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黄合剂Ⅱ号对复合因素诱导的阴黄证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肝损伤及钠-牛黄胆酸盐共转运多肽(NTCP)、胆盐输出泵(BSE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降黄合剂Ⅱ号高剂量组、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降黄合剂Ⅱ号低剂量组,每组12只。正常组大鼠予常规饲养;其余各组大鼠造模阶段施以寒湿条件、大黄煎剂灌胃及高糖高脂饮食,造模3周,第22天时模型组及降黄合剂Ⅱ号各组给予0.5%的ANIT 20 mg/100 g灌胃1次,正常组予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建立阴黄证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降黄合剂Ⅱ号各组于造模第8天开始每天下午给相应剂量的降黄合剂Ⅱ号灌胃,一直到造模后14 d,共用药28 d,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检测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BSEP、NTC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饮食量、活动量、被毛、体质量、排便排尿情况均正常;模型组大鼠形体均较消瘦,饮食量减少,大便增多,尿液明显变黄、增多,被毛枯黄、粗糙且易脱毛,精神状态不佳;降黄合剂Ⅱ号各组大鼠干预后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以大剂量组最为明显。模型组大鼠血清ALP、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降黄合剂Ⅱ号大剂量组和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降黄合剂Ⅱ号大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降黄合剂Ⅱ号小剂量组(P均<0.05),其中血清ALP、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P均<0.05)。HE染色显示降黄合剂Ⅱ号大、中剂量组肝组织较模型组中炎细胞浸润减少,毛细胆管淤堵减轻,肝细胞肿胀缓解,细胞核清晰,形态较完整,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TCP、BSE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降黄合剂Ⅱ号大剂量组和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NTCP、BSE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降黄合剂Ⅱ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降黄合剂Ⅱ号可改善阴黄证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肝损伤,机制可能与上调NTCP和BSE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SNP的关系.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58例CH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ALT、AST、ALB、GLO、TBIL)、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 SNP,Spss 19.0软件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58例CHC中医证型中,正虚邪恋型最多(43.1%),中医证型与年龄和球蛋白有关(P<0.05),肝郁脾虚型多见于年轻患者,瘀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中医证型与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 SNP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中医证型中,正虚邪恋型最多,中医证型与年龄和球蛋白有关,与HCV RNA、NS5A aa变异以及IL28B SNP无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中草药治疗丙型肝炎报道较多,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采用中药复方制剂进行临床治疗,疗效局限。由于一种中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某些物质之间在体内甚至有相互拮抗的作用,因此,对于治疗结果的作用机理很难阐述清楚。简述了HCV假病毒、复制子和全长细胞培养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对应用HCV RNA细胞模型研究中药单体或有效成分进行抗HCV实验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中药治疗丙型肝炎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常占杰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统计首诊处方用药,分析用药频率,SPSS 21.0软件进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次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Apriori模块进行处理。结果:共收集治疗肝癌首诊处方114张,常用中药共95味,使用1355次,前7类高频率药物依次为补气药、活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药、补血药、温阳药,累计频率达90.04%,从药物功效结果分析,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温补脾肾等药物居多。对42味高频率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4个常用的药对及6类核心药物群;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得出20条药物相关性规则。结论:常占杰教授治疗肝癌旨在通过调养脾胃而长养肝木之脏,调动肝木生发的机能,通过扶正助肝脾生养发陈以祛除毒邪,这种治疗疑难顽疾的临证思路值得研究、发挥和进一步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重型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病死率高,病情复杂,发展较快。该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身目黄染、胁腹胀痛、衄血或皮下斑疹、意识改变、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纳少等,其主要的临床特征是高度黄疸和意识昏蒙,故归属祖国医学"黄疸"之"急黄""瘟黄"及"厥证"之"肝厥"等范畴。对于黄疸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内经》"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诸病源候论·急黄侯》指出:"脾胃有热,谷气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丙肝合剂抑制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子基因表达的机制。方法建立不同基因型HCV复制子细胞模型,按基因型不同分为HCV 1b组、HCV 2a组和J6/JFH1组,不同浓度丙肝合剂干预负载复制子的Huh7.5.1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裂解液,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MTT法检测细胞毒性。选择IFN-2α和DMSO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排除实验误差。结果 3组荧光素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下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显示,HCV 2a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HCV 1b组和J6/JFH1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丙肝合剂浓度达到0.2 g/m L时,细胞存活率超过99%。结论丙肝合剂能部分抑制不同基因型HCV结构基因的转录,对HCV 2a复制子抑制作用最强,丙肝合剂达到有效抑制作用的浓度为0.1 g/m L。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经验。方法:跟师临诊,分析总结其治法、用药规律。结果:常师结合慢性重型肝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早期以湿热瘀实邪为主,中期脾虚与瘀毒夹杂,晚期湿热残留或阴阳俱虚以虚邪为主的病机变化,并提出"三高"症状,如高度黄疸、高度纳差、高度乏力的程度变化往往是病势转归的重要标志,"湿、热、毒、瘀、虚"伴随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各期的具体用药仍以调理脾胃为中心并辅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温补脾肾等治法,最终使人体正气渐复,转危为安。结论: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9.
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疸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热、瘀为主要病理因素,正虚为病机关键;其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胆;分期论治,辨证用药;审时度势,衷中参西等四个方面,论述常占杰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疸经验。指出:应调理中焦以恢复人体正气,注重湿、热、瘀等病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木脑液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肝性脑病的西医综合疗法,包括限制蛋白饮食、保肝、抗肝性脑病、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木脑液灌肠,每天2次,连用7天;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灌肠,每天2次,连用7天。经过1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意识状况、血氨、内毒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意识状况的改善、血氨及内毒素的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木脑液灌肠对治疗肝性脑病有着显著的效果,在肝性脑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