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确定天津市一起水源性急性胃肠炎暴发的致病原。方法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饮用深井水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检测病毒核酸,包括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阳性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及测序分析。对粪便标本进行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采集粪便标本33份,检出诺如病毒GⅠ型阳性5份(15.2%),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12份(36.4%),诺如病毒GⅠ型、GⅡ型均阳性3份(9.1%)。经测序分析1株GⅠ型为GⅠ/14基因型;4株GⅡ型中,2株为GⅡ/8型,1株为GⅡ/6型,1株为GⅡ/2基因型。轮状病毒(A,B,C组)、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肠道致病菌检测均为阴性。3份饮水标本中轮状病毒(A,B,C组)、诺如病毒(GⅠ型,GⅡ型)、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常见肠道致病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次水源性急性胃肠炎暴发系由诺如病毒GⅠ型/Ⅱ型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合肥市某工地一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病原及其基因型。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6份肛拭子标本和7份水样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札如病毒和星状病毒核酸筛查,对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采用RT-PCR扩增Rd Rp-VP1区基因,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在线比对确定病毒基因亚型,运用MEGA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进行基因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 14份肛拭子和2份水样标本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札如病毒和星状病毒核酸均阴性,获得9条诺如病毒Rd Rp-VP1区基因序列,均为GⅡ. P17-GⅡ. 17型。结论 这是一起因饮用水污染GⅡ. P17-GⅡ. 17型诺如病毒引发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婴幼儿诺如病毒感染状况及对诺如病毒阳性株进行基因型分析。方法收集广州市2008年5家病毒性腹泻监测点医院的门诊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的5岁以下患儿临床资料及粪便标本692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抗原,将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的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扩增,阳性产物回收、纯化并测序,结合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型别流行特点分析。结果 692份标本中,ELISA方法检测4种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轮状病毒31.9%(221/692)、诺如病毒21.2%(147/692)、腺病毒6.1%(42/692)、星状病毒1.2%(8/692),混合感染占6.8%(47/692)。诺如病毒腹泻病例发病高峰在9—11月份,占51.7%(76/147),2岁以下病例数占91.8%(135/147)。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发热、腹痛为主。147份诺如病毒ELISA阳性标本中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率为84.4%(124/147),经测序及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比对,证实124份均属诺如病毒GⅡ遗传组,其中1份是GⅡ2型,其余均为GⅡ4型,GⅡ4型中又有不同分支。结论诺如病毒是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之一,仅次于轮状病毒,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流行优势株基因型为GⅡ4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1起学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方法 对该学校暴发疫情的急性胃肠炎病例、厨房工作人员及病例对照采集肛拭子标本,提取核酸RNA,应用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核衣壳编码区RT-PCR扩增、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1份患者肛拭样本中有16份GII型诺如病毒实时荧光RT-PCR阳性;所有标本的札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检测阴性。14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获得321bp目标片段序列,彼此间核苷酸相似性100%,提示同一来源;GenBank的BLAST结果显示,本次诺如病毒疫情毒株与GⅡ.2的参考株AY134748(Snowmoutain/1976/US)、X81879 (Melksham/1989)同源性最高,进化树上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属于GⅡ.2群。结论 该起学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Ⅱ.2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患儿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型别。方法 2008年10-12月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部310例疑似病毒性腹泻的婴幼儿粪便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粪便中诺如病毒核酸,并将部分阳性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采用序列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 ,推断其毒株型别。结果 310份腹泻标本中,诺如病毒RT-PCR阳性37份(GII型37份,GI型0例),检出率为11.94%;23份PCR产物送往测序,经Genebank Blast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所有诺如病毒均为诺如病毒基因组Ⅱ型,其中GII-4/2006b占95.65%(22/23),GII-3占4.35%(1/23);感染诺如病毒的患儿多为1岁以下,且11月份检出率最高。结论诺如病毒是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2008年诺如病毒以GII-4/2006b型毒株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宁市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诺如病毒的优势基因型,为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山东省病毒性腹泻监测方案》,2018年1月-2020年12月从山东省济宁市每县(市、区)每月采集3~5份病毒性腹泻标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GI/GⅡ组,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型别鉴定。结果 共采集粪便标本1 230份,诺如病毒阳性165份(其中GⅠ8份、GⅡ157份),检出率为13.41%(165/1 230)。每年除2月份外,其他月份均检出诺如病毒,以6月、7月检出率高。基因型分别为GⅡ.4型25份,占32.05%;GⅡ.2型18份,占23.08%;GⅡ.6型14份,占17.95%;GⅡ.3型13份,占16.67%。3年间优势毒株不同,2018年为GⅡ.3型9份,占69.23%;2019年为GⅡ.2型14份,占43.75%;2020年为GⅡ.4型17份,占53.13%。结论 山东省济宁市诺如病毒感染6月和7月流行强度较强,以GⅡ组为主,基因型存在多样性,处于动态变化中,以GⅡ.2[P16]型和GⅡ.4[P31]型为主要型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病毒对南通市感染性腹泻的影响及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病毒性腹泻防治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集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运用RT-PCR或PCR技术检测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和腺病毒核酸,利用Excel 2007及SPSS 19.0对资料进行统计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987份感染性腹泻样品中病毒核酸阳性样品为96份,总阳性率为9.73%,诺如病毒2型的阳性率最高,为5.27%;其次为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分别为2.43%、1.14%;札如病毒、腺病毒和诺如病毒1型检测阳性率较低,分别为0.61%、0.41%和0.30%;混合感染的感染率为0.41%。病毒核酸阳性以诺如病毒2型和轮状病毒为主,分别占阳性总数的52.00%、24.00%。轮状病毒与诺如病毒感染出现的高峰皆为冬春季。结论病毒是南通市感染性腹泻的重要因素之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该地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流行季节以冬春季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病原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对13份肛拭标本同时进行札如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核酸检测,检出的札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采用传统RT-PCR扩增VP1基因片段,并测定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Real-time PCR检出8份札如病毒核酸PCR阳性标本,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核酸结果均为阴性.1份RT-PCR扩增产物测序成功,基因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为札如病毒GⅡ.3基因亚型.结论 引起该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病原体为GⅡ.3型札如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7年义乌地区的学校感染性腹泻疫情中的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选取部分阳性标本对衣壳蛋白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确定诺如病毒的基因型别。结果 120份感染腹泻标本中检测到诺如病毒阳性45份,阳性率为37. 5%,选取的部分阳性菌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均为GⅡ. 2型。结论诺如病毒是引起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流行时间集中在2017年1月-3月,流行型别为GⅡ. 2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1起学校急性胃肠炎暴发原因。方法采集病例粪便标本,直饮水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和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测序分析。结果 5份粪便标本中3份呈诺如病毒阳性,2份直饮水标本均呈诺如病毒阳性。3份病例粪便标本病毒株核苷酸序列一致,均为GⅡ-4型,提示病毒同源。结论对诺如病毒进行核酸检测,证实该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4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河北省卢龙县5岁以下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特点。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人类杯状病毒(HuCVs)。部分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克隆测序,结合参考毒株相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利用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HuCVs的检出率,估计HuCVs腹泻住院率。结果 HuCVs检出率为31.6%,住院患者HuCVs阳性率为17.5%,主要分布在3~17月龄婴幼儿,发病主要集中在冬季。11株测序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55.1%~100%,均属于诺瓦克病毒(NLV)GⅡ遗传组。卢龙县2000年HuCVs流行株为NLVGⅡ-4和GⅡ-7,2001年为NLVGⅡ-3和GⅡ-7。初步估计HuCVs腹泻患者住院率为3.6‰。结论 河北省卢龙县婴幼儿中存在不同基因型杯状病毒感染,以NLVGⅡ组毒株为主,其疾病负担仅次于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湖南省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追踪其分子流行病学演变趋势,为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哨点监测结合暴发疫情监测的方法,收集2015—2020年湖南省感染性腹泻标本,对细菌病原采用细菌培养、生化鉴定进行检测;对病毒病原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型鉴定,并对部分PCR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 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总阳性率为35.61%,病毒检出率20.26%高于细菌检出率11.26%,混合病原感染检出率为4.09%。细菌病原谱以沙门菌O∶4群鼠伤寒型为主,病毒病原谱以轮状病毒A组G9P[8]型和诺如病毒GⅡ.4Sydney[P31]型感染为主。不同监测、不同年份的病原谱构成及其基因型变迁规律各不相同:哨点医院监测细菌阳性率低而病毒阳性率高时,诺如暴发疫情随之增加;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感染为86.78%,其中69.43%为GⅡ型感染,12.42%为GⅠ型感染,混合感染占3.03%。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具有明显季节性,优势基因型为GⅡ.2[P16]占42.97%。 结论 2015—2020年湖南省感染性腹泻病毒类病原体高于细菌类,鼠伤寒沙门菌、A组轮状病毒G9P[8]和诺如病毒GⅡ.4 Sydney [P31]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和优势血清/基因型;GⅡ.2 [P16]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优势基因型;通过连续哨点监测的数据支持,提前为暴发疫情做好了防控,促成了湖南省感染性腹泻发病率的平稳下降。  相似文献   

13.
党文    詹军    马江涛  陈慧  袁芳  马学旻 《现代预防医学》2019,(6):971-975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急性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2016 - 2017年在宁夏5个市10家哨点医院门诊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腹泻标本2 33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 PCR方法进行定性检测,采用RT - PCR分别对GⅡ型阳性NoV标本的RdRp区和VP1区进行扩增、测序,并进行基因分型及进化树构建。结果 2 334例粪便标本中(男性1 343例,女性991例),诺如病毒总阳性率为15.68%(366/2 334),GⅠ型阳性率0.86%(20/2 334),GⅡ型阳性率为14.82%(346/2 334);10~2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27.19%(31/114),其次为0~2岁年龄组,为18.12%(251/1385),50~6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低,为5.48%(4/73);冬春季发病率高。序列分析显示,GⅡ型NoV的RdRp区序列分为5种亚型,依次为GⅡ.Pe、GⅡ.P12、GⅡ.P16、GⅡ.P17和GⅡ.P7;VP1区序列分为6种亚型,依次为GⅡ.4 Sydney_2012、GⅡ.3、GⅡ.2、GⅡ.1、GⅡ.17和GⅡ.6。结论 2016 - 2017年宁夏地区GⅡ型NoV存在多种基因型感染,RdRp区以GⅡ.Pe和GⅡ.P12为主,VP1区以GⅡ.4 Sydney_2012、GⅡ.3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研究广州地区人类杯状病毒(HuCV)的感染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广东省中医院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380份,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的HuCV[包括诺瓦克样病毒(NLVs)和扎幌样病毒(SLVs)]核酸.结果 人类杯状病毒总检出率为28.68%,其中NLVs和SLVs检出率分别为22.89%、7.11%;HuCV在4个季度的感染率分别为46.29%、10.09%、6.42%和36.70%;另外,1例样本同时感染了GⅡ型NLVs和GⅡ型SLVs,有4例样本同时感染了 G Ⅰ、GⅡ型NLVs.结论 HuCV是导致广州地区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高发期集中在第一、四季度,诺瓦克样病毒在HuCV感染中占主导作用;广州地区存在着HuCV不同基因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构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ELISA法和RT-PCA法检测病毒病原。结果 病毒学检测结果:416份腹泻样本中,阳性样本222份,阳性率为53.37%,其中轮状病毒(HRV)阳性170份(占40.87%),杯状病毒(HuCV)阳性样本 29份(占6.97%),星状病毒(AstV)阳性样本4份(占0.96%),腺病毒(AdeV)阳性样本19份(占4.57 %),各种混合感染34例(占8.17%);HR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的1月份为发病高峰;HuC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1、12月份为发病的高峰;Ade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2、6月份为发病高峰;Ast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2月份为发病高峰。HRV、HuCV、AdeV、Astv 患儿的月龄分布:均以12~月龄组最多,分别为45.23%、38.29%、43.75%、29.41%。轮状病毒的G3血清型为流行毒株(66.67%)G9血清型大幅度上升(23.58%)P基因型分型结果:以P[8]为主(68.13%),其次是P[4](20.88%)。结论 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主要是HRV,其次是HuCV、AdeV、Astv,HRV血清型 G3和基因型P[8]、P[4]是主要的流行株,其次是很少见的血清型G9,这一结果为HRV疫苗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小双节病毒在成都市腹泻婴幼儿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成都市儿童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7-12月腹泻婴幼儿(≤5岁)粪便样本428份,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小双节病毒,同时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人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结果 检出小双节病毒感染36份,检出率为8.41%(36/428)。其中Ⅰ型9份、Ⅱ型25份、Ⅰ和Ⅱ型共同感染2份,检出率分别为2.10%(9/428)、5.84%(25/428)和0.47%(2/428)。小双节病毒与其他腹泻病毒合并感染共31份。调查期间小双节病毒检出高峰为8、9月,主要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结论 小双节病毒是引起成都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之一,以小双节病毒Ⅱ型为主,2岁以下婴幼儿是其高发人群,8、9月为其下半年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7.
18.
李传杰  蔡月莲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525-4527
[目的]探讨夏季婴幼儿腹泻流行特点及其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6~9月我院儿科住院腹泻患儿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结果]103例住院腹泻患儿中感染性腹泻82例、非感染性腹泻腹泻21例,医院感染性腹泻占17.46%(18/103)。腹泻病例病原学检查阳性34例,检出率33.01%(34/103),主要病原体依次为A群轮状病毒(15株)、福氏志贺菌(6株)、白色假丝酵母菌(5株)和粪肠球菌(3株)。15例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均为男性,年龄3~11个月,7月份和8月份各占46.67%(7/15)呈夏季流行趋势。88例非A群轮状病毒腹泻中3~12个月年龄段共76例,男性占72.73%(64/88)。医院感染性腹泻中A群轮状病毒腹泻占38.89%(7/18),表现为夏季院内流行趋势(7月份4例、8月份3例)。[结论]A群轮状病毒腹泻可在夏季局部范围内流行,健康教育、手卫生和消毒隔离、早发现和早治疗是防治夏季婴幼儿腹泻和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11年7—12月间上海市浦东新区12家监测医院的1327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扎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1327份粪便样本中,179份样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3.49%。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以及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8.29%、2.79%、1.36%、1.21%和0.53%。各年龄组均有病毒检出,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为87岁,分别感染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性腹泻感染没有差异。10月份开始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各病毒的检出率均有明显升高。不同区域间腹泻病毒的感染没有差异。结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浦东地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应该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尤其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20.
北京友谊医院1998~2001年轮状病毒哨点监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5岁以下儿童中以医院为基础的轮状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按WHO轮状病毒监测的通用方法(CID-98)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毒株分型用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从1998年4月至2001年3月收集的484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123份,总的轮状病毒感染检出率为25.4%,住院和门诊患儿检出率分别是31.6%和27.3%,而在轮状病毒流行季节,则可以引起高达46.2%急性腹泻住院率。腹泻患儿发病呈现两个明显的季节高峰:一个由细菌性痢疾引起的夏季(6~9月)发病高峰,另一个是轮状病毒感染腹泻造成的秋冬季(10~12月)发病高峰。轮状病毒感染96.8%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主要在6~11月龄(38.2%)和1~2岁(28.5%)年龄组,轮状病毒感染率在6~35月龄年龄段最高。流行的轮状病毒G血清型依次为G1(55.3%)、G2(26.8%)、G3(9.8%)和G4(0.8%),没有发现G9型,10份(8.1%)标本未能分型,混合感染(0.8%)罕见。结论 轮状病毒腹泻是北京市儿童的重要传染病,开发应用安全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将对减轻轮状病毒疾病负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