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针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1、维生素B12。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疼痛VAS评分、焦虑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夹脊穴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或阿是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夹脊穴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SF-36评分、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对照组SF-36评分低于治疗组,VAS评分高于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86/93),高于对照组的79.6%(74/93)(P0.05)。结论:火针联合夹脊穴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电针夹脊穴或阿是穴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疼痛、瘙痒、烧灼感及睡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指标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相应部位夹脊穴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注射,2次/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McGill疼痛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次后评估疼痛程度;在各次治疗后都记录持续镇痛时间;采用抑郁症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抑郁及焦虑状态.结果 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间持续镇痛时间经独立样本t检验,在第5次治疗后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持续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在镇痛持续时间方面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法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后遗痛的疗效。方法以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法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5例的3个疗程的疗效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方式治疗25例3个疗程的疗效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结果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组愈显率96.00%高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组愈显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组各疗程的VAS评分均优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夹脊穴结合等电势电针围刺法对带状疱疹神经后遗痛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加TDP治疗仪照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夹脊电针和局部围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围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疼痛(VAS)评分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夹脊电针治疗是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夹脊穴注射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星期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夹脊穴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结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就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63例患者口服给予奥卡西平及甲钴胺,研究组62例患者采取电针夹脊结合围刺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7±0.9)及(5.5±0.7)分,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13%,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结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夹脊穴位注射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夹脊穴位注射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按随机、单盲的原则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消炎痛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夹脊穴进行穴位注射疗法。7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夹脊穴穴位注射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阿是穴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两组均用阿是穴围刺,观察组加用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40%,对照组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结合阿是穴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配合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建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1):2308-2310,235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电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口服腺苷钴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7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9例采用电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口服腺苷钴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疗程均为5周,随诊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不良反应发生率1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优于口服腺苷钴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而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理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随机选取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例带状孢疹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灸理疗配合穴位注射加钴胺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痊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在3—7天后愈合,并且没有后遗痛,而对照组患者在10左右痊愈,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理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能够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并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对急性肾绞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补液、解痉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时间、患者主观疼痛评估以及短时间内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主观疼痛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短时间内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能快速有效缓解急性肾绞痛,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背腧穴配合泻肝补肾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配伍背腧穴和泻肝补肾类药物,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配伍背腧穴和泻肝补肾类中药比单纯采用常规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03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对照组予天麻素注射液静滴,治疗周期为1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38%,两组疗效相近(P> 0.05).结论 针刺四神聪为主可有效改善颈性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7.
姜蓉  梁超  姜涛 《新中医》2011,(4):84-8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5例、穴位注射组16例、西药组15例。热敏灸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夹脊穴中的热敏化穴,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采用阿昔若韦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3.3%,穴位注射组为81.3%,西药组为66.7%,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降低,热敏灸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PHN,能显著减轻神经疼痛,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注射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丹参川芎嗪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丹参川芎嗪10mL静滴,1次/d;围刺治疗,1次/d。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300mg、维生素B120mg、腺苷钴胺片500μg,3次/d。2组均以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5%,对照组有效率70.0%。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丹参川芎嗪;围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复方青藤碱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并对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穴位注射组及针刺西药组。针刺穴位注射组采用电针疗法,穴取血海、梁丘、犊鼻、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阿是穴,在电针治疗后在犊鼻、内膝眼、阿是穴用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给予穴位注射,电针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第一疗程穴位注射每天1次,第二疗程穴位注射隔日1次。针刺西药组电针治疗同治疗组,并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每天1次,每次75 mg,7天为一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以总有效率、WOMAC量表评分为观察指标,在治疗2周后、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及WOMAC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西药组疗效及关节功能优于针刺穴注组;安全性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两组疗效及WOMAC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穴位注射组疗效及关节功能与针刺西药组相同;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两组疗效及WOMAC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针刺穴位注射组疗效及关节功能优于针刺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即时效果不如针刺西药组明显,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针刺西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