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选用美国BD公司的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试剂盒,以流式细胞术方法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细胞免疫者分析,观察系属抗原表达情况,计算各系属Catovsky积分,对混合型白血病和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根据Catovsky积分标准,洒系和粒系的各自积分≥2分者,诊断为混合型白血病,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各系属特性抗原表达均为阴性。51例临床白血病患者经流式细胞术分析,7例(13.72%)诊断为混合型白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对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表明: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能特异性地反映细胞的来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及免疫分型提供了依据,是鉴别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急性未分化型及混合细胞型白血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分析杂合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细胞形态,细胞化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以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91年10月至1996年8月间我院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145例,采用瑞特染色,常规细胞化学染色,间接免疫荧光,G显带方法,按Catovsky标准,凡淋巴和髓系积分均≥2分诊为HA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免疫分型在一些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AL)诊断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369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 369例AL中有2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0,1例诊断为AML-M7,0例诊断为急性杂合性白血病(HAL),5例诊断为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2例诊断为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结论 AML-MO、AML-M7、HAL、AUL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等特殊类型AL的诊断依赖于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60 例FAB分型拟诊为M5 的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4 例诊断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5 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1 例最后诊断为M5 的患者中,免疫分型显示8% 裸型,49% 表达CD34 ,髓系标志以CD13 表达最高,其次为CD33 和CD14,分别有24 % 和18% 的患者表达T 系和B系相关抗原。结论 免疫分型对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运用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白血病细胞膜免疫表型。结果分析7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12例,占16.0%;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24例,占32.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37例,占49.3%。混合型急性HALL/B有2例,占2.6%。ALL患者除均表达淋系抗原外,同时伴有髓系统抗原的表达;AML患者除均表达髓系抗原外,少部分同时伴有淋系抗原的表达。AML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百分率成人明显高于儿童(73%/27%)。结论流式细胞技术能准确地分析并鉴别出急性白血病各型别,是白血病诊断分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免疫分型在一些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AL)诊断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369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369例AL中有2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0,1例诊断为AML-M7,1例诊断为急性杂合性白血病(HAL),5例诊断为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2例诊断为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结论AML-M0、AML-M7、HAL、AUL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等特殊类型AL的诊断依赖于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9例抗原异表达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并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选用单抗CD5、CD7、CD19、CD20、CD13、CD33对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分型,同时配合治疗观察预后。结果:19例经FAB定型的急性白血病中,6例AML表达淋巴系统原(Ly^+AML),9例ALL表达髓系抗原(My^+ALL),3例ALL同时表达T、B两系抗原,1例为双系列双表型。19例患者仅1例缓解,1例部分缓解。结论:免疫表型分析有利于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分型,该类白血病缓解率低,其治疗方案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218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均表达两种以上髓系抗原,其中部分伴有淋系抗原(CD7)表达。急性淋系白血病(ALL)患者均表达淋系抗原,部分表达一种或两种髓系抗原。14例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4例慢粒急淋变既表达髓系抗原又表达淋系抗原。结论 FCM免疫分型是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基础上对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6例初诊或化疗未缓解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方法:采集白血病患者EDTA-K2抗凝外周或骨髓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髓系、T系、B系、红系、巨系分化抗原及非特异性抗原。结果:ALL患者均表达淋巴系抗原,但有部分病例同时表达髓系抗原(CD13或CD33)。3例髓系淋系双表型杂合性白血病同时表达2个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1例T系、B系双克隆杂合性白血病细胞分别表达两种以上T系和B系抗原。结论: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可弥补形态学的不足,提高分型正确性,结合细胞形态学检验能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定及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双表型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对我院6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MIC分型,采取流式细胞仪分析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根据EGIL标准诊断为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结果:①双表型急性白血病较成年男性为多见,平均WBC为(48.0±75.6)×10~9L;②BAL以同时表达出髓系和B系抗原者最常见,占68.2%;③正常核型24例(36.4%),异常核型42例(63.6%),主要为Rh阳性异常④51例患者行联合化疗法,完全缓解(CR)35例(68.6%)。讨论:双表型急性白血病发病率较小,但是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抗原表达规律和免疫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设门方法的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结果15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可分为4类:未分化型占0.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9-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5%,急性混合型白血病5.1%。108例儿童ALL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占90.7%,T淋巴细胞白血病占9.3%,CD10、CD19、CD20在B—ALL中表达较高,阳性率分别为83.5%、98.9%、21.6%。CD13、CD33、CD117、胞浆内MPO在AML各亚型中有较高的表达率,阳性率分别为94.8%、94.8%、67.6%、86.5%,AML—M3患者CD34及HLADR呈低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髓系白血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分型技术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骨髓形态学诊断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在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分中的价值。方法采用APAAP法检测14例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14例患者均有某个系列特异性(或相关性)标志表达,免疫学分型为急性髓性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刀性未分化白血病1例。结论:单克隆抗体有助于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特点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对2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结果及荧光原位杂交术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文献及本组病例共6例,6例患者均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或t(9;22)(q34,q1l)即Ph染色体阳性;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3例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史,初发诊断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4例双系列型,1例双表型,1例系列转换型.结论 初发的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鲜有报道,部分病例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而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8例成人CML-BC及同期420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58例CML-BC中。CML-AML占77.6%,CML-ALL占13.8%,CML-MAL(混合性白血病)占5.2%;AL中,AML占66.2%。ALL占32.9%,MAL占1.0%。CML-AML中,CD7及CD34表达高于AML;CML-BC和CML-AML中CD7与CD34共阳性表达分别高于AL和AML(P〈0.05)。276例AML中,纯型占62.3%,变异型占37.7%;130例ALL中,纯型占44.6%,变异型占55.4%;42例CML-AML中。纯型占59.5%,变异型占40.5%;8例CML-ALL中,纯型与变异型各占50.0%。结论CML-BC中干祖细胞阶段的抗原较AL高表达,变异型CML-BC与AL比例相当。  相似文献   

16.
我们利用APAAP技术对65例急性自血病做了免疫表型分析。其中包括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自血病(ANLL)及2例混合性急性自血病(HAL)。根据ALL白血病细胞表型的表达,将其分成了4个亚型;C- T-,N-和B-ALL。仅借助于形态学检查是不易诊断HAL的,同时也常常难以将ANLL的M_1同ALL(L_1和L_2)区别开来。本组研究的结果表明免疫表型的分析有助于ANLL和HAL的诊断。我们认为,免疫表型分析使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更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分析40例按FAB标准难以分类的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主要分为3种类型:①M2/M3难以鉴别;③过氧化酶阴性的AL;③杂合型急性白血病(HAL)。提示在FAB难以分类AL的诊断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一种直接裂解骨髓样本进行急慢性白血病分型的三色流式细胞术。方法 将这种方法应用于115例急性白血病和10例慢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利用CD45和侧向散射将白血病细胞从正常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中区分出来后,用双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结果 流式细胞术测定得到的幼稚细胞比例在很大程度上与形态学计数相关,不同的FAB亚型白血病在CD45/SS图中的形式也不完全相同,当PC5标记的CD45与异硫氰酸荧光黄和藻红蛋白标记的其他抗体联合应用时,可以在对白血病细胞作门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白血病细胞表型表达的双参数分析。结论 在白血病免疫分型时,这种作门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前向散射对侧向散射作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