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技能操作的教学方法,积累经验,以指导教学工作。方法选取本系2005级和2006级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共18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67例)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上午在学校实验室学习妇产科护理技能操作,下午以临床见习的方式在医院妇产科参观并学习护理技能操作,对照组(113例)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即采取单纯在学校实验室学习妇产科护理技能操作。比较2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课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技能操作成绩的及格率(98.51%)高于对照组(91.15%)。结论传统教学结合临床妇产科见习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高职专科护理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合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唐山康复医疗中心实际,讨论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见习的规章制度建设、临床能力培养、问题引导教学、典型病例选取、见习意见反馈总结、带教经验交流等见习带教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戴超  王一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616-1617
提高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消化大课讲授的重点和难点是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任务;素质教育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在见习课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临床医学教师对于如何提高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效果作过大量探讨[1-4]。现结合多年的眼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实践和创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与法》实训课教学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更好地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法律思维与应用能力,为护理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2007级、2008级、2009级共12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案例讨论相较于临床见习总体而言更受到学生的认可。[结论]在进一步加强案例讨论的有益经验的同时,通过调整课时安排、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与理念、提高临床见习报告要求与规范等多种方式发挥临床见习在护理与法课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秋香  马玉萍  梁芳  田彦璋  尹建红 《护理研究》2009,23(33):3085-3086
护理专业课是护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主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运用性,课堂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是专业临床课教学中的三部曲[1].临床见习尽管在三部曲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重点基础课程,是拥有最常用、最普遍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操作的一门学科。在护理学基础见习教学中,通过更新理念,始终以兴趣为主线创新教学理念。针对临床见习教学大纲要求,巧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从而切实提高护理学基础的临床见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了激发见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儿科学临床教学效果,更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见习教学实践,结合我院儿科教研室近年来的见习教学工作,在200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中,进行了教学改革即采用了阶段教学法,效果显著,深受好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BL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作用,为教学和临床见习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级护理本科生97人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技能讲授中采用PBL方法,从单纯护理技能、沟通能力、疾病知识综合分析能力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技能授课方法,老师教授,学生练习.结果 两组在自我效能、临床见习、患者评价方面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单纯技能成绩比较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PBL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对临床实践能力,对护生临床见习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国物理治疗师学会的临床实用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级1班、2008级2班康复治疗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2007级采用传统教学结合30%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2008级2班采用美国物理治疗师学会的临床实用模式。结果和结论 2008级在整体医疗规范把握能力方面显著好于2007级(P<0.001),在功能评估、治疗实施、结果评价、出院后指导和预防措施方面好于2007级(P<0.05)。  相似文献   

10.
张菁  詹雪 《当代护士》2021,28(5):168-171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多学科协作案例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教学方法在老年骨科康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取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实习2014级—2016级康复治疗学专业1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实习的2016级和部分2015级康复治疗学专业65名学生设为实验组,2017年12月—2018年6月实习的2014级和部分2015级康复治疗学专业61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MDT模式联合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法,学习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操作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测验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对课程教学安排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在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联合PBL的教改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值得临床推广,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护理学临床课程见习教学中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即由教师确定见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及内容,学生自行组织成5~7人的学习小组。每次见习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及病室实际情况选择病种和患者。每次见习结束,由学生口头汇报病例,教师实时总结点评,并在见习中期及结束时安排2次书面病历汇报,综合作为见习考核成绩。以学生为主体的见习形式较好地解决了临床见习时课堂学习进度与实际患者病种不相符合的矛盾,强调掌握护理程序和观察交流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不但学习到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增加了与患者交流的机会,提高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期末相关课程单科考核平均成绩为78分,达到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目标对单科成绩的要求;学生反映自身交流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集中式见习和阶段式见习的效果。[方法]2004级护理本科生采用集中式见习,2005级护理本科生采用阶段式见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4级和2005级两届护理本科生进行见习效果调查。[结果]阶段式的临床见习方式在诸多方面优于集中式,教学效果良好。[结论]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阶段式见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临床见习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护理本科生就《基础护理学》课程临床见习相关的一般情况、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态度、临床见习课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本组97名本科护生均为女性,其中维吾尔族护生占51.5%,汉族护生占48.5%;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态度评价优良率在80.4%及以上;76.3%以上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较高;有79.4%的护生表示临床见习课能部分完成课堂所学护理知识和技术;94.8%护生对临床见习课比较重视;43.3%护生认为临床见习课时间安排不太合适;维吾尔族、汉族本科护生对临床见习课效果评价所持赞同率不同(P<0.01)。[结论]本科护生普遍重视临床见习课,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态度及教学能力评价均较高,对临床见习课效果评价所持赞同率维吾尔族护生明显高于汉族护生,但需对临床见习课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使护生通过临床见习课掌握课堂所学护理知识和技术,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临床见习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护理本科生就《基础护理学》课程临床见习相关的一般情况、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态度、临床见习课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本组97名本科护生均为女性,其中维吾尔族护生占51.5%,汉族护生占48.5%;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态度评价优良率在80.4%及以上;76.3%以上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较高;有79.4%的护生表示临床见习课能部分完成课堂所学护理知识和技术;94.8%护生对临床见习课比较重视;43.3%护生认为临床见习课时间安排不太合适;维吾尔族、汉族本科护生对临床见习课效果评价所持赞同率不同(P〈0.01)。[结论]本科护生普遍重视临床见习课,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态度及教学能力评价均较高,对临床见习课效果评价所持赞同率维吾尔族护生明显高于汉族护生,但需对临床见习课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使护生通过临床见习课掌握课堂所学护理知识和技术,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与分析3D打印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轮回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8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人和实验组4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BL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3D打印教学。自编调查问卷在轮回见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轮回见习考核成绩。[结果]两组轮回见习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3D打印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在人才知识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临床技能的必经途径,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康复治疗师的重要手段。我院自2001年开始与日本札幌医科大学联合办学,开展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的教学效果及实践成效。方法 以2012级康复专业学生共71人作为实验组,针对康复专业基础课和康复专业课中的八门主干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2010级康复专业学生共88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两组学生主干课程考核成绩、实习期综合实践能力调研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康复生主干课程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实践能力反馈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主动服务意识、沟通交流能力、专业技术技能、应急应变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知识及技能的“迁移”能力,适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下的情景模拟教学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我校护理专业2013级126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人。干预组采用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结果]课程结束后干预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学生认为: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及职业认同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论]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提高了外科护理见习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认同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正>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不仅对康复治疗的结局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1]。作为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学科[2],康复治疗学专业要求学生既要充分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动手操作能力[3]。由于学制较短,同时要兼顾枯燥的理论知识及复杂的操作技能等,学生容易存在学习倦怠、消极、依赖心理[4—5],导致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欠佳。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康复评定与训练的技能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20.
张丽  王辉 《现代护理》2007,13(33):3227-3228
目前专升本学生临床课教学存在理论学时少,缺少临床见习环节等问题,因而临床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能解决目前专升本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并构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平台,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