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指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出的2对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现将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14例TOBS患者的临床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欣  卢瑛 《中国厂矿医学》1996,9(5):313-31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5例报告)吉林铁路中心医院(132001)李欣,卢瑛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系因基底动脉末端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是以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而无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临床报道较少,近年来我科见到5例,现就有...  相似文献   

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报道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6例报告)二院神经内科胡维铭哈尔滨市五院李红玉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胡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致,以中脑病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丘脑...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TOBS)是指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出的2对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报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病变,现将我院1999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23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加强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17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以眩晕(12例,70.6%)最常见,伴意识障碍发生率较高(13例,76.5%),眼球运动障碍(10例,58.8%)和瞳孔改变(9例,52.9%)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核心症状。影像学改变有多种形式,病灶以丘脑(占76.5%)、中脑(占58.8%)为主,并且多个病灶同时存在。MRI检查比CT检查更具优势,碳共振血管造影(MRA)可作为可疑病例的首选检查手段。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证有复杂多样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早期诊断,正确、全面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核磁共振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报告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神经病学研究所(410008)唐北沙,谢光洁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410008)王小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基底动脉梗塞的特殊类型,主要为基底动脉上端、及两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闭塞所致。该病较...  相似文献   

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TOBS)为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980年由Caplan首先提出。现将我院收治的15例TOBS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底脉尖综合征(RBA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近2年收治的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头颅MRI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以神经眼动障碍,视觉障碍和意识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人多数预后好,治疗应针对卒中病因尽早溶栓、抗凝、扩溶治疗。  相似文献   

1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且极易误诊误治,本文通过对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的回顾,分析,发展早期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从而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是指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首先由Caplan于1980年提出并从临床体征病理及病因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国内自1991年以来,陆续有报道TOBS综合征并非少见,其发生率为5%(国内报道为8%)。随着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及MRI技术水平的提高,确诊的TOBS的病例日益增多,现报告7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金波  许静  向鸣  陈阳美 《重庆医学》2006,35(13):1248-1249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干血管病,指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范围内的5支血管分叉部位(即2支大脑后动脉、2支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常累及单侧或双侧大脑半球2个或2个以上的相应供血区。该类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国外报道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7.6%,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临床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4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6例吴丽娥高志祥*(包钢医院神经内科,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基底动脉尖综合症(TOB综合症)是一组以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随着近年头颅CT及MRI在临床中的应用,报道日渐增多〔1,2〕。本文对新...  相似文献   

1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洪文轲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即TOB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vndrome),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基底动脉尖区域血循环障碍,以突然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980...  相似文献   

1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TOB综合征)系因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支血管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以意识障碍、瞳孔改变、眼球运动障碍及视物不清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将我科1996年10月~1998年10月经CT、...  相似文献   

16.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是一种特殊表现的脑血管病,以臣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并且发病急、病情危重,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4~2007年问收治的3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周金峰 《中外医疗》2012,31(28):56-57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表现。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患者,对其预后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有充足的临床表现特征和影像特征,易于临床诊断。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治疗相对复杂,预后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认识水平,减少漏诊误诊发生几率。方法汇总1995年1月至2005年5月我院经临床及影像学最终明确诊断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3例完整临床及影像科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1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CT、MRI初诊全部误诊或漏报。结论 影像科医师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认识与评判尚存明显分歧与不足,需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合作、提高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科学认识与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为基底动脉尖端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中脑、丘脑等缺血症状,也可有枕叶、颞叶症。Caplan等1980首先报道,临床上易误诊,为进一步了解本病,现将我院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TOBS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1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结合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并对11例TOB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分析TOBS的临床特点。结果:治疗结果显示TOBS预后差,致残率高,均留有后遗症,尤其是眼部症状。结论:TOBS综合征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等为常见表现。头CT、MRI,尤其头MRI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