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姜正武  朱诚 《上海医学》1994,17(1):7-10
作者观察了20例颅内血肿伤员伤后血清和脑脊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20例均接受急症手术治疗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5mg/kg)。结果发现,颅脑伤后血清和脑脊液中LPO含量明显升高,伤情越重,LPO含量升高越明显(P〈0.01);颅脑伤后LPO含量与颅内压有关,二者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4例手术后第1天血清和脑脊液中LPO含量明显高于同等伤情的其他6例伤员;血清中和脑脊液中的LPO含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缺氧大鼠的大脑皮层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和巯基含量的变化及金属硫蛋白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缺氧组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巯基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金属硫蛋白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使巯基含量升高。结果提示:缺氧可引发大脑皮层细胞脂质过氧化,抗氧化剂金属硫蛋白对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2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脊液的过氧化脂质含量。结果表明,患者脑脊液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增高,提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故脑脊液中过氧化脂质含量的测定对判断急性脑血管病程和估计予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锌、硒对铅致小鼠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单独给铅和联合给铅、锌及铅、锌、硒时小鼠红细胞及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ipidper oxidase,LPO)含量的变化以及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 Px)活性的变化.结果,单独给铅时红细胞和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升高的同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联合给铅、锌或铅、锌、硒时红细胞和脑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降低,同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而且铅、锌、硒联合染毒时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铅、锌联合染毒的小鼠,与单独给铅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血浆及脑脊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91例急性脑血管病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和血浆MDA含量的观察,并对51例作了脑脊液MDA含量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脑脊液MDA的改变更为显著,作者认为血浆MDA反映全身组织的脂质过氧化,脑脊液MDA直接反映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在血浆MDA的动态观察中发现MDA的变化与病情转归密切有关,好转组逐渐下降,恶化组明显增高,血浆MDA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草类黄酮在自由基介导的脑脂质过氧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液氮冷冻造成家兔局灶性脑损伤,其中一组用甘草类黄酮治疗。测定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检测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及水含量。结果表明,甘草类黄酮治疗组脑组织水含量、血清及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均较单纯脑损伤组低,而红细胞SOD活力较单纯脑损伤组高。实验证明甘草类黄酮具有明显清除自由基及拮抗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铅所致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醋酸铅,可使小鼠红细胞和脑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升高,且降低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注射锗和铅可使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显著下降,而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种用柠檬酸钠缓冲液快速沉淀提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方法,获得的LDL可达电泳纯。同时测定血浆总的脂质过氧化物(T-LPO)和LDL中的脂质过氧化物(LDL-LPO)含量。结果表明,血浆LPO含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LDL组分中,提示LDL是LPO的主要载体,LDL-LPO含量更能确切反映机体的脂质过氧化速率。  相似文献   

9.
脂质过氧化物又称为过氧化脂质,是游离或结合的不饱和脂肪酸在自由基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细胞膜毒性。正常生物体内存在着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形成的防御机构,使脂质过氧化物始终保持在低水平。失血性休克或内毒素性休克均能导致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急剧增高,是导致细胞损伤、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地塞米松是抢救休克的常用药,除能改善微循环,还有保护细胞膜等作用。本文报导利用犬制做失血性休克模型,通过测定休克犬的血清和心、肝、肺、肾等脏器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探讨地塞米松对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及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TBA荧光法测定大鼠烫伤后肺组织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用薄层层析法及膜天平技术测定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组成与功能的变化。观察到大鼠体表烫伤后血浆和肺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卵磷脂比例减少,双饱和卵磷脂在卵磷脂中的百分比减少,溶血卵磷脂和磷脂酰乙醇胺比例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降低。实验结果提示,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降低与脂性成分自身的变化有关,可能是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增加致双饱和卵磷脂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 60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血栓素B2 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 :冠心病组与健康组相比较脂质过氧化物和血栓素B2 含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特别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脂质过氧化物和血栓素B2 含量呈非常显著升高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非常显著降低。提示 :脂质过氧化物和血栓素B2 含量升高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对血管壁损害 ,在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尤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40—79岁168人的血清丙二醛和血脂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与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升高脂质过氧化物亦加重。提示动脉硬化、衰老与脂质过氧化物有关,对动脉硬化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睾丸扭转复位后损伤的进展变化。方法: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脂质过氧化物为检测指标,测定睾丸扭转不同时间及施行复位手术后的组织受损情况。结果:睾丸扭转时间越长,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越高。手术复位使脂质过氧化物的产量进一步上升。结论:单纯的睾丸扭转复位手术会加重组织损伤,应提倡手术同时选用有效的药物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胆固醇和蔗糖负荷对脑组织脂质及其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的影响变化。方法:采用薄层层板法测定胆固醇和蔗糖两种负荷后家兔血浆、主动脉及脑组织脂质的百分比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胆固醇组脑组织中胆固醇酯(CE)和胆固醇酯过氧化物(SpotX)百分比明显增加,蔗糖组脑组织中的中性脂肪(TG)百分比含量也明显增加。胆固醇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主动脉LDL以及脑组织脂质三者CE/TG的比率经周动态变化极为相似。结论:可用血浆LDL中CE/TG比率的变化来推测脑组织脂质代谢以及脑动脉硬化的形成和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血液中的SOD、MDA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腹正中切口开腹夹闭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下肢及盆腔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h组、缺血2h组、缺血1h+PNS治疗组和缺血2h+PNS治疗组。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血清中的SOD、MDA值以及缺血前后、三七总皂苷处理前后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腓肠肌的变化。结果:三七总皂苷可降低缺血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对大鼠骨骼肌的损伤。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拮抗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一方面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激活抗氧化酶SOD活性,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发挥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小鼠 CN80-2灌胃(3g/kg)14天,及鼠肝组织中加入 CN80-2(0.3g/ml)温育2h,均可提高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P<0.01,P<0.05),其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与冬虫夏草相近(P<0.05),CN80-2还可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烧伤患者15天内血浆和RBC的脂质过氧化速率,VE含量和硒谷胱甘肽过氧酶Se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增加,VE含量和SeGSHPx活性降低,以伤后10天为最显著:RBC的自发性溶血百分率和SeGSHPx活性增加,RBC VE含量降低。血浆和RBC的脂质过氧化速率增加和它们的VE含量降低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血浆LPO和VE含量以及SeGSHPx活性变化幅度与烧伤严重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临床收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标本为实验组,另外选取92例脑脊液标本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患者24h、一周及二周脑脊液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含量变化.结果:测试发现高血压脑出血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脑脊液中的含量有明显变化,与脑损伤程度和疾病转归有密切关系.实验组所有脑脊液标本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有明显改变,对疾病的临床转归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慢性单纯性胃炎、胃炎伴癌前损害及胃、食管癌三组患者血液及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胃炎伴癌前损害组及胃、食管癌组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慢性单纯性胃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P<0.005)。提示:脂质过氧化物对癌前损害性病变及癌肿的发生与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观测了猪双后肢高速钢珠弹伤后外周血多形核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s)活性氧产生量、血浆和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s,LPO)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提示,外周血PMNs自发和在酵母多糖刺激下产生的活性氧均增加,分别在伤后4h、8h达峰值,然后逐渐减少;血浆MDA变化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并与PMNs自发活性氧产生量的变化密切相关;肺组织匀浆和BALF中MDA在伤后24h时较正常的明显增加。文章对实验结果,特别是PMNs的功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