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揿针为揿钉型皮内针的简称,是针尾呈环形并垂直于针身的皮内针,又称图钉型皮内针[1].使用时将揿针刺入皮下,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揿针疗法是毫针留针法的发展,可以延长针刺作用,提高临床疗效,至今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笔者拟将近20年来有关揿针疗法治疗痛证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揿针联合恢刺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肾虚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运用普通针刺法治疗;观察组采取揿针联合恢刺法治疗。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DI评分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恢刺法相比普通针刺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应用价值更高,加速炎症反应消退,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恢刺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运用揿针结合恢刺的方法,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对照组运用普通针刺,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治疗结束后,分别对其疗效与安全性予以评价.结果:本研究有52例患者完成治疗,观察组27例、对...  相似文献   

4.
揿针属于浅刺法的皮内针。临床运用得当可增强疗效。揿针是对毫针的延伸治疗。揿针通过浅刺且皮下埋针的方式来尽量减少针刺的疼痛感觉和延长针刺的效应时间,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和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在保证、提高疗效的基础上,揿针节约了患者的看病时间,同时缩短了疗程,而且针刺方法安全,痛感轻,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笔者运用揿针结合各种针法治疗临床上常见病症,常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揿针结合刺络放血治疗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揿针体穴埋置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总体疗效及检测激素水平T、DH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激素的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对激素水平T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对激素水平DHT的改善则是揿针体穴埋置结合刺络放血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体穴埋置结合刺络放血对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替代或配合针刺对难治性痤疮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道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治疗素体虚弱、久病痛缓或针刺耐受程度较差的患者时,往往不宜产生过强的刺激效应,而采用“弱针感法”治疗后反获良效。“弱针感法”的应用要素主要包括刺法、留针方式、出针方式等方面。本法取穴秉承“穴不离经”的思想,避免刺中穴位周围易引起强烈感受的组织;留针期间不行针,或仅予小幅度、低频率、短时间的行针手法;起针时,采用手法轻巧的阴性出针法。本针刺疗法打破了以往“针感越强则疗效越好”的临床思维定式,并通过驾驭针感的方法为针刺耐受程度较差等类型的患者提供了临床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揿针治疗心肾不交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揿针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的差异,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SAS、SDS、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SAS、SDS、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揿针手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情绪。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AR患者随机分为揿针组、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组)、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组(联合组),每组 36例。揿针组穴取迎香、印堂、肺俞穴,留针2 d,间隔1 d;针刺组取蝶腭神经节针刺,每7d治疗1次;联合组采用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进行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鼻炎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揿针组、针刺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75.0%、94.4%,揿针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可显著降低AR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鼻炎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揿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骨科2016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KOA患者70例(70膝),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试验组入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手法治疗,试验组给予基础治疗+手法治疗+揿针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4周膝关节症状疗效。结果试验组无患者对揿针出现不耐受和过敏反应。试验组治疗后、随访4周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随访4周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结合揿针治疗KOA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揿针结合恢刺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运用揿针结合恢刺的方法,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对照组运用普通针刺,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治疗结束后,分别对其疗效与安全性予以评价。结果:最终,本研究有52例患者完成治疗,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清TNF-α、IL-6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均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清TNF-α、IL-6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IL-6、全血粘度:P<0.05;TNF-α、血浆粘度:P<0.01)。结论:揿针结合恢刺法可以有效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证素等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阐述了证素的概念,证素与证候、证名、病因、病位、病势、病机、病理等概念的区别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