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治疗湿温,一般忌用发汗,如误用辛温发汗,则易致湿热上蒙而窍阻神昏.湿温是因中气不足,脾胃运化失调,抵御湿热病邪的能力低下,湿热病邪或从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所致.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相似文献   

2.
洪佳璇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30余年,学验俱丰,取中西医之长,以提高疗效为临床目的,尤其精于小儿哮喘的治疗.在治疗小儿哮喘中,除了常规寒、热、虚、实辨证施治外,在哮喘发作期的治疗中注重化湿降气平喘之法,每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从"湿"论治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湿、痰、哮喘三者的关系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气道阻滞而发为哮喘.湿为阴邪,阴盛则阳病,故最易耗损人体阳气,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痰浊内生,复感外邪,则哮喘作也.湿性粘滞,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故哮喘为病多病程长而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3.
<正> 辨证要点一、明确要领:本病虽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但有其特有的症状可资识别.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薛氏自称"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因何能出现上述症状,而这症状又为何作为辨证的提纲?薛氏说:"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  相似文献   

4.
沙门菌感染是由各种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致病菌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其临床表现较复杂,可分为胃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及局部化脓感染型,或无症状型.临床上以胃肠炎型、伤寒型多见,均可表现为发热、周身不适及消化道症状等,属中医学"湿温"范畴.《伤寒类证活人书>指出:"其人尝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抟,则为湿温……治在太阴,不可发汗,……白虎加苓术汤主之."近代医家称之为"湿温伤寒".明清诸温病学家则确定了湿温以脾胃病变为中心,涉及上、中、下三焦的病理特点:湿从热化归阳明,邪从湿化归太阴,故辨明阳明,太阴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立芳香开郁、解毒逐秽、淡渗宣窍、通阳利湿诸法.  相似文献   

5.
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在中焦的条文有第8、第10、第12、第13、第37五条,归入"邪在气分"中,包含膜原、脾胃两部分湿热证治.湿热在膜原证者其湿浊最重,治以辟秽化浊、香辛苦温之品为主.湿热在脾胃有湿与热的多少之分:湿邪极盛,"尚未蕴热"者,治以"辛开";湿伏中焦,湿渐化热者,治以燥湿之中稍佐祛湿;湿邪化热,余湿犹滞的"湿热参半"证,治以辛泄佐清热;而对于"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舍"者,则治以清阳明之热为主,兼祛太阴之湿.舌诊在湿热病辨证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薛生白用"舌遍体白"、"舌白"、"舌根白,舌尖红"等区分湿与热的多少,其意义正如薛生白所说:"凭验舌以投剂,为临证时要诀.盖舌为心之外候,浊邪上熏心肺,舌苔因而转移."  相似文献   

6.
黄聪丽  牛元起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04-1406
湿热病是以外感湿热邪气为外因,内伤脾土为内因,又与饮食、劳倦等诱因有密切关系的一类疾病.湿热病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外感湿热,内困中焦,还是脾湿素蕴,复感外邪,总属内外合邪而致病.如仅有外感而无内伤,或仅有内伤而无外感,则皆不易发病.故薛生白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相似文献   

7.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临床对该病略有体会,现介绍验案3则如下. 1 病机概要 带下病形成的病因病机虽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1)脾虚肝郁:《傅青主女科》谓:"凡脾气之虚,肝气之郁,皆能致之."即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影响脾的运化水湿功能,脾虚不运,水谷精微不能上输而化生气血,反聚为湿流注下焦,伤及冲任二脉,带脉失约.或因脾虚湿盛,反而侮肝,肝郁生热,湿热下注而形成白带.(2)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房事多劳、纵欲无节,伤及肾气,而使带脉失约、冲任不固而形成.(3)或因感受湿毒而引起者,如《巢氏诸病源候论》谓:"带下者由劳伤过度,损伤经血,致令体虚受风冷,风冷入胞络,波其血元所成也."《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谓:"若有带下如泔水腥秽臭者,湿热盛也."论证了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或洗洁用具不洁,湿毒之邪乘虚内侵,损伤任、带二脉,而为带下病.  相似文献   

8.
<正> 病例七:1.证候分析:"白晴及肌肤黄如橘色"是湿热交蒸,胆汁外溢所致.发热口渴,为热邪上扰,津液耗伤而成."胸中懊?,恶心欲吐"因湿热熏蒸,胃浊上逆之故".小便短少黄赤如茶"是湿热方盛,膀胱为邪热所扰,气化不利,因而小便短少黄赤如茶.一"腹胀便秘"是阳明热盛,腑气不通."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胆热盛之象.  相似文献   

9.
盛增秀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2):861-863
2.4湿热观:中医有关湿热病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就对湿热病的发病及证候有明确的记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是把筋肉拘痿的原因归咎湿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指出了湿热是黄瘅胕肿的主要病因,其发病与时令节气有很大的关系.朱丹溪秉承了《内经》的旨意,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认为"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确是对《内经》湿热病因说的重大发展,这自然与朱氏生活于东南沿海一带,地处卑湿,气候温热,以致湿热病广泛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湿热为病,朱氏认为可涉及外感、内伤诸多病证,如《丹溪心法》认为痢的病因,"赤痢乃自小肠来,白痢乃自大肠来,皆湿热为本."吞酸的病因,指出"吞酸者,湿热郁积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对黄疸病因,尝谓:"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赤白浊的病因,认为"浊主湿热,有痰、有虚."还强调指出:"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其发病关乎"湿热".  相似文献   

10.
谈湿温通阳法中温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温是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之一。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热为阳邪,乃熏蒸之气,“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