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选用20只WKH系大鼠,随机分成2组,腹腔注射给汞,同时饲以富硒粮和常硒粮。饲养8一处死取样,测定消化后大鼠组织的硒含量。结果表明,饲以富硒粮组的大鼠各组织的汞含量均低于常硒粮组,硒含量均高于常硒粮组。且富硒粮中的硒对大鼠心、肝、肺组织中的汞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心、肝、肾脑组织的硒一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硒对铅的拮抗作用及其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的铅中毒模型,经随机分组喂以不同剂量的硒制剂后测定动物组织中铅的含量来证明微量元素硒对铅的拮抗作用。方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结果检测大鼠肝脏、脾脏、肾脏内的铅含量,染铅组大鼠与喂含硒1mg/kg和5mg/kg饲料组的大鼠比较,适量的硒可以拮抗铅的毒作用,但是过量的硒对于大鼠有一定的毒作用。结论硒制剂可以有效的拮抗大鼠体内铅的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断奶1周的大鼠分为3组,分别饲与克山病病区低硒粮饲料和基础饲料补加不同量亚硒酸钠以探讨硒对大鼠胰腺活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硒与未补硒大鼠比较,补硒大鼠的胰腺(^3H)-亮氨酸参入活性、蛋白质和RNA含量都显著增加,在同样的补硒水平,肝的硒含量和GSH-Px活性也显示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富硒玉米与亚硒酸钠对大鼠组织硒水平和GPX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富硒玉米进行补硒的可能性。方法 给喂低硒饲料6周的大鼠补充富硒玉米或亚硒酸钠硒6周,动态观察大鼠组织硒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亚硒酸钠相比,富硒玉米同样有增高肾脏、心肌和肝脏硒水平以及心肌GPX活性的作用,而且作用程度相同,但对肝脏GPX活性作用在补硒6周时却低于亚硒酸钠;停止补硒3周后,富硒玉米维持上述各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20只WKH系大鼠,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腹腔注射给铅法,同时饲以富硒粮和常硒。断脊处死取样,消化后测大鼠组织的铅和硒含量。结果表明,饲以富硒粮组的大鼠体内各组织的铅含量均低于饲以常硒粮组,硒含量均高于常硒粮组。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模拟人类阶梯式逐步进入高原的形式,将大鼠由近海平面区携往高原,测定了无人工控制饮食饮水条件下,大鼠达中、高海拔高原实地时的血硒浓度,初步发现大鼠进入高原后血硒浓度并无明显改变,对高原迁移中补硒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硒和锗对镉所致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给大鼠腹腔注射硒(0.4mg/kg),锗(75mg/kg)或镉(1mg/kg)的方法,研究硒和锗对镉所致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镉(1mg/kg)3d,可显著增强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注射硒,锗可分别拮抗镉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但锗对镉所致大鼠脏微粒体,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有明显影响;将硒,锗剂量减半联合应用,也能拮抗镉所致大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不同剂量硒对喂养22月增龄大鼠心肌构筑的形态学影响。低硒饲料组大鼠心肌细胞萎缩变细,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线粒体(Mi)增生,部分Mi肿胀、嵴走向紊乱、溶解、空泡化;M线不表或消失,肌浆网扩张。富硒饲料组大鼠心肌细胞病变明显改善。上述病显著减轻的机理可能与硒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对抗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富硒枸杞对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锶  李立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8,19(4):537-538,556
通过测定喂养富硒枸杞和普通枸杞大鼠的血硒含量,GSH-PX活性及血清MDA一,对比观察了富硒枸杞对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富硒枸幻组大鼠血硒含量为1.33nmol/L,GSH-PX活性为21.7U,均明显高于普通枸杞组的0.60nmol/L10.3U;而前者血清MDA含量5.05μmol/L却显著低于普通枸杞组的6.39μmol/L,提示富硒枸杞比普通枸杞具有较高的硒营养价值和较强的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在低硒富锰饲料中补充硒、锌及VE对大鼠血及组织中脂质过氧化(LPo)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用亚硝酸盐诱发大鼠缺氧时,在低硒环境下,富锰可使丙二醛(MDA)积累增加,引起LPo加剧。补充硒、锌及VE均能对抗富锰引起的上述影响。研究还表明,硒、锌及VE的联合补充有显著的抗氧化协同作用,尤其以硒与VE的组合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探讨在高原条件下慢性心肌缺氧性损伤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和中药丹参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本实验用大鼠2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注射丹参组)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组)将大鼠于6日内从海平面携入高原(海拔3416m)在该地生存8周后处死,对大鼠心肌的光镜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鼠心肌呈现较弥漫的损伤,包括心肌细胞本身的病变和心肌微循环障碍两方面。同时观察到丹参对该条件下的心肌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作者推测,丹参的这种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平原对照组(山东菏泽,海拔50米),高原实验Ⅰ组(青海玉树结古镇,海拔3700米),高原实验Ⅱ组(青海玉树治多县,海拔4950 m)。在不同海拔高度生活4天后,取大鼠海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暴露于高原组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且随海拔的增加而明显升高。结论高原低氧应激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缺氧条件下氰化钠中毒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平原组和高原组。平原组动物在本地常规实验室内处理。高原组动物放置于模拟4000m海拔高度的低压舱内3d后开始实验。为大鼠腹腔注射氰化钠(NaCN)3.6mg/kg染毒,于0、0.5、1、2、4、6h6个时相点麻醉后断头取脑。以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法检测脑组织血管通透性,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大鼠脑纹状体和海马组织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腺苷-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含量。结果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缺氧环境氰化钠中毒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增加,纹状体和海马组织ATP和ADP含量减少,AMP含量增加。结论高原缺氧可导致大鼠脑组织腺苷酸能量代谢障碍,缺氧条件下氰化钠中毒可进一步加重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同时脑水肿也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肾脏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布及活性变化情况。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原组(50只,海拔4600m)和对照组(10只,海拔1500m),高原组又分为1、3、7、14、21d组(每组均为10只大鼠)。用Westernblot法、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法检测HO-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原组HO-1mRNA在第一天就呈现表达上升(0.75±0.10,P〈0.05),在第三天时达峰值(0.94±0.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后逐渐下降,直至接近于对照组。HO-1蛋白在大鼠到达高原时即呈现表达升高(0.35±0.03),7d时达高峰(0.68±0.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后逐渐下降,直至接近对照组。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肾脏HO-1mRNA及蛋白的表达会随时间发生改变,在缺氧早期呈上升趋势,后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其改变可能与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及对高原低氧产生习服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西安出生(海拔397米)纯种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和高原服药组,移居高原(海拔3900米)同时服用异叶青兰后,应用体视学方法测算出动物肝细胞线粒体各密度参数。结果发现:高原服药组肝细胞线粒体数密度明显增加高于高原组,差异显著(P<0.01),线粒体体积密度明显下降低于高原组(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也小于高原组。因此,认为异叶青兰对低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Hilltop SD (HT) rats are known to have a high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hypoxia, resulting in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ith stronger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as compared to Wistar (W) rats. In our experiments, both HT and W rats were observed at sea level and in a hypobaric chamber simulating an altitude of 5000 m above sea level for 15 days, and plasma catecholamine and myocardial adrenergic receptor level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igh susceptibility of HT rats i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eart itself, while the reactivity of pulmonary vessels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原和平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e syndrome,NS)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为高原NS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30),同期检测两藏军区总医院(高原组,n=30)和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平原组,n=30) Ns患者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等指标,并对各组凝血抗凝指标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NS患者的PT、APTT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Fib和D-D显著增高(P<0.01),AT-Ⅲ活性显著降低(P<0.01).两组Ns患者问相比,高原Ns患者的Fib和D-D均显著高于平原Ns组(P<0.01),而AT-Ⅲ活性明显低于平原NS组(P<0.01).结论 高原NS患者凝血活性较平原NS患者强,提示高原NS患者更需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高原低氧对大鼠血液HIF-1α含量和组织器官CO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低氧对大鼠血清中HIF-1α含量和组织器官COX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10只由兰州运至西宁市(海拔2200m)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50,立即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清,收集各脏器标本,深低温冻存);高原组[n=60,将大鼠运至青海果洛州花石峡镇(海拔4300m)饲养30天造模,采集外周血并分离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进高原人群中急性高原病(acutemountainsickness,AMS)患者发病前后血浆VEGF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40名AMS和38名AMS耐受者两组在平原及进入高原后血浆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AMS组血浆VEGF浓度从平原的(79.276±27.48)pg/ml降至高原的(55.58±20.19)pg/ml(P〈0.01),对照组血浆VEGF浓度从平原的(41.03±37.37)pg/ml降至高原的(16.98±11.61)pg/ml(P〈0.01),AMS组在平原及高原的血浆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MS患者在平原状态下(发病前)及高原状态下(发病后)浓度均显著高于耐受者;AMS患者及耐受者急进高原后其血浆VEGF均显著降低,耐受者VEGF降低幅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