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针颞三针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颞三针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轻~中度P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综合干预组以电针颞三针为主配合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单纯药物组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HRS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综合干预组2周后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药物组3周后差异开始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HRS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综合干预组降低HRSD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治疗后2组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综合干预组2周后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药物组3周后差异开始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综合干预组减低SDS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治疗4周后2组FIM评分均有较大的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综合干预组提高更显著,与单纯药物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综合干预组提高FIM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结论:电针颞三针为主配合口服氟西汀胶囊能有效减轻PSD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对脑卒中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7例)和常规组(36例),选取体检健康的老人20例作为对照组.针刺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辨经刺井法配合颞三针治疗,常规组除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外不采取其他任何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采用Neuroscan Nuamps脑电记录分析系统测定事件相关电位P300,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针刺组患者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及MMSE评分增加(P<0.05,P<0.01);常规组患者P300潜伏期、波幅及MMS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与常规组相比,针刺组P300潜伏期、波幅及MMSE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采用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对2组患者分别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对照组为78.1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剌配合药物对帕金森病(PD)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Hoehn—YahrⅡ。Ⅳ期PD患者2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3例采用针刺加西药(美多巴)治疗,对照组13例单用西药(美多巴)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个疗程。疗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和临床症状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6%,对照组为6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UP—DRS评分: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4个疗程后下降显著(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UPDRS评分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症状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配合药物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联合醒脑开窍针刺对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功能、运动功能及合并症的影响。方法:26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配对分为早期康复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观察以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愈显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于治疗第3天,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著减少(P〈0.05),而对照组于第7天方有显著性(P〈0.05)。一个月后,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合并症方面,治疗前两组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早期康复联合醒脑开窍针刺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地预防继发合并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必要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75例采用经筋排剌法配合皮肤针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化的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上肢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治疗组为9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FMA、MB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显著。结论:经筋排刺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景程  梁元才  郭锦 《新中医》2013,45(12):54-55
[摘要]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根据Glasgow昏迷(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组治疗前GCS、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第7天、第14天GCS评分升高,A—PACHE-Ⅱ评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第7天、第14天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分型辨治急性脑梗死7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增坤  姚国周 《河南中医》2009,29(8):780-781
目的:观察分型辨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型辨治加西医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的西医综合治疗,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法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吡拉西坦口服、常规治疗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认知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头穴丛刺疗法。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CDT、BBS、MMSE评分对两组患者认知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DT、BBS、MMSE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2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BBS、MMSE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治疗后MMSE、BB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穴丛刺法联合认知训练可改善血管性认知损害程度,从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韩淑凯 《新中医》2011,(1):97-99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治疗;针刺组40例给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针药组50例予口服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加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对照组40例行康复疗法。4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与中药组、针刺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针药组治疗前FMA评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组治疗后FMA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SH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与牵引配合中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和对照组用牵引配合中药治疗,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AS评分差值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创伤性踝关节粘连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主动及被动背伸、跖屈、内收、外展ROM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治疗组疼痛、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粘连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中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针刺太溪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针刺太溪穴和头针治疗脑卒中引起假性球麻痹造成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太溪穴为主配合偏瘫治疗的基础针刺:对照组采用针刺头部的顶颞前、后斜线透刺为主配合偏瘫治疗的基础针刺。观察两组针刺3次、5次、10次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3次治疗结束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第5次治疗结束,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太溪穴治疗脑卒中引起假性球麻痹造成吞咽困难疗效显著,起效较快,头针治疗累积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创伤性踝关节粘连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主动及被动背伸、跖屈、内收、外展ROM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治疗组疼痛、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粘连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三又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半片治疗。治疗前后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6点行为评分法(BRS-6)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BRS-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峰 《国医论坛》2013,(6):44-45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患者入院顺序将符合标准的1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和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27.59%、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临床痊愈率10.349/6、总有效率68.969/6,2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以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维脑路通静脉滴注,根据病情2组均适量应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20d后评价疗效。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龟龙灵健汤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采用龟龙灵健汤加美多巴、百忧解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关多巴和百忧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UPDRS评分的改变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HAMD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UPDR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HAMD、UPDR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龟龙灵健汤是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有效验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激光照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针刀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激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5.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后两组VAS积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刀配合激光照射治疗跟痛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