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双肽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对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谷氨酰胺组10例,对照组10例。从移植后当天至第20天,谷氨酰胺组患者除接受标准胃肠外营养支持外,每天给予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200ml;对照组采用不含谷氨酰胺的标准化胃肠外营养支持。两组均采用改良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2)预处理方案,采用环孢霉素加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分别干预处理当天,移植后第7、14、21、28和42天收集患者姐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1(INF-γ)、白介索2(IL-2)、IL-4、IL-10的水平,同时监测两组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谷氨酰胺组TNF-α、INF-γ和IL-2水平较对照组低,其中TNF-α、INF-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IL-4和IL-10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仅移植后第42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GVHD发生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符氨酰胺能使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向有利于预防GVHD的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重要性及各种营养素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106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PN组(n=42)和非PN组(n=64),比较两组患者在造血重建时间、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感染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核黄素、谷氨酰胺、结构脂肪乳等营养素的作用。结果接受PN支持的42例患者中,包含接受核黄素的患者33例,谷氨酰胺24例,结构脂肪乳26例。PN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非PN组(31.0%比51.6%,P=0.036),而两组的感染率(42.9%比46.9%,P=0.898)、GVHD发生率(21.4%比31.3%,P=0.26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49.5±9.8)U/L比(69.9±10.9)U/L,P=0.196]、粒系重建时间[(11.6±0.3)d比(12.3±0.3)d,P=0.187]及血小板重建时间[(14.1±0.9)d比(13.3±0.4)d,P=0.3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核黄素组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27.3%,有低于无核黄素组(44.4%)和非PN组(51.6%)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谷氨酰胺组、无谷氨酰胺组和非PN组在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感染率、GVHD发生率、ALT水平及造血重建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构脂肪乳组的ALT平均值为(38.7±4.9)U/L,有低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组[(68.5±23.0)U/L]和非PN组[(69.9±10.9)U/L]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可从合理的PN中获益。核黄素对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可能有益。结构脂肪乳与中长链脂肪乳对于肝脏功能具有同样的安全性。谷氨酰胺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双肽[N(2)-L-alanyl-L-glutamine;dipeptide glutamine,DPT)保护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患儿肠道外器官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7年11月,将56例拟接受HSCT的患儿按疾病种类作分层抽样分为两组:谷氨酰胺双肽使用组(DPT组,n=28)和对照组(n=28).DPT组患儿除接受标准胃肠外营养支持外,每天给予谷氨酰胺(glutamine,Gin),剂量为1.5 mL/(kg·d),共计21 d.对照组采用不含Gin的标准化静脉营养支持.检测应用DPT前1 d、第7、14、21 d患儿体重、肝功生化、血常规,并分析造血干细胞植入和移植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DPT组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长期发热(≥14d)发生率、咽痛咳嗽时间、尿频尿痛时间、发热总时间、最长连续发热时间、平均每天最高体温、静脉应用抗生素时间、人无菌层流房时间、体重下降幅度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植入率、皮肤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肠道aGVHD、肝静脉闭塞病和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WBC植入时间、PLT植入时间、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注射用重组人IL-1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输注次数及需要量,DPT应用第7 d、第14 d、第21 d的肝功、血常规检测各项指标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PT对造血重建或aGVHD无影响;但能改善HSCT状态,减少粘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及症状持续时间,减少长期发热发生率及发热时间,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及住无菌层流房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双肽促进烧伤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30例烧伤总面积10%~30%,Ⅲ度烧伤面积≥1%的患者随机进入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两组在手术后接受静脉营养治疗7d,研究组接受静脉谷氨酰胺双肽0.5g·kg^-1·d^-1。分别检测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患者的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统计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术前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分别为(2.24±0.84)和(2.32±0.92)μg/ml,均高于正常值的(1.27±0.44)μg/ml,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分别为(3.04±1.01)和(4.31±1.05)μg/Ⅲ,均高于手术前水平,研究组的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9.7±5.3)d,短于对照组的(33.3±7.5)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结论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双肽有助于提高烧伤患者术后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可能对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通过舒适护理,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为(6.9±1.2)d,对照组为(8.7±1.5)d;家长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60.0%;观察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肺炎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30例给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治疗组,30例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检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8周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71.3±37.8)μmol/L比(107.3±53.2)μmol/L,(30.1±4.9)g/L比(27.5±5.1)g/L、(15.0±2.9)S比(16.7±3.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脐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骨髓移植患儿移植期间营养摄入及营养状况的改变,评估营养干预的重要性。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行骨髓移植的共计65名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预处理前收集的患儿资料为基线值。预处理开始后至移植后30d每周2次、移植后30-100d每周1次收集患儿营养相关资料,并对患儿日常营养摄入进行膳食分析。在相应时间点收集患儿24h小便行定氮分析。结果患儿总能量和各项宏量营养素口服摄入基线值分别为:总能量(5844.9±2490.4)kJ/d,蛋白质(56.4±28.6)g/d,脂肪(49.7±38.9)g/d,碳水化合物(190.9±91.1)g/d。随着移植预处理开始,各项摄入均明显减少(P均=0.000)。移植后恢复期,患儿能量摄人自第6周开始与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自第13周开始与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分别自第4周和第6周起与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前患儿尿氮排出量为(3.9±2.4)g/d,进行预处理后尿氮量达到(16.7±11.0)g/d,显著高于基线尿氮量(P=0.000)。患儿移植后第1周的体重(P=0.000)、三头肌皮褶厚度(P=0.003)、中上臂围(P=0.000)、血清白蛋白(P=0.000)、前白蛋白(P=0.000)均显著低于基线值;移植后第9周的去脂百分比(P=0.010)、肌肉百分比(P=0.001)和蛋白质百分比(P=0.000)显著低于基线值,体脂百分比显著高于基线值(P=0.000)。结论骨髓移植患儿早期即有营养摄入量的改变,在移植恢复期逐渐恢复,其中蛋白质摄入恢复最慢,可能是影响患儿血清蛋白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骨髓移植患儿需要更为详细的营养指导,尽量以口服摄入满足营养需求,必要时可提供高蛋白营养配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吸氧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哕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25例、好转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2%;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7,P〈0.05)。哕音消失时间:观察组(3.13±0.73)d、对照组(5.77±O.8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7.29±3.04)d、对照组(10.29±4.1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P〈O.05)。结论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德加  阿力腾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40-6241
目的:探讨迁延性肺炎综合治疗在儿科中的疗效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迁延性肺炎患儿130例,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如果患儿体温过高可酌情增加退热剂,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制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止咳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8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8.13±2.18)d、止咳时间为(7.29±3.15)d,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4.77±3.25)d、止咳时间为(11.86±4.67)d,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迁延性肺炎综合治疗在儿科中的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儿的总有效率与总治愈率,并且降低患儿的住院时间与止咳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CVA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以口服特布他林为基础治疗,治疗组56例加用小剂量氨茶碱和孟鲁司特,对照组42例加用孟鲁司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52/56),对照组为78.6%(3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为(10.46±6.2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3.91±7.19)d(P=0.022);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治疗CVA既有效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肠外营养(TPN)中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IIT)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腹部手术后应用肠外营养患者52例,随机分成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24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11.0mmol/L。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在4.4-6.1mmol/L。观察7天。比较两组病人死亡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伤口感染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低血糖1例(3.57%);对照组为1例(4.17%),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口愈合障碍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肠外营养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与传统胰岛素治疗相比低血糖反应及死亡率并不增多,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障碍、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布拉酵母菌散剂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意义.方法 19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未服布拉酵母菌散剂早产儿93例(对照组),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剂早产儿105例(观察组),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观察两组患儿大便频次或腹泻(伴中重度脱水)情况、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院内感染(败血症、肺部感染)发生率、真菌感染率、静脉营养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大便频次、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4)次/d比(3.4±0.5)次/d、(30.21 ±3.43)d比(40.47±4.35)d、(33.5±6.8)d比(45.4±9.3)d](P<0.05);两组新生儿腹泻、NEC、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15/105)比25.8%(24/93)、11.4%(12/105)比19.4%(18/93)、19.0%(20/105)比29.0%(27/93)] (P< 0.05);两组肺炎发生率和真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剂可以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腹泻发生率,减少NEC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主要是败血症),可以促进胃肠喂养,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亦不会增加真菌感染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至12月确诊为GDM的孕妇90例和同期血糖正常的孕妇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后,比较GDM孕妇和对照组孕妇血糖、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GDM组孕妇空腹及餐后1h和2h 血糖分别为(5.25±0.44) mmol/L,(8.30±0.89)mmol/L和(7.75±1.51)mmol/L;治疗后分别为(4.78±0.30)mmol/L,(7.22±0.46)mmol/L和(6.44±0.59) mmol/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86、10.204和7.604,均P<0.05)。治疗前后,GDM组孕妇HbA1c值分别为(4.91±0.58)%和(4.69±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4,P<0.05)。个体化营养治疗后,GDM组和对照组孕妇空腹及餐后1h和2h血糖分别为(4.78±0.30)mmol/L,(7.22±0.46)mmol/L,(6.44±0.59)mmol/L和(4.80±0.32) mmol/L,(7.16±0.42)mmol/L,(6.29±0.44)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19、0.962和1.967,均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94、0.122和0.000,均P>0.05),两组巨大儿的出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得出P=0.275)。结论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可有效降低GDM孕妇的血糖,并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就标准肠外营养(对照组)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预后比较。结果观察组饮食、肠道排气功能、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a^+、ALB、K^+、Ca^2+等生化指标无差异(P〉0.05)。结论胃肠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缩短病程,加快机体康复进程,安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调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到枣庄市立医院健康查体确定为轻、中度NAFLD,但血脂水平分层标准在"合适范围"的患者100例,治疗组8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12周;对照组20例与治疗组均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连续观察12周。[结果]治疗12周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CT比值,治疗组由0.70±0.23改善为0.91±0.25(P〈0.01)。[结论]调脂治疗对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008年3月-2012年7月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肠外营养组(PN),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效果。结果:EEN组患者营养支持术后7d其BWI、ALB、PA、HGB、TF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PN组(P〈0.05);EEN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PN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药物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住院及门诊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一年以来收治的118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途径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岐三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53%(54/5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52.54%(31/5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泻时间(1.01±0.23)d、大便恢复时间(2.13±0.36)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12±0.31)、(4.12±1.20)d,且止痛时间及退烧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患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痛时间、止泻时间、退烧时间及大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小儿腹泻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双岐三联活菌片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具有较高安全性,且不良反应少,临床症状消失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温需求因子A1(HtrA1)在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PE-FGR)患者胎盘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正常妊娠者100例为对照组,子痫前期(PE)组83例及PE—FGR组17例胎盘组织中HtrA1蛋白表达,同时利用E1isa法分别检测晚孕期28^+1-32周、32^+1-36周、I〉36^+13个时间段内血清HtrA1浓度。结果PE—FGR组预后较差,多为早发型子痫前期。HtrA1在对照组、PE组、PE—FGR组胎盘中的表达逐渐升高(平均灰度表达分别为152.69±4.11、156.03±5.07,165.82q-3.20),任意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4~5.688,均P〈0.05)。仅28^+1-32周间PE组及PE.FGR组血清中HtrA1水平(分别为42.66±2.24,47.32-I-3.22)显著高于对照组(28.18±2.40)(t分别为8.38、9.37,均P〈0.05),PE组与PE-FGR组间无显著差异(t=2.562,P〉0.05)。结论HtrA1可能参与PE—FGR的发生,孕28“~32周血清中HtrA1高表达可能预示着PE及PE—FG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静脉营养治疗34例低出生体重儿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对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低出生体重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静脉营养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体重增长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15.2±7.4g),对照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8.3±5.1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存活率97.1%(33/34),对照组存活率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营养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率非常重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