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射频热疗对兔膝骨关节炎(OA)形成过程中关节软骨形态及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雄性家兔54只,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将其右后肢制成实验性膝OA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将上述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鹿瓜多肽组给予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每日注射1次;射频热疗组给予射频热疗干预,选择谐振模式,温度设定为36.5~38.5 ℃,每日治疗1次;模型组未给予特殊处理。于治疗6 d、12 d及18 d时每组分别取6只实验兔处死,取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采用改良Mankins标准对其进行形态学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实验兔软骨滑膜中IL-1β及TNF-α含量。 结果 经相同时间治疗后,发现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热疗组随治疗时间延长,其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逐渐降低,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比较,射频热疗能进一步改善膝OA实验兔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软骨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射频热疗对兔膝骨关节炎形成过程中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雄性家兔54只,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将其右后肢制成实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将上述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鹿瓜多肽组于制模后给予鹿瓜多肽肌肉注射,射频热疗组于制模后给予射频热疗治疗,模型组制模后未给予特殊处理。于治疗7d、13d及19d时每组分别取6只实验兔处死,取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采用改良Mankins评分对其进行形态学评分;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实验兔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组织Ⅱ型胶原含量。 结果 经相同天数治疗后,发现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依次降低,软骨组织Ⅱ型胶原含量依次增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热疗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Mankins评分逐渐降低,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含量逐渐增高,各时间点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射频热疗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鹿瓜多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显著增加软骨中Ⅱ型胶原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 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 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良伸直位固定6 周,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造模后立即给予ESW治疗1 次,能流密度0.1 mJ/mm2,冲击次数1000 次。各组分别于治疗后4 周处死,观察大体标本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关节软骨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组IL-1β 和TNF-α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1)。结论ESW能下调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IL-1β、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医沙疗对兔膝骨关节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沙疗对骨关节炎模型动物关节液、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右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再随机分成3组.从造模第15天开始,Ⅰ组予埋沙治疗,Ⅱ组予芬必得灌胃,Ⅲ组不作任何处理.第30天留取血清及关节液标本检测IL-1β、TNF-α、NO水平.并取滑膜及软骨组织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Ⅰ组的软骨及滑膜病变程度较Ⅱ、Ⅲ组减轻;Ⅰ、Ⅱ组关节液中的IL-1β、TNF-α的水平及血清中NO水平较Ⅲ组明显降低.结论维吾尔医沙疗通过抑制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升高而发挥其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ESW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和模型组采用单侧后肢跟腱切除法建立膝OA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造模后立即给予ESW治疗1次,能流密度0.1mJ/mm2,冲击次数1000次。各组大鼠分别于治疗后4周处死,取膝OA关节液和关节软骨,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技术法,检测各组膝关节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采用ELISA法行关节液IL-1β和TNF-α含量测定,治疗组和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较模型组下降(P<0.05)。免疫组化法关节软骨IL-1β和TNF-α测定,治疗组和模型组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阳性率较模型组下降(P<0.05)。 结论:膝骨关节炎中IL-1β和TNF-α水平上升,而ESW能下调膝OA大鼠IL-1β、TNF-α的表达,提示可通过降低关节软骨的炎症因子水平,对膝骨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鹿瓜多肽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TNF-α和IL-23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在常规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疗效及对血清中TNF-α和IL-23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TNF-α和IL-23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下调血清中TNF-α和IL-23的表达,临床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阳和汤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阳和汤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6月龄健康新西兰兔3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25±0.2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和汤组、筋骨痛消丸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2周后,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复制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轻度弯曲兔膝关节,经关节正中或两侧进针,将1.6%木瓜蛋白酶生理盐水溶液0.5 mL通过髌上韧带注入膝关节腔,每隔3天注射1次,连续3次。对照组与模型组予0.9%生理盐水灌胃;阳和汤组予6 g/(kg·d)阳和汤灌胃;筋骨痛消丸组予6 g/(kg·d)筋骨痛消丸灌胃。以上干预均1次/d,每周7次,共干预5周。停药1周后,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取兔股骨内髁关节软骨,采用肉眼、光镜下进一步观察苏木素-伊红染色后的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采用改良Mankin's评分标准评价软骨退变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IL-1、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的软骨表面凹凸不平、局部缺损,软骨形态结构紊乱,软骨细胞数量减少,潮线紊乱消失,Mankin's评分增高,血清和关节液中IL-1、TNF-α含量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和汤组、筋骨痛消丸组兔的软骨缺损减轻,软骨形态结构较整齐,软骨细胞数量增多,潮线清晰,Mankin's评分降低,血清和关节液中IL-1、TNF-α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筋骨痛消丸组比较,阳和汤组兔的软骨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区别,血清和关节液中IL-1、TNF-α含量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对骨关节炎的软骨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能有效延缓关节软骨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1、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以及槲皮素对脓毒症时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槲皮素高剂量组(75mg/kg,10只)和槲皮素低剂量组(50mg/kg,10只).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mg/kg 2ml建立脓毒症ALI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组于制模前30min腹腔注射槲皮素.各组于制模后6、12、24h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于制模后24h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取肺叶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制模后6h血清TNF-α(ng/L),IL-1β(ng/L)含量即明显升高(TNF-α:73.00±0.28比28.48±0.26,IL-1β:46.30±0.21比28.38±1.07,均P<0.01),肺W/D比值明显升高(5.710±0.025比3.860±0.034,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制模后6h TNF-α,IL-1β含量即明显下降(TNF-α:55.52±0.31、57.76±0.27,IL-1β:39.47±9.65、41.83±0.16,均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好转,肺W/D比值明显下降(4.810±0.036、4.900±0.029,均P<0.05),两治疗组间炎症介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肺组织病理损伤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低剂量组.结论 槲皮素可下调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对脓毒症ALI大鼠的肺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对兔骨性关节炎(OA)模型关节软骨退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所有兔通过手术建立右膝关节OA动物模型,对照组的所有兔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5ml/kg,实验组所有兔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0.5ml/kg,手术完毕后当天就注射1次,以后每4天注射1次。在动物OA模型建立后的第10周,将兔处死,收集右侧股骨内侧髁标本,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关节软骨形态学结构改变,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关节软骨组织中IL-1β、IL-6和IGF-Ⅰ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兔的关节软骨破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IL-1β、IL-6和IGF-Ⅰ蛋白阳性免疫反应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为粗细较为一致的淡红色颗粒。实验组IL-1β蛋白阳性染色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6和IGF-Ⅰ蛋白阳性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能调节OA关节软骨组织中IL-1β、IL-6和IGF-Ⅰ蛋白的异常表达,对关节软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 β(IL-1 β)和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正常组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制作KOA模型,电针治疗组电针治疗14d.分别观察各组兔造模结束和治疗后左膝关节冲洗液中IL-1 β含量变化,治疗后各组兔左股骨内侧髁软骨MMP-1表达的变化.结果:采用放免法行关节冲洗液IL-1 β含量测定,造模结束后正常组与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组间比较,其后两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治疗结束后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组间比较,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治疗结束后软骨免疫组化法MMP-1测定,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的MMP-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MMP-1阳性率高于电针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治疗KOA,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电针使KOA关节中细胞因子IL-1 β和软骨中MMP-1的含量减少,从而降低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降解,促进新的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合成,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经气运行,从而有利于关节渗出液吸收,促进软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照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组织胺(Hm)、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β-内啡肽(β-EP)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组、药物组和激光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应用Freunds完全佐剂制作关节炎模型。药物组采用药物治疗,激光组同时给予激光穴位照射及药物治疗。检测大鼠血清Hm、5-HT、IL-1、TNF-α及脑β-EP的含量。 结果激光穴位照射有下调关节炎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血清Hm、5-HT、IL-1和TNF-α的作用,并可明显上调下丘脑内β-EP含量,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可抑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具有中枢镇痛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治疗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的效果,以及对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养1个月,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在足部造矩形切口建立糖尿病足大鼠模型。选择正常大鼠10只为对照组,糖尿病足模型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2、4、8 g/kg当归补血汤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持续1周。观察5组足部创面愈合情况,比较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同时比较新生肉芽组织TNF-α、IL-6、IL-1β和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创面面积大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及新生肉芽组织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含量及新生肉芽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低、中、高剂量组创面面积均小于模型组,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及新生肉芽组织TNF-α、IL-6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血清VEGF含量及新生肉芽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并具有剂量效应(P0.05,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能降低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炎症反应,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发作且24 h以内入院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n=41)和常规治疗组(n=38),同时选取33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3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3天和第1、2周抽取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的质量浓度。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及IL-6质量浓度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快速上升,第1天到达峰值;至发病第3天,其TNF-α、IL-1β及IL-6质量浓度仍高于对照组;至第1周,其血清TNF-α、IL-1β质量浓度仍高于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治疗组在第3天及第1周时,TNF-α质量浓度显著降低;IL-1β和IL-6质量浓度在第3天即显著降低。结论血必净在早期能够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质量浓度,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保护胰腺及其他器官,这可能是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因窒息导至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心脑IL-1β和TNF-α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并心肺复苏成功后生存24小时,将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3组分别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复苏24小时后处死大鼠,取心脑组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心脑中IL-1β和TNF-α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脑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心脑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心、脑组织内IL-1β和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增多,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心、脑组织中的炎症因子,而且存在明显量-效关系,从而缓解心跳骤停大鼠复苏中缺氧及再灌注后炎性因子所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血清及肾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模型组(15只)和来氟米特组(15只)。制作DN大鼠模型成功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IL-1β、IL-6、TNF-αmRNA表达。结果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来氟米特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氟米特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和来氟米特组肾组织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来氟米特组肾组织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则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可以抑制DN大鼠肾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从而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影响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方法:采用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备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将11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大、小剂量组、奥曲肽组。制模后,分别以16.66g/kg和8.33g/kg剂量的攻下清热活血中药灌胃,以奥曲肽16μg/kg皮下注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每8h1次,共3次。随后处死动物取血测淀粉酶含量;取胰腺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病理评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TNF-α和IL-β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和血清淀粉酶含量明显增高(P均<0.01);各治疗组治疗后大鼠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和血清淀粉酶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3个治疗组间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中药大剂量组与奥曲肽组血清淀粉酶含量均较中药小剂量组显著降低(P均<0.05)。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TNF-α、IL-1β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3个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TNF-α、IL-1β的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均<0.01),且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攻下清热活血中药能明显改善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改变,抑制胰腺组织TNF-α、IL-1β的mRNA表达可能是防治重症胰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联合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下肢管状骨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所有患者予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术后观察组辅助鹿瓜多肽注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6.9%,对照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症状积分、血清IL-1β和TNF-α值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内固定器能够有效保护下肢管状骨骨折愈合的微环境,鹿瓜多肽的应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缓解症状,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源性玻璃酸钠(sodiumhyaluronate,SH)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血清及滑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26例膝关节OA患者,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1次/周,连用5周,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血清及滑液,以检测IL-1β、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血清和滑液中的IL-1β、TNF-α含量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外源性玻璃酸钠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I-1和TNF-α水平,从而治疗膝O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均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建立KOA模型。喂养6周后,电针组电针治疗10d。各组均取股骨内侧髁软骨,观察软骨细胞及MMP-13的变化。结果:按Mankin评分比较软骨结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组MMP-13未检出,模型组MMP-13检出率较高,电针治疗组MMP-13检出率下降。MMP-13在KOA软骨细胞中的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促使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细胞重新排列,减少软骨细胞中MMP-13表达,对OA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晓川  王义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546-254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及其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电针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照组仅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关节液IL-1 β、TNF-α含量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及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关节液IL-1 β、TNF-α含量及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LK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治疗KOA可有效降低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并减轻疼痛,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与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