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以指导规范用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2009年3月—8月对我院所管辖的社区4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病史资料搜集及问卷调查,对用药名称、类型,联合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在452例高血压患者中,343例患者服用降血压药物(75.88%),其中151例单用非复方制剂(44.02%),89例采用2种药物联用(25.95%),11例采用3种药物联用(3.21%),采用复方制剂92例(26.82%)。服用钙离子拮抗制剂(CCB)184例(53.6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61例(17.7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66例(19.24%),β受体阻滞剂51例(14.86%)利尿剂11例(3.2%),氨氯地平及复方降压片处于排序前两位。结论规范社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干预各种危险因素,提高降压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几类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运动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双田  胡申江  陈瑶  连苗军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1):658-659,661
目的 观察几类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血压的影响。 方法 对服用钙离子拮抗剂 (CCB ,2 8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18例 )、联合用药 (CCB +ACEI ,2 2例 )和复方制剂 (北京 0号片 ,17例 )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平板运动试验 ,比较观察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 结果 CCB、ACEI、CCB +ACEI用药组之间运动血压存在差异显著性 (P <0 .0 1) ,联合用药组的降压效果较佳 ;联合用药组的效果优于复方制剂组 (P <0 .0 5 )。 结论 降压药物能降低运动血压特别是收缩压。从降压效果看 ,联合用药优于单一用药 ;CCB类优于ACEI类 ;联合用药优于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并加以分析,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随访,分析64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应用钙离子拮抗剂39例(60.9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9例(45.31%),β-受体阻滞剂13例(20.31%),利尿剂11例(17.1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9例(14.06%);其中单一用药34例(53.12%),联合用药30例(46.88%);治疗后血压达标23例(36.36%),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加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效果为优,达标率57.14%。结论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以钙离子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合钙离子拮抗剂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降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都社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及血压控制概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6个社区、18岁以上居民共计5022人,对个体采用问诊、查体及填写统一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结果高血压患者规律治疗率为44. 49%,使用抗高血压药物87. 03%为指南推荐药物,各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D))使用率分别为9. 25%、15. 02%、8. 70%、73. 12%和4. 03%。联合用药率为45. 28%,ACEI/ARB+CCB、ACEI/ARB+D、CCB+B、新型复方制剂等优选联合方案分别占20. 34%、1. 20%、7. 01%和11. 97%。治疗控制率为41. 31%,单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利尿剂的患者血压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 235); ACEI/ARB+CCB、ACEI/ARB+D、CCB+B联合方案及新型复方制剂患者血压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 3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 346)、老年(OR=0. 595)、血脂异常(OR=0. 735)为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P<0. 05)。结论成都社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总体遵循指南规范,联合用药率、新型复方制剂和指南推荐的优选联合方案使用现状有改善。但在优选长效制剂、合理联合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仍需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和个体化高血压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医院的517 例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后,分析血压降至达标时的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达321 例(占总例数的62.09%),明显高于单一药物治疗的例数196 例(占总例数的37.91%);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例数200 例(占总例数的38.78%),明显高于三种药物联用的例数80 例(15.47%); 四种及五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例数分别为36 例(6.96%) 和4例(0.77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时,大多数需要联合用药;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案是为钙通道阻滞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或β-受体阻滞剂(β-RB),和CCB+ACEI 或ARB 或β-RB+ 利尿剂(DA).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社区高血压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不合理因素,指导社区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年4月至6月对上海大华社区中3个居委和1个村的7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用药品种、类型、联合用药及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703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中,582例在服用高血压药物(82.8%),其中271例单用非复方制剂者治疗(38.5%),182例单用复方制剂(25.9%),2种药物联用的117例(16.8%),3种药物联用的12例(1.6%).包含单用复方制剂者在内合计有311例(53.4%)在服用2种及以上药物.服用钙离子拮抗剂(CCB)的患者266例,占服药人数的47.5%,服用复方制剂的205例,占35.2%.结论 联合用药比例明显高于单一用药,三联治疗中遵循高血压防治指南较少;CCB在社区高血压人群用药中占主导地位;非长效复方制剂使用比例较高;建议加强社区医生高血压用药规范性的培训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上海市杨浦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据库中2009年所有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物,整理出患者降压治疗方案,剔除所有治疗方案不确定者(包括换药过频方案不确定者及偶尔来本中心就诊尚不能确定方案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102例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为:钙拮抗剂(CCB)占45.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占16.0%,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占3.6%,B受体阻滞剂占9.0%,利尿剂4.7%,复方制剂占21.1%。降压方案为:使用单药的占68.0%,二联用药的占29.3%,三联用药的占2.6%,四联用药的占0.1%,其中二联用药方案中以CCB为基础的占75.8%,三联及四联用药方案均以CCB为基础组合而成。提示,本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种类和联合降压方案基本符合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但是单一降压药物使用比例较高,联合降压的比例仍偏低。  相似文献   

8.
上海四平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用药情况,探索社区医师规范用药,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方法 将四平社区2009年高血压综合管理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不同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5).低危、中危高血压患者以服用单品种高血压药物为主;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多需联合用药方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均有使用复方制剂者.随着年龄的增加需联合用药的比例增加.女性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复方制剂较男性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综合干预药物治疗不可或缺,全科医师规范合理用药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校职工高血压控制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某高校职工健康体检及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高血压患病率为33.2%,控制率为38.8%;(2)服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ACEI)、CCB、利尿剂,以及联合用药的患者血压控制率较高;(3)合并糖尿病、超体质量、血压分级高等因素为血压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服用阿斯匹林为保护因素.结论 高校职工为高血压高发人群,应加强合理用药,控制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醛固酮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治疗作用。方法对门诊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肥厚患者45例, 分两组分别服用醛固酮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组)或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B组)48周,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左心室肥厚指标变化。结果两种降压方案均能显著降低血压,降压效果在两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在改善左心室肥厚和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方面,两种降压方案均有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但A组降压方案优于B方案。结论醛固酮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是一个有效地逆转左心室肥厚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社区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用药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 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根据随机抽样法调查社区服务中心826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用药种类、方法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社区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总的血压控制率为63.04%;在用药分类上钙离子拮抗剂使用最多,使用率为42.97%,其次为ACEI和复方降压药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5.00%、38.05%;单一使用降压药的占比率为53.57%,联合使用降压药的占比率为46.43%。结论 社区服务中心存在较低的血压控制率,降压药物使用种类分布基本合理,不过联合用药较为普遍,部分患者有重复用药情况出现,应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进行加强,以有效将血压控制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2.
谢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3,(9):1104-1105
目的分析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降压药物的选择。方法选取社区门诊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降压药物的选择。结果 40%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高,降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长效钙拮抗剂及利尿剂为主,且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结论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因此,应依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情,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900例,分析其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①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理想(<140mmHg)的占51%,舒张压控制率优于收缩压控制率;②降压药物使用由高到低依次是: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③踝部水肿、低血钾、干咳、心动过缓、体位性低血压等为其主要副作用.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降压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规范,部分患者存在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金湖县人民医院门诊降压药物不合理药物种类和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金湖县人民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种类有钙拮抗剂、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合理表现为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同类药品不同药名同时服用、随意停止用药、频繁更换药物种类、服用过敏药物。结论:针对降压药物不合理使用必须严格遵循降压药物用药原则,保证药物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15.
1000例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院1000例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了解高血压病人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降压治疗方案,评估它们是否符合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方法抽查2004年8~12月某院心内科专科1000例高血压病人门诊处方,详细地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门诊高血压病人常用降压药物为:钙拮抗剂(CCB)38.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24.8%、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18.3%、利尿剂12.0%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6.3%。其中CCB、利尿剂以国产为主,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以进口居多。在1000例病人中,采用一种降压药物占60.6%,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占39.4%。结论门诊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基本符合2003年美国和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但也存在利尿剂应用偏少及可能存在降压药物用量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并发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运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患者住院前服用的降压药物以复方制剂为主,住院期间服用的降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为主。结论加强对本地区高血压的知识宣传普及,遵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水平,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治疗除降压以外,还要治疗伴有的其他危险因素,强调综合干预。降压目标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17.9/12.0kPa)以下,伴有其他临床情况者降压目标要个体化。药物降压治疗应用遵循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及个体化4项原则;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B受体阻滞剂,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包括高血压的早诊早治,规范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周宗宝 《海南医学》2013,24(18):2714-27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185例高血压患者单一用药组50例,联合用药组135例(二联用药76例,三联用药38例,四联用药21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降压治疗后血压控制率单一用药组52.0%,联合用药组90.4%(二联用药89.5%,三联用药92.1%,四联用药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单一用药组26.0%(13例),联合用药组20%(27例)。结论联合用药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减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而指导临床规范用药。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200例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调查问卷与随访相结合方式了解患者日常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0例高血压患者均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按照使用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药物、钙离子拮抗剂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达到90.00%。结论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直接问卷的方式,调查海盐县核电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560例,按年龄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对治疗率、达标率、降压治疗方法和用药种类、用药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率较高,达93.2%,但大多数为单药治疗(62.9%),联合用药者仅占37.1%,总达标率60.9%,且年龄越大者,达标率相对较低.使用药物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且联合用药的达标效果较好.结论:海盐县核电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率、达标率均较高,可能与社区高血压宣传以及文化、经济条件好有关,且部分患者侧重单药治疗,联合用药少以及群体用药依从关系等影响了药物达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