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涞水县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了解农村产褥期内妇女饮食、卫生行为状况。方法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河北省涞水县283名妇女的产褥期饮食、卫生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有77.5%的妇女产褥期不洗头,52.3%的不刷牙,68.0%的不洗下身,11.0%的不进行任何活动,60.5%的不吃水果,71.9%的主要吃鸡蛋小米;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或产褥期时,因血运障碍,易发生红色变性,引起急性腹痛等表现,此占子宫肌瘤的1%~3%。我院自1978~1998年20年间共诊治9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发病年龄多在26~33岁,平均年龄30.8岁;初产...  相似文献   

3.
(1)目的 了解出租车司机对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2)方法 在青岛市3个出租车公司随机抽取81名司机,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KABP)的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77份,应答率95%。(3)结果 84.4%(65/77)的人知识艾滋病;33.8%(26/77)的人知识艾滋病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55.8%(43/77)的人知道艾滋病经血液传播,64.9%(50/77)的人知识其可经母  相似文献   

4.
婴儿毛细支气管炎远期肺功能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远期肺功能状况,对108例1岁前曾患毛细支气管炎痊愈6-8年的儿童进行随访,其中86例作肺功能检查,并与20例健康獐对照,结果,未再发生喘鸣者占26;9%,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者22.2%,婴幼儿哮喘34.3%,儿童哮喘16.7%。  相似文献   

5.
提高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两所研究82例院内死亡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及共死因。结果 82例均出现多脏器功能失综合征。在心,肺,肝,脑,肾,消化道,外周循环,凝血机能和代谢等9个脏器系统中,同时累及3,4,5,6,7,8个和9个脏器的分别为:1.2%,7.3%,14.6%,23.2%,26.8%,15.9%和11.0%。  相似文献   

6.
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在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州市内5间医院,用纤维连结蛋白(FN)对383眼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病人进行临床研究,其中FN治疗组观察309眼,治愈216例(69.9%),平均治疗天数6.5d,好转83眼(26.8%),平均治疗天数9.6d,无效10眼(3.2%);对照组观察74眼,治愈43眼(58.1%),平均治疗天数为8.7d,好转11眼(14.9%),平均治疗天数12.1d,无效20眼(2.7%)。两组比较,FN组疗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6例并发精神障碍的HFR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神障碍是HFRS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2%,仅见于重型、危重型病例,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意识障碍四种类型。文章对精神障碍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并发精神障碍对HFRS病情无直接影响,但其病死率(26.9%)明显高于无精神障碍的同型病例(13.8%)。因此,精神障碍可做为HFRS病情及予后的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Wilms肿瘤基因(WT1)反义寡核苷酸(ASO)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WT1ASO以及足叶乙甙(VP-16)作用K562、HL-60细胞系,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以确定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数。结果 K562细胞系经WT1 ASO作用24h和60h后细胞凋亡数分别为14.6%和26.8%;而WT1有义寡核苷酸(SO)组分别为3.1%(24h)和3.9%(60h);加入少  相似文献   

9.
外敷雄黄口服泰胃美治疗带状疱疹26例黄逸玲义乌市卫生进修学校(322000)关键词带状疱疹雄黄泰胃美中图分类号R275.952.11资料与治疗方法共治疗26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8例。最小9岁,最大68岁。病程6小时~21天。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10.
205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205例PM/DM的临床分析表明:PM/DM除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外,尚可以发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雷诺征、心肌炎、关节炎及肿瘤就诊。PM/DM内脏受损部位有:心脏36.5%(54/148);肺部26.3%(54/205)(其中肺间质病变9.0%,肺纤维化5.0%);消化系27.8%(57/205);血液系15.5%(32/205);神经系9.7%(20/205),几乎无肾损害。在诊断PM/DM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的频繁就诊行为较为普遍,占用了较多的医疗资源。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频繁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5月通过目的性抽样和信息饱和原则抽取20例在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3年持续频繁就诊行为(3年内就诊次数均在前10%)的老年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提纲的制定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依据,主要包括认知测量、态度测量、主观规范测量、知觉行为控制测量及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意见或建议。根据访谈结果,探析老年人群频繁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8例患者对自己的频繁就诊行为不自知。9例对频繁就诊有具体定义,55.6%(5/9)患者定义每月就诊≥3次为频繁就诊患者。90.0%(18/20)患者认为频繁就诊行为对自己的生活或健康无不良影响,60.0%(12/20)患者认为频繁就诊能够获得一定的心理安慰,50.0%(10/20)患者提及频繁就诊对于控制及改善病情有一定的帮助。签约政策(70.0%,14/20)、家人支持(45.0%,9/20)、他人行为(15.0%,3/20)均可影响到患者的频繁就诊行为。慢性疾病(100.0%,20/20)、社区医院的便捷性(90.0%,18/20)、医患关系较好(90.0%,18/20)、对自身健康的关心(60.0%,12/20)、急性病症(45.0%,9/20)、自觉健康状况不佳(30.0%,6/20)等均会促使患者的就诊行为,而行动不便(20.0%,4/20)、经济原因(10.0%,2/20)、家中琐事(10.0%,2/20)等原因会限制患者的就诊频次。结论 老年患者的频繁就诊行为受较多因素影响,需要全科医师对患者的疾病、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关注并解决其真实需求。  相似文献   

12.
保定市城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保定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 (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利用 )的公平性情况。方法 通过两阶段抽样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 )调查了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北市区和新市区 3个区的 962户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入户调查 ,并将被调查家庭分成 3组 :相对贫困组、贫困临界组和一般家庭组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一般家庭组中医疗费用支付自费者占 41 0 % ;而相对贫困组为 61 1 % ,贫困临界组为 65 3 % ;相对贫困组年住院率为 1 9 86 % ,贫困临界组为 4 2 9% ,一般家庭组为 7 2 7%。 3组人群两周就诊率分别为 1 9 86 %、 1 0 71 %和 7 66 % ;3组人群的年人均自负医疗费用占年人均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 4 5 %、 2 68%和 1 55 % ;相对贫困组和贫困临界组家庭中接受心理咨询家庭数所占比重分别为 4 76 %和 6 82 %。结论  (1 )相对贫困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较大 ,但医疗费用支付能力较弱 ,相对贫困人群的医疗疾病负担较重 ;(2 )不同经济条件人群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白烨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72-2874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1 268 例在我院建卡并分娩后在大邑城区内休养的产褥期妇女的访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妇存在恶露异常、乳汁不足、乳房相关疾病、伤口愈合差、子宫复旧不良、痔疮等问题;新生儿存在黄疸、湿疹、红臀、脐部异常、消化不良等问题.经过访视督导,和产后7 d的访视结果比较,产后28 d 的母婴健康问题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褥期妇女和婴儿健康问题较多,定期的产后访视能够及时发现母婴的常见疾病.通过健康教育和督导,能有效减少各种健康问题,利于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Zhou LP  Shang H  Zhang ZN  Wang YN  Li GF  Shi WY  Ding HB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394-2397
目的 通过对中国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标志抗原CD14及其早期活化分子CD69的研究,探讨其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与HIV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集57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及32例健康人抗凝全血,运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CD4^+T淋巴细胞、CD14^+细胞及其CD69抗原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患者血浆HIV-1载量。结果(1)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CD14^+细胞颗粒度SSC值为76±16,CD69分子在CD14^+细胞的表达率为2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IDS组高于HIV慢性感染(HIV)组及长期不进展(LTNP)组,HIV组高于LTNP组(P〈0.05),LTN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14^+细胞比例、CD14抗原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CD69分子在CD14^+细胞的表达率与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呈明显负相关(r=-0.872,P〈0.01),与HIV-1RNA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0.697,P〈0.01)。结论中国部分地区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和吞噬功能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上升,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全国9~11岁小学生体育锻炼、静态行为和超重与肥胖的关系,并探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各省的异质性,为预防和控制超重与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40 692名9~11岁汉族小学生,利用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以及体育锻炼、视屏行为以及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数据,在不同性别的学生中分析体育锻炼、静态行为与超重与肥胖的关系,并采用Meta分析检验这些相关性在各省之间的异质性。结果: 男生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分别为27.1%和12.9%),城市学生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分别为23.8%和15.6%),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在“好”、“中”、“差”3类经济片区中分别为22.6%,19.2%和17.5%。男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 h的学生的超重与肥胖率高于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 h的学生,OR值为1.09(95%CI:1.02, 1.17)。女生每天视屏行为时间>1 h、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2 h是超重与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3(95%CI:1.02, 1.26)、1.18(95%CI:1.03, 1.35),女生每天静态行为时间>135 min的学生超重与肥胖率较高,OR值为1.19(95%CI:1.08, 1.33)。男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 h、女生每天静态行为时间>135 min对超重与肥胖的OR值在各省之间的异质性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学生体育锻炼、静态行为时间和超重与肥胖有关,其关联存在性别差异,没有发现各省之间的异质性,未来应该针对不同性别的特点开展肥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州农村小学生的卫生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对应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贵州省纳雍县3所农村小学3~6年级12个班中519名小学生,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农村小学生的卫生现状.结果:3~6年级小学生卫生行为形成率中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勤剪指甲、早晚刷牙、每3月换一次牙刷、不喝生水、水果洗后再吃的形成率分别为47.76%、69.56%、43.93%、71.68%、44.12%、42.77%、69.36%;被调查学校中无一所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或宣教.结论:纳雍县农村小学生的卫生行为形成率较低,老师、家长及电视是农村小学生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故应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学校对于健康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深入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设施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调查对象为11个省、直辖市的50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方法采用标准化问卷,由各调查对象自填。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为254.76m^2;按照一级医院的基本设备设置标准所列出的19项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拥有6.24种设备;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所列出的14项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拥有9.66种设备。有31.6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有编制床位;设置观察床位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每个机构有观察床位4.64张。结论 在基本设备方面.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相关的设备配置情况较为理想。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问题尚未解决,各地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口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9-10月份对海口市6所学校18个班级907人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在过去30天骑车违规、闯红灯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分别为19.74%、16.21%,过去-年有离家出走、有到过无安全防范措施场所游泳、有过自杀念头分别为10.14%、10.47%、2.43%,每周体育活动少于3次的31.5%,吸过烟26.6%,喝过酒48.1%,控制食物摄入量减肥11.7%,网络成瘾12.1%,看过色情书籍或者音像制品28.6%,有过性行为8.2%。男生在过去30天骑车违规、闯红灯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过去-年有到过无安全防范措施场所游泳、吸过烟、喝过酒、网络成瘾、看过色情书籍或者音像制品、有过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P〈0.05),而女生在每周体育活动少于3次、控制食物摄入量减肥、过去-年有离家出走情况、有过自杀念头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结论海口市在校青少年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应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综合性行为干预,提高在校青少年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electronic exchange of health information among healthcare providers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duce enormous clinical benefits and financial savings, although realizing that potential will be challenging. 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 will reward providers for ‘meaningful use’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cluding participation in clinical data exchange, but the best ways to do so remain uncertain.

Methods

We analyzed patient visits in one community in which a high proportion of providers were using a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and participating in data exchange. Using claims data from one large private payer for individuals under age 65 years, we computed the number of visits to a provider which involved transitions in care from other providers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visits. We calculated this ‘transition percentage’ for individual providers and medical groups.

Results

On average, excluding radiology and pathology, approximately 51% of visits involved care transi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providers in the community and 36%–41% involved transitions between medical groups. There was substantial variation in transition percentage across medical specialties, within specialties and across medical groups. Specialists tended to have higher transition percentages and smaller ranges within specialty than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who ranged from 32% to 95% (including transitions involving radiology and pathology). The transition percentages of pediatric practic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adult primary care, except that many transitions occurred among pediatric physicians within a single medical group.

Conclusions

Care transition patterns differed substantially by type of practice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designing incentives to foster providers'' meaningful use of health data exchange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