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电针任脉经穴对MCAO大鼠脑内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任脉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CAO)、模型+电针任脉治疗组(R)。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脑内侧脑室下区、海马齿状回区EGF蛋白及EGFmRNA的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EGF蛋白及EGFmRNA的阳性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蛋白表达于再灌注14天恢复至基线水平,而mRNA表达于再灌注28天恢复至基线水平;电针任脉经穴至少能在再灌注7天后上调两区内源性EGF蛋白的表达,而于再灌注14天后上调EGF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任脉经穴能够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EGF蛋白及EGFmRNA表达,这可能是电针任脉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瘀开窍与滋阴潜阳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Nestin)表达的不同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estin的表达,观察通瘀开窍方牛珀至宝微丸与滋阴潜阳药龟甲对脑缺血后Nestin的不同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通瘀开窍方与滋阴潜阳药缺血侧室管膜、室管膜下区、皮层和纹状体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缺血对照组(P<0.05),通瘀开窍方药对皮层和纹状体影响明显(P<0.05),而滋阴潜阳药对室管膜、室管膜下区影响明显(P<0.05),两组方药神经病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P<0.05),而以通瘀开窍方起效较早.结论:通瘀开窍方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之一主要与其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和纹状体Nestin的表达相关(P<0.05),而滋阴潜阳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之一主要与其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室管膜、室管膜下区影响Nestin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牛珀至宝微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Nest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 ,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脑缺血后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牛珀至宝微丸组缺血侧室管膜、室管膜下区、皮层和纹状体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缺血对照组 (P <0 0 5 ) ,且神经病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牛珀至宝微丸能持续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甾体皂苷TSA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甾体皂苷TSA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TSA15mg/kg、30mg/kg、60mg/kg剂量组,安宫牛黄400mg/kg阳性对照组以及假手术组。于恢复早期3~14d给药,术后3,7,10,14d观察运动功能的动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侧脑室下区brdu阳性细胞数以及梗死周围区巢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SA30mg/kg、60mg/kg给药组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横木行走的能力,增加侧脑室brdu阳性细胞数以及Nestin的表达。结论:TSA可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与其诱导脑缺血后神经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高脂血症治疗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治疗组、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和Ⅱ组,每组9只。采用经典高脂饲料喂养,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制造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模型。高脂血症治疗组电针"三阴交""丰隆"穴;脑缺血治疗组针刺"百会""水沟"穴;治疗Ⅰ组先造成高脂血症模型,电针"三阴交""丰隆",每日1次,治疗10d后,造成脑缺血模型,再针刺"百会""水沟"穴;治疗Ⅱ组在联合模型造成后针刺"百会""水沟"和电针"三阴交""丰隆"穴,每日1次,治疗7d。治疗结束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PZ)背外侧伸展、外侧壁神经巢蛋白(Nest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细胞数。结果:Nestin、PCNA在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脑组织表达较少;脑缺血后缺血侧SPZ中Nestin、PCNA的表达增强(P0.01);给予针刺干预后,脑缺血治疗组Nestin、PCNA的阳性细胞和反应强度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合并模型组Nestin、PCNA表达远远弱于脑缺血模型组(P0.01);给予针刺干预后,合并模型治疗组Nestin、PCNA的阳性细胞表达高于合并模型组(P0.01),治疗Ⅰ组比Ⅱ组各部位Nestin、PCNA的表达要强(P0.01)。结论:高脂血症降低了脑缺血缺血侧SP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针刺具有促进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后缺血侧SPZ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针刺治疗高脂血症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针“合谷”穴(LI4)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其中模型组和电针组按1、7、14、21、28天5个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取大鼠双侧“合谷”穴作为刺激部位,用电针治疗仪作连续刺激,每次刺激时间为15min,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免疫组化法检测SVZ区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再灌注1天时梗塞侧SVZ Nestin阳性细胞开始增加,7天达到高峰(P<0.05),14天后开始下降,28天后接近正常;模型组7天梗塞灶周围出现大量Nestin阳性细胞。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SVZ)Nestin阳性细胞在再灌注后1天时开始增加,7天时达到高峰,与模型7天组比较,统计学分析显示增加约1.5倍(P<0.05),14天后开始下降,28天后接近正常;电针刺激7天后梗塞灶周围Nestin阳性表达较模型7天组增强。结论脑缺血可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自我增殖潜能,而电针刺激后可使内源性神经干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泰方提取物(NTF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值及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给药组(脑泰方组),以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手术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给予NTFE药物治疗,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TFE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及Notch1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增高(P0.05);各给药组在不同时间点Nestin、Notch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结论:NTFE能够促进MCAO模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再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按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每组10只大鼠。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组给予头穴围刺,分别于针刺后1、3、7、14、21 d取各组大鼠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BDNF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技术测定BDNF-mRNA表达。结果:针刺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BDNF蛋白阳性表达及BDNF-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头穴围刺可增强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BDNF的表达,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神经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针刺处方防治脑缺血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1组、电针2组。电针1组电针双侧“丰隆”(ST40)(2/100 Hz,1~3 mA),每天1次,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7天;第8天,电针1、2组和模型组用50%FeCl 3滤纸贴敷大脑中动脉20分钟造成脑血栓模型,术后电针1、2组电针ST40、“百会”(GV20),每天1次,连续7天。术后1天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进行行为学检测,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Nesti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NDS升高(P<0.05),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水肿明显,神经元核固缩,术后侧脑室室管膜下区Nestin面密度升高,持续至术后7天(P<0.01)。电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水肿减轻,细胞形态趋于正常,电针1、2组侧脑室背外侧角Nestin表达均增高,从术后1天(电针1组P<0.01,电针2组P<0.05)持续至术后7天(P<0.01),电针组侧脑室外侧壁Nestin表达在术后1天升高(P<0.01),术后7天升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趋势上电针1组高于电针2组。结论电针可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促进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促进脑损伤后神经修复,在脑缺血前进行电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明确艾灸治疗脑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为艾灸治疗缺血性卒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72只,通过改良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分3天、7天、14天、21天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通过腹腔注射Brdu来标记增殖的细胞。取大鼠"百会、太阳(双)"穴进行实验研究。通过TTC染色和HE染色来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BrdU/GFAP、BrdU/NSE双标染色。通过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艾灸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比较,评分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时间点艾灸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可促使脑缺血损伤后BrdU/GFAP、BrdU/NSE双标阳性细胞增加,于缺血损伤后3天达高峰。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能显著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艾灸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BrdU/NSE双标阳性细胞的表达,表明了艾灸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高龄大鼠大脑皮质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 血管阻断 ( 4 VO)方法制备SD高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假手术组动物仅烧灼双侧翼小孔内椎动脉 ,但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 ,电针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立即予电针治疗 ,以后每天 1次。在缺血再灌注 3天 ( 72hr)后将大鼠处死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大脑皮质P5 3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大鼠大脑皮质P5 3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5 )。结论 :电针可明显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高龄大鼠大脑皮质P5 3蛋白的表达 ,这可能是电针抗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蒙药复方白脉散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白脉散组。术前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苏醒后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病灶处病理学变化,测定脑匀浆上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等。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蒙药复方白脉散组病灶处皮层神经元肿胀坏死有所减轻;脑匀浆上清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NOSi、NOSc、NOS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蒙药复方白脉散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的拮抗自由基损伤,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即CVB-D高、中、低剂量组(2,1,0.5 mg·kg-1),尼莫地平组(2 mg·kg-1),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模型,观察CVB-D对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症状、脑梗死范围、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脑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CVB-D高、中剂量能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症状,提高脑组织SOD活性;CVB-D高剂量能降低脑组织梗死范围、MDA含量及脑细胞内Ca2+浓度;CVB-D各剂量组均能减轻脑组织病理变化。结论: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针任脉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任脉对脑缺血大鼠缺血脑区神经干细胞(NSC)增殖的影响,探讨电针任脉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侧脑室注射逆转录病毒pLXSN-EGFP在体示踪法,将病毒上清注入局灶性脑缺血(MCAO)大鼠侧脑室以标记新增殖细胞,用Nestin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NSC,并计数脑缺血后不同时相缺血侧SVZ、DG区NSC数目。结果:各区不同时相均有新增殖NSC,且电针任脉组增加更明显。结论:电针任脉可明显促进缺血后N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注射剂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细胞的作用效应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肾动脉分支点下阻断腹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90只SD大鼠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n=30)、缺血再灌注组(B组,n=30)、黄芪注射液预处理组(C组,n=30)。其中假手术组开腹后只暴露腹主动脉不阻断腹主动脉,然后关闭腹腔;缺血再灌注组阻断腹主动脉30min后,放开腹主动脉进行缺血再灌注;黄芪注射液预处理组开腹前,经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10mL/kg),然后开腹阻断腹主动脉30min后,放开腹主动脉进行缺血再灌注。造模完成后,各组动物分别于缺血再灌注12h、1d、2d、3d、7d后用Tarlor法评价大鼠双后肢神经功能,然后取出L2-4段脊髓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结果: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双后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可以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神经细胞中凋亡细胞数量(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围刺组,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围刺组给予头穴围刺治疗,3组分别于21 d取大鼠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缺血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鼠脑缺血阳性细胞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检测Ang-2、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针刺21 d后mNSS评分围刺评分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病理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缺血区域Ang-2、VEGF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Ang-2、VEGF蛋白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围刺可上调大鼠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Ang-2、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梗死区血管新生,帮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神经修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即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再灌注+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62,1.08,0.54 g.kg-1.d-1)。采用Zea-Longa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皮质和海马区VEGF表达增强;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中风皂贝化痰胶囊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增加VEGF的表达,其中以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剂量组的神经保护作用最为显著,VEGF阳性细胞区积分吸光度为(150.8±9.8)。结论: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醒脑通脉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观察醒脑通脉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醒脑通脉胶囊组、尼莫地平组 ,每组 6只。采用Hoechst染色法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 2 4h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升高 (P <0 0 1) ,醒脑通脉胶囊能降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百分率 ,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醒脑通脉胶囊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 ,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水苏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水苏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冠脉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给药后145min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结果:水苏碱(3、6、12mg/kg,iv)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时LDH、CK活性和cTnT浓度,减少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NO水平.结论:水苏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