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锥形束CT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鑫  汪学华  陆钰  汪庆胜  甘朝兵  沈洋 《安徽医学》2011,(10):1701-1703
目的探讨锥形束CT技术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中的诊治应用价值。方法对在门诊常规X线检查中发现的埋伏多生牙病例,行锥形束CT扫描,分析判断埋伏牙的位置,确定手术进路,然后拔除。结果锥形束CT结果显示:16例患者20颗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13颗位于腭侧,5颗位于唇侧,2颗位于牙槽骨中部,与术中所见一致。锥形束CT可以准确显示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数量、牙冠牙根形态、唇腭侧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关系。结论锥形束CT技术的应用是精确定位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锥形束CT在评估上颌后牙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宽度及指导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23例行牙种植术患者在术前均拍摄锥形束CT,测量和观察上颌后牙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宽度及上颌窦的形态,完成上颌窦提升和牙种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牙种植术前经锥形束CT测量设计,手术均按术前设计完成了上颌窦的提升和牙种植体的精确植入,短期疗效满意.结论 锥形束CT应用于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前测量设计,可以达到规避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指导上颌窦提升和牙种植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Ma10等人2003年和2005年先后提出了下颌和上颌牙列缺失"All-on-four"种植即刻修复的理念,即无牙单颌植入4枚种植体:颌骨前部垂直植入两枚种植体,远中倾斜植入两枚种植体,利用4枚种植体实现种植即刻固定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即刻负重存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3例前牙缺失患者植入15枚Frialit-2阶梯螺旋状种植体,手术当日即以聚丙烯酸树脂冠完成修复,消除正中、前伸和侧方[牙合]早接触点并以[牙合]夹板固定,术后6个月完成全瓷冠修复体。结果:植入上颌前牙区的15枚种植体直径分别为4.5mm(8枚)、5.5mm(7枚),长度为13mm(12枚)和15mm(3枚),种植体植入时的转矩介于32Ncm和45Ncm。植入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吸收程度平均分别为0.35mm和0.55mm。植入后12个月未见种植体松动脱落,所有种植体均稳定地行使功能,除1例外,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美观修复效果。结论: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即刻负重修复可缩短种植修复疗程,及时恢复患者美观、发音、咀嚼等功能,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陈宋洁  倪凌晨  赵翚 《浙江医学》2020,42(22):2433-2434,2438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导板引导在无牙颌患者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行人工牙种植修复手术的无牙颌患者35例,术前均行口腔锥形束CT扫描及相应软件术前种植设计。其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导板引导种植手术20例(A组),植入60枚种植体;自由手种植修复15例(B组),植入40枚种植体。患者术后均行口腔锥形束CT扫描,比较两组患者虚拟种植体和实际种植体的偏差。结果A组患者虚拟种植体和实际种植体肩部偏差为(1.34±0.42)mm,根尖部偏差为(1.29±0.40)mm,角度偏差为(4.56±0.75)毅,深度偏差为(0.67±0.24)mm;B组分别为(2.37±0.21)mm、(3.01±0.64)mm、(8.43±2.88)毅、(0.80±0.25)mm。A组患者虚拟种植体和实际种植体的颈部、根部、角度偏差均小于B组(均P<0.05),深度偏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导板引导无牙颌患者种植手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其植入准确性可靠,比自由手植入更便利、微创、精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种植位点联合翼上颌种植对上颌无牙颌种植体与骨组织生物力学影响,为临床选择符合生物力学原则的种植设计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例上颌后牙骨量不足的无牙颌锥形束CT扫描数据,完成上颌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利用冠修复体和种植体数据,分别建立冠修复体和种植体-基台一体三维实体模型,设计5组不同种植位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单侧200 N的垂直载荷和100 N斜向载荷分别在双侧后牙区加载,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表面的应力分布,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5组模型均显示最大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和颈部皮质骨处。(2) 5组模型在斜向载荷下的种植体最大应力值大于垂直载荷(P<0.05),骨组织周围最大应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种植位点联合翼上颌种植模型间种植体及骨组织最大应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双侧对称性植入翼上颌种植体,改变前部种植体位点不会影响整个设计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下颌无牙颌患者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测量可能植入种植体的A-P距离(anterior-posterior distance),分类前部颌弓形态,探究颌弓形态对“All-on-4”远中倾斜种植体临床设计的影响。方法:收集下颌无牙颌患者的CBCT图像共74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9例,拟行“All-on-4”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在经颏孔并平行于牙合平面的平面上测量可能植入种植体的A-P距离,分类前部颌弓形态,测量由颏孔往近中方向7.5 mm的颌骨段所跨过的颌弓弧度,探究A-P距离与该弧度的相关性。结果:74例患者测得可植入的颏孔间区种植体的A-P距离为(8.5±1.5) mm(最小为4.5 mm,最大为11.8 mm),其中≤7 mm者占12.2%(男性3例,女性6例),颌弓为方圆形;>7 mm、≤9 mm者占54.0%(男性20例,女性20例), 颌弓为卵圆形;>9 mm者占33.8%(男性12例,女性13例),颌弓为尖圆形。测量患者颏孔前方7.5 mm颌弓段转角弧度,左、右两侧共测得148个数据,平均为15.9°±5.5°(最小为5.6°,最大为35.2°)。统计分析发现,A P距离与转角弧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本研究中下颌无牙颌患者的前部颌弓形态中,卵圆形所占百分比最多,尖圆形次之,方圆形最少。女性方圆形颌弓者多于男性,卵圆形和尖圆形颌弓与性别无明显相关。颌弓越方,A-P距离越小,颏孔前区颌弓弧度就越大,远中斜行种植体所需要的骨宽度就越大。下颌无牙颌患者的“All-on-4”种植固定修复采用远中斜行种植体,术前应评估颌弓形态,设计远中种植体的合理倾角,远中种植位点的骨宽度应在常规要求外留有余量。方圆形颌弓是“All-on-4”种植固定修复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大小的上颌窦外提升术入路窗口结合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2种不同尺寸窗口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对29例(共32颗)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区种植病例行上颌窦底提升及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组(6 mm×6 mm,n=15)和常规骨窗组(15 mm×10 mm,n=14),两种窗口均同期植入人工骨粉和种植体。分别于术后10 d和30 d评价患者舒适感。在手术前、手术当天、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检查种植体周围上颌窦底部剩余牙槽骨和植入骨粉的总厚度和所植骨粉在窦底的宽度。结果: 全部32颗种植体CBCT检查骨结合良好,窦内种植体周围骨量有明显增加。小骨窗组与常规骨窗组的植入骨粉成骨能力无明显差异。小骨窗组患者总手术时间与常规骨窗组无明显差异,术后10 d和30 d随访中患者对手术不适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微创小窗口上颌窦底外提升术较常规窗口损伤更小,技术适应证更广泛,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提升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腭部骨皮质密度,分析腭部骨皮质密度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107例20~40岁成人(男51例、女56例)的CBCT影像数据,测量腭部28个点位的骨皮质密度,以亨斯菲尔德单位(Hounsfield units,HU)表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部位间骨密度差异,t检验比较骨密度的性别差异。结果:腭部各测量点位中骨皮质密度最大值为(976.24±138.66) HU,最小值为(460.45±183.33) HU。除Y0X0、Y8X0、Y8X6、Y12X6、Y20X6、Y20X9、Y24X6和Y24X9外,其余20个测量点位的骨皮质密度值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部骨皮质密度有由前向后递减的趋势(P=0.000)。腭前部中缝旁3 mm区域的骨皮质密度高于腭前部中缝区(P<0.05)。结论:经CBCT获取了成人腭部骨皮质密度的分布规律,为腭部微种植体植入部位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姜晗彬  郑闱颖  李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97-98,108
目的应用螺旋cT结合efilm软件对下颌骨种植区骨密度进行测量并馈.类,为下颌骨种植手术提供术前评估。方法通过对30例下颌骨CT进行三维重建,测量种植区HU值,并根域~kholm与Zarb分类法对骨质进行分类。结果下颌前牙区a、b、c区分别为(684.51±309.73)HU、(673.97±458.08)HU、(778.94±289.42)HU;下颌后牙区A、B、C、D、E区分别为(429.59±317.29)HU、(329.12±236.90)HU、(352.48±2蹿:95)HU、(363.52±228.06)HU、(449.55±274.06)HU。结论下颌前牙区的骨密度大于下颌后牙区,下颌前牙区以Ⅱ/m类骨为主,下颌后牙区以Ⅳ类骨为主。应用螺旋CT结合专业软件指导种植牙术前设计,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牙周病患者牙槽骨破坏的评估在牙周病学的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医疗检测设备的发展,无创且准确性较高的骨密度测量技术相继问世和推广,颌骨密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现有临床采用的X线照相、曲面断层下颌指数、下颌骨骨皮质厚度、双能X线吸收法、计算机数字减影技术、螺旋CT、锥形束CT等主要的骨密度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的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CT)测量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方法:应用MicroCT对20例牙种植患者进行上、下颌骨扫描,三维重建,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下颌骨前牙区平均骨密度值最大值为(945.23±102.46)HU,上颌骨后牙区平均骨密度最小值为(534.77±232.17)HU。结论:MicroCT可以提供种植区骨密度的信息,对提高牙种植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骨水平种植体和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在后牙区植入后的早期边缘骨吸收,并分析各分组要素对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后牙区植入种植体105枚,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负载前分别进行全景片检查,测量种植体边缘骨高度,计算边缘骨吸收量。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在后牙区近中、远中的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594依1.104)mm、(0.298依1.032)mm,骨水平种植体在后牙区近中、远中的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889依1.500)mm、(0.603依1.068)mm,两种种植体早期边缘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入式与非埋入式愈合方式之间,根形种植体与柱形种植体之间,早期边缘骨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牙区,软组织水平种植体负载前边缘骨吸收量与骨水平种植体相近,可以作为后牙区种植的常规选择。非埋入式愈合的患者、使用根形种植体的患者易引起较多的早期边缘骨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ITI种植体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后牙游离端缺失采用种植义齿修复的56例共227个种植体。其中即刻种植4例,上颌窦内提升术9例。3~6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定期随访种植牙的探诊深度、种植体骨结合状况、种植体的骨丧失水平。结果经过1~4年的随访观察,227颗种植体无一松动脱落,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和感觉异常。种植体稳定,未见其周围有X线透视区。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种植体龈沟探诊深度为(2.93±0.37)mm;术后1年的骨丧失水平均值为(0.92±0.62)mm,1年后的平均每年骨吸收均〈0.2 mm。病人对舒适度、美观性和咀嚼效率评价良好。结论 采用ITI种植系统对后牙游离端缺失进行修复,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单钉近嵴顶固定颏部骨块移植术在上前牙区骨增量种植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2013年1—6月收集上前牙区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5 例,年龄19~24岁,平均21.6岁,其中单牙缺失3例,多牙缺失2例。取患者颏部块状骨,采用单钉近嵴顶固定法行自体骨块移植,术后定期随访。种植体植入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移植骨愈合情况,并测量牙槽嵴宽度和钛钉距牙槽嵴顶距离。参考CBCT检查结果,常规完成种植体植入术,待种植体骨结合形成后完成种植修复。结果:5 例自体骨块移植术全部成功,无1 例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上前牙区骨量充足,固定钛钉顶端接近牙槽嵴顶。结论:采用单钉近嵴顶固定法行颏部自体骨块移植能有效改善上前牙区的骨量严重不足,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髙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56例患者,均为上、下颌后牙区高度不足的病例(4.5~7.5mm),分别植人OSSTEM短种植体(长度6~7mm),其中下颌植人54枚种植体,上颌共植入40枚种植体。其中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髙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3~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结果经12个月的临床观察,有54例92枚OSSTEM短种植体临床检査种植体稳定,X线检査,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有2例患者上颌2枚种植体二期手术时松动脱落,种植成功率为97.87%。结论在后牙区骨髙度不足的病例,通过植入OSSTEM系统短种体,扩大了种植适应证,治疗成功率较髙,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低矮上颌窦行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使用和不使用植骨材料情况下种植体根尖新骨形成情况及种植体存留率。方法 对共60例剩余牙槽骨高度在2~4 mm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术,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30例患者使用植骨材料并同期植入30颗种植体;对照组30例患者未使用植骨材料并同期植入30颗种植体,术后2周和3年分别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分析上颌窦内种植体周围的骨量情况,并统计术后3年种植体存留状况。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1例上颌窦黏膜穿孔,穿孔率为3.3%;对照组未发现上颌窦黏膜穿孔,穿孔率为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实验组上颌窦内平均新骨形成高度为(4.46±0.98)mm,对照组上颌窦内平均新骨形成高度为(3.36±0.73)mm,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0颗种植体未见松动脱落,3年种植体存留率100%;对照组30颗种植体中1颗在术后2个月时因种植体松动取出,3年种植体存留率96.7%,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矮上颌窦行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使用植骨材料的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效果比不使用植骨材料者更为理想,但3年后种植体存留率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即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 RBH)<5 mm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 RBH<5 mm)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的病例15例,共植入28颗瑞士Straumann种植体。术后8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通过视觉评估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患者术后反应及满意度,同时对种植体留存率,骨结合及边缘骨吸收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VAS显示11例患者(73.3%)无明显疼痛及肿胀反应,无头痛、发热、鼻出血等症状,未影响日常生活;4例患者(27.7%)表现轻微疼痛。10例患者(66.7%)表示可接受此次治疗的费用,4例患者(26.7%)认为此次治疗费用偏高,1例患者(6.7%)表示不能接受此次治疗的费用。13例患者(86.7%)表示如需再次进行此种治疗愿意接受,2例患者(13.3%)表示拒绝,患者总体表现对此种治疗方式满意度较高。8个月后CBCT显示种植体周围可见新骨形成,达到良好骨结合状态,上部结构修复1年后,28颗种植体无一脱落,留存率为100%,影像学检查见种植体平均边缘骨吸收(1.2±0.5) mm。在本研究中,15例患者平均RBH为(3.5±1.2)mm,平均上颌窦提升高度为(6.3±1.2)mm。结论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RBH<5 mm)行上颌窦内提升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亦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此类病例为高度复杂病例,术前需要完善的检查,术中需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细致操作,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双颌前突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治疗的双颌前突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98例,A组患者给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B组患者给予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的疗效。结果治疗后8周,A组患者上颌稳固数为41例(83.67%),下颌稳固数为47例(95.92%);上颌脱落数为8例(16-33%),下颌脱落数为2例(4.08%),下颌稳固数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9,P=0.045)。B组患者上颌稳固数为39例(79.59%),下颌固数为47例(95.92%);上颌脱落数为10例(20.41%),下颌脱落数为2例(4.08%),下颌稳固数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8.P=0.014)。A组总脱落数10例(10.20%)、总稳固数88例(89.80%);B组总脱落数10例(12.24%)、总稳固数86例(87.76%),自攻型和助攻型支抗种植体稳同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24,P=0.105)。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应用疗效相当,支抗种植体上颌比下颌易于脱落,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使用何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