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发生凋亡与基因调控密切相关,调控过程有多基因参与,包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家族、血清凋亡相关蛋白Fas及其配体FasL系统、p53基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和即刻早基因等,其中caspase家族参与凋亡各个时期,是细胞凋亡途径的核心成分。该文就这些基因在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调控机制中的作用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它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密切关系。本文详细阐述了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基因调控以及如何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有效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它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密切关系。本文详细阐述了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基因调控以及如何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有效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不同阶段的神经细胞凋亡与c—fos基因表达Fos蛋白的水平,探讨c—fos基因在颅脑创伤后凋亡的作用。方法以Feenev法制作大鼠颅脑外伤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在处理后6、24、168小时处死动物,分别用免疫组化、TUNEL法测定脑组织Fos蛋白和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颅脑创伤后6小时及24小时大鼠脑外伤组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Fos蛋白较假手术组表达明显增高,其与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在慢性期168小时大鼠脑外伤组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Fos蛋白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有所下降而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c—fos基因很可能参与了颅脑创伤后的细胞凋亡过程,阻断c—fos基因在颅脑创伤后的表达上调,可望能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受到生理和病理性刺激后出现的一种自发的死亡过程,是多细胞有机体调控机体发育、控制细胞衰老、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细胞凋亡发生过程的启动和进行受到精确调控,具有独特而复杂的信号系统.本文主要探讨bcl-2基因家族、细胞色素C、抑癌基因p53、Caspase蛋白酶家族及Fas在细胞凋亡的作用,概述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Caspase-9在氟尿嘧啶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检测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9的活化及caspase 9活性变化 ,以确定caspase 9在氟尿嘧啶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氟尿嘧啶处理HepG 2细胞 ,分别作用 2 ,4,8,16,2 4h ,用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9的活性变化 ;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 9的活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caspase 9抑制剂后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变化。结果 氟尿嘧啶处理肝癌细胞 4h后caspase 9活性开始升高 ,于 16h达到高峰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Western blot分析发现caspase 9被蛋白酶水解切断后形成的 10kD片段 ;使用caspase 9抑制剂后 ,肝癌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下降 ,抑制剂组与氟尿嘧啶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9被活化 ,活性明显增强 ,caspase 9抑制剂可阻断这一过程。结果表明caspase 9参与了氟尿嘧啶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半胱天冬蛋白酶 (caspase)与凋亡的研究正日益受人们的重视 ,而caspase 3又是caspase家族中的关键性酶。Caspase 3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对caspase 3及家族的研究必将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开凋亡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损伤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其所致病理损伤既有神经元的急性水肿、坏死,又有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且在梗死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是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主要形式。许多研究提示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与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ICE参与了这种迟发性死亡。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限Caspase-3蛋白的表达,旨在从分子水平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外伤的抗凋亡作用,比较大小剂量纳洛酮对实验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家兔77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分别予非颅脑损伤、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后大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及颅脑损伤后小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处理,15天后均断头处死,于致伤处和对侧处分别取材,利用TUNEL法制作切片,观察及比较各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结果致伤处或对侧处,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两两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值从小到大为: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具有抑制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大剂量纳洛酮应用可以较显著抑制严重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IL)-6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寿命,而IL-10和异丙酚则可以对抗IL-6的这种作用。但这些细胞因子和药物影响中性粒细胞凋亡过程的机制尚不清楚。caspase家族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激活的caspase作用于另外caspase的前体,可使其激活,形成级联反应。在细胞内caspase作用于DNA修复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从而导致细胞凋亡。caspase-3是caspase家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方法选用家兔77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分别予非颅脑损伤、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后大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及颅脑损伤后小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处理,15天后均断头处死,于致伤处和对侧处取材,采用SP法制作切片,观察比较各组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量.结果致伤处或对侧处,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量两两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值从小到大均为: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结论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可能参与纳洛酮抗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家族是诱导脊髓损伤后细胞发生凋亡的关键酶,其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3是最重要的效应性蛋白水解酶,其活化对细胞凋亡是必需的。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3的活性或拮抗其功能可使细胞凋亡受抑,减轻继发性组织损伤,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疾病之一,多种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并且是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小窝蛋白(Caveolin)家族作为内皮细胞表面的标志性蛋白,能够参与调节受体、酶、信号传导、跨细胞转运等多种内皮细胞功能。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窝蛋白家族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因为缺血时间、再灌注时间、缺血模型、组织标本等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脊髓三种不同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三种不同脊髓机械性损伤对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脊髓挫伤、持续性占位、脊髓横断三种大鼠损伤模型,在伤后1、4、7d观察损伤断面神经细胞凋亡现象。结果脊髓挫伤组:灰质三个时间组的凋亡指数波动明显,灰质中凋亡指数4d时最高;白质中凋亡细胞除背侧束外腹侧束也存在;另外细胞凋亡以少突胶质细胞凋亡为主。脊髓持续性占位损伤组:灰质、白质细胞凋亡指数在4d和7d组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白质凋亡细胞在受压的背侧束、外侧束为主。脊髓横断损伤组:灰质、白质在三个时间组中均有大量凋亡细胞。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虽然存在主动死亡(细胞凋亡)方式,但凋亡在时间和部位上与损伤类型、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丙戊酸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PA)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并通过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和蛋白表达变化探讨VPA诱导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M1Tr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改变。结果VPA0.75~4.00mmol/L干预BGC-823细胞24h和48h后,细胞生长被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VPA0.75mmol/L,24h时细胞凋亡率为(7.2±0.5)%,48h时为(9.2±1.0)%;VPA4.00mmol/L,24h时为(16.7±2.2)%,48h时为(20.4±1.6)%],与对照组[24h时细胞凋亡率为(4.9±0.2)%,48h时为(5.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呈时间、剂量依赖趋势;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被明显上调.活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spase8活性及蛋白表达在VPA作用24h后未见明显改变,48h后仅轻度增加。结论VPA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而且该作用主要通过激活caspase9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实现;caspase8介导的外源性细胞凋亡途径未参与或仅部分参与了该诱导过程。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神经细胞死亡的方式不仅仅是坏死,同时细胞凋亡广泛存在。本研究旨在探讨Fas、Caspase-3基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在脊髓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HSP)72对ATP耗竭时细胞色素C释放所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代谢抑制剂暂时性阻断细胞内ATP的生成,引起细胞凋亡。应用热处理细胞或编码HSP72 RNA的腺病毒感染细胞,诱导HSP72的表达。以Western印迹检测释放于胞浆内的细胞色素C。荧光肽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ATP耗竭时,释放至胞浆内的细胞色素C的含量增多,caspase 3活性增强;细胞内ATP再恢复时,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caspase 3活性进一步增加,细胞体积缩小,核浓染、固缩,形成凋亡小体。预先热处理后,各组细胞色素C的释放明显减少,caspase 3活性显著抑制(P<0.05,n=3)。高表达HSP72时,各时间点caspase 3活性的抑制程度与热处理组相似,细胞体积缩小,核浓染、固缩,凋亡小体的形成明显减少。结论 HSP72可抑制ATP耗竭时细胞色素C所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是抑制凋亡通路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caspase 3的激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锌离子(Z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凋亡的影响,从而为锌离子在腹透相关腹膜炎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传代、经鉴定后分组:(1)对照组; (2) LPS组; (3) ZnSO4组; (4) ZnSO4/LPS组.应用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RPMC凋亡率,并采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P-Akt,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胧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胧氨酸蛋白酶8(caspase8)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上清液TNFα,TGF-β1,sFas和d sFasL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RPMC凋亡细胞数量和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表达升高.与LPS组相比,ZnSO4作用组RPMC凋亡细胞数量和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表达明显降低.LPS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sFas和d sFas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nSO4作用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sFas和sFasL浓度显著低于LPS组.与LPS组相比,ZnSO4作用组P-Akt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ZnSO4可能可以逆转LPS所致的RPMC凋亡,对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过程中所导致的RPM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caspase蛋白在促进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对细胞凋亡过程的实验研究时,常可检测到caspase蛋白.现就caspase蛋白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脊髓继发性损伤的过程十分复杂,包括炎症反应、缺血、脂质过氧化作用等,病理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参与脊髓损伤(SCI)后所致的继发性损伤过程,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是神经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