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用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皮损部位相应夹脊穴及皮损部位围针治疗。6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变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8%(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75. 0%(21/28),差异性显著(P 0. 05),观察组VAS评分、HAMA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壮医脐环穴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方法按照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单纯给予针刺壮医脐环穴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针刺脐环穴1次/d,莲花针拔罐法隔天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sual analoguescale,VAS)、Mc Gill疼痛评分变化及1年内后遗神经痛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VS 66%,P0.0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VS 88%,P0.05);观察组治疗后Mc Gill疼痛评分、VAS评分,后遗神经痛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壮医脐环穴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有效止痛,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后遗神经痛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芒针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芒针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存质量评分(QOL),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QO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配合红光照射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4.
莲花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止痛及疗效.方法:将9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予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对照组47例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治疗组3.35±0.76分,对照组:4.52...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光子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加用红光照射,每日1次,每次20~30min,,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缩短病程,减轻后遗神经痛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脱落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西药治疗。15天为1个疗程,以VAS疼痛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纳、甲钴胺、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予针刺、梅花针结合药物(同对照组)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以VAS疼痛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加巴喷丁、多虑平口服及红蓝光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组另予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注射液阿是穴穴位注射以及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止痛和营养神经疗法;治疗组除常规疗法外每日给予红光照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天(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7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红光照射疗法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芒针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芒针夹脊穴合局部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28%,对照组71.43%(P0.05);两组VAS及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合刺络拔罐法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止痛和营养神经疗法;治疗组除常规疗法外每日给予红光照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天(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72.5%,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红光照射疗法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55例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选取手少阳经穴外关、足少阳经穴阳陵泉,治疗组予以两穴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上述两穴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1次/d,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 d,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疼痛及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2组VAS疼痛评分及睡眠治疗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镇痛及睡眠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效果好,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菌揿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2018年8月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4例。每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及体感诱发电位刺激评价,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 5%(24/26)明显高于对照组70. 8%(17/24),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P <0. 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刺激均有明显差异(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 <0. 05)。结论:揿针联合加巴喷丁止痛效果优于氦氖激光联合加巴喷丁,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7d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VAS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围针联合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卡马西平100mg,qd。治疗组36例常规消毒,在疼痛明显区域的四周,用28号0.5~1寸长毫针,在距疼痛区域边缘0.5cm处,针尖朝向疼痛区中心,呈15°角刺向中心,沿皮下围刺;针距视疼痛范围大小而定,一般约1~3cm;围刺针数及进针深度同样视疼痛范围大小而定,一般10~30根,采用快速小幅度小角度提插捻转的泻法;针刺后局部用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距离皮肤10~20cm局部照射,留针同时照射30min,1次/d。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痊愈6例,好转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针联合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用治疗,分别于1、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强度(PI)变化,疼痛缓解度(PAR),镇痛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镇痛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仅单纯口服营养神经药物.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4,(7):903-904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普瑞巴林治疗,150mg/次,一日两次,连续服用16d;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刺血拔罐治疗,隔日一次,连续治疗16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个组别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止痛效果VAS评分及治疗疗效情况,评估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上治疗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有降低,但是治疗组较对照组优势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4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正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7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疼痛局部及夹脊穴治疗,出针后于局部疼痛处行点刺及拔罐;治疗组采用针刺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及疼痛局部同时予以施灸治疗,出针后在局部疼痛处行刺络拔罐。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脱落2例),治疗组34例采用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后第3、7、15天评价VA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并于治疗后比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出现减少,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7、15天VAS评分均持续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2.9%和8.8%。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与针刺治疗比较,在镇痛作用方面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并能有效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浮针组(22例)和常规针刺组(18例),浮针组采用浮针治疗,在病痛区神经远端埋浮针,常规针刺组采用皮损局部毫针围刺法,5次为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WHO镇痛疗效分级标准评定于治疗前、1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浮针组较常规针刺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浮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和61.1%,浮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O.05)。结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应用浮针疗法效果好,且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