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门静脉插管化疗、灌输CD3A职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0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例)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门静脉插管化疗。灌输CD3A细胞治疗,B组(10例)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门静脉插管化疗。另设C组(10例)肝良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A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CD3、XCD4、CD4/CD8、NKC、IL-2R、T淋巴细胞转化主)及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2.
我们基于减少手术创伤之观点,利用动物开展了腹腔镜下肝动脉插管留置实验(LCHAI)。此方法与开腹肝动脉插管法(开腹法)比较无须较大的切口,与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留置法(经皮法)比较留置之导管明显缩短,避免了留置导管过长所致的并发症。另外,通过腹腔镜还可...  相似文献   

3.
目前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已被公认为是肝癌不能手术切除的首选方法。但大多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肝功能较差,有的同时存在门静脉癌栓。因此,TACE应用受到限制。我们采用经动脉插管肝段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Segmental Chempembolization;TASCE),将极细导管超选至肝段动脉的靶血管,栓塞化疗所在该段的肿瘤,不影响其他各段肝组织的血供。我们收治的6例肝癌患者,有的伴有门静脉癌栓,术后无明显副作用,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血管造影中研究肝动脉解剖变异并讨论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eldinger经皮股动脉插管法,对105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造影,分析造影图像。结果:肝动脉典型分布者88例(83.8%),肝动脉变异者17例(16.2%)。结论:肝动脉变异发生率较高,对肝癌的介入治疗有较大影响。造影时应仔细观察分析血管造影图像,明确肝脏各区域供血动脉来源,才能保证肝动脉插管的准确性及肝癌介入治疗中化疗和/或栓塞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门静脉插管化疗、灌输CD3AK细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5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门静脉插管化疗、灌输CD3AK细胞治疗,B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门静及脉插管化疗治疗。结果:A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在术后迅速恢复且维持在高水平状态,避免了机体由于手术打击而导致术后免疫力普遍降低的现象,而B组术后细胞免疫功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1-01/2003-03用改良方法行术中腹腔镜胆道造影36例,均插管造影成功.常规三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解剖胆囊三角区,游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尽量先夹闭离断胆囊动脉,防止插管过程中撕裂胆囊动脉,特别注意胆囊动脉后支,近胆囊侧上钛夹夹闭胆囊管,用剪刀剪开胆囊管周径1/3~1/2,备插管用.造影导管选择经皮肝穿胆道造影6F穿刺针,经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偏左侧3cm穿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60例原发性肝癌首诊不能手术,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后二期切除。本组病例平等行TACE1.4次/例,TACE后肿瘤最大直径平均下降54.2%,AFP平均下降80.7%。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标本全部坏死占15.0%。大部坏死占53.3%。  相似文献   

8.
动脉造影CT对小肝细胞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崇顺 《广西医学》1997,19(5):763-764
目的:主要了解小肝细胞癌在动脉造影CT图像上的特征性改变。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其他影像学方法未能定性或肝癌切除术后疑有复发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置于肝动脉并移至CT检查床上,经肝动脉注入造影剂同时作全肝螺旋CT扫描或同层动态扫描。结果:经CTA检出26个SHCC在肝动脉期呈现高密度类圆形结节状影,≤1cm的4个小结节边界不整。均有快进快出、中心部位首先减退的特征性改变。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B超、常规CT、血管造影检出率分别为80.7%(21/26)76.9%(20/26)、65.3%(17/26)。而≤1cm的病灶仅B超发现1个,其他均未检出。结论:CTA检查时,由于造影剂直接由肝动脉注入使由肝动脉供血的SHCC呈现明显强化的高密度结节状影而肝实质未明显强化,在鲜明的对比下能发现更多、更小的早期病灶,特别是≤1cm的病灶。在肝动脉强化的SHCC表现快进快出、中心部位首先减退的形态学特征可与肝内其它结节性病变相鉴别,有助于HSCC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收集了61例肝癌术后肝内结节型(≤5cm)、亚临床复发病例,对甲胎蛋白(AFP)、B超、CT和肝动脉造影的检出率作了比较,其检出率分别为63.9%、60.7%、73.8%和93.4%。提示血管造影是检出肝内结节复发最敏感的方法。由于碘油CT检查和CTA(经动脉造影CT)、CTAP(经动脉门脉造影CT)开展均需依赖肝动脉插管,而肝动脉造影如发现术后复发即可行介入放射学处理,可起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丽 《吉林医学》2008,29(22):2014-2014
近年来,肝动脉插管栓塞加区域化疗给肝癌治疗带来一线希望。本科自2003年-2007年共行139例肝动脉插管治疗中晚期肝癌,取得较好效果。肝动脉插管主要是在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沿着股动脉进入主动脉,再进入腹腔动脉,进入肝动脉,然后自肝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用碘化油加化疗药物栓塞肝动脉,以减少肝动脉血流,使化疗药物以最大剂量作用于肿瘤,并减少肿瘤营养的来源。由于这种治疗一方面是侵袭性的操作,另一方面要用化疗药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笔者在参与治疗护理过程中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56例肝脏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肝癌切除2例成功,存活20月。肝血管瘤切除2例成功,存活。不能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5例,顺利恢复,存活6-16月;行腹腔镜门静脉插管5例,肝动脉结扎+腹腔镜门静脉插管34例。肝动脉插管+腹腔镜门静脉插管4例,术后无并发症,早期经门静脉、肝动脉插管化疗,存活3-12月。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高,需探索。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肝动脉结扎木或肝动脉插管(化疗)术/或门静脉插管(化疗)术,可作为晚期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姑息治疗。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是取代剖腹肝脓肿引流术的有效方法。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应作为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肝动脉插管治疗晚期肝癌20例李长忠,窦雪梅我院1987年9月~1993年3月,共行肝动脉插管20例.年龄42~60岁.术前均经B超检查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有手术适应症。术中均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而无法切除,于是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结扎,近端插管经肝固有动脉...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张秀菊,郭月琴,吴新满附属四院化疗科(050011)关键词肝癌;肝动脉插管;护理应用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检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合手术的肝癌患者,可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我科自199...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李子祥孙成建高守乐毛露霞胡保青经皮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的成功与否是介入治疗的关键,而熟悉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又是插管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为此,我们对接受肝动脉介入治疗的肝癌病人的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超...  相似文献   

15.
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分别手术切开腹部及颈部,经左颈总动脉途径并直视下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动脉内。结果插管与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方法简捷,技术成功率高,具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Fraction Cfrom Naja Naja Actra V enom,FC)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和机理,并与传统肝动脉插管栓塞/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药进行比较。方法:应用ATT法、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FC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6)  相似文献   

17.
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对1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插管肝动脉注入顺铂60-100mg浸泡明胶海绵碎块;碘化油10-20ml,丝裂霉素10-12mg混悬液化疗和栓塞治疗。结果提示反复肝固有动脉或左或右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能减少付作用,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肝动脉结扎局部插管化疗的护理体会苏北人民医院外科朱娅平,张平肝动脉插管连续滴注抗癌药物适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作姑息性切除后的肝癌病人。用细硅胶管自胃网膜右动脉插入到肝动脉。一端固定在皮下。由于肿瘤的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故此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冷冻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6.1—2001.2月收治的80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行冷冻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的治疗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2个月复查,综合治疗的肿瘤,缩小≥50%为40%(32/80),术后AF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不良反应轻。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0%、40.5%和35%。结论:冷冻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5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了15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术后加强股动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1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体温一周内均恢复正常,导管留置期间除1例导管不通畅,经处理后及时解决;其余均未出现感染、穿刺点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是一项安全有效地治疗措施,通过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