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调查510例医院住院或门诊心血管疾病就诊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筛查,阳性者用Hamilton抑郁焦虑症量表诊断评估。结果:Hamilton诊断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校正患病率分别为19.10%、13.59%和10.92%;对抑郁焦虑的就诊识别率为4%。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抑郁和焦虑障碍是基层医院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但正确识别和治疗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 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05名入选的患者进行筛查,精神科医生对HADS≥8分的患者进行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的诊断性评估.结果 MINI诊断的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80%、0.95%和2.86%.结论 抑郁和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但识别率和治疗率均不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检出率、诊治状况及疾病分布。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患者健康问卷(PHQ-15),对综合医院480例就诊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HADS量表评分≥8分的共有248例(51.7%),进入精神科访谈并依据ICD-10诊断为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207例(43.1%),符合ICD-10中关于焦虑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79例(16.5%),焦虑抑郁障碍的总检出率为19.5%,,其中神经内科的检出率最高,为20.9%。确诊疾病包括焦虑抑郁障碍的所有类型,所收集的病例中,仅1.4%的就诊者被给予了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7,.4%的就诊者被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结论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高,但其识别及接受治疗的比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综合医院急诊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患病状况。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综合医院200例急诊科门诊及急诊病房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问卷中文版(MINI)调查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HADS筛查抑郁、焦虑、抑郁合并焦虑障碍阳性率分别为30.50%、27.00%、15.50%;MIN诊断抑郁、焦虑、抑郁合并焦虑障碍患病率分别为22.00%、19.00%、11.00%;44例抑郁障碍患者中,躯体所致心境障碍占45.46%、物质所致心境障碍占25.00%、恶劣心境占11.36%、抑郁发作占9.09%、抑郁障碍占9.09%;38例焦虑障碍患者中,惊恐障碍占44.75%、场所恐惧症占23.68%、广泛性焦虑障碍占13.16%、社交恐惧症占7.89%、特定恐怖症占5.26%、强迫障碍占5.26%。结论上海市某综合医院急诊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急诊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提高识别率。同时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广大患者能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到精神科就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前后抑郁、焦虑情绪的患病率。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和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前后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问卷调查。结果支架植入前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分别为71例(62.3%)和68例(59.6%),达到抑郁、焦虑症状肯定存在标准的患者分别有46例(40.4%)和40例(35.1%);支架植入后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分别为85例(74.6%)和83例(72.8%),达到抑郁、焦虑症状肯定存在标准的患者分别有60例(52.6%)和48例(42.1%)。支架植入前后抑郁、焦虑情绪/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存在较高的抑郁及焦虑情绪障碍。支架植入后患者抑郁及焦虑患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方法:对106例RA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并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分为A组(31例)、B组(42例)、C组(28例)和D组(61例)。获得3组患者的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并比较3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A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HAMA(14项)评分>14分,诊断为焦虑障碍;患病率为29.2%(31/106),其DAS 28:(4.4±1.2),RF:(159±63)IU/ml,CRP:(26±19)mg/L。B组患者的SDS(20项)评分>50分且HAMA(14项)评分>17分,诊断为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9.6%(42/106),其DAS 28:(4.1±1.3),RF:(143±59)IU/ml,CRP:(25±17)mg/L;C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SDS(20项)评分>50分,诊断为同时具备焦虑及抑郁障碍,患病率为26.4%(28/106),其DAS28:(4.7±1.3),RF:(159±59)IU/ml,CRP:(26±17)mg/L;D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SDS(20项)评分<50分,诊断为RA患者;患病率为57.6%。A、B、C组患者的DAS28、RF、CRP均高于D组。结论:合并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RA患者,其疾病活动度高于未合并焦虑、抑郁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7.
王新兰  余承云 《吉林医学》2010,31(29):5093-5094
目的:探讨住院妇科患者抑郁及焦虑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07年7月~2008年7月249例住院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抑郁/焦虑障碍评定。结果:249例患者中,焦虑患病率为18.47%,抑郁患病率为0.80%。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的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与非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45)。结论:住院妇科患者存在抑郁及焦虑状况,需要心理治疗;手术是影响住院妇科疾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住院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病人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情况。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158例患者进行了调查,并以年龄60岁为界限,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住院冠心病病人焦虑症状发生率66.5%、69.6%,抑郁症状发生率32.9%、38.0%,焦虑比抑郁症状发生率高,有显著差异(P<0.01);老年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4.38%、87.50%,59.38%、64.06%,非老年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5.32%、58.51%,23.40%、25.5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焦虑和抑郁症状其患病率32.91%、36.71%。结论住院冠心病病人中,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高,老年冠心病病人尤其突出,特别是焦虑症状。应重视老年冠心病人情绪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缘于躯体状况的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并在不同性别、不同级别医院之间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沈阳市23家三个级别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5312例年龄15岁及以上的内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病人就医内科医生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筛选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 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病人缘于躯体状况的抑郁焦虑障碍总患病率为:1.02%(95%CI:0.77%~1.35%).抑郁障碍0.55%(95%CI:0.38%~0.81%),焦虑障碍0.47%(95%CI:0.31%~0.71%).男性缘于躯体状况的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1.42%,95%CI:0.97%~2.08%)高于女性(0.77%,95%CI:0.51%~1.17%).RR值为1.85(95%CI:3.36%~1.05%).一级医院缘于躯体的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2.04%(95%CI:1.27%~3.27%)高于二级医院(0.99%,95%CI:0.62%~1.59%)和三级医院0.65%,95%CI:0.38%~1.09%).结论 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缘于躯体状况的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一级医院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  相似文献   

10.
Mei L  Xiao ZP  He YL  Fan 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5):3172-3175
目的 调查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患者焦虑障碍的患病状况以及了解内科医生对焦虑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按10∶1随机抽取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间于上海瑞金医院4个内科门诊的就诊者,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作为筛查工具,对焦虑分值≥8分的患者进行M.I.N.I.检查并作出诊断,再根据患者的门诊卡了解内科医生关于焦虑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所有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2.51%,广泛性焦虑最多为1.47%;女性、丧偶者焦虑障碍的患病比例较高(P<0.01);23%的焦虑障碍患者得到相应的治疗,但内科医生的诊断率只有3.2%.结论 上海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女性及丧偶者易患,而内科医生对其的识别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住院患者情绪障碍的现患率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武汉 2所综合性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病人中情绪抑郁及焦虑的患病率 ,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连续性录入二个月内以“冠心病”诊断住院病人共 10 5例 ,于急性冠脉事件发生 7d内实施标准化《医院抑郁及焦虑情绪量表》 (HADS)问卷调查 (自答式 )并评分 ,记录相关一般人类学、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心血管危险因子以及临床医学数据 ,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确定相关因子。结果 :10 5例患者中 ,男性 83例 ,女性 2 2例 ,M /F =3 77,平均年龄 :男性 6 1 80± 10 5 7岁 ,女性 6 2 2 3± 10 5 0岁 (F =0 0 2 9,P =0 86 )。 4 0 %患者合并抑郁 ,HADS D均分 10 0 2± 2 86 ;4 3 8%患者合并焦虑 ,HADS A均分 9 15± 2 5 2 ;合并两项情绪异常者 36人 ,占 34 3% ,HADS T均分达 19 4 2± 4 38 结论 :冠心病住院病人中抑郁及焦虑患病率高 ,对冠心病预后极为不利 ,及时诊断及有效干预措施的实施应该引起心血管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2.
我院门诊病人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病人抑郁、焦虑发病率。方法:随即抽取我院门诊病人500例,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总分大于等于8分为有抑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总分大于14分为有焦虑。结果:500例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20.6%,焦虑患病率30.6%。结论:我院门诊病人抑郁、焦虑患病率较高,临床医生应重视对其识别及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焦虑和抑郁障碍与躯体疾病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有人说 2 0世纪是“焦虑的年代” ,2 1世纪则是“抑郁的年代”。可见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已成为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 ,其终生患病率分别为 6 1%~ 9 5 %和 10 %~ 15 %。但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不仅见于精神科临床 ,还常与内外科疾病或 /和其他疾病并存。据统计 ,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有2 2 %~ 33%的患者可诊断出患有抑郁障碍 ,33%~5 0 %的患者可诊断出患有焦虑障碍。一些慢性疾病患者 ,如心脏病、癌症、慢性肺病、脑中风患者发生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 ,由于焦虑障碍是一种长期性负性情绪障碍 ,可招致多种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抑郁和(或)焦虑障碍交互作用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为冠心病二级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对我院2006年4月~2007年7月门诊及住院13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为冠心病伴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组、冠心病不伴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组、无冠心病的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组、对照组4组。对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单纯冠心病或单纯抑郁障碍和(或)焦虑障碍对SDNN、SDNNindex无明显影响(P>0.05);冠心病与抑郁障碍和(或)焦虑障碍交互作用时SDNN和SDNNindex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伴抑郁障碍和(或)焦虑障碍时存在心率变异降低,可引起其自主神经失衡,抑郁障碍和焦虑障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关于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产生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行分析的临床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采取自评量表测量的方法进行记录,最后进行总结,其中对于抑郁和焦虑状况分别采取抑郁自测量表和焦虑自测量表.结果经最后数据记录结果可知,其中收治的80例ACS患者中抑郁状态患病率达38%,焦虑状态患病率达23%,合并抑郁及焦虑的概率为18%;将具有情感障碍的ACS与无情感障碍ACS患者观察对比后,发现患病女性人数、存在不稳定心绞痛的情况、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无情感障碍ACS者,而在患有情感障碍的ASC患者中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血清肌酐、空腹血糖相较于无情感障碍ACS者明显降低.结论焦虑抑郁消极情况在ACS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同时抑郁焦虑发生率与女性患病人数、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的情况以及其他的生化指标密切相关,该观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进行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障碍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手术前1天至手术后4周内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障碍调查。结果:术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干预组SDS、S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高血压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上海惠成公司5.0版心理测试软件的两个分量表即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6例和体检健康者150例进行评分。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分、抑郁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3.0%和42.2%。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提高临床医师对焦虑抑郁症状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志丹 《吉林医学》2012,(1):186-187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焦虑伴随情况以及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情况评估。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分别为65%、54%;男性患者、对病情越了解的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的患者,越易伴随抑郁和(或)焦虑情绪障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大都存在情绪障碍,应及早发现和诊治。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吉林医学》2010,(26):4499-4499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冠心病焦虑抑郁程度,将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郑州市某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42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90.48%和80.95%,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原发疾病、住院时间和年龄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存在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这种负性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及身心健康;提高人文素质、了解患者、注重行为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