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发现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2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 ligand,RANKL)/核因子2k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系统在阐明骨质疏松发生机制中有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PTH、雌激素、IL—I、IL-6、TNF等激素与细胞因子几乎都是通过OPG/RANK/RANKL系统参与骨代谢的调控作用。本文就OPG/RANKL/RANK系统与骨质疏松及靶向药denosumab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RANK)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组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激活的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SIN)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对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 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凋亡及其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RA患者滑膜组织分离培养FLS,分为SIN1、2、3、4组,MTX1、2、3、4组,联合1、2、3、4组,分别加入0.001、0.010、0.100、1.000 mg/mL SIN,0.001、0.010、0.100、1.000 mg/mL MTX,0.001 mg/mL SIN+0.001 mg/mL MTX,0.010 mg/mL SIN+0.010 mg/mL MTX,0.100 mg/mL SIN+0.100 mg/mL MTX,1.000 mg/mL SIN+1.000 mg/mL MTX的含药培养基,并以未加药物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共13组,每组设3个复孔。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半定量RT PCR检测FLS 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RA FLS增殖OD值均降低, 联合3组RA FLS凋亡OD值、OPG mRNA表达升高,RANKL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3组比较,SIN 3组及MTX 3组RA FLS增殖OD值升高(P<0.05)。结论 SIN与MTX联合对RA FLS具有协同抑制效应,这可能是二者联用抑制RA骨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清络通痹方(Qingluo-Tongbi Grannual,QLT)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RANKL(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5例RA患者,肘静脉抽血10ml,每个血样分为5组,包括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QLT小、中、大三个剂量组。血样加药培养72小时后,加入FITC标记的CD3抗体和PE标记的RANKL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NKL的表达率。结果采用中剂量和大剂量QLT动物含药血清培养的T淋巴细胞RANKL表达率受到了显著的抑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QLT可以有效下调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ANKL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核转录因子-κB受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作用机制。方法:50μg·L~(-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对破骨细胞进行鉴定。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1×10-5,1×10-6,1×10-7mol·L~(-1))分别处理5 d和9 d后,进行TRAP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分析,处理6 d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CK),TRAP,ERα,RANK mRNA表达水平,用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182780阻断雌激素受体通路验证淫羊藿苷对ERα/RANK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与RANKL诱导组比较,淫羊藿苷可以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数量和骨吸收陷窝数(P0.05,P0.01),同时显著下调破骨细胞MMP-9,CK,TRAP,RANK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上调ERαmRNA表达水平(P0.05)。ICI182780可抑制淫羊藿苷上调破骨细胞的ERαmRNA表达水平和下调RANK 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P0.05)。结论:淫羊藿苷能抑制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活性,该作用可能通过上调破骨细胞的ERαmRNA表达进而下调RANK mRNA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组织的过度增生和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是引起RA发生骨、关节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RA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是RA滑膜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之一,其生长特性的改变及凋亡抑制导致滑膜组织增生,激发炎症反应,破坏关节结构及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因此,调控RA-FLS的异常增殖和促凋亡能够干预RA发病进程。目前有很多中药及中药单体成分对RA-FLS过度增殖及促凋亡方面的研究。鉴于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RA-FLS在RA中的作用及中药单体和复方通过调控RA-FLS来干预RA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单体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蒽醌类及其他类。虽然他们的类型不相同,但通过不同的途径最终达到能够有效地干预RA。如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软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生成从而防治骨、软骨的破坏,和上调Fas/FasL、核转录因子-κB(NF-κB)、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等信号通路中的促凋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Caspase)及下调抑制凋亡基因Bcl-XL、Bcl-2的水平而实现细胞凋亡,以及降低RA-FLS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Ⅱ(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而实现抑制RA-FLS增殖。虽然他们的分子作用机制和靶点不相同但都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阐明中医药的多成分、多靶点治疗RA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对破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细胞因子在RA骨破坏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肿胀、滑膜炎和关节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节骨质破坏是关节畸变的重要因素,阻止其发生和进展可直接改善患者的预后。在骨质破坏的过程中,软骨组织作为关节的保护性组织,其破坏较早发生,并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从而释放出大量一氧化氮(NO),对关节功能障碍有较关键的作用。前期我们已观察了清络通痹颗粒(QLT)对RA一系列病变的影响,这里我们着重讨论QLT对RA骨质破坏的作用。细胞因子在RA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风湿清(Fengshiqing,FSQ)含药血清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及细胞分泌骨免疫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7(IL-17)的影响,初步探讨FSQ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破坏的机制。方法:5%,10%,15%3个不同体积分数的FSQ含药血清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ligand,RANKL)诱导的RAW264.7共孵育6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形成;FSQ含药血清(5%,10%,15%)与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RAW264.7细胞共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方法检测TNF-α和IL-17的含量。结果: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TRAP阳性多核细胞,IL-1β诱导TNF-α和IL-17在RAW264.7细胞中异常高表达,5%~15%FSQ含药血清能剂量依赖地降低TRAP阳性细胞数;10%和15%的FSQ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TNF-α(P<0.05)以及IL-17(P<0.01)的表达量。结论:FSQ能抑制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降低TNF-α和IL-17在RAW264.7细胞中的异常高表达,这可能是FSQ抑制骨破坏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骨代谢指标,分析RA患者骨代谢状态,并进一步了解其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健康对照组40例,RA缓解组40例,RA活动组40例。均分离血清,测定血中骨钙素(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1)、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及尿脱氧吡啶啉(DPd),肌酐(Cr),并计算尿脱氧吡啶啉/肌酐比值。结果:代表骨形成的指标BGP、BAP水平,在对照组,RA缓解组,RA活动组3组中依次降低。表明3组的成骨作用依次下降。代表破骨作用的指标NTX-1,尿DPd/Cr在3组中依次上升。3组的破骨作用依次增强。其中NTX-1尤为明显。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骨丢失,导致全身性骨质疏松可以用BGP,BAP、NTX-1和尿DPD/Cr比值作为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赵呈雷  何晶晶  王馨莹  卢曼  杨杰  曹鹏 《中草药》2023,54(17):5640-5648
目的 研究全蝎-土鳖虫药对减轻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关节骨破坏的作用以及对破骨细胞分化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全蝎-土鳖虫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全蝎-土鳖虫低、高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建立CIA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ig纯净水,其余各组给药干预4周。测定各组小鼠足趾肿胀情况;采用Micro-CT扫描的方法重建小鼠关节3D图并分析相关骨参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踝关节病理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检测关节中破骨细胞分化情况。体外实验考察全蝎-土鳖虫药对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处理的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诱导破骨细胞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κB p65核定位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破骨细胞分化、CIA小鼠骨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各给药组显著降低CIA模型小鼠足趾肿胀(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Micro-CT 3D重建结果表明,全蝎-土鳖虫药对明显抑制CIA模型小鼠骨破坏,保留小鼠骨结构完整性,显著改善骨参数(P<0.05、0.01);全蝎-土鳖虫药对显著减少关节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P<0.01);全蝎-土鳖虫药对高剂量组显著降低CIA小鼠骨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水平(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全蝎-土鳖虫药对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P<0.01),抑制NF-κB p65核定位;与RANKL对照组比较,全蝎-土鳖虫药对组p65、核因子-κBα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alpha,IκBα)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 全蝎-土鳖虫药对能够减轻CIA小鼠骨破坏,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降低破骨细胞的分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中血管生成增加是造成滑膜炎、血管翳生长、骨和软骨破坏及骨赘形成的原因。血管生成是一个由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介质调控的复杂过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有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被表达,它们在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应用阻抑血管生成药物(包括清除病灶和促血管生成因子)治疗RA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对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ligand,RANKL)和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的影响及对骨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 除正常组(8只)外,其余大鼠用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注射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选取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6分的CIA大鼠24只,根据其AI评分分为模型组、甲氨喋呤组和淫羊藿苷组,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甲氨喋呤组给予甲氨喋呤每周 5 mg/kg灌胃,淫羊藿苷组给予淫羊藿苷20 mg/(kg?d)灌胃,均连续给药4周。每周记录大鼠AI评分。给药结束后,HE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形态学变化;X射线检查足趾骨质破坏与骨质疏松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RANKL、OPG水平。结果 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AI评分、Larsen评分、血清RANKL水平及RANKL/OPG比值明显降低,OP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甲氨喋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示淫羊藿苷组关节滑膜增生、炎症细胞浸润与软骨面破坏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淫羊藿苷能缓解或减轻CIA大鼠骨破坏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IA大鼠血清RANKL水平,提高OPG浓度进而降低RANKL/OPG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重要特征是关节滑膜增生并形成血管翳。由于增生的滑膜需要更多的血供以满足其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血管新生在血管翳的形成和维持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血管翳表层与滑膜的表层相连续,并与软骨连接,通过金属蛋白酶等侵袭、裂解软骨,导致骨破坏。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管生成在RA的侵蚀和破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RA血管新生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RA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目前相关研究证实骨质疏松症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联系,骨保护素(osteoproteg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信号通路是连接二者的关键通路。补体系统是重要的免疫系统,补体成分3在补体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表明,补体成分3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开展补体成分3及其他免疫系统成分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本文简要概述了补体系统,分析了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就补体成分3及其他免疫系统成分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卜寒梅  王世坤  李远栋  王平 《中草药》2022,53(10):3209-321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常见的退行性骨代谢疾病,其并发症所导致的致残率或致死率已成为全球公共难题。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信号通路与骨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药通过该信号通路治疗POP具有明显的优势,尤以补肾类中药最为突出。但是,关于补肾中药基于该信号通路治疗POP的调节机制仍然缺乏相对全面且系统的归纳总结。因此,基于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在骨代谢的调节机制,从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角度综述补肾中药防治POP的作用机制,为今后POP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山豆根水提物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干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研究其抗RA骨破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山豆根水提物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应用Ⅱ型胶原诱导法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CIA)小鼠,设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0.5 mg·kg-1)、山豆根水提物低、高剂量组(100、200 mg·kg-1)。观察CIA小鼠关节红肿畸形表现及关节炎临床积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关节组织病理改变;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检测小鼠关节骨破坏程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小鼠关节组织中破骨细胞形成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关节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关节红肿畸形程度、关节炎临床积分、滑膜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显著升高(P<0.01),关节组织骨破坏程度、破骨细胞形成数目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蛋白酶K(CTSK)、活化T细胞核因子1蛋白(NFATc1)、PI3K和磷酸化(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豆根水提物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CIA小鼠关节畸形程度及关节炎临床积分(P<0.05,P<0.01),缓解小鼠关节组织病理改变(P<0.01),且降低小鼠关节骨破坏程度和破骨细胞形成情况(P<0.05,P<0.01),此外还显著下调小鼠关节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1)。结论 山豆根水提物能够显著延缓RA炎症反应,尤其抑制骨破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痹祺胶囊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功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体外炎症模型、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stimulating factor,M-CSF)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建立破骨细胞分化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HFLS增殖模型,分别探讨痹祺胶囊发挥抗炎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抑制RA-HFLS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TRAP染色法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qPCR法检测细胞中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骨代谢变化特点及清热解毒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5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另选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以甲氨蝶呤(MTX)为基本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复给予清解热毒方药—速效热痹饮,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关节数及程度、肿胀关节数及程度、晨僵时间、休息痛和医生对目前病.情的评估,并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结果RA患者治疗前BAP和TRACP5b均较健康组增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BAP和TRACP5b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虽也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P和TRACP5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RA骨形成和骨吸收均表现为亢进,但以骨吸收为主。清热解毒方药能降低BAP和TRACP5b等骨代谢指标,表现为对骨破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中血管生成增加是造成滑膜炎、骨和软骨破坏、血管翳生长的原因。血管生成是一个由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调节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有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被表达,它们在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应用雷公藤内酯醇等阻抑血管生成药物治疗RA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