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为肺栓塞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实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进行诊治的疑似肺栓塞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50 mL造影剂+30 mL 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实施低剂量(30 mL造影剂+30 mL 0.9%氯化钠溶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图像噪声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肺血管强化CT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图像噪声、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强化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栓塞中同常规剂量造影剂在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图像噪声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肺血管强化CT值上并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4例,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32例,低剂量组使用30m L对比剂,常规剂量组使用70m L对比剂。比较两组患者肺血管强化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和误诊率。结果常规剂量组肺静脉血管强化CT值较低剂量组显著较高(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较常规剂量组43.75%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在图像质量以及对肺栓塞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与使用常规剂量无显著差异,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飞利浦64排螺旋CT低剂量造影剂下肢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66例下肢CT血管成像(CTA)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造影剂量:150mL、120mL和80mL.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图像评价3组下肢动脉显示程度;并测量动脉内造影剂的浓度.结果:下肢动脉在3组病例中均清晰显示.显示程度评分上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组动脉内的造影剂浓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飞利浦64排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使用低剂量造影剂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同时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了造影剂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64排CT肺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肺动脉CT造影检查的6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低剂量对比剂量30 mL,+30 m L生理盐水进行扫描,对照组采用对比剂量60 mL进行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测量分析。测得肺动脉、肺静脉平均强化CT值,图像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肺动脉、肺静脉平均强化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可获得良好的CTA图像,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俊君  杨新官 《华夏医学》2012,25(2):220-223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中低剂量造影剂对临床疑似肺栓塞患者诊断的可行性,进一步优化肺动脉造影中造影剂的使用剂量。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且心功能未见异常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即(Smart prep监控技术)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检查。A组选用非离子对比剂造影剂碘海醇370mgI/ml,剂量80ml,注射流率4ml/s。B组选用相同造影剂30ml,注射流率4ml/s。对比剂注射结束后,随即以相同速率注射40ml生理盐水,两组病例CT扫描参数相同。对两组不同剂量造影剂成像后的断面图像进行分析,影像评价标准按5级行盲法评价:1级2级为不合格,3级为合格,4级5级为优秀。结果:两组不同剂量造影剂CTPA影像质量评价显示,图像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内浓度的测量CT值差异评价显示均良好,40ml低剂量组血管内浓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统计学上与80ml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图像都可达到诊断要求。结论:64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降低造影剂的注射量,对图像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主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资料与方法:57例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对比剂剂量:100mL、80mL和60mL。根据原始横断面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图像评价3组主动脉显示程度;并测量主动脉CT值。结果:主动脉在3组病例中均显影清晰.显影程度评分上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组主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螺旋CT主动脉血管成像使用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诊断需要,同时减轻了对比剂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64排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1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根据注射对比剂剂量以及管电压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60例)和低剂量组(6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进行二次诊断,常规剂量组采取管电压120kv,造影剂为150ml;低剂量组采取管电压100kv,造影剂为35ml,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低剂量组左、右肺静脉CT值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患者图像质量总体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电压、低对比剂条件下64排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可以显著提升图像质量,有利于肺动静脉的影像区分,在CT肺血管造影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搜集我院2008-4月至2010-7月52例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扫描病例,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等技术行肺动脉三维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影响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造影剂的使用、扫描延迟时间的控制、扫描参数的设定等。结论 64MSCT肺血管造影是诊断肺栓塞快速、有效、无创的影像学方法。优化检查参数、合理设计检查计划、综合应用各种图像后处理软件,可明显改善肺动脉的成像质量,提高可评估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扫描技术的优化方法。方法将56例临床可疑肺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8例。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和自动触发管电流技术,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A组为试验组,采用管电压80k Vp。B组为对照组,采用管电压120k Vp。测量肺动脉主干至双侧亚段肺动脉的CT值,计算平均CT值。以肺动脉主干CT值的标准差代表图像噪声,记录CT实际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对图像质量进行五级评分。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A组辐射剂量较B组下降38%,A组患者碘输入剂量较B组下降19%。ROI监测平面选取上腔静脉层面,阈值设定为100HU时图像显示清晰,升主动脉此时无对比剂充盈,而肺动脉内对比剂充盈良好,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情况。40ml生理盐水比20ml生理盐水冲洗后上腔静脉伪影明显减轻。结论通过优化肺动脉成像扫描技术条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总碘量的摄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电编辑技术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心电编辑技术、后处理工作结合编辑重组,对编辑前后图像的质量进行评分,观察图像质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实施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扫描,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编辑前与编辑后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应用当中采取心电编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冠状动脉图像的而质量,同时获得较好诊断效果,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肺叶切除肺动脉重建术治疗中心型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肺叶切除肺动脉重建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方法:采取肺叶切除肺动脉重建术治疗中心型肺癌,其肺动脉均受到肿瘤侵犯。肺部肿瘤部位左上叶45例,右上叶29例。处理方法为:浸润血管壁局部切除+直接缝合术27例;浸润血管壁局部切除+缺损血管壁补片术21例;浸润血管壁袖状切除+端端缝合术11例;浸润血管袖状切除+再造导管间置术15例。结果:本组74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肺炎13例次,心律失常1例次,心功能不全1例次,胸腔积液5例,经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肺血管成形肺叶切除是治疗中心型肺癌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分析32例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肺阻抗血流图资料,并与右心导管检查相对照,结果表明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肺阻抗基本波形为多峰递增波,波峰延迟为其主要特点,延迟的程度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灌注断层显像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高度疑诊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或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所获得的相关CT资料,并和其他影像、临床资料相对照。结果:12例累及21处肺动脉及其分支,12例均可较准确、全面地显示栓子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程度。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肺栓塞安全、快捷、经济、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的无创诊断方法,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部分替代核素肺扫描及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5.
Hsiao  S.  -H  Lee  C.  -  Y.  Chang  S.  -M.  杜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7,3(7):27-27
本研究拟确定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肺栓塞(PE)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研究包括两个阶段。首先600例患者入选接受超声心动图测定双侧肺血流。利用多层CT检查,200例被诊断为肺动脉高压,100例为PE。其他300例无心肺疾患的受试者被作为对照。测定双侧肺动脉的时间-流速积分(TVI)和血流体积。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和PE组的双侧肺动脉TVI差异比率(△TVI/平均值)分别为12.0%±9.3%、13.8%±12.1%和38.6%±14.9%。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和PE组的双侧肺动脉血流差异比率(△血流/平均值)分别为15.1%±11.7%、17.6%±14.9%和36.8%±17.5%。[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将动物肺组织中分离,提取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用于家兔急性肺水肿动物模型,结果表明:家兔急性肺水肿前或肺水肿后即刻从气管中滴注PS组与对照组相比PaO2、肺水量、存活时间均有显差异(P<0.01);急性肺水肿后即刻从静脉给PS组与对照组相比,PaO2有差异(P<0.05),而肺水量、存活时间的差异无意义(P>0.05)。提示在出现肺水肿前或肺水肿后即刻从气管滴注外源性PS对维持泡稳定性、阻止肺行细血管内体液向肺间质和肺泡内渗出、防止因PS系统紊乱所导致的进行性肺功能恶化等方面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孙静  杜延玲 《医学综述》2014,(10):1829-18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严重的疾病,具有病情迁延,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等特点。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肺血管发生改变,肺实质受到破坏,外周阻力增大,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作为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重要病理环节,该文通过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实验室检查、治疗和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