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胫骨远端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Baird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优良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MIPPO与LCP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相比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愈合快,且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及相同的术后康复治疗。术前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纳,观察组在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纳的同时外敷本院自拟消肿止痛方。结果:观察组首次出现皮肤皱褶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首次出现皮肤皱褶时,观察组患者的踝周径差值及足周径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中药外敷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有助于肿胀消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上段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肱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2组间手术时间、肱骨头坏死及肩关节内外翻畸形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骨移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段粉碎骨折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失血量,降低患者的植骨需求,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以及术后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指标、骨折愈合指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中部宽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足部功能优良率:观察组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均有一定疗效,虽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会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和术中出血量增多,但是更能实现满意固定,利于术后足部功能恢复,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汪启梁 《光明中医》2023,(7):1348-1350
目的 探究活血止痛汤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Excel分组法将江西省樟树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止痛汤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7 d肢体肿胀、疼痛和消肿、止痛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2组术后3 d和7 d肿胀值和疼痛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时点肿胀值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肿、止痛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止痛汤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缓解胫腓骨骨折患者肢体肿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对改善预后,促进早日康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钢板相关内固定术(MIPPO)治疗pilon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pilonⅢ型骨折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2组,每组35例。研究组予传统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IPPO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复杂、粉碎性pilonⅢ型骨折患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设计理念更加符合该型骨折相关生物力学的特征,疗效更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58例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情况,手术前后X线片Bohler角的测量值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Bohler角测量值(28.93±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9±2.8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40例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足部功能评分、跟骨交叉角、骨结节关节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足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跟骨交叉角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跟骨结节关节角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患者总发生率21.4%。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足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颂  张衍敬  王轲衍 《光明中医》2023,(20):4027-4030
目的 观察骨愈灵汤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8例。2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术后加用骨愈灵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康复效果及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各项踝关节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骨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骨愈灵汤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促进踝关节骨折早期愈合,减轻疼痛,提高踝关节功能,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0.
付红军  许辉 《河南中医》2016,(8):1380-1383
目的:观察顶压手法结合多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顶压手法结合多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总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丘部高度、单足步态站立相时间、足弓指数、距下关节灵活度、跟骨中部宽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8.5%,对照组优良率为89.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顶压手法结合多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闵华  周崇斌  许荣成  毛轩宇 《新中医》2023,55(10):63-67
目的:观察治伤胶囊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选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治伤胶囊治疗。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骨痂的出现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出血量),术后骨骼形态学指标[根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根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痂出现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跟骨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2 月 济源市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 32 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6 例。对照组施行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观察组施行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 1 天、第 2 天、第 3 天的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0.00 %,低于对照组的 2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术后 12 h、24 h、36 h、48 h,观察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估法(NR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可有效减轻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手术创伤,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和 炎症反应,减少其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器械辅助复位微创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其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新鲜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器械辅助复位微创髓内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2组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40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较短,失血量极少,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周、术后12周、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切开复位相比,器械辅助复位微创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具有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骨折愈合更快、并发症更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向功宝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105+107-105,107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科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则仅采用切开复位治疗,随访8~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8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创伤反应程度、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 d 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9,12个月,2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Baird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远期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使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法治疗Sanders 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分析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Gissane角以及Bohler角更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anders 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使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能取得满意成效,其能稳定骨折块,支撑关节面,提升跟骨高度以及Gissane角以及Bohler角角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恒  陈霄  王家辉 《新中医》2019,51(11):148-150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汤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9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肿止痛汤治疗。治疗前后评价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程度,术前和术后6周评价膝关节功能,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疼痛、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6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6周观察组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76,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并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感染、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微创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选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选跟骨后外侧纵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比手术指标、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 Ⅱ型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 Ⅲ型及Ⅳ型患者治疗优良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创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跟骨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应用微创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优35例,良20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7%;对照组优25例,良20例,可13例,差7例,优良率为8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治疗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足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Bother角矫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8%,对照组为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缩短患者的临床愈合时间,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