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瘀热"是中医的一种重要病机概念,其形成分别与造成"瘀"和"热"的内、外因素有关,但有由热致瘀与由瘀致热之分。"瘀热"为病,可有发热、出血、斑疹、黄疸、昏迷、厥脱、癥积等多种临床表现,历代医家先后提出犀角地黄汤、抵当汤、下瘀血汤等代表方剂,清代叶天士提出"凉血散血"为其治疗大法。周仲瑛教授在继承、发扬传统"瘀"和"热"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和建树,总结外感"瘀热"有攻窜散漫、多症杂陈、易于深入损伤脏腑、腐败破坏导致实质性损害等病理特点,内伤"瘀热"往往标实本虚互见,病多迁延难已,涉及多脏,脏腑体用皆损,甚至不可逆等病理特点。周教授总结的"瘀热"病机理论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洁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10):2509-2511
基于周仲瑛教授提出"瘀热"学说,认为瘀热是多种外感及内伤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因素,是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病机。探讨《伤寒杂病论》中瘀热酿脓、瘀热发黄、瘀热发斑、瘀热蓄血等瘀热相搏证的临证表现及选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大样本病案分析总结、整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瘀热"论治内科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从周仲瑛教授经治的6 005例临床病案中选择"瘀热"病案1 024例,建立"瘀热"病案数据库,从瘀热相关四诊信息、病机证素、方药3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瘀热"病机在临床病案中出现率为20.8%,涉及内外妇儿等科160种疾病;②瘀热病机信息表征依次是口干、便干、乏力、尿黄、胁痛、神疲、腹胀、头昏、关节不适等(均超过11%);③涉及病理因素以热、瘀、虚、瘀热为最多(均超过50%),病位主要在肝、肾,涉及五脏六腑;④凉血化瘀法的代表方是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白薇煎,常与化湿、滋阴、益气、清热等方药配伍使用。结论:"瘀热"可见于临床多种疑难病症过程中,临床信息表征具有一定规律可循,常与其他病机兼夹复合为患,且瘀热每多兼阴虚。  相似文献   

4.
“瘀热”学说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周仲瑛教授"瘀热"学说的历史依据。方法:系统梳理有关瘀热病证的历史认识,采用文献计量学、频次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古今文献的相关记载。结果:前人关于"瘀热"病因及相关病机、病种有散在记载,凉血散瘀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结论:"瘀热"在外感及内伤杂病中普遍存在。把"瘀热"作为独立的"继发性病理因素"看待,并据此将古今有关瘀热的散在论述和临床经验系统化,可以发展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治疗理论,丰富对难治性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瘀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过程中产生的病理因素。因先天禀赋不足,复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进而化生火毒,酿生瘀热。致病特点主要表现为缠绵难愈、多脏同病、易致出血、耗气伤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为本,瘀热、风毒痹阻为标,而瘀热痹阻是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故治疗采用凉血化瘀、祛风解毒法,主方选《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并常与解毒法、蠲痹通络法、补肝益肾法、益气养阴法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6.
"瘀热"作为一种复合型的病理因素,不仅在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为某些肾脏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慢性肾脏病"瘀热"病机成因有外感和内伤,具体治法有透热散瘀、泻热逐瘀、凉血化瘀、养阴祛瘀、清络散瘀。  相似文献   

7.
瘀热是黄疸的重要病理因素,肝胆瘀热是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机关键,清热化湿、凉血化瘀是其治疗大法,从瘀热辨治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较传统的"化湿邪,利小便"法,更加切合临床。凉血退黄散由茵陈、赤芍、黄连、垂盆草、金钱草、广郁金、人中黄、生甘草组成,是孟河医派名家张继泽教授从瘀热辨治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经验方。附病案1则。  相似文献   

8.
金妙文教授认为狼疮性肾炎属中医学"阴阳毒""红蝴蝶疮""温毒发斑""赤丹""肾劳""水肿"等范畴,基本病机为肝肾阴虚、毒热内蕴、肾络瘀损,病变初期或病情活动期多以邪实为主,病情后期或缓解期以正虚为主,病理因素多与风、湿、热、毒、瘀有关.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多采用益气养阴、清利湿热、化瘀解毒法,同时兼顾脾胃.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根据乳房的生理病理,与气血的关系,探讨从瘀论治乳病.乳房疾病多与足厥阴和足阳明关系密切,其病机主要有肝气不舒,肝胃蕴热,瘀热互结;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痰瘀互凝."瘀"、"结"、"痛"为其临床基本特征.治疗应审因论治,注重活血化瘀.气滞血瘀之乳癖,宜行气化瘀;热瘀内结之乳痈,应清热化瘀;痰瘀相凝之乳疬,当消痰化瘀;乳癌术后阴虚血瘀者,需养阴化瘀.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0.
王祥麒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病机可归纳为"热"、"虚"、"瘀"三点。热是本病发生最重要的病因病机。虚是内因,瘀既是发病之因,又是病理产物,并贯穿本病始终。其临证以此为出发点,遣方用药每获良验。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脾常不足,如饮食不节会影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致积滞不化,久而化热成为"胃肠瘀热",易滋生他病。李乃庚主任中医师擅长运用"胃肠瘀热"理论治疗儿科疾病,认为"胃肠瘀热"可互为因果,即可能是疾病的病理产物,也可能会成为诱发他病的病因。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李老"胃肠瘀热"理论遣方用药治疗儿科积滞发热、口疮、汗症、咳嗽等疾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举典型病例1例佐证。  相似文献   

12.
狼疮性肾炎从热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瘀证是温病常见的一种证型,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热毒血瘀。在临床实践中,热瘀证不仅见于外感热病,也见于多种内伤杂病,因此,热瘀证对出现热瘀病理变化的内、外、妇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内科杂病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与方法。狼疮性肾炎属于内伤杂病范畴,笔者主要讨论热瘀在狼疮性肾炎中所起的作用,提出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热毒血瘀。  相似文献   

13.
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疸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热、瘀为主要病理因素,正虚为病机关键;其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胆;分期论治,辨证用药;审时度势,衷中参西等四个方面,论述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疸经验。指出:应调理中焦以恢复人体正气,注重湿、热、瘀等病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彭胜权  李永宸 《新中医》2007,39(2):66-67
恶性肿瘤患者所具有的湿、热、毒、瘀病理因素在发病学上起主要作用,多为湿浊内蕴、湿热毒瘀阻滞等病机。笔者临证针对湿、热、毒、瘀等因素,在辨证前提下应用利湿、清热、解毒、化瘀等治法,治病求本,祛邪安正,对整体治疗起着关键作用。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痰瘀学说论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以期有效发挥中医特色、指导临床。方法:根据中医学理论,从病位、病理因素、病机等角度循证探源,采取化痰瘀、活血脉治法配伍用药,治疗归属血脉病范畴的心脑血管疾病,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用治以痰瘀互结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疗效可观。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归属中医"血脉病"范畴,病位在"血脉",病理因素主要是"痰瘀",以"杂者钝"总括病机,治疗化其痰瘀、活其血脉,在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中能有效发挥中医特色,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古今文献,探讨虚、痰、瘀、毒在帕金森病发病及病机演变中的作用."虚"是帕金林病发病的内在基础,"痰"与"瘀"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毒"是决定其转归的重要因素.四者病机联系包括痰瘀互结、互生;痰瘀致毒,毒致痰瘀;因虚致痰、致瘀;邪气久居,正气愈虚;邪凑虚处.  相似文献   

17.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因素以风为主,多内外合邪,夹杂寒热,并与火热、痰瘀交织为患,故风痰瘀阻、寒凝热郁为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机.据此以祛风清火、化痰祛瘀、温经通络法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8.
刘学勤主任医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霍传彬 《河南中医》2009,29(8):748-749
总结刘学勤主任医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认为本病主要与饮食、情志有关;胃气上逆、酸水泛溢是其主要病机,病位在食管,为胃气所主;初病多实,病理因素有气、痰、热、瘀。治疗上以泄热制酸为要,善用左金丸辛开苦降。  相似文献   

19.
历代医家主张"久病多瘀",叶天士明确提出了"久病入络"的学术思想,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关于脏腑经络气血及气机升降运动的生理病理特点,特别是瘀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诊疗体会,以及现代科学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瘀病的时间还应更早,或应称为"即病多瘀",本文从瘀病的基础理论依据、临床治疗依据、现代科学研究相关成果依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完素提出病邪兼化学说,包括病邪相兼和病邪转化两种形式,而痰浊、血瘀两种病邪的相兼与转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痰浊和血瘀既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又是两种致病因素,在某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兼化致病,形成"痰瘀兼化"病机,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居重要地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首次明确冠心病"痰瘀兼化"病机。本文对病邪兼化尤其是痰瘀兼化,以及痰瘀兼化所致的痰瘀互结证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做一阐述,旨在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瘀兼化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