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Patched1(Ptch1)、融合阻抑蛋白Su(Fu)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中Ptch1、Su(Fu)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Ptch1、Su(Fu) mRNA在胰腺癌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13±0.045、0.376±0.053,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203±0.013、0.214±0.062(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Ptch1、Su(Fu) 蛋白在胰腺癌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4±0.021、0.625±0.075,在胰腺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516±0.098、0.413±0.051.胰腺癌组织中Ptch1、Su(Fu) mRNA与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胰腺癌组织中Ptch1、Su(Fu) mRNA与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侵犯血管和神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Ptch1、Su(Fu)蛋白呈高表达,Ptch1、Su(Fu)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钛颗粒在体外不同时间点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通路的干预作用。 方法 MC3T3-E1细胞培养传5代后,移入4个6孔板中进行培养,随机分为A、B、C、D 4组,每板上3孔均加入含0.1mg/L钛颗粒培养液作为实验组,下3孔加入普通培养液作为对照组。A、B、C、D 4组分别在培养后12、24、36、48h提取培养液进行OPG和RANKL蛋白的ELISA检测,同时提取贴壁细胞进行real-time PCR检测,观察OPG和RANKL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MC3T3-E1细胞连续传代后生长良好,形态稳定,经ELISA检测OPG蛋白吸光度(A)值A组10.33±2.44,B组8.96±2.02,C组7.84±1.30,D组7.66±0.63,B、C、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KL蛋白A值A组6.04±1.60,B组7.51±0.57,C组8.91±0.59,D组10.94±0.58,4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CR检测OPG mRNA表达A组0.89±0.07,B组0.81±0.11,C组0.74±0.15,D组0.72±0.16,B、C、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KL mRNA表达A组1.21±0.21,B组1.22±0.33,C组1.24±0.09,D组1.24±0.04,4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钛颗粒既能够上调RANKL的表达水平,又会抑制OPG的形成,从而加速假体周围的骨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立论依据】 过量氟能够引起氟中毒,例如氟骨症和氟斑牙。氟骨症可致关节韧带钙化,关节强直,活动困难,重病者丧失劳动能力。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在新疆地区广泛流行,个别地区尤为突出,如阿克苏市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高达70.8%。虽然该病病因清楚,但是致病机制未明。观察不同剂量氟作用下对成骨细胞凋内质网应激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氟骨症发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为氟骨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思路】 本文拟从内质网应激和骨分化两方面对体外染氟成骨细胞进行研究,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分析,并对两方面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从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角度了解氟中毒致病机制。采用体外细胞染氟模型,分析不同剂量氟化钠对人成骨细胞成骨分化的直接影响。 【实验内容】 不同剂量氟作用下成骨分化因子COL1A(胶原I)、OCN(骨钙素)的mRMA表达(内参基因GAPDH)情况如下:当NaF剂量为5 000、10 000 mg/L时,COL I A2 mRNA的表达水平(7.66±1.34、8.96±2.30)均高于对照组(1.00±0.04,P<0.05);20 000及40 000组,COL I A2表达(2.72±0.23、1.47±0.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钙素mRNA表达在5 000 mg/L组(23.70±1.20)高于对照组(1.00±0.01,P均<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三组表达水平(8.82±0.20、4.23±0.13、1.26±0.12)高于对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BIP,内参基因β-actin。BIP的表达从5 mg/L至40 mg/L呈现明显的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而升高,4个剂量组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尤其是NaF 20和40 mg/L两组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近3倍。BIP表达与胶原I表达呈现负相关。 【材料】 合成引物、RNA提取试剂、反转录试剂、荧光定量PCR mix、琼脂糖、TBE 和DNA marker、核酸染料. 【可行性】 以往研究未能将骨转化基因与内质网应激相联系。因此本研究在理论上是合理的。指导教师在内质网应激和成骨分化这两方面均有过研究,是本研究的基础。新疆医科大学有完善实验设施的生物学实验室,能够提供所有实验设备,是完成本项目的物质保障。 【创新性】 国内首次研究将染氟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情况与骨分化联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咖啡因对大鼠神经行为学与海马形态学及神经元内γ-氨基丁酸(GABA)和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咖啡因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将30只雌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成3组,对照组(n=10)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分低剂量组(n=10)和高剂量组(n=10),每天分别给予 20、60 mg/kg咖啡因灌胃,连续18 d,进行咖啡因干预处理。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GABA和5-羟色胺表达变化,借助H-E染色、尼氏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 【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咖啡因可以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高剂量咖啡因作用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高剂量组(0.214 1±0.006 6)和低剂量组(0.279 4±0.008 1)海马神经元内GABA表达较对照组(0.355 1±0.011 7)减少(F=172.603,P<0.05);高剂量组(0.551 3±0.017 8)和低剂量组(0.485 6±0.008 5)5-羟色胺表达较对照组(0.290 3±0.009 7)增多(F=289.541,P<0.05),且高剂量组变化更加明显;H-E染色未见异常;尼氏染色显示高剂量组(0.559 8±0.009 5)和低剂量组(0.575 9±0.004 9)海马神经元内尼氏体较对照组(0.385 3±0.008 1)增多(F=31.776,P<0.05),且低剂量组增多更加显著;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海马神经元内游离核糖体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高剂量组海马部分神经元局部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肿胀、神经髓鞘松解受损。 【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咖啡因可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内GABA表达和促进5-羟色胺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与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24只apoE-/-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阿伐他汀干预组。12周后实验结束,检测动物血脂、颈总动脉斑块面积和血管狭窄率,评价AS病变严重程度。最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斑块内fractalkine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脂饮食组颈总动脉AS斑块面积和血管狭窄率分别是普通饮食组的近4倍和3倍多;而药物干预组二者均降低,但只有血管狭窄率减少有统计学差异[(35.27±3.84)vs.(27.02±2.69), P<0.05];斑块处fractalkine、TLR4的表达在高脂饮食组升高[(3.24±0.96)vs. (10.69±2.11)、(1.29±0.57) vs (9.32±1.02)],经阿伐他汀干预后表达均下降[(10.69±2.11) vs (5.73±1.30)、(9.32±1.02) vs (3.32±0.51),(P<0.05)] 结论 在apoE-/-小鼠AS斑块内,fractalkine和TLR4呈协同性表达,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分子机制,并在A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诱导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19株MDR-AB菌株,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所有菌株7种PBPs 基因。分别用1 mg/L浓度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尼培南对菌株进行诱导处理,对照组为未加任何抗生素的空白组。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检测7种PBPs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相对定量(2-△△Ct)法比较碳青霉烯诱导后MDR-AB的7种PBPs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19株MDR-AB均携带7种PBPs基因,其中1 mg/L亚胺培南诱导后MDR-AB中pbp1a,pbp2,pbp3,pbp7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1±0.12)、(0.55±0.25)、(0.55±0.46)、(0.62±0.39),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p1b,pbp5/6,pbp6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31±0.54)、(5.63±1.42)、(8.98±1.14),基因表达水平上调(P<0.05),1 mg/L美罗培南诱导后MDR-AB中pbp2,pbp3基因表达下调,分别为(0.60±0.21)、(0.54±0.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p1b,pbp5/6,pbp6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8±0.21)、(5.66±0.89)、(11.10±1.02),与对照组相比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mg/L多尼培南诱导后pbp7基因相对表达量为(0.51±0.42),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p1b,pbp5/6,pbp6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18±1.20)、(11.66±1.82)、(10.12±0.87),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AB普遍携带PBPs基因,亚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碳青霉烯诱导可导致MDR-AB的PBPs编码基因表达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鼠的血清和血浆对大鼠软骨细胞的增殖,形态改变,基质蛋白及基质调控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出生24h SD大鼠关节处软骨,Ⅱ型胶原酶多次消化后获得软骨细胞,取P1代细胞进行实验。软骨细胞分别培养于含10%大鼠血浆(rat plasma,RP)和10%大鼠血清(rat serum,RS)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分别为血浆组和血清组。分别培养24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方法检测24h、48h和72h软骨细胞增殖(A450)。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定量PCR检测软骨指标Sox9、Ⅱ型胶原、MMP13、Col2a1、A-can、ADAMTS5、MMP9、MMP3的表达。结果 培养于大鼠血清和血浆的培养基中,24h后血清组的软骨细胞由鹅卵石样排列的多角形变成长梭形。血清组24h(0.67±0.01),48h(1.29±0.05)和72h(1.92±0.03)A450值,明显高于血浆组24h(0.43±0.01),48h(0.72±0.01)和72h(1.27±0.04)A450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组软骨细胞MMP13和Col1a1表达显著上调,Ⅱ型胶原和Sox9的表达显著下调。PCR结果表明,血清组A-can(0.24±0.01)和Sox9(0.56±0.04)基因表达相对于大鼠血浆组Sox9(1.00±0.05)和A-can(1.00±0.08)表达明显降低,而血清组ADAMTS5(34.51±2.25)和MMP3(40.33±2.43)表达相对于大鼠血浆组ADAMTS5(1.02±0.21)和MMP3(1.00±0.11)表达明显增强,两组间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促进软骨细胞转变成纤维样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长型脾酪氨酸激酶[full-length spleen tylosine kinase,SYK(L)]基因转染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SYK(L)重组质粒转染组、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向瘤体内注射SYK(L)重组质粒pIRES2-EGFP-SYK(L)及脂质体混合物、阴性对照质粒pIRES2-EGFP及脂质体混合物和生理盐水,观察肿瘤生长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fluoresc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瘤体内的SY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YK(L)重组质粒转染组的肿瘤平均体积为367.61±81.23mm3,明显小于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组900.20±131.41mm3及生理盐水组930.71±143.73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91,P<0.01);Q-RT-PCR结果显示SYK(L)重组质粒转染组瘤体内mRNA相对表达量为2.268±0.07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组(1.212±0.025)及生理盐水组(1.175±0.031)(F=102.01,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SYK(L)重组质粒转染组瘤体内相对蛋白含量(0.834±0.021)明显高于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组(0.243±0.041)和生理盐水组(0.301±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13,P<0.01)。结论 全长型脾酪氨酸激酶基因转染对人喉鳞癌裸鼠移植瘤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有望成为基因治疗喉癌的新靶点及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倩  范晓晨 《安徽医学》2020,41(4):389-392
目的 探讨血浆前清蛋白(PA)水平对川崎病(KD)患儿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28例KD患儿(KD组)的临床资料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的体检资料。KD组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典型KD组98例和不典型KD组30例,根据是否合并CAL分为CAL组23例和nCAL组105例,记录各组患者P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血小板计数(PLT)、清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对各组间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PA的最佳截断值,计算PA判断KD合并CA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治疗前KD组PA水平为(68.91±40.65)mg/L,低于对照组的(180.20±31.8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KD组PA水平(67.19±41.29)mg/L低于不典型KD组的(74.53±38.60)m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PA水平(53.30±24.73)mg/L低于nCAL组的(72.33±42.6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PA的截断值选为82.5 mg/L时,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69.5%。结论 血浆PA水平有望作为KD患儿合并CAL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期补锌对母儿汞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母血汞值选取病例组(妊娠中、晚期母血汞≥5.8 μg/L)、治疗组(妊娠中期母血汞≥5.8 μg/L,从妊娠16周起,每日补充锌元素10.6 mg直至分娩)、对照组(妊娠中、晚期母血汞正常)孕妇各30例,观察3组孕妇汞、锌水平变化及妊娠结局;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3组胎盘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水平,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3组胎盘组织凋亡细胞阳性率。结果 治疗组妊娠晚期母血汞水平[(3.42±0.52)μg/L]低于病例组[(6.16±0.32)μg/L,P<0.05],同时也较妊娠中期[(6.15±0.26)μg/L]下降(P<0.05);而血锌水平[(671.34±44.65)μg/L]则高于病例组[(483.25±62.20)μg/L,P<0.05],同时也较妊娠中期[(480.73±60.64)μg/L]升高(P<0.05)。病例组早产、胎膜早破、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P均<0.05)。病例组胎盘组织凋亡细胞阳性率[(35.20±4.96)%]高于治疗组[(13.47±2.43)%]和对照组[(13.27±2.21)%,P均<0.05],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3 110.38±136.09)也高于治疗组(2 015.76±177.63)和对照组(2 009.90±152.61,P均<0.05),而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2 055.97±280.82)则低于治疗组(5 187.93±247.89)和对照组(5 308.83±259.97,P均<0.05)。结论 孕期补锌可拮抗汞对母儿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锌同时上调Bcl-2表达及下调Bax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沈伟敏  刘凌  陆贝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2):117-120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组织中人硫酸酯酶-1(hSulf-1)基因甲基化的状态,其mRNA以及蛋白表达情况及与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探讨hSulf-1基因甲基化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及免疫印迹法,测定42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hSulf-1的mRNA、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hsulf-1基因表达水平及甲基化与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在肝癌组织中,hSul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而正常肝组织几乎检测不到。肝癌组织hSulf-1甲基化率为66.7%(28/42),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hSulf-1甲基化率为7.1%(3/42),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Sulf-1 mRNA表达缺失或下调的31例肝癌组织中,其中有25例发生甲基化(χ2=8.45, P<0.05)。在肝癌组织中,甲基化组hSulf-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分别为0.687±0.092 vs 2.324±0.123,P<0.01; 0.825±0.119 vs 2.212±0.178, P<0.01)。hSulf-1基因甲基化与患者肝硬化密切相关。结论肝细胞肝癌hSulf-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其甲基化程度明显增高,且hSulf-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具有某种联系,提示hSulf-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RDN)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单纯假手术组、肾去交感神经组(RDN组)、心力衰竭组4组。预处理后用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法制作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脏彩超评价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变化。Masson染色测算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CVF),评价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RT-PC法检测大鼠心肌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心肌组织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 RDN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高于心力衰竭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ml)更低(射血分数:72.66%±7.95% vs 64.21%±6.23%, P<0.05;短轴缩短率:37.05%±5.30% vs 31.38%±1.65%,P<0.05;舒张末期容积:0.765±0.003 vs 0.912±0.002ml,P<0.05)。RDN组胶原容积分数低于心力衰竭组(13.96%±8.41% vs 59.69%±24.31%, P<0.05),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低于心力衰竭组(0.478±0.012 vs 0.896±0.025,P<0.05),TGF-β1蛋白表达平均吸光度值低于心力衰竭组(5.02±0.5 vs 6.99±0.39,P<0.05)。结论 肾去交感神经术能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并改善心功能,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TGF-β1的表达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氧糖剥夺(OGD)条件下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的表达变化和作用。方法 SH-SY5Y细胞OGD模型的建立采用三气培养箱无糖无血清培养方法。模型成功建立后设立3组:无血清常规培养组(对照组)、OGD组和OGD+p75NTR竞争性阻断剂LM11A-31处理组(OGD+LM11A-31组)。在细胞培养12 h时用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3组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检测试剂盒测定LDH释放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比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75NTR的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SH-SY5Y细胞OGD模型。细胞培养12 h时,对照组、OGD组和OGD+LM11A-31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4.80±4.06)%、(50.34±5.55)%、(64.68±4.59)%,LDH释放活力分别为(46.93±5.49)U/L、(353.09±30.67)U/L和(282.20±25.60)U/L,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82±0.45)%、(14.98±2.59)%和(7.36±1.98)%,p75NTR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6±0.01、0.41±0.02和0.19±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94、142.10、36.28、221.20,P均<0.05)。多重比较显示,OGD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LDH释放活力高于对照组,凋亡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75NTR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5);而LM11A-31处理后OGD+LM11A-31组细胞存活率高于OGD组,LDH释放活力低于OGD组,凋亡细胞比例低于OGD组,p75NTR蛋白表达低于OG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5)。结论 OGD条件下p75NTR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表达增加,可能促进了神经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肾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 48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成4组,分别为心力衰竭RDN治疗组(RDN+HF组)、心力衰竭模型组(Sham+HF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正常对照组,其中RDN+HF组和Sham+HF组分别进行双侧肾交感神经切除或假手术处后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4周后行心脏彩超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收缩百分率(FS%)评估心功能变化并处死大鼠,留取心脏左心室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TGF蛋白表达,RT-qPCR检测左心室心肌CTGFmRNA。结果 与心力衰竭模型组相比,心力衰竭RDN治疗组中反映心室腔扩大的指标LVEDD和LVEDV(LVEDD:0.65±0.02 vs 0.76±0.04,P<0.05;LVEDV:0.77±0.05 vs 0.91±0.04,P<0.05)均明显减小,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EF和FS(EF:72.66%±2.82% vs 64.21%±2.50%,P<0.05;FS:32.55%±2.95% vs 25.88%±3.42%, P<0.05)均明显增大,反映胶原含量的指标CVF(13.96%±2.90% vs 59.69%±4.93%,P<0.05)下降,CTGF蛋白表达(4.53±0.75 vs 7.06±0.72, P<0.05)和mRNA相对量(6.95±0.73 vs 10.88±0.85, P<0.05)均减少,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 肾去交感神经术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脏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及细胞凋亡等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组(HF组)和高脂饮食+姜黄素治疗组(HF+curcumin组),各组给予相应处理造模后,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分析相关血清学指标.结果 NC组、HF组和HF+curcumin组大鼠血GSH-Px、T-AOC、SOD分别为28.5±2.5、21.7±3.1、24.1±1.2;4.3±0.9、1.8±1.1、2.9±0.7;163.7±13.4、123.5±21.1、143.1±16.7,MAD分别为1.3±0.5、3.2±0.8、2.4±0.6,血IL-6、TNF-α分别为67.5±12.4、114.5±15.2、91.3±16.1;32.8±5.5、40.5±4.2、34.5±6.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间NF-κB/GAPDH及Bcl-2/Bax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姜黄素能够减轻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改善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及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其发病关键环节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活化诱导的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CD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的73例SLE患者和36例原发性膜性肾病(Ⅱ期)患者(对照组)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肾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肾组织中AICDA的表达水平。分析AICDA的表达与SLE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病理分型、系统受累情况、疾病活动度评分、治疗转归)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肾组织中AICDA的表达水平高于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2.47 vs 3.33±1.91,P<0.05)。Ⅲ型(5.25±4.06)、Ⅳ型(6.88±2.20)、Ⅴ型(6.10±1.66)、Ⅲ+Ⅴ型(5.75±2.34)、Ⅳ+Ⅴ型(5.72±2.37)狼疮性肾炎患者间AICD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口腔溃疡、间质性肺炎、神经系统损害、关节炎、血液系统损害和浆膜炎SLE患者肾组织中AICDA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无上述系统损害者(7.02±2.14 vs 4.17±1.97,7.86±2.39 vs 4.98±1.76,9.83±1.34 vs 5.39±1.92,6.88±2.04 vs 2.93±1.21,7.51±1.81 vs 3.70±1.23,7.29±2.33 vs 5.34±2.29;P均<0.01)。SLE疾病活动度评分越高,AICDA的表达越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完全缓解患者肾组织中AICDA表达低于未完全缓解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4±2.39 vs 6.80±2.56,P>0.05)。结论 AICDA与SLE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有望为SLE的治疗带来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前期体外实验基础上建立两种不同的高脂血症模型,观察血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升高与NALP3 炎症小体激活的相关性,研究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时段免疫炎症系统的作用。 【方法】 ①小鼠蛋黄乳液诱导高脂血症模型: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75%蛋黄乳液,0.2 mL/10 g,腹腔注射)和辛伐他汀组(20 mg/kg灌胃),每组10只,造模后16 h采样。②Triton WR 1339 诱导大鼠/小鼠高脂血症模型:SD大鼠24只/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Triton 400 mg/kg腹腔注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每组8只,小鼠每组10只,造模后24 h采样。③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慢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SD大鼠分组同上。ELISA法测血清TC和TG含量,并检测血清IL-1β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脏IL-1β、活化型caspase-1表达,免疫共沉淀测定NALP3的组装。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做NALP3激活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部分)蛋黄乳液、Triton WR 1339均能诱导大鼠和(或)小鼠血TC和 TG 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辛伐他汀能降低血TC和 TG,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伴随着血脂的升高,NALP3炎症小体激活产物的表达升高,表现为IL-1B的升高和caspase-1的活化。蛋黄乳液诱导模型小鼠IL-1β升高[(61.1±11.5 )pg/mL],与空白组[(6.8±3.1) pg/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辛伐他汀组[(39.4±14.1) pg/mL] 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riton诱导模型小鼠IL-1β升高[(79.9 ±21.4)pg/mL],与空白组[(6.6 ±2.0 )pg/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辛伐他汀组[(38.7 ±8.2)pg/mL]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riton诱导模型大鼠IL-1β升高[(74.7±17.0)pg/mL],与空白组[(6.3 ±2.1)pg/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辛伐他汀组[(37.4±7.8)pg/mL]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各模型组活化型caspase-1表达也升高,而辛伐他汀给药组caspase-1表达受到抑制。 【结论】 蛋黄乳液与Triton 腹腔注射都可以引起小鼠、大鼠血清中TC、TG含量升高;随着血脂升高,血中IL-1β含量升高、肝脏caspase-1的表达升高;而降脂药物辛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血中IL-1β含量下降,肝脏caspase-1的蛋白表达受到抑制,表明NALP3炎症小体可能参与了高脂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术后早期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儿的房水样本31眼进行定量分析。其中术前取房水样本31眼,术后1周取房水样本10眼,术后1个月取房水样本13眼,术后2个月取房水样本8眼。房水样本应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IL-1β、IL-2、IL-4、IL-5、IL-6、IL-10、TNF-α、IFN-γ 8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周患儿房水中IL-4(151.26±20.77fg/ml)、IL-6(153089.74±76980.97fg/ml)的表达量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儿房水中IL-2(344.89±84.81fg/ml)、IL-4(149.89±37.14fg/ml)、IL-6[200000.00(129045.55)fg/ml]、TNF-α(274.32±57.40fg/ml)的表达量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患儿房水中IL-2(347.68±105.65fg/ml)、IL-4(153.92±29.69fg/ml)、IL-5(135.46±34.90fg/ml)、IL-6(123661.66±87444.85fg/ml)、IL-10(176.79±25.35fg/ml)、TNF-α(314.30±41.46fg/ml)的表达量仍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FN-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手术前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可发生明显变化,术后房水细胞因子的表达升高可能与患儿手术后炎性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的预后有关。IL-4、TNF-α可能是对术后炎性反应变化较敏感的细胞因子;IL-6可能是术后炎性反应强度的预测因子。儿童内眼手术后应用抗炎药物的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microRNA-205表达的变化及分析肺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中microRNA-205与EMT相关标志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75例,每例患者另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microRNA-205的表达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肺癌组织中EMT相关基因Slug、Snail、viment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NSCLC癌组织microRNA-205的表达在<3cm肿瘤患者(19.56±10.81 vs 29.36±10.37)、有淋巴结转移(15.46±7.03 vs 37.98±10.35)或临床分期为Ⅰ~Ⅱ(19.09±9.23 vs 30.21±8.96)患者组织中相对低表达,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或临床分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9例淋巴结转移肺腺癌患者癌组织microRNA-205与EMT重要转录因子Slug和Snail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 r=-0.417, P=0.024;Pearson r=-0.388, P=0.038)。结论NSCLC癌组织microRNA-205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控Slug和Snail分子参与肺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将为寻找治疗肺癌转移的策略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PESV)抑制白血病干细胞(LSC)在骨髓龛内的活化效应。[方法]分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ML/ALL)患者LSC,置于Transwell小室中,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蝎毒多肽后培养,计算不同浓度组及不同时间段的LSC迁移率。[结果]PESV组迁移率分别为(25.01±6.83)%、(36.85±3.83)%、(50.73±7.15)%,与对照组(49.10±6.12)%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迁移率高于中低剂量组。[结论]不同浓度PESV均有抑制白血病干细胞活化作用,抑制强度呈浓度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