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断血流皂苷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丙烯酸树脂Ⅱ为囊材制备断血流皂苷微球及评价其体外释药情况.方法: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断血流皂苷微球,以微球的外观形态、收率及包封率为优化指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条件,并对微球进行2种不同介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体外释放度评价.结果:制得的断血流皂苷微球在电镜下,球形表面圆整,粒径分布适宜,收率(97.53±2.39)%,包封率(92.87±4.2)%.断血流皂苷微球在人工胃液中3h不释药;在人工肠液中1h内释放不到30%,3h释药接近60%;此后释药趋于缓慢,8h释药>80%.结论:所制备断血流皂苷微球有良好的外观形态、较高的收率及包封率.  相似文献   

2.
叶晓莉  王选深  王彬辉  魏颖慧  冯健  包强  李范珠 《中草药》2011,42(10):1956-1962
目的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并对影响其体外释药的包衣处方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机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并通过依次包衣时滞内层(Eudragit RL 30D)和pH依赖外层(Eudragit FS 30D)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相似因子(f2)法统计分析释药曲线,考察影响大黄素微丸体外释药的处方因素。结果最佳时滞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RL 30D增重5%,HPMC用量60%,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15%;最佳pH依赖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FS 30D增重4.6%,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5%。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和人工肠液中3 h的累积释药率小于10%,人工结肠液7 h内基本释放完全,具有明显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结论通过调整时滞层及pH依赖层包衣厚度可以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缓释与矫味为目的,制备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药物复合物,分析黄连总生物碱的载药树脂的含量及溶出度。方法建立RP-HPLC方法,测定不同批次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的质量,同时评价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释放情况。结果所制备的不同批次的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65.68%~68.91%,RSD为2.22%。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经1h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累计释放度分别为8.6%、80.2%、77.3%。结论所制备的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中总生物碱含量稳定。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在水中释放量小,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释放度均大于75%,可起到一定缓释与矫味剂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一种制备壳状中空微囊的新方法,并考察致孔剂对微囊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囊材聚乙烯醇(PVA中加入致孔剂聚乙二醇(PEG,采用悬浮界面交联法制备氟尿嘧啶(5-flurouracil,5-FU壳状中空微囊,通过考察其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优化处方工艺。通过考察体外释药性能,研究致孔剂对微囊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 该新工艺制备的微囊为壳状中空结构,其平均粒径为22 μm,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15.6%、84.8%。加入致孔剂的中空微囊,24 h体外累积释药量达93.2%。结论 悬浮界面交联法能够制备具有壳状结构的PVA中空微囊,可在壳膜层中加入致孔剂,增加物质传输能力。此法制备的微囊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海藻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共混体系为载体材料,制备黄连素结肠靶向凝胶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载药凝胶微球,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法对微球制备处方进行优化,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对微球进行包衣,并对其在人工胃液、小肠液、结肠液中的释药行为进行考察。结果:凝胶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处方为:多糖浓度为2.0%、共混比例为5∶1,加药量为0.5g;最佳包衣工艺处方为:Eudragit S100浓度为5%,包衣增重为35%,增塑剂用量为20%,抗粘剂用量为30%。结论:该工艺制得的凝胶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均较高,药物在人工胃液、小肠液中释放少量,在人工结肠液中2h释放完全,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释药性能。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6,(2)
目的制备pH依赖型黄芩苷纳米晶体结肠靶向微丸,并对影响其体外释药行为的包衣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探头超声联合高压均质技术制备黄芩苷纳米混悬剂,用流化床干燥法固化成纳米晶体微丸,并考察其再分散后的粒径、Zeta电位和多分散指数。然后,将上述纳米晶体微丸进行流化床包衣,以微丸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对包衣处方进行优化。结果黄芩苷纳米晶体微丸再分散后,平均粒径为(281.90±10.56)nm,多分散指数(PI)为(0.195 1±0.043 2),Zeta电位为(-31.7±2.1)m V。最优包衣处方为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8%的柠檬酸三乙酯(TEC)为增塑剂,50%的滑石粉为抗黏剂,包衣增重量为15%。所制得的黄芩苷纳米晶体结肠靶向微丸在人工胃液2 h、小肠液4 h中的累积释药率小于13%,而在人工结肠液4 h中达93%。结论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释药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载姜黄素mPEG114-PCL36纳米胶束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情况.方法:利用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聚己内酯(mPEG114-PCL36)嵌段共聚物,通过FT-IR和1H-NMR确证其结构,芘荧光探针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采用透析法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共聚物质量浓度、姜黄素质量浓度、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对包封率、载药率和胶束粒径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载药率、包封率,激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动态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制备的纳米胶束平均粒径(48.5±1.7) nm,粒径多分散系数(0.20±0.07),包封率(49.12±1.26)%,载药率(4.46±0.12)%,72 h体外累计释放率41.9%,无明显突释现象.结论:透析法制备的姜黄素mPEG-PCL纳米胶束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8.
李瑞珍  廖华卫  陈飞苑 《中药材》2007,30(8):1025-1027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时间双重控制型结肠定位释药片,并建立其体外释放度检查方法。方法:以葛根素和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考察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该制备工艺得到的片剂体外释放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中2h时溶出度未检出葛根素和盐酸小檗碱,在人14,肠液4h时两指标累计释放率均低于10%,而在人工结肠液1h时葛根素和盐酸小檗碱累积溶出90.07%和89.87%。结论:制备得到pH依赖-时间双重控制型结肠定位释药片具有比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盐酸表柔比星长循环热敏脂质体(EPI-LTSL)并进行处方优化,考察其体外热敏释药性质。方法pH梯度法制备EPI-LTSL,葡聚糖凝胶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测定包封率,HPLC测定药物含量。进行优化处方,采用荧光淬灭法测定脂质体的体外热敏释药率。结果优选处方制备的EPI-LTSL为半透明橘红色,磷脂质量浓度为75mg.mL-1,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肉豆蔻酰溶血磷脂酰胆碱(MSPC)摩尔比为82:8;药脂比为1:10,平均粒径小于100nm,载药量大于2mg.mL-1,包封率99%,相变温度为42.76℃。EPI-LTSL37℃水浴15min的累积释药小于5%,而43℃水浴4min的累积释药达到90%以上。结论制备的EPI-LTSL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热敏释药性质良好。采用荧光淬灭法测定EPI-LTSL体外热敏释药率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10.
杨凯  马子豪  李源  高元平  杨晓  曾锐  张吉仲  何欣  王怡晗 《中草药》2020,51(14):3645-3654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白及多糖(BSP)/聚乙烯醇(PVA)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复合纤维,并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方法以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3个力学性能数据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BSP质量分数、PVA质量分数、BSP/PVA体积混合比、凝固时间和纺丝速度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对BSP质量分数、BSP/PVA体积混合比和凝固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优化BSP/PVA复合纤维的纺丝工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扫描、吸湿性测试,表征和分析纤维的形貌与结构、热学性能、吸湿性能。以盐酸小檗碱(BH)作为模型药物,评价复合纤维的载药性能及载药纤维的抗菌活性。结果最佳纺丝工艺为BSP质量分数7.5%,BSP/PVA体积混合比1∶1,凝固时间3min。复合纤维的表面致密,内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产生分子间作用力,热/力学性能增强,吸湿性能表现优良。复合纤维载药包封率达70.2%,载药纤维在抑菌圈测试中形成明显的抑菌圈,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优化的纺丝工艺可行、成本低廉,制备的BSP/PVA复合纤维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且具有一定包载能力,其在生物医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pH依赖型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拟制备用于治疗痢疾、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等疾病的中药新制剂pH依赖型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考察,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白头翁汤中的有效成分白头翁皂苷B4和盐酸小檗碱为评价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考察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拟定了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并进行了体外释放度评价,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H溶出液中未检测到白头翁皂苷B4和盐酸小檗碱,在人工小肠液4H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小于5%,而在人工结肠液1H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达90%以上。结论:制备得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该制剂能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结肠用美沙拉秦壳聚糖胶囊的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5-ASA)结肠靶向给药胶囊,并评价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将5-ASA装于壳聚糖胶囊中,再以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包裹胶囊,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pH1.2盐酸溶液及pH6.8磷酸缓冲液中的体外释放性能。将荧光素钠(FS)作为模型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以激发波长470 nm,发射波长513 nm荧光检测其在模拟大肠液中的体外释放性能。用扫描电镜法评价壳聚糖胶囊在模拟大肠液中的降解作用。结果 载药壳聚糖胶囊在pH1.2盐酸溶液及pH6.8磷酸缓冲液中药物累积释放量6 h内不大于10%,而在模拟大肠液中,4 h释药基本完全。电镜扫描表明,在盲肠内容物中壳聚糖具有明显降解作用。结论 用HPMCP包膜的壳聚糖胶囊具有潜在的结肠靶向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藤素结肠定位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pH依赖、时滞双重机制控制的黄藤素结肠定位片释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和聚乙二醇6 000作为隔离层,以丙烯酸树脂Ⅳ号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时滞层,以pH依赖型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的混合溶液作为外层肠溶层.考察包衣片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药情况.结果:制备的黄藤素结肠定位片在pH 1.0人工胃液中2h不释药;在pH 6.8人工小肠液中3.5h释药量<1%;在人工结肠液中6h基本释药完全.结论:所制备的黄藤素结肠定位片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青蒿素多孔淀粉微球的制备、表征与水溶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难溶于水的脂溶性青蒿素(artemisinin,Art)通过多孔淀粉(porous starch,PS)负载后形成青蒿素多孔淀粉微球(Art-PSM),使其理化性质优于Art原药,从而改善Art的水溶性。方法采用物理吸附方法使PS微粒对Art原药进行负载,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制备Art-PSM的最佳条件。通过扫描电镜检测(SEM)、比表面积的测定(BET)、红外光谱检测(FTIR)、X射线衍射检测(XRD)、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检测分别对Art-PSM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与分析。分别检测Art-PSM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溶解度。结果通过对理化性质的表征验证了在最佳制备条件下,PS已成功负载Art形成微球,其载药量为(20.37±0.61)%,包封率为(81.86±3.06)%。PS负载Art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Art原药已完全被PS所吸附,体现出和PS一样具有无定形态结构,从而提高了Art原药的水溶性。Art-PSM的溶解度显著提高,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分别是Art原药的3.77、1.64和1.72倍。结论 Art-PSM显著提高了Art原药的水溶性,为解决难溶性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介孔分子筛SBA-15对奥美沙坦的组装及释放情况,考察介孔分子筛对药物的缓释机制,开发新型药物载体材料。方法 以三嵌段表面活性剂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按照TEOS-P123(1∶0.017)的物质的量比,使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介孔分子筛SBA-15。并利用溶剂挥发法将奥美沙坦组装于SBA-15分子孔道中,利用XRD、氮吸附、红外光谱法对组装前后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组装于分子上的筛奥美沙坦在模拟胃液及模拟肠液中的释放情况。结果 XRD图谱、氮吸附脱附曲线、红外光谱图表征均表明奥美沙坦成功组装于SBA-15孔道内。吸附到介孔分子筛上的奥美沙坦酯在模拟胃液中5 h时仅释放了30%左右,较短时间内,组装体中奥美沙坦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速率高于其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速率,随时间延长两体系释放速率逐渐接近。结论 介孔分子筛SBA-15对奥美沙坦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6.
pH敏感双层型苦参结肠靶向微丸的体内外释药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pH敏感双层型苦参结肠靶向微丸的体内外结肠靶向性能。方法:采用桨法对微丸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评价,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实时监测微丸在人体消化道内的运转情况。结果:该微丸在人工胃液2 h、小肠液4 h共累积释药26.18%,而在人工结肠液中2 h后,累积释药达99.52%,基本释放完全。微丸口服后1 h,完全自胃部排空,5 h后所有微丸均到达结肠。在胃、小肠各部均未检测到微丸的崩解,进入结肠后开始检测到崩解溶散现象,10 h后检测到明显崩解,24 h后微丸在结肠完全崩解溶散。结论:该微丸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释药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寒水石生品、炮制品在人工胃肠液中的溶出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南、北寒水石奶淬、水淬、生品在人工胃肠液中溶出率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人工模拟胃肠环境来分析寒水石的溶出情况,利用配位滴定法检测样品中主成分钙含量,计算溶出率.结果:南、北寒水石在人工胃液中溶出率在70%~ 110%,溶出率依次为奶淬<水淬<生品;在人工肠液中,南寒水石溶出率低于10%,其中生品溶出率最低,北寒水石低于20%,水淬制品溶出率最低.结论:南、北寒水石可能主要在胃内吸收,肠内吸收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黄连总生物碱靶向微丸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S100和eudragit L100-55双层包衣制备pH依赖型黄连总生物碱结肠靶向微丸。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进行了体外释放度和大鼠体内释放的初步评价。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盐酸小檗碱在人工胃液中2 h累计释放度<0.1%,在人工小肠液中4 h累计释放度<10%,在人工结肠液中3 h累计释放度>90%;体内试验表明在大鼠体内包衣微丸大部分能完整到达盲肠或结肠部,并在上述部位开始崩解释放。结论:pH依赖型黄连总生物碱靶向微丸能够实现结肠的定向释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前列宁肠溶胶囊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并考察复方中有效成分大黄素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前列宁肠溶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并进一步考察其在体外的释放度。结果:制备的3批前列宁肠溶胶囊在酸性介质中释放度小于10%,而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可迅速释放药物,50min药物累积溶出量可达90%以上。结论:本品处方及制备工艺合理,制剂稳定、质量标准可靠,能达到肠溶目的,可作为其他肠溶中药胶囊剂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