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寿光市2006年死亡的居民进行调查.[结果]2006年寿光市有居民1 017 023人,死亡6 060例,死亡率为595.84/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680.11,女性为509.89;0岁为636.70,1~4岁为60.12,5~9岁为21.64,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上升.前4位死因,全部居民和男性均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女性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97岁,男性为74.22岁,女性为81.83岁.[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是寿光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潍坊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潍坊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潍坊市居民死亡率为642.08/10万,标化率为553.47/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719.46/10万,女性为569.14/10万;0~4岁为138.60/10万,5~14岁为24.01/10万,15~44岁为86.13/10万,45~64岁为507.94/10万,≥65岁为4475.18/10万;最高的是高密市(729.24/10万)和寿光市(724.59/10万),最低的是奎文区(431.35/10万)和坊子区(521.27/10万)。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合计死亡数占全部死因死亡总数的91.24%。2011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8.37岁,男性为75.69岁,女性为81.23岁。各种死因累计减寿330 709人年,减寿率为37.85‰。减寿率最大的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潍坊市居民死亡率处于一般水平,慢性病、损伤与中毒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沂市居民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临沂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临沂市居民合计死亡60257例,死亡率为599.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4.22/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680.08,女性为517.00;0岁为321.11,1~4岁为27.33,5~9岁为15.35,此后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逐步上升。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合计死亡53537例,占死亡总数的88.85%。各种死因合计减寿率为63.83‰。减寿最高的4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伤害、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合计减寿509550人年,占全部死因减寿641251人年的79.46%。[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是导致临沂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寿光市居民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调查居民1 036 087人,死亡7 095人,死亡率为684.79/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741.96,女性为626.52;0岁为707.20,1~4岁为54.71,5~9岁为20.03,10~14岁为30.18,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上升。前4位死因,全部居民、男性与女性均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仍是寿光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4—2018年宁波市镇海区户籍居民死亡原因及潜在减寿影响,为制定和调整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导出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死亡时间为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且户籍为镇海区的死亡报告卡,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居民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 2014—2018年镇海区居民死亡7 163例,粗死亡率为595.57/10万,标化死亡率为243.48/10万。前11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精神障碍疾病;男性前5位死因合计死亡率为588.56/10万,高于女性的391.85/10万(P0.05)。围生期疾病是0岁~组的首位死因,恶性肿瘤是15岁~组和45岁~组的首位死因,循环系统疾病是65岁~组的首位死因。2014—2018年镇海区居民全死因PYLL为40 132.50人年,PYLLR为33.37‰,AYLL为5.99年/人。居民PYLL和PYLLR前5位死因均为恶性肿瘤、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AYLL前5位死因依次为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伤害、恶性肿瘤和传染病。结论镇海区户籍居民标化死亡率为243.48/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伤害和脑血管病是主要死因,围生期疾病是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了解枣庄市薛城区居民死亡水平,掌握人群死因结构,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薛城区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薛城区报告居民死亡2 105例,死亡率为493.58/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城区为282.48、农村为548.02(P<0.01);男性为583.46、女性为396.04(P<0.01);0岁、1~4岁、5~14岁、15~44岁、45~64岁、≥65岁分别为649.82、92.87、22.80、77.35、451.90、3 153.86(P<0.01)。前5位死因,全部居民和男性均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女性依次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结论]薛城区2010年居民死亡率较低,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7.
2009年寿光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寿光市居民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调查居民1 029 000人,死亡6 843人,死亡率为670.00/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739.75,女性为588.89;0岁为670.00,1~4岁为38.52,5~9岁为16.31,10~14岁为20.75,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上升。前4位死因,全部居民、男性与女性均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是寿光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2011年居民的死亡水平与死亡原因,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区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5311人,死亡率为840.99/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904.35/10万,女性为776.59/10万;0岁为669.77/10万,1~4岁为37.93/10万,5~9岁为0.oo/10万,10~19岁为15.88/10万,此后逐渐上升,60~69岁迅速上升为1053.19/10万,≥80岁最高为7286.06/10万。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合计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的92.39%。各种死因的合计减寿率为83.11‰,减寿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28.17‰)、心脏病(20.28%o)、脑血管病(13.92%。)。结论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率较高,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祥云县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祥云县2011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祥云县居民粗死亡率分别为590.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96.1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4,P<0.001),男女性别比为1.47:1。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前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4.31%。祥云县年龄别死因有两个高峰:一个小高峰是0~1岁组,死亡率316.19/10万,另一个高峰是65岁以上的年龄组,死亡率5422.90/10万。[结论]祥云县居民以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为主要死因。其中损伤和中毒死亡已是祥云县的一个突出死亡原因,以交通事故死亡居首,是男性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桓台县2008~2012年死因监测工作现状和居民死因模式的变化及趋势,为制定疾病预防政策、确定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桓台县2008~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桓台县居民报告死亡13 451例,年均粗死亡率为540.90/10万,其中男性为596.85/10万,女性为485.24/10万(P〈0.01)。5年报告粗死亡率分别为244.21/10万、442.28/10万、610.02/10万、649.11/10万、757.88/10万。三大类疾病死因构成中,慢性病所占比例最高,为90.04%。死因居前5位的依次为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94.35%。结论以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是导致桓台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是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十堰市儿童疾病负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儿童预防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分析十堰市城区2007-2009年死因监测数据,采用WHO推荐方法计算十堰市城区儿童死亡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评价十堰市城区儿童的疾病负担。 结果 十堰市2007-2009年儿童平均死亡率男性1.11‰,女性0.69‰,男女合计0.90‰;感染性、孕产妇、围生期和营养性疾病(Ⅰ),非感染性疾病(Ⅱ),伤害 (Ⅲ)死亡率分别为0.36‰,0.28‰,0.23‰,不同死因的死亡率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三类死因死亡率0~4岁组均高于5~14岁组,男童死亡率高于女性。男童DALY为84.15/千人,女童为51.56/千人,男女合计为68.47/千人,男童高于女童。以死亡率进行疾病负担评价,围生期疾病(0.289‰)、意外伤害(0.204‰)、恶性肿瘤(0.079‰)、先天异常(0.072‰)、心血管疾病(0.066‰)等疾病排在前5位。以DALY评价疾病负担,前5为排序变为神经精神疾病(31.60‰)、围生期疾病(12.12‰)、意外伤害(11.25‰)、呼吸系统疾病(5.33‰)、先天异常(4.23‰)。 结论 儿童疾病负担要从疾病死亡负担和健康负担进行综合评价,围生期疾病、伤害是导致儿童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及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11年人口资料由广州市卫生局提供。死因监测资料来自2011年广州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疾病分类按ICD-10进行分类编码,对2011年广州市居民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11年广州市居民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44262例,粗死亡率为544.47/10万,标化率为336.45/10万,男性死亡率为612.50/10万,标化率为431.12/10万;女性死亡率为474.66/10万,标化率为248.26/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1);前6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诊断不明、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33.44/10万、101.82/10万、100.68/10万、73.70/10万、31.54/10万、26.53/10万;期望寿命为80.83岁,去除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后,预期寿命可分别增加3.81、2.78和2.73岁;以减寿年数(PY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6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诊断不明、伤害,分别为107716.00、81414.00、81106.50、61978.50、26523.00、22232.50年。结论慢性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正严重威胁广州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加强对这些慢性病的防治是广州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提高其早诊早治水平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疾病负担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算城镇居民的疾病负担,提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主要健康问题。方法: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作为衡量疾病负担的指标。结果:2006年城镇居民主要疾病负担是非感染性疾病,其疾病负担强度为105.8DALYs/千人,疾病负担谱前五类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和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0~44岁人群中,神经和精神疾病均为第1顺位疾病;45~59岁人群中,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居首位;60岁以上人群,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疾病负担的主要病因。结论:城镇居民疾病负担以非感染性疾病为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重点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和精神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周伟  方益荣  马岩 《现代预防医学》2015,(24):4421-4423
摘要:目的 了解绍兴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流行特征。方法 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导出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绍兴市居民报告死亡率为684. 66/10万,中标率为228.59/10万。婴儿报告死亡率为4.66‰,居民期望寿命为80.33岁。按死亡率排序的前五位死因依次恶性肿瘤(193.11/10万)、脑血管病(127.17/10万)、呼吸系统疾病(107.57/10万)、心脏病(89.67/10万)、损伤和中毒(66.74/10万),按减寿率排序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12.25‰)、损伤和中毒(6.43‰)、循环系统疾病(4.16‰)、围生期疾病(1.17‰)、先天异常(0.99‰)。恶性肿瘤报告死亡率为193.11/10万,循环系统疾病中脑血管病的报告死亡率最高(127.17/10万),损伤和中毒报告死亡率为66.74/10万。结论 慢性病仍是今后疾病防控的重点,要加大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10年期间盐城市居民死因及其对寿命的影响等,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9-2018年盐城市居民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指标。结果 2009-2018年10年盐城市居民平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61.65/10万、359.41/10万。男女第1位死因为恶性肿瘤(262.91/10万、162.74/10万)、第2位为脑血管病(135.78/10万、148.50/10万)、第3位为呼吸系统疾病(103.68/10万、99.27/10万)、第4位为心脏病(76.52/10万、86.60/10万)、第5位为损伤和中毒(67.80/10万、38.81/10万)。对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是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去除后寿命分别增加了3.94岁、2.97岁。结论 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等慢性疾病是影响健康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是将来疾控工作的重点,提示要加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调查研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从而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源县居民死因状况及主要死因造成的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新源县2004-2005年死因回顾调查数据及2007-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Deathreg 2005、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 2003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及潜在减寿率(PYLL‰)等指标。结果新源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0.7岁,男性66.8岁,女性76.1岁;新源县2004-2010年(不包括2006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50.8/10万,其中男性为682.9/10万,女性为410.6/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7,P<0.01),6年粗死亡率呈现下降的趋势(χ2趋势=24.9,P<0.01);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及回族居民死亡率分别为775.2/10万、322.8/10万、609.3/10万、396.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84.2,P<0.01)。前5位死因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按PYLL排序前5位死因依次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新源县不同民族、性别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不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影响居民寿命的重要死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颍东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颍东区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颍东区居民粗死亡率605.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9.19/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86.21%,前五位死因顺序依次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伤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为颍东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应加强和重视这些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及潜在寿命损失(PYLL)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死因分类采用ICD-10中的死因分类标准进行编码及分析统计。通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描述疾病死亡变化对期望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结果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死亡327 769例,平均死亡率为563.67/10万(标化率为327.19/10万),以平均每年0.66%的速度上升。死因顺位前3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04.61/10万、148.43/10万、88.99/10万。损伤中毒(伤害)、肌肉骨骼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11.54%,10.62%、5.53%。年平均PYLL为443 653人年,PYLL率为53.20‰,呈上升趋势。主要死因造成的PYLL的前3位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中毒(伤害),平均PYLL分别为177 631、88 302和58 678人年。结论 2010—2016年广州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损伤中毒(伤害)等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逐渐加大。加强对这些慢性病的防治是广州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提高其早诊早治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东省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和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死亡原因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抽取13个县区开展2004-2005年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对其中12个县区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指标主要有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 广东省12个调查点2004-2005年共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4—2019年平凉市居民病伤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早死及寿命损失。方法 收集2014—2019年平凉市常住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17.0、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4—2019年平凉市年均死亡率531.97/10万,标化死亡率652.96 /10万,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全死因APC为2.37%,女性APC为3.49%;人均期望寿命为77.36岁,其中男性为75.77岁,女性为79.10岁,去死因顺位前5位的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对寿命损失的影响较大;导致30~70 岁人群早死的主要疾病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为2.86%,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83%、-7.51%、-10.04%;全死因PYLL为81861人年,AYLL为7.30年/人,PYLLR为38.83‰。结论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造成平凉市居民寿命损伤和早死的主要疾病,伤害是威胁平凉市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