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感染性腹泻样本进行检测鉴定,并对轮状病毒A组进行病毒分离,研究2019年广东省部分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及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2日,采集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和江门市临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多重RT-PCR扩增和微球杂交技术检测鉴定,并对轮状病毒A组阳性样本进行分离后,采用半巢式PCR试验对阳性细胞培养物进行G/P基因分型。结果 共纳入706例合格病例,病原体总检出率43.06%,病毒检出率18.13%高于细菌检出率8.36%高于寄生虫检出率1.27%。病毒病原谱以轮状病毒A组G9P[8]和诺如病毒GII型感染为主,细菌病原谱以沙门菌和艰难梭菌为主,寄生虫以蓝氏贾第鞭毛虫为首。不同季度、不同年龄组病原谱构成各不相同。轮状病毒A组主要受累群体为≤5岁儿童,主要时间分布于1—4月,基因型呈现多样性,包括G2P[4]、G3P[8]和G9P[8]。结论 2019年广东省部分地区感染性腹泻病毒类病原体高于细菌类高于寄生虫类,轮状病毒A组G9P[8]、诺如GII型、沙门菌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且G9P[8]型A组轮状病毒毒株在轮状病毒感染中占主导趋势。在防控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的同时,应警惕寄生虫所致腹泻并重视混合感染的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2.
洪因之  章根华  刘世科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11):536-538,549
<正>感染性腹泻是一组由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在我国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一直位居肠道传染病的首位[1]。我县的发病也有上升趋势,为此,从2007年以来连续开展了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监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病毒性胃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为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1],其中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儿童重症腹泻的最常见病毒类型,全球每年有44万~60万儿童因轮状病毒腹泻而死亡[2]。杯状病毒中的诺如病毒常可导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3]。江苏省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对苏州市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监测,旨  相似文献   

4.
变形杆菌属条件致病菌 ,近年来陆续在我国部分地区引起食物中毒 [1 - 3 ] 。 1998年 6月 13日 ,在重庆市某镇 8人聚午餐引起腹泻 ,分离鉴定出病原体为普通变形杆菌。现报道如下。1 临床表现在聚餐的 8人中 ,有 5人吃卤鹅肉后 ,相继发病。出现发热(体温 38℃~ 40℃ )、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全身乏力等症状 ,5人入院治疗 ,4人经抢救治愈 ,1人因抢救治疗无效死亡。2 细菌培养与鉴定2 .1  GN增菌液增菌 呈均匀混浊状生长 ,并有菌膜形成。2 .2 菌落特征 在血平板和普遍琼脂平板上呈蔓延扩散状生长 ,形成波纹状菌膜 ,有异嗅 ,…  相似文献   

5.
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应坚  甘莉萍  杨慧  刘渠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81-4682
[目的]采集感染性腹泻患者肛拭子和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分析,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以生化分型方法和Sensititer Autoreader微生物鉴定分析仪鉴定菌株,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57例患者肛拭子和粪便样品中检出16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结论]这是一起由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正>能够引起肠道内感染,包括胃肠炎、腹泻等症状的大肠埃希菌称为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它是现今引起全球感染性腹泻流行和地方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体,国外研究显示,在腹泻患者中DEC检出率为17.4%~28.0%[1-3],而国内研究中该菌检出率稍低,为12.7%~18.9%[4-5]。根据不同的毒性特征可将DEC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腹泻是一组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也是当今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以及许多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一些新的病原体和过去曾未被认为是引起腹泻的病原体相继被确认。长期以来,缓慢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以下简称Et)一直被视为“可能的”肠道致病菌,从而使该菌引起的腹泻被忽视。近年来,我们在云南某地区感染性腹泻监测研究中,对226例腹泻患者粪便做其它病原分离的同时,从其中检出13例Et,并就其Et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以及侵袭性做了研究,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来自云南某学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1.2 分离鉴定 按参考文献[1-2]进行。1.3 电子显微镜检查 将Et接种肉汤培养基37℃培养36h,2%磷钨酸(pH6.4)负染制样,用日立-600-2型电镜检查。1.4 侵袭性测定1.4.1 豚鼠角膜试验(Sereny test)将 Et接种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37℃培养48h,刮下菌苔,制成浓菌悬液,滴入豚鼠右  相似文献   

8.
<正>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因素[1,2]。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体,对于腹泻的诊治、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掌握杭州市急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细菌性病原体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引起腹泻病流行的进展   总被引:41,自引:11,他引:30  
腹泻病是我国传染病中发病数最多、流行面最广的一组疾病 [1 ] 。有 70 0多种药引起腹泻 ,约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7% ,其中 2 5 %是由抗生素引起的 [2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可通过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功能障碍 ,引起腹泻病 ,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发生率较高 [3,4 ] 。  抗生素引起腹泻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腹泻出现在几小时至几天内 ,慢性腹泻出现在几周甚至几年后 ,因此临床对慢性腹泻很难判别是否由抗生素引起 ,而且临床一般不采用内窥镜和活检来区分病因 ,所以患者的医疗史、药物史显得更为重要。两…  相似文献   

10.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为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宫颈内而引起感染,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主要表现[1]。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3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对口岸建筑工地施工人群的卫生监督工作,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方法]对某口岸建筑工地发现的49名腹泻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源学鉴定。[结果]本次建筑工地发现的大量腹泻患者系因水源、食源、环境被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污染而引起的1起菌痢暴发流行。罹患率达16.01%,集中发病高潮在8月6~10日期间,占发病总例数的61.22%。[结论]应加强对口岸施工单位特殊群体的卫生监督工作,防止水源、食源、环境性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监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广州越秀区10家医院的2238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PCR方法检测新鲜粪便标本致泻病原体,统计分析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 238份新鲜粪便标本检测出20种腹泻病原体1 198株,检出率为53.5%,主要是变形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腹泻发病患者年龄大多在16~60岁之间,发病时间多集中于6~8月份。结论发生在本地区的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而且发病年龄和季节也是其特点。监测获得的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图谱可以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变形杆菌属包括五群,即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莫根氏变形杆菌、雷极氏变形杆菌和无恒变形杆菌^[1],其多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食物中毒、腹泻、膀胱炎、中耳炎、创伤感染和医院交叉感染^[2]。前3种变形杆菌常能引起食物中毒,无恒变形杆菌能引起婴儿夏季腹泻^[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从病原学角度探讨引起暴发的原因。[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型别鉴定以及血清中和抗体试验;采用传统的技术测定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43份大便标本共分离19株肠道病毒阳性株,阳性率44.12%,型别鉴定均为ECHO30;分离株具备强毒株的“D”特征;76.92%双份血清抗体呈4倍升高。[结论]2003年济南章丘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为具备强毒株特征的ECHO30。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腹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泻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二大原因之一,也是传染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已对公众构成严重的威胁,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病毒是造成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腺病毒等。近30多年随着实验室技术的发展,相继发现这类病毒并从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当临床出现呼吸道感染时,往往很难确诊病原体来进行治疗.[1-3]快速准确的呼吸道联检试剂,对于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4].西班牙VIRCELL公司生产的Pneumo-slide试剂盒可同时检测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血清1,2,3型九种病原体,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Parahaemolysicus)是一种分布极广的嗜盐性海洋微生物 ,广泛分布于海域区的海水及海产品中 ,它是我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细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1]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致病性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报道 ,多来自沿海城市 ,并认为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 6~ 10月份[2 ] 。天津市地处沿海 ,由致病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从近期武清区连续发生的两起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可以看出 ,对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要重视多种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 ,这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及临床诊断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两起食物…  相似文献   

18.
正诺如病毒(norovirus,NV),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原体。据统计,在所有非细菌性腹泻中的急性胃肠炎疾病中约有90%是由NV导致的[1]。近年来,国内外时常有NV引起疫情的报道[2-3],疫情的暴发流行大多因食物和饮用水的污染所致。食源性NV暴发中涉及的水产品主要有牡蛎  相似文献   

19.
莪术油治疗小儿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是导致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在我国,病毒性腹泻占 40%,其中主要是轮状病毒[ 1].轮状病毒性肠炎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可危及生命.近年,我院儿科采用莪术油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20.
王社梁  陈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07-1708,1712
[目的]探讨浙江沿海水乡绍兴夏季腹泻患者病原体的种类及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沿海水乡绍兴2010年6~9月的夏季感染性腹泻病人粪便标本300份,进行粪便常规检测,细菌培养,以及常见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0份腹泻标本共分离到致泻性细菌92株,分离率为30.67%,其中副溶血弧菌33株(35.87%),嗜水气单胞菌18株(19.57%),豚鼠气单胞11株(11.96%),变形杆菌8株(8.70%),铜绿假单胞6株(6.52%)。病毒核酸阳性标本59份,检出率为19.67%。其中诺如病毒30份(50.85%),轮状病毒A组19份(32.20%),札如病毒10份(16.95%)。[结论]副溶血弧菌和气单胞菌是引起浙江沿海水乡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而病毒引起的腹泻也不容忽视,加强对腹泻流行病学的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