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四倍体菘蓝中有机酸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寅  乔传卓  尹茶  张汉明 《中药材》2000,23(4):204-206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菘蓝人工同源四倍体中具抗内毒素活性的有机酸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四倍体菘蓝中5种有机酸的含量均高于二倍体亲本,表明四倍体菘蓝是优质的新品系,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二倍体及四倍体菘蓝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二倍体菘蓝和四倍体菘蓝根和叶中的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解不同倍性菘蓝的氨基酸含量差异,为菘蓝的药用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采用酸水解法进行测定。结果:四倍体与二倍体菘蓝相比,菘蓝根中四倍体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二倍体,分别比二倍体的含量高25.7%、40.7%,大多数氨基酸含量上升,少数氨基酸含量下降。菘蓝叶中四倍体总游离氨基酸比二倍体稍有下降(-0.24%),水解氨基酸稍有上升(1.88%),大多数氨基酸含量上升,少数氨基酸含量下降。二倍体和四倍体菘蓝根水解精氨酸和游离精氨酸含量均是叶的3倍以上。结论:四倍体菘蓝与原二倍体相比,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尤其根中更为明显。精氨酸可能为菘蓝根中发挥药效的主要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菘蓝四倍体高产品系试种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传卓  李红方 《中药材》1994,17(12):3-5
本文报道菘蓝Isntis indigocica Fort。人工四倍体高产品系试种结果,及其与二倍体亲本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四倍体菘蓝毛状根的培养及其抗内毒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菘蓝的同源四倍体植物诱导出毛状根并探讨用毛状根培养来大规模生产有用的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可能性。方法 利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对四倍体菘蓝进行感染,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诱导出的毛状根中具有抗内毒素作用的五种有机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丁香酸、苯甲酸、3-(2-苯甲酸)-4(3H)-喹唑酮]的含量。结果 A4菌株从四倍体菘蓝诱导出毛状根,且毛状根含有原植物中具有抗内毒素作用的五种有机酸。结论 发根农杆菌能诱导四倍体植物产生毛状根,我们有可能利用毛状根培养来生产有价值的植物次生代谢物。  相似文献   

5.
安徽亳州板蓝根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制定板蓝根规范化种植的操作规程提供依据。方法 :进行安徽亳州板蓝根的种质资源调查和种子染色体的鉴定研究。结果 :安徽亳州板蓝根种质资源有四倍体菘蓝和二倍体菘蓝。结论 :确定二倍体菘蓝为板蓝根规范化种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优良菘蓝四倍体株系选育提供参考。方法:HPLC法分析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菘蓝四倍体株系根中靛蓝、靛玉红含量大多数高于二倍体株系,而叶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不高于二倍体;四倍体株系根中的多糖含量均低于二倍体,其中以四倍体株系DB1、DB10和DB15根中多糖含量较高,DB6、DB13和DB15叶中多糖含量最高;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6种,而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为最高。其中DB7、DB8根和叶中的精氨酸含量均高;DB1、DB7和DB12脯氨酸含量高;DB7、DB9和DB12叶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结论: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有效成分表现不完全一致,生产上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7.
胡璇  李卫东  张硕峰  李欧  郝江波  莫愁 《中草药》2015,46(11):1649-1652
目的对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的抗炎作用以及急性毒性进行评价。方法以二倍体金银花为对照,分别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实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对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采用Bliss法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对其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具有明显的抗急性炎症作用,与亲本二倍体金银花之间抗炎作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个种质均不具有明显的抗亚急性炎症作用。四倍体和二倍体金银花水提物ig给药对小鼠的LD50值分别为72.12、69.92 g/kg,急性毒性差异不明显,分别相当于人体(体质量60 kg)安全用量的412和400倍。结论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具有明显的抗急性炎症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杨飞  徐延浩 《中草药》2013,44(3):344-348
目的 分析四倍体菘蓝Isatis indigotica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方法 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方法,对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36对MSAP选择性引物进行扩增,共得到1733条清晰的条带.二倍体菘蓝基因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为24.05%,四倍体菘蓝基因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为23.70%.检测到83个(4.86%) CCGG位点在四倍体菘蓝基因组中发生了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其中37个(2.13%)位点发生了超甲基化,36个(2.08%)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结论 二倍体和四倍体菘蓝在CCGG位点上存在胞嘧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金银花药材体外抗菌抗病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四倍体金银花的体外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方法:以二倍体金银花为对照,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法(MBC)测定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和杀菌作用。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观察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半数中毒浓度(TC50)。将100TCID50的甲型流感病毒FM1加入MDCK细胞培养板中,吸附1 h后弃病毒液于MDCK细胞培养板中加入四倍体金银花水提液的最大无毒浓度稀释液,通过CPE法观察提取物对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结果: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均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最为明显,四倍体对乙型链球菌抑菌强度高于二倍体,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杀菌强度高于二倍体。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在浓度为0.030 5 mg·m L-1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所致的细胞病变作用显示抑制作用,而其对照药材二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在浓度为0.488 0、0.244 0 mg·m L-1对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作用显示抑制作用。结论:四倍体金银花具有体外抗菌及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板蓝根Rad ix Isatis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抗病毒、抗菌,并具有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抗内毒素作用[1-4]。为寻找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作者对该植物系统地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氯仿提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对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了分析,分别鉴定为脱氧鸭嘴花碱酮(deoxy-vasicinone,1),半齿泽兰素(eupatorin,2),甜橙....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四倍体黄芩D20新品系与普通二倍体黄芩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效能及产量间关系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相关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使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测定光合指标;产量测定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6 m~2(3 m×2 m),各小区移栽10行,行距20 cm,株距5 cm。结果:四倍体黄芩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二倍体,分别高出28%,2%,17%,除POD以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溶性糖含量则高出二倍体19%,MDA含量显著低于二倍体黄芩,说明四倍体黄芩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田间试验表明四倍体黄芩及二倍体黄芩根长度并无显著差异,平均都可达34 cm,四倍体黄芩根粗亦不及二倍体,但其侧根数多于二倍体,最高可达8个,单根质量及总产量亦高于二倍体,增产量可达31.4%。结论:四倍体黄芩D20新品系由于染色体的加倍,使得植株生长势、抗逆性增强,保护植株少受病虫害侵害,从而间接影响药材最终产量的增加;四倍体黄芩光合能力的增强可增加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而植物干物质的积累直接影响其产量。这一特性对药用植物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和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阐明不同营养元素对菘蓝生长的影响,明确其营养需求,为菘蓝的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菘蓝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法研究元素种类和浓度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观察缺素处理菘蓝幼苗的典型特征,测定不同处理菘蓝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 元素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铜(Cu)、锰(Mn)、锌(Zn)对菘蓝幼苗生长具有关键作用。菘蓝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程度不一,低浓度Zn、硼(B),中浓度N、K、Mg、Fe、Mn,高浓度P、Ca、Cu对菘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 N、P、K、Ca、Mg、Fe、Cu、Mn、Zn元素对菘蓝生长影响较大,尤其是K、N、Fe、P元素。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菘蓝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对菘蓝生长发育和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水分胁迫试验方法,对水分胁迫条件下菘蓝需水规律、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生物量指标以及有效成分靛玉红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水分胁迫程度增加,需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速率、光合作用和生物量均降低,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结论:菘蓝需水的关键时期是7月,严重水分胁迫和水分过多都不利于靛玉红含量积累,中度水分胁迫能促进根部靛玉红含量积累,大青叶7月为最佳采收期,板蓝根10月采收较适宜。当田间最大持水量为45%~70%,菘蓝的产量与质量可以兼优。  相似文献   

14.
大青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大青叶乙醇总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其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应用化学方法和现代波谱分析方法鉴定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大青叶乙醇总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吲哚类化合物靛玉红(indirubin)、喹唑酮类化合物色胺酮(tryptanthrin)及焦谷氨酸(L-py-roglutamic acid)。结论:焦谷氨酸为首次从菘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色胺酮系从该植物叶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菘蓝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高温对菘蓝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方法,筛选36对选择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扩增共得到1 612条清晰的带纹,共检测到82(5.1%)个CCGG位点在高温胁迫后发生了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其中58(3.6%)个位点发生了超甲基化,24(1.5%)个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结论:温度是调节菘蓝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左金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金丸是朱丹溪的名方,由黄连和吴茱萸组成,对消化系统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还能抑菌、镇痛、抗炎.现代应用非常广泛,尤多用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的疾病,还用于梅核气、不寐和小儿口腔炎等,均有较好疗效.对左金丸进行方义解析,并根据国内近20年左金丸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归纳和分析了其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  相似文献   

17.
黄远  董福越  李楚源  王德勤 《中草药》2021,52(3):845-851
目的建立板蓝根Isatis indigotica中(R,S)-告依春、直铁线莲宁B、胞苷、鸟苷、尿苷、腺苷6种不同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R,S)-告依春为内参物,建立了(R,S)-告依春与胞苷、鸟苷、尿苷、腺苷和直铁线莲宁B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和重现性。比较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对新疆软紫草中6种成分的测定结果。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建立同时测定6种成分的一测多评法控制板蓝根的质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菘蓝ISSR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稚颖  姚辉 《中草药》2014,45(22):3323-3326
目的应用ISSR-PCR标记技术探讨不同产地菘蓝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鉴定及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采自全国不同地区的菘蓝及其变异类型的23份样本进行ISSR-PCR分析,采用NTSYS-pc软件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按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建立所研究类群的系统聚类图。结果 10条引物共扩增出10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8条,占总扩增条带数的80.7%,菘蓝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聚类分析图可以看出,所研究样本聚为3支,第1支包括绝大多数样本,第2支为一被毛变异类型,第3支相距最远,从相似度0.62处即被分开,表明为一独立类群。结论 ISSR标记可以为菘蓝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关系分析及栽培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