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摸清甘肃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与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在甘肃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随机抽取16所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的71201名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58.09%,其中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目前,青少年视力低下已十分普遍,其中80%以上为近视,它是青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视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今后的升学、就业及工种选择都有影响[1]。为了解诸暨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掌握影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因素及其发展规律,为学生近视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年9~11月份随机抽取诸暨市10所中小学校共9 043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视力监测资料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诸暨市城区1所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共5 912名学生;乡镇1所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共3 131名学生;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天津市武清区5~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情况,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和2所幼儿园,每个年级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至少80名,抽到的班级内所有学生参加调查,对其进行远视力检查和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的电脑验光检查。结果 2018年武清区视力调查共完成7所学校,调查2 182名。儿童青少年轻、中、重度近视检出率分别为40.47%、19.71%、5.36%;男生近视检出率为65.21%,女生检出率为65.91%;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高中的近视检出率分别为23.13%、56.08%、88.83%、78.49%,不同学段的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随学段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初、高中近视程度高于小学生和幼儿园大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其中14~组的近视检出率最高为91.67%。结论天津市武清区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从而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及近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丰台区2~3所幼儿园、2~3所小学、2~3所初中、2~3所高中、1所职高,对儿童青少年开展包括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的近视筛查。结果 2018—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分别为62.99%,57.65%和55.85%,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丰台区6岁儿童近视率15.63%,小学生近视率42.62%,初中生近视率81.44%,高中生近视率93.81%,职高生近视率73.00%;2020年,丰台区6岁儿童近视率9.16%,小学生近视率37.66%,初中生近视率76.10%,高中生近视率82.18%,职高生近视率70.20%;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随着年级升高呈逐步上升趋势;2018年,男生近视率59.32%,女生近视率66.93%;2020年,男生近视率51.46%,女生近视率60.32%;2018—2020年,男女生近视率均呈下降趋势,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丰台区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制定可行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社区共同参与,发挥家庭和学校联动机制,推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落实近视防控"四方责任",共同保护孩子的视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苏省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状况,为评价全省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在江苏省13个设区市抽取26个县(市、区),每个设区市包含1个城区和1个郊县,每个城区随机抽取7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职高1所)和2所幼儿园;每个县区随机抽取5所学校(小学、初中各2所,高中1所)和2所幼儿园.以整班为调查单元,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级,幼儿园在大班中抽取5.5~6.5岁儿童,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查.结果 共筛查学生60363人,近视检出率为60.0%,其中幼儿为14.5%,小学生为41.0%,初中生为81.8%,高中生(含职高)为90.2%,随年级增加,近视检出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483.00,P<0.01).近视检出率城区(62.4%)高于郊县(57.2%),女生(62.9%)高于男生(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5.45、183.29,P值均<0.05).近视程度构成轻度占47.8%、中度占39.9%、重度占12.3%,随着学段的上升,近视程度越严重,不同学段中近视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2.40,P<0.01).结论 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较高,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综合有效视力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5—2019年上海市徐汇区4~18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流行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全区视力不良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3所小学和2所中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视力检查和人口学资料调查,采用趋势性卡方检验描述视力不良的发展趋势。结果5年共筛查29613人次,2015—2019上海市徐汇区4~18岁视力不良检出率2015年为41.08%,2018年为50.59%,呈现逐年增长趋势(χ2趋势=127.45,P<0.05)。高中阶段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6.72%,幼儿园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1.95%,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级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7237.84,P<0.05)。4~18岁儿童青少年总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3,P<0.05)。4~6岁秋季出生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9.29%,低于其他3个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P<0.05)。结论徐汇区4~18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呈现较高水平,视力发展状况严峻。为预防视力不良的发生与发展,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和家长应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和意识,采取合理措施,抑制视力不良发展。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三明市中学生近视状况分析及相关健康教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了解三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情况和青少年预防近视相关知识状况 ,分析中学生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 ,探索健康教育对策 ,福建省三明市健康教育所于 2 0 0 3年 3月对市区初中段和高中段各两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并对近视常见的 6个发病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随机抽取市区两所初中学校初二年级学生和 2所高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发病因素问卷调查 ,共计 2 465人 ,其中初中生 1 2 0 1人 ,高中 1 2 64人。2 方法 ( 1 )由专业人员对被调查者进行视力检查 ,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生近视相关因素并探寻轻、中、高度近视可干预的主要行为,为实施家校结合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各区分别抽取6所中小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小学从四年级开始调查,抽到的班级全体学生共24 434名参与视力检测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选择x2检验,不同程度近视与用眼相关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20年河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抽取河北省13个市167个县(市、区)373 483名学生,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远视力和屈光检查,并在每市随机抽取其中一区一县,对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参加视力筛查的学生开展近视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选择χ2检验和χ2趋势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影响因素。结果 2020年河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54.27%,其中,轻度近视率为29.59%、中度近视率为19.73%、高度近视率为4.96%;女生近视率为57.96%,高于男生的50.88%,城区为56.76%,高于郊县的5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幼儿园6岁儿童近视率为17.54%,小学生近视率为40.61%,初中生近视率为73.96%,高中生近视率为84.09%,各阶段视力近视率不全相等(χ2=65 854.637,P<0.001),随着学龄段的增加近视率呈上升趋势(趋势性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9年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为评价和干预全省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在全省13个设区市每个选择1个城区和1个郊县,每个城区随机抽取7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职高1所),每个郊县随机抽取5所学校(小学、初中各2所,高中1所),以整班为研究单元,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级,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标化法对2019年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人数和近视程度进行估算。结果 共获有效近视筛查样本53 306人,检出近视32 828人,近视率61.6%,其中小学生为38.5%,初中生为80.2%,高中生(含职高)为89.0%,不同学段学生的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207.83,P<0.05)。近视率城区(64.0%)高于郊县(58.5%),女生(64.3%)高于男生(5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4.88、147.25,P值均<0.05)。近视程度:轻度占47.4%,中度占40.8%,重度占11.8%。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城乡中小学生近视现状,探讨近视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性,为进一步精准分级防控青少年近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全省18个市县选取31所中小学的13 193名学生,对其进行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和问卷调查。利用多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城乡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 结果 海南省城乡中小学生整体近视率为52.49%,其中城市近视率为56.57%,高于农村的49.04%(χ2=74.366,P<0.001);近视存在学校聚集性,多水平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在城市学生中,女生(OR=1.762,95%CI:1.494~2.079)、年龄大(OR=1.181,95%CI:1.062~1.312)、上学日放学后静坐学习时长≥2 h(OR=1.188,95%CI:1.032~1.367)和周末看电子产品时长≥1 h(OR=1.207,95%CI:1.028~1.418)的近视风险相对较高(均P<0.05);在农村学生中,女生(OR=1.724,95%CI:1.499~1.983)、年龄大(OR=1.198,95%CI:1.123~1.279)、周末静坐学习时长≥2 h(OR=1.195,95%CI:1.078~1.325)的近视风险相对较高(均P<0.05)。睡眠时长越长,风险相对越低(OR=0.887,95%CI:0.822~0.957,P<0.05)。 结论 海南省中小学生近视率相对较低,且存在城乡差异,应从课后作业、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和睡眠时间等方面加强家校合作,切实有效地加强近视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儿童的屈光状态,为制定上海市儿童眼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19年3-9月期间对上海市闵行区14所学校共15 590名青少年儿童进行了检查,包含裸眼视力(标准对数视力表)、自动电脑验光及眼部健康检查等。结果 共15 527名青少年儿童完成检查,其中男生8 230人,女生7 297人。双眼裸眼视力均≤4.7者占21.62%(3 357/15 527),仅有2 205人配戴眼镜,占65.68%。女性近视、高度近视和散光的患病率(分别为44.65%、3.00%、24.80%)均高于男性(分别为39.81%、2.26%、23.17%)。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患病率逐渐增高(χ2=1 962.095、787.61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女性与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明显相关(年龄:OR=1.339,95%CI:1.321~1.358,P<0.001;女性:OR=1.230,95%CI:1.149~1.317,P<0.001)。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学龄期青少年儿童屈光不正患病率较高。 年龄、性别均与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患病率存在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纵向研究来评估儿童个体屈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且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控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7年抽取湖南省8 129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4.9%,有随教育阶段(小学44.4%,初中73.2%,高中78.8%)升高的趋势(χ2趋势=702.732, P<0.001);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6%,19.9%和38.5%,其中轻度视力不良率(小学8.1%,初中6.8%,高中4.6%)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减少(χ2趋势=25.452,P<0.001),重度视力不良率(小学17.0%、初中44.2%、高中56.3%)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升高(χ2趋势=870.331, P<0.001);各教育阶段学生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65.232,P<0.001),随教育阶段升高,轻度、中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下降,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上升。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县城(χ2=10.013, P=0.002),女生高于男生(χ2=86.021, P<0.001),城区和县城女生分别高于城区和县城男生(χ2=29.891及63.352, P<0.001),城市男生高于乡镇男生(χ2=17.228, P<0.001)。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环境影响因素中,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2 h(OR=0.725,95%CI:0.661~0.796)及监护人和老师经常提醒读写姿势(OR=0.793,95%CI:0.720~0.873)为保护因素,平均每天写作业超过2 h(OR=1.520,95%CI:1.383~1.67)及平均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上网超过2 h(OR=1.358,95%CI:1.224~1.507)为危险因素。 结论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及重度视力不良率均较高,且随教育阶段升高。城市为重点地区,女生为重点人群。应采取措施减少中小学生写作业时间及使用电子设备时间,监护人及老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和增加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描述上海市松江区自报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相关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2017年在上海市松江区4个华东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项目街镇招募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其区域临床诊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不同特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调查11 849名自报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1.56±7.84)岁,其中女性占54.47%;血压控制率为38.69%,标化率36.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36,95%CI:1.029~1.254)、40~59年龄组(OR=1.831,95%CI:1.209~2.772)、60~74年龄组(OR=2.066,95%CI:1.367~3.124)、体重过低(OR=1.717,95%CI:1.083~2.721)、戒烟(OR=1.264,95%CI:1.054~1.515)、现在吸烟(OR=1.240,95%CI:1.104~1.393)是血压控制率的有利因素。超重(OR=0.817,95%CI:0.745~0.896)、肥胖(OR=0.683,95%CI:0.599~0.778)、并发糖尿病(OR=0.883,95%CI:0.808~0.965)、血脂异常(OR=0.872,95%CI:0.804~0.944)是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 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自报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不高,在采取药物控制措施同时应注意体重控制、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并发症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杭州低年级小学生用眼卫生与视力的关系及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视力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8年8-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余杭区3所学校小学三年级的980名学生,开展视力测量与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制结构问卷包括基本情况、用眼知识、态度、行为等,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用眼知识、态度、行为、总视力得分及其他因素与视力不良之间的关系。 结果 杭州市余杭区低年级小学三年级视力不良率为42.99%;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在视力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9,P=0.150),在类型视力不良分布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72,P=0.000);视力不良学生在用眼知识得分、用眼行为得分、总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6、15.619、10.033,均P<0.001);不同视力等级学生在用眼知识得分、用眼行为得分、总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69、117.400、51.994,均P<0.001);父母是否近视、用眼知识、用眼行为与视力不良发生相关(OR=1.370、0.973、0.924,95%CI=1.130~1.659、0.960~0.986、0.912~0.936);用眼行为因子中视力下降及时到医院治疗检查、趴着看书字写或使用电子产品、躺着看书字写或使用电子产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字写或使用电子产品、连续用眼30 min后让眼睛休息(往远处看、闭眼等)是视力不良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低年级小学生用眼卫生知信行得分与视力不良发生率呈负相关,得分越高视力不良发生率越低,尤其是在用眼知识与用眼行为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睡眠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抽取上海市24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填写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精简版(DASS-21)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家长填写中学生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 结果 有效样本1 986人,平均年龄(14.71±2.01)岁,男生1 019名(51.3%)。压力、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3.9%、51.0%和29.0%,失眠症状发生率为37.0%。在校正了人口学因素后,有压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中学生失眠症状风险分别高于无相应负性情绪中学生(压力:OR=2.17,95%CI:1.60~2.95;焦虑:OR=2.97,95%CI:2.27~3.88;抑郁:OR=2.59,95%CI:1.94~3.47),且在初中生中更高。 结论 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在初中生中相关性更高,应当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上海市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相关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于2011年12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7个区34个中学125个班级4 536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学生版长处与困难问卷(SDQ)以及自编儿童青少年家庭环境问卷采集信息,分析心理健康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 共收回问卷4 536份,其中有效问卷3 615份,有效率为79.7%。中学生总体心理问题异常检出率为9.1%,临界为11.0%。经常存在母子冲突和父子冲突的学生总体心理困难得分显著高于亲子关系和谐和一般的学生(P<0.05)。家庭因素中经常不和的父母关系(OR=1.351,95%CI:1.015~1.799,P=0.039)、母子冲突(OR=1.584,95%CI:1.133~2.216,P=0.007)和父子冲突(OR=1.461,95%CI:1.030~2.073,P=0.034)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结论 上海市在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与国际水平基本一致,父子冲突和母子冲突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示改善亲子冲突对维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全面了解我国中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出重点及方向。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吉林省、河北省三省22所中学5 000名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分别使用《初中生健康素养评价工具》和《高中生健康素养评价工具》进行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和健康行为5个部分。结果 三省中学生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69.67±10.04)分,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吉林省(OR=4.15,95%CI:3.03~5.69)及河北省(OR=2.18,95%CI:1.61~2.96)、学校位于郊区(OR=1.25,95%CI:1.01~1.56)、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OR=1.26,95%CI:0.99~1.60)和大专及以上(OR=1.98,95%CI:1.53~2.57)、喜欢接受健康教育(OR=1.99,95%CI:1.45~2.71)的中学生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更高;高中生(OR=0.50,95%CI:0.40~0.63)以及仅从学校(OR=0.62,95%CI:0.45~0.85)或家庭(OR=0.73,95%CI:0.53~1.01)接受健康教育的中学生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更低。结论 我国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家庭和学校需要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相同的责任,健康教育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建湖县学生视力状况及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为今后保护学生视力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县内不同五个方位的小学、初中各1所和城、乡高中各1所,对12所学校2 962名学生进行免费视力检测、屈光度列镜检查及影响近视发生发展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率和近视率分别为67.83%、58.24%;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视力不良率和近视率构成比差异显著(P<0.005);女生视力不良率和近视率高于男生,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且有50%~75%的近视学生与五项不良阅读习惯有关,有53.51%的近视学生与睡眠不足有关,其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与我县2010年学生视力不良率(57.12%)比较上升了10个百分点,且目前视力不良与近视构成以4.3以下和重度近视为多,其近视与遗传、用眼习惯、休息时间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小学生进行伤害发生及相关危险行为调查,运用χ2检验分析伤害发生现况,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 390份,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6.62%。初中生(22.67%)高于小学生、高中生(20.00%、8.89%);伤害发生类型以“跌倒/跌落”为主、发生地点以“家中”为主、发生部位以“下肢”为主;“住校”(OR=1.87, 95%CI:1.04~3.37)、“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OR=1.80, 95%CI:1.10~3.27)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骑车不听音乐”(OR=0.57,95%CI:0.40~0.81)、“兄弟姐妹同住”(OR=0.49,95%CI:0.17~0.99)、“父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0.60, 95%CI:0.40~0.89)是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2017年辖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北京市水平,需家庭、学校、社会从重点防护的伤害类型、伤害的影响因素等多角度进行干预,保护中小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