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的药物安全性进行研究,挖掘潜在的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FAERS数据库2017年第2季度到2020年第2季度数据,将度普利尤单抗进行药名标准化后以"主要怀疑药物"作为限制条件,获得与度普利尤单抗有关的不良事件记录.通过不相称测定分析法中的报告比值法(ROR)和信息成分法(IC)挖掘潜在不良事件信号,并通过MedDRA 23.0软件对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结果进行系统分类.结果 在16684618条数据记录中获得97205条与度普利尤单抗有关的不良事件记录.根据2种不良事件信号挖掘方法所得结果,以ROR值95%CI下限>1或IC值95%CI下限>0为限制条件,共得到365个不良事件信号.通过对非不良事件的去除和同义合并,最终获得82个有较大临床意义的不良事件信号,度普利尤单抗的不良事件主要为眼部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感染及传染性疾病.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结局的不良事件信号主要包括可能由该药物引起的眼部疾病、感染和炎症、是否存在加速皮肤T细胞淋巴瘤恶化、免疫系统的超敏反应、呼吸系统的支气管炎、骨骼系统的关节痛,以及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的病情恶化等.在合并用药总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中,合并使用的最常发生不良事件的药物前5名均为泼尼松、环孢素、曲前列环素、泼尼松龙、甲氨蝶呤.结论 度普利尤单抗不良事件除轻中度的浅角膜受损和结膜炎外,角膜变性、溃疡性角膜炎等较为严重的眼部检出信号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并建议在指导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及时联合眼科医师进行病情评估,对原有眼部问题的患者用药更需提高警惕.其他系统检出不良反应信号仍有待真实世界的药物不良反应长期监测加以证实.此外,度普利尤单抗的严重不良事件结局和对应的检出信号及最常发生不良事件的合并用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PFNAⅡ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FNAⅡ组和DHS组,各74例。PFNAⅡ组给予PFNAⅡ治疗,DHS组给予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中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行走能力等。结果 PFNAⅡ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DHS组,失血量显著少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显著长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的股骨颈平均缩短距离、拐杖辅助下行走的平均时间显著短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FNAⅡ组的术后4个月恢复到术前行走能力发生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上市后阿帕他胺的用药不良事件,为可疑药品不良事件提供数据支持,挖掘潜在不良事件信号,为安全用药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利用FAERS数据库2018年第一季度到2020年第四季度数据,首先进行数据清洗与目标药物名称标准化,以阿帕他胺为主要怀疑药物作为筛选条件,在16 686 793条记录中获得5 053条阿帕他胺不良事件记录,利用不相称测定分析法中的报告比值法(ROR)和信息成分法(IC)挖掘药品不良事件信号,利用MedDRA 23.0术语集对信号结果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中文名称对应。结果:根据所选方法的检出条件,即ROR值置信区间下限大于1或IC置信区间下限大于0为限制条件,共得到90个不良事件信号,经过同义合并和排除药物外所致不良事件共获得69个药品不良信号,阿帕他胺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脏器官疾病,且存在严重不良事件,不良事件结局较差。结论:潜在不良事件信号结果为近期日本提示的间质性肺炎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个案报道提供了数据支撑,数据挖掘结果显示该两种严重不良事件反应为阿帕他胺较为强烈的检出信号。此外,检出痴呆、多形性红斑、冠状动脉综合征、细菌性肺炎感染等新的不良信号,为进一步完善药品使用说明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的疗效,评价术后应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粘连的价值.方法:选取子宫纵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对照组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金属圆环);观察组放置宫内节育器(金属圆环),并采用雌孕激素序贯人工周期疗法.所有患者于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复查,比较2组宫腔粘连情况;继续随访至术后1年,比较2组患者妊娠及月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经期紊乱、经量增多及妊娠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患者妊娠率,但术后应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粘连未见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槐花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研究了传统中药小槐花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凝胶柱色谱,ODS中低压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分析型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从小槐花大极性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鉴定分别为香草醛(1),黑麦草内酯(2),吲哚-3-甲醛(3),水杨酸(4),当药黄素(5),saccharumoside C(6),isosinensin(7),7-O-α-L-吡喃鼠李糖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8),异牡荆素(9),牡荆素(10),nothofagin(11),resveratroloside(12),2"-α-rhamnopyranosyl-7-O-methylvitexin(13)。除化合物5外,其余12个化合物均为小槐花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2,3,6~8,11~13等8个化合物为山蚂蝗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原慢性低氧对大鼠肾脏组织氧化损伤情况及组织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揭示氧化应激反应是否是高原低氧对机体损伤的主要因素.方法 将8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25只)和高原组(60只),其中高原组大鼠运至海拔4300m地区喂养30 d.用ELISA方法对血液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HIE-1)、活性氧(ROS)...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2009年对进驻海拔4300 m地区工作不同时间的养路工人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从西宁(2260 m)到海拔4300 m高原地区工作的109名养路工人作为对象,其中,工作10年以内34例,年龄(27.6±1.8)岁;10~20年43例,年龄(36.4±2.6)岁;20年以上32例,年龄(43.0±2.8)岁;均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检测.对照组为平原地区(西安)健康人群34例,年龄(28.3±2.6)岁,但只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检测.由于平原的养路工人和健康人群资料难以收集,所以,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水平空缺.  相似文献   
8.
<正>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但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并非少见。由于中青年股骨颈骨质较坚固,造成骨折的外力较强,骨折端错位程度较重,因而局部的血管损伤亦较重。因此,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率比老年人高。我们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应用复位后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设计股骨远端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现有解剖型接骨板在个性化方面存在缺点及不足。 目的:用CT原始数据建立股骨远端骨折模拟复位后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设计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的三维实体模型。 方法:选取1例左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CT扫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得到股骨远端骨折模拟复位的三维实体模型;用Geomagic软件转换为符合要求的NURBS封闭曲面模型;接着用UG软件设计出接骨板的内外表面,得到模型数据,确定螺钉孔的位置并设计螺钉孔,并对设计好的接骨板进行数控编程。将生成的NC代码输入数控机床,加工出股骨远端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 结果与结论:①建立了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模拟复位后的三维实体模型。②建立了股骨远端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的三维实体模型及股骨远端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螺钉系统装配的三维实体模型。③加工出了股骨远端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模型及股骨远端骨骼模型。模型外形逼真,接近真实情况,具有良好的骨面贴合性和特殊的螺钉孔设计。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骨折类型,骨折线的走行是冠状位,而非像常见的胫骨平台一样,骨折线为矢状位,而且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累及胫骨平台的后部,应用常规的前外侧入路和前内侧入路无法进行骨折的显露。2006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9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均采用后内和(或)后外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