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杭州市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调查及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流动人口成为制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0~7岁流动儿童数量,已经超过本地同龄儿童的2.71倍。为了解杭州市开发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本次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0~7岁流动儿童的“五苗”覆盖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仅为46.08%,基础免疫教覆盖率为37.62%,单苗接种率为18.41~54.81%,均远低于本地常住儿童。流动儿童的建证情况与来自不同地区关系密切,来自省内其他地区的流动儿童明显高于省外流动儿童。结论流动儿童未接种人群中31.45%的人表示不知道要接种,22.58%的人不知道接种地点和时间,是未进行免疫接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杭州市监测点性病现状,为制订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杭州市监测点性病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监测点属于高发病地区,以NGU、淋病为主,但艾滋病疫情呈现快速增长,其中性病总数女性略多于男性,20-39岁的青壮年占77.83%;该监测点监测系统较为完善,但存在流动人口数量大、传染源控制欠妥等问题。结论采取多部门合作,整顿性病诊疗市场,推广安全套使用,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来遏制性病/艾滋病的增长与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杭州市开发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开发区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免费提供安全套等形式,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人员对问卷中13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输血会传染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12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与健康教育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P〈0.05)。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国家针对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两项知识的知晓率仍低于50%;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也低于50%。流动人口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78.20%)、报纸和杂志(65.92%),喜欢的宣传方式主要为电视(58.13%)、报纸、杂志等(43.08%)。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但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部分知识认知程度仍很低,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石景山区流动人口传染病就医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居住的流动人口对传染病的认知和态度及就医的方式、习惯和环境等情况,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方法整群抽样,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3.1%的人患病后不采取措施等待自愈、24.09%的人自我治疗、71.9%的人患病后虽去就医,但其中19.4%的人到基层卫生机构和私人诊所进行治疗。只有在疾病严重时,才会去高层级医疗机构。结论流动人口是社区的弱势人群,应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使他们的利益和健康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市医院医防整合现状,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临床与疾病预防控制整合机制提供依据和对策建议。方法在杭州市97所县级以上医院随机抽取有关业务人员112人,采用无记名形式进行自编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①医院防保现状调查:单独设置预防保健科总覆盖率为75%;单独设置院内感染管理科的总覆盖率仅为52.68%;将疫情报告和健康教育、慢病防治与临床医生业绩考核挂钩的总覆盖率分别为76.79%和61.61%;医院疫情漏报率自查频率为每月1-2次的为71.43%。②防保人员对医院关系的认知调查:对医院与疾控部门的合作认为好的占66.96%,而对疾控部门给予医院的技术指导完全认同的占58.04;认为造成医防分离的主要原因为重医轻防(64.15%)和政府协调管理、职能划分不清(54.72%)。结论医政与疾控管理层的整合应加强;建立疾控中心与医院交流协作机制;研究制定医院防保人员的待遇政策。  相似文献   

6.
北京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现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北京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以及流八城市的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提供服务的现状.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收集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结果 被调查的539名育龄妇女.平均年龄29.6岁,90.9%已婚,其孕期早检率为43.7%、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37.6%,选择回户籍地分娩的妇女住院分娩率(67.5%)高于留在北京分娩的妇女的住院分娩率(37.6%)。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妇女的住院分娩率(63.8%)高于初中以下者的住院分娩率(46.4%)。定性调查发现。流八地医疗保健机构、公安、街道等部门的人员和经费是按户籍人口进行配置的.因此这些部门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时,面临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提供妇幼保健的医疗单位的现有服务模式、收费标准等影响流动人口妇女孕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结论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率低下。建议政府在为医疗保健部门人员经费配置时考虑流动人口数量;另外,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需加强多部门合作,改变现有服务模式、提供适宜流动人口的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7.
1997~1998年浙江省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浙江省1997-199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①流动人口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占全省总发病数的3.58%;②流动人口传染病病例60%为外省流动人口;③1998年流动人口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比1997年增加17.87%,非流动人口增加2.22%,且外省流动人口增加幅度>省内流动>市内流动;④流动人口除甲肝外的肠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儿童疫苗免疫相应疾病以及疟疾、新生儿破伤风的百分构成明显高于非流动人口;⑤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病种结构基本相似,提示流动人口以现住地感染发病为主。但艾滋病、疟疾等类似疾病由外省输入或带入的可能性大。目前,流动人口的传染病问题已日益突出,要巩固传染病防治成果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监测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目前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现治疗管理现状。方法利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病案、转诊追踪登记本、患者转入和转出登记本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深圳市宝安区共登记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1697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构成以新涂阳患者为主,占56.0%(951/1697),患者的来源以转诊为主,占89.4%(1517/1697);患者转诊到位率为32.7%(5554/16988),追踪率高但追踪到位率较低,总体到位率为61.8%(10496/16988);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方式以全程督导为主,系统管理率偏低仅为35.0%(594/1697);新涂阳患者2、3月末痰菌阴转率为68.8%(654/951)和79.2%(753/951),成功治疗率为73.6%(700/1105)。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肺结核防治工作仍有待加强,探索结合流动人口治疗需求的治疗管理新模式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028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已婚男性133人(12.9%),未婚男性86人(8.4%);已婚女性687人(66.8%),未婚女性122人(11.9%)。年龄以18~35岁为主(74.6%)。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得分低于女性(P〈0.01),男性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于女性(P〈0.01)。离家务工时间0.5~4年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低于其他组(P〈0.01)。已婚者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未婚者。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其他职业人员。随教育程度增高或收入增加,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也明显增加。结论未婚、中低学历、从事非技术工作和低收入人群,以及离家务工时间较短的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莱芜市学校饮用水的卫生现状,保证师生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2003年10月调查莱芜市64所学校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和水质污染情况。[结果]6.3%的学校配备水质消毒设施,取得卫生许可证;25.0%的学校供水人员每年都参加健康查体;42.2%的学校建立了卫生组织和管理制度;28.1%的学校蓄水池定期清洗消毒;4.7%的学校能对水质细菌学指标进行检验;96.9%的学校能够供应充足的饮用水,但水质较差,合格率仅为59.4%。[结论]莱芜市学校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大水改投入,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州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现状和产后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探索针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模式。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流动人口产后妇女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为匿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8.50±4.00)岁;职业以公司职员和无业人员为主(59.7%);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为主(63.3%);既往有人工流产史的占28.03%。研究对象产后愿意接受避孕宣教的时间前三位依次为产后42d体检时、婴儿体检或免疫接种时、产后访视时,希望产后避孕宣教的来源依次为网络、科普宣传和展览、医生,希望通过宣教了解的内容依次是避孕药具的优缺点、避孕方法种类和性传播疾病。结论:产后是落实避孕措施的关键时期,应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提倡加强产后医务人员提供的避孕指导,以提高流动人口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心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10):928-930
目的了解郑州市职业卫生现状,以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法对辖区内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对352个单位车间进行了空气监测,粉尘超标率为2.36%~19.93%;毒物超标率2.02%-6.55%;物理因素超标率3.62%。19.18%。对25726人次进行了职业性健康体检,检出尘肺1317人次,苯中毒15人次。结论目前郑州市厂矿企业职业卫生存在着管理无序、相关技术设备落后、审批把关不严等问题。应采取政府协调、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等综合措施改进和完善郑州市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3~2007年宁波市海曙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病情况,以制订流动人口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宁波市海曙区登记的流动人口结核病年报表、登记本及治疗管理卡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共发现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187例,性别比例为2.34:1。发病年龄以15~44岁为主,职业以民工、农民和工人为主。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由2003年的16.16/10万上升到2007年的36.78/10万,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数占全区结核病人的24.77%。结论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率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并将流动人口结核病纳入区域预防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14.
海盐县7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海盐县1996~200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监测结果。方法:对1996~2002年结核病监测年报表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7年间,新登记肺结核病人119例,年均新登记率90.46/10万,其中涂阳新登记率34.41/10万;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占全县病例数的4.76%上升到16.13%;以15~34岁为主,占75.63%;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82.98%。结论:流动人口肺结核发病率高,病情重,对其进行肺结核免费治疗管理,提高发现率和治愈率是控制结核病至关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网络直报系统归属为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本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90例,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户籍人口。发病有明显季节性.3月开始上升,6月达高峰,7月下降;年龄分布以2~6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0.77%;幼托儿童与散居儿童发病比为2.40:1;男女性别比为1.20:1。结论加强疾病监测、开展危险因素分析.加大流行季节对幼托机构、学校、流动人口集聚地等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健康干预,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伤害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开展流动人口伤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杭州市310名流动人口进行了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47.8%的流动人口认为伤害的危险性较大,47.4%没有参加伤害保险,72.6%认为有必要进行伤害健康教育;41.6%的流动人口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伤害急救知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流动人口对伤害急救的态度和相关行为倾向有所不同(P〈0.05)。结论流动人口对于伤害的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需求性,伤害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开展形式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青岛市开发区的职业卫生状况,探讨监督管理的对策,于2003年3~10月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企业进行职业危害调查。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中断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英  陈伟  宋金德 《中国健康教育》2009,(9):685-686,689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中断治疗情况及原因,探讨提高病人完成治疗率的有效途径。方法统计深圳市罗湖区《2005—2008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登记本》中断治疗病例,比较中断治疗肺结核病人的性别和年龄,对中断治疗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登记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1147例,中断治疗102例,占8.9%。男女比例为2.29:1,没有中断治疗的男女比例为1.57: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断治疗主要原因由高至低排列为返回原籍(32.3%)、症状缓解(25.5%)、经济困难(20.6%)和药物不良反应(16.7%)。结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中断治疗情况男性较多,原因以返回原籍为主,应该加强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落实激励措施,统一实施跨区转诊的政策,提高病人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能力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健康教育机构能力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各级健康教育机构的能力建设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省级健康教育机构(共计32个机构)在能力建设中经费投入、工作设备配置、队伍建设、机构建设等9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设置了健康教育机构,其中独立法人机构13个,非独立法人机构19个,59.00%以上机构隶属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主管部门;85.00%以上机构拥有现代办公设备;业务人员占77.35%,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研究生以上学历仅占4.68%;78.00%以上的省有完整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31.00%的省级机构开设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网站,年访问量近10万人次;75.00%的省有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结论省级健康教育机构网络健全,但管理部门不统一,常规工作经费不足,高层次专业人员缺乏,队伍建设亟待提高,信息网络建设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抑郁与自测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的抑郁和自测健康状况,并探讨流动人口抑郁与健康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无锡市1001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组抑郁自测量表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流动人口组抑郁发生率为34.2%;流动人口的健康得分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外出打工年限有关;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与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和总体健康得分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1);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中各因素之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存在一定的联系,对他们不仅需要进行生理健康教育,还应进行相关的心理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