。采用Zea Longa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观察大鼠早期高压氧处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区凋亡阳性细胞计数、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的改变情况;并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逃避潜伏期(EL)和穿过原平台次数的变化。结果:第2 h, 1 d, 2 d, 3 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模型组和处理组均较假手术组增加(P<0.01),第2, 3 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处理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凋亡细胞计数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0.01),而处理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Bcl-2蛋白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处理组则更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EL时间比假手术组明显延长,穿过原平台次数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0.01),而处理组EL时间则较模型组明显缩短,穿过原平台次数则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提高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9.
杨妮娜  詹景棣  柳海晓  许心弦 《浙江医学》2019,41(21):2265-2268,2273
目的探索臭氧通过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类风湿关节炎组(RA组)、O3治疗组(O3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牛Ⅱ型胶原诱导建立RA大鼠模型。O3组大鼠右膝关节腔注射O3,Con组和RA组局部注射0.9%氯化钠溶液,治疗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膝关节肿胀率,并检测各组血清、关节液及滑膜组织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及滑膜组织HIF-1α和VEGF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RA组和O3组大鼠膝关节肿胀率明显增高,血清、关节液及滑膜组织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滑膜组织HIF-1α和VEGF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与RA组比较,O3组右膝关节肿胀率明显减小(P<0.05),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滑膜组织上述因子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但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臭氧可以通过抑制关节内HIF-1α、VEGF的表达水平,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20.
陈朝晖  洪溪屏  兰频  潘锋 《浙江医学》2018,40(14):1562-1566
目的探讨三肽脯氨酸(TTP)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SAH)组、TTP过表达对照(SAH+Vector)组、TTP过表达(SAH+TTP)组、TTP干扰对照(SAH+NC)组、TTP小干扰(SAH+siTTP)组、AMPK通路激动剂AICAR(SAH+AICAR)组和SAH+AICAR+TTP组,每组15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SAH造模24h后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TTP、Bax、Bcl-2、Caspase-3、p-AMPK和p-LKB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SAH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Bax、Caspase-3、p-AMPK和p-LKB1的表达上调,而Bcl-2的表达下调;与SAH+Vector组比较,SAH+TTP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Bax、Caspase-3、p-AMPK和p-LKB1的表达下调,而Bcl-2的表达上调;与SAH+NC组比较,SAH+siTTP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Bax和Caspase-3的表达上调,而Bcl-2的表达下调;与SAH+TTP组比较,SAH+AICAR+TTP组中p-AMPK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TTP可减轻大鼠SAH后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抑制AMPK通路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