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早期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围手术期指标和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PVP组52例、PKP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总量、术后伤椎增加高度、术后VAS评分)和随访指标(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PVP组(27.7±6.0)手术时间短于PKP组(37.3±8.1);PVP组(4.6±1.4)骨水泥注入总量小于PKP组(6.0±2.7),PVP组(2.6±1.5)术后伤椎增加高度小于PKP组(9.0±2.0),PVP组(2.4±0.4)术后VAS评分小于PKP组(1.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比较,PVP组(19.85±2.16)椎体前缘高度低于PKP组(24.18±3.07),PVP组(12.43±2.08)后凸Cobb角大于PKP组(8.01±3.45),PVP组(24.89±5.52)椎体压缩率大于PKP组(20.23±3.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后凸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PKP相比PKP能进一步改善OVCF病椎的裂隙修复,尽可能恢复椎体高度,术后疼痛程度轻;但手术时间较长,骨水泥注入量相对较多,且不适用于重度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11诊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1例采用PKP治疗(PKP组),41例采用PVP治疗(PV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2组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PKP组骨水泥注入量较PVP组多,骨水泥渗漏数较PVP组少,手术时间较PV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伤椎前缘高度较PVP组大,伤椎Cobb角较PVP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VP与PKP治疗均能显著减轻疼痛并促进术后快速康复,PKP在恢复伤椎高度、矫正椎体后凸畸形的效果优于PVP,且能减少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2-02—2016-04诊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治疗者50例(PKP组),行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者50例(PVP组)。比较2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值,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2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3 d、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低于PVP组,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值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程度,PKP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效果更优,而高粘度PVP骨水泥渗漏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9—2017-08诊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39例(63椎)采用PVP手术治疗(PVP组),36例(55椎)PKP手术治疗(PK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与后凸Cobb角。结果 75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PKP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PVP组长,骨水泥注入量较PVP组多,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PV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VP组与PKP组术后疼痛VAS评分、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1周、3个月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均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VP与PKP手术均可以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但PKP手术对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恢复、后凸畸形改善的效果更好,进而更能够减轻患者脊柱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8-12诊治的7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39例采用手法复位PVP手术治疗(PVP组),35例采用单纯PKP手术治疗(PKP组)。比较2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 PVP组4例出现骨水泥渗漏,PKP组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严重的神经压迫、损伤症状。PVP组与PKP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VP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与PK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PVP与单纯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均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及形态,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2):1149-115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PVP组给予PVP治疗,手法复位配合PVP组给予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残疾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VAS、ODI评分分别为(2.40±0.90)、(23.60±3.70)显著低于PVP组的(3.10±0.60)、(29.80±2.90)(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椎体前缘高度为(28.10±1.30)mm显著高于PVP组的(23.40±2.00)mm(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伤椎Cobb角(19.20±2.80)°显著低于PVP组(23.90±2.30)°(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1.11%,低于PVP组的18.5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椎体畸形,改善残疾功能障碍指数,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OVCF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PVP组(采用PVP治疗,66例)和PKP组(采用PKP治疗,5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局部Cobb角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前缘及中部高度压缩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9个月。手术时间PVP组短于PKP组(P<0.05),骨水泥注入量PKP组多于PVP组(P<0.05)。伤椎前缘及中部高度压缩率、疼痛VAS评分、局部Cobb角:两组术后3 d、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28例(42.4%)骨水泥渗漏,PKP组28例(56.0%)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与PVP比较,PKP在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局部Cobb角、减少骨水泥渗漏上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应用微创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5例,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5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30例.追踪探访5~20个月,平均15.5个月,记录对比目测类比评分(VAS)、Cobb角变化、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骨水泥渗漏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损伤并发症,伤椎处疼痛术后均获得显著缓解.VAS评分平均改变:PVP组从(8.6±1.9)降至(2.7±1.3),PKP组从(8.9±2.2)降至(2.8±1.5);Cobb角变化:PVP组伤椎Cobb角从(26.7°±4.5°)恢复至(16.3°±4.0°),PKP组从(28.1°±3.8°)恢复至(15.2°±3.2°);椎体前缘高度变化:PVP组从(0.9±0.2)cm恢复至(2.0±0.3)cm,PKP组(0.8±0.3)cm恢复至(2.8±0.1)cm;骨水泥渗漏情况:PVP组发生3例渗漏,PKP组无骨水泥渗漏情况发生.随访期间,疗效均满意,无手术后遗症及伤椎高度明显丢失情况. 结论 采用微创法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PKP恢复脊椎的高度的效果更好,且可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粘度水泥对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体骨折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体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PVP手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低粘度骨水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较治疗前均降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低于对照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水泥总渗漏率分别为7. 32%和21. 95%,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应用于PVP手术中较低粘度骨水泥能够更有效地纠正后凸Cobb角,改善伤椎高度,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18-06采用PVP与PKP治疗的2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伤椎高度占比、伤椎Cobb角,比较术前与术后3 d疼痛VAS评分,分析骨水泥量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值、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伤椎Cobb角变化值、疼痛VAS评分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2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术后共出现43例骨水泥渗漏。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伤椎高度占比较术前高,伤椎Cobb角较术前小,术后3 d疼痛VAS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值与骨水泥量呈正相关(P<0.05),并发症情况与骨水泥量呈负相关(P<0.05),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伤椎Cobb角变化值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疼痛VAS评分变化值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以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曲度,能够早期缓解疼痛,恢复患者行动能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传统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7例单节段行PKP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改良PKP组(36例)和传统PKP组(21例)。改良PKP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73.9±9.4)岁;病程(2.2±1.5)个月;损伤部位:胸椎20例,腰椎16例。传统PKP组:男15例,女6例;年龄(72.6±11.9)岁;病程(1.8±1.1)个月;损伤部位:胸椎10例,腰椎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与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口感染、肺栓塞、骨水泥中毒反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P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33.3%(9/27)]低于PKP组[52.4%(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较术前好转;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PKP组各项指标优于传统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PKP,改良PKP治疗Kümmell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外侧入路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特点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OVCFs患者(共85个椎体)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行PVP术。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7(3~31)d。术中观察穿刺针针尖达到椎体中线的比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2月随访时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后凸角的改善率。结果 60例(85个椎体)均经单侧椎弓根外入路完成PVP操作。手术时间31~52 min,术中出血0~5 ml,骨水泥灌注量2.0~4.5 ml。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对称,无穿刺并发症。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5.9%。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17±0.52,术后1 d平均为3.72±0.35,术后12月平均为2.21±0.25,三者比较,术前与术后1 d、术后12月时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2月时Cobb角分别为9.50°±3.19°、9.41°±3.08°、9.45°±2.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无明显塌陷。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单侧椎弓根外穿刺入路行PVP术治疗胸腰椎OVCFs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亮  王璨  杨海松  卢旭华 《脊柱外科杂志》2023,21(3):151-154,161
目的 探讨不同复位策略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老年单节段胸腰椎OVCF患者84例,其中54例采取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手法复位组),30例采用单纯PVP治疗(传统组)。记录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测量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计算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 12个月。手法复位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2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手法复位组改善情况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老年单节段胸腰椎OVCF临床效果良好,可更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维持脊柱序列稳定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安全性。方法: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采用PKP治疗的60例OVCF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36例,年龄72~86(76.5±7.9)岁,其中30例采用常规PKP治疗(常规组),30例采用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PKP治疗(导板组)。观察术中椎弓根穿刺时间(穿刺针到椎体后缘)及透视次数,手术总时间,总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椎管型骨水泥渗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伤椎前缘压缩率。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椎管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导板组椎弓根穿刺时间(10.23±3.15) min,透视次数(4.77±1.07)次,手术总时间(33.83±4.21) min,总透视次数为(12.27±2.61)次;常规组椎弓根穿刺时间(22.83±3.0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CT及影像学分型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经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住院行PVP治疗的90例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59例;年龄63~84(72.33±10.12)岁。对患者进行骨矿物质密度测量以确认骨质疏松症的存在,并且进行成像检查以确认椎体骨折的存在。术前通过MRI抑脂像确定骨折的区域,并进行三维建模,计算骨折区域的体积。于PVP术后对骨折区域内的骨水泥进行三维CT成像,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计算骨水泥在骨折区的体积比,然后分组研究。骨水泥在骨折区的体积比50%的患者为对照组(41例);骨水泥在骨折区的体积比≥50%的患者为观察组(4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水泥用量。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观察组4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后持续观察并随访3个月,无邻近椎体骨折、感染、骨水泥移位等并发症出现。两组患者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3个月ODI和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术后3个月左右椎体骨折已基本愈合,疼痛不再明显有关。结论 :PVP可明显改善OVCFs的临床症状,骨折区域的骨水泥填充情况是影响PVP术后近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和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的19例上胸椎OVCF患者(20个椎体)资料(机器人组)和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徒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的21例上胸椎OVCF患者(21个椎体)资料(徒手组)。机器人组男5例,女14例;年龄62~88岁;徒手组男6例,女15例;年龄64~83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感染和血管栓塞),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AH)和伤椎后凸角(KA)观察疗效。结果机器人组和徒手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中19例患者(20个椎体)和徒手组中21例患者(21个椎体)均顺利完成单侧穿刺入路椎体成形术。4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3个月。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37.9±8.2)min]、骨水泥注入量[(2.3±0.9)mL]、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0.0%,2/20)均少于或低于徒手组[(46.2±9.4)min、(4.2±1.3)mL、42.9%(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感染和血管栓塞发生。术后1 d、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ODI、AH和K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T1~T4)OVCF临床疗效满意,可减少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采用新型Vessel-X骨材料填充器(Vessel-PVP)与传统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老年OVCF患者119例,前期67例采用传统PVP治疗(对照组),后期52例采用Vessel-PVP治疗(观察组).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高度恢复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12~19(15.31±2.71)个月.2组术后7 d、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及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椎体高度恢复率及骨水泥渗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ssel-PVP治疗老年OVCF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满意,但较PVP并未显现出明显优势,且操作更为耗时,仍应将PVP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60例OVCF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PCVP 30例,PVP 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以及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分布情况、渗漏率。结果PCV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短于或少于PVP组[(29.4±2.1)min vs.(36.8±2.2)min,t=-13.333,P=0.000;(10.2±1.4)次vs.(15.1±1.5)次,t=-13.394,P=0.000]。PCVP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100.0%(30/30),明显高于PVP组53.3%(16/30)(Fisher精确检验,P=0.000);PCVP组骨水泥渗漏率6.7%(2/30),明显低于PVP组46.7%(14/30)(χ^2=12.273,P=0.000)。PCVP组与PVP组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3.6±0.3)ml vs.(3.7±0.3)ml,t=-1.811,P=0.075;(1.8±0.8)d vs.(2.1±1.0)d,t=-1.105,P=0.274]。2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F=0.313,P=0.578),不同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F=472.703,P=0.000),分组和时间无交互作用(F=0.422,P=0.658)。2组均完成3~6个月随访,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椎再骨折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结论PCVP和PVP均可以明显改善OVCF患者的疼痛症状,但PC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分布好、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体位复位PVP治疗88例GenantⅠ、Ⅱ、Ⅲ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别记录GenantⅠ、Ⅱ、Ⅲ型骨折患者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GenantⅠ、Ⅱ、Ⅲ型骨折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VAS评分术后2 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17例(19.3%)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13例渗漏到椎体旁,4例渗漏到椎间盘,无椎管内渗漏发生,均未产生临床症状。骨水泥渗漏发生率GenantⅠ型较GenantⅡ、Ⅲ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明显改善GenantⅡ、Ⅲ型椎体压缩骨折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后凸角,但随着椎体压缩程度的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