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中血管生成增加是造成滑膜炎、骨和软骨破坏、血管翳生长的原因。血管生成是一个由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调节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有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被表达,它们在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应用雷公藤内酯醇等阻抑血管生成药物治疗RA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滑膜血管增生是类风湿关节炎(RA)病变过程中一个关键病理过程,是引起关节病变、软骨破坏的主要原因及病理基础。抑制关节血管增生可以有效抑制RA进展。本文就中药单体抗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血管生成作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重要特征是关节滑膜增生并形成血管翳。由于增生的滑膜需要更多的血供以满足其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血管新生在血管翳的形成和维持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血管翳表层与滑膜的表层相连续,并与软骨连接,通过金属蛋白酶等侵袭、裂解软骨,导致骨破坏。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管生成在RA的侵蚀和破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RA血管新生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RA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血管新生与中医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对1988年至2011年发表的200余篇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从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管新生与滑膜炎症的关系、滑膜血管新生的调控和研究模型以及中医药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进展等方面归纳总结.RA滑膜血管新生是一个由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介质调控的复杂过程,机制尚不清楚,但血管新生由滑膜炎症所介导,二者相互交织、协同作用是重要原因;RA研究学者常将血管生成的体内外模型应用于滑膜血管新生的发生机制及药物的干预影响方面的研究,近年有学者将RA滑膜移植入整体动物体内以建立可供动态观察滑膜血管新生过程的模型,如非侵蚀性的RA滑膜血管皮瓣窗和SCID-HuRAg嵌合体模型等;中医将RA归属于“痹证”和“络病”范畴,有学者认为RA络病的实质是滑膜血管增生,实验研究也显示具祛风胜湿、活血化瘀、虫类搜风等“通络开痹“功效的中药和复方有较好的抗RA和滑膜血管新生作用.滑膜血管新生在RA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但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治疗策略.中医药在干预RA滑膜血管新生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并显示良好的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主要是机体对自身滑膜发生免疫反应的疾病,以慢性进行性关节损害为特点,是一种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和骨组织侵蚀的滑膜组织增生性疾病。炎性细胞因子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理介质,在炎性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在抗原的不断刺激下增生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白介素-6等。  相似文献   

6.
马武开  唐芳  安阳  黄颖  王莹  钟琴  姚血明  刘正奇 《中医杂志》2011,52(22):1913-1915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大量生成,继而形成血管翳,破坏骨质,最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功能丧失。抑制滑膜细胞炎症、促进滑膜细胞调亡和血管新生、阻断滑膜细胞信号传导是RA治疗的重要环节。中医药通过多途径协同作用于多个部位和靶点,集中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精华。以RA关节滑膜为切入点,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对中医药治疗RA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充分发挥中药治疗RA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Rhemnatold Arthritis 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膝关节是最常受累的关节之一。滑膜切除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常用手术,可以中断病变滑膜对关节的进一步破坏。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具有创伤小、诊断准确、治疗彻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血管新生是RA发病过程中出现较早且至关重要的因素,以滑膜血管为靶标已成为治疗RA的新策略。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并显示出较好的抗RA作用。本文就近年中药抗滑膜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状况加以整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抗RA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中药联合来氟米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IA 鼠模型和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相关因子 HIF -1α、VEGF 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活血化瘀Ⅰ号方组、活血化瘀Ⅱ号方组、活血化瘀Ⅲ号方组。建立 Wistar 大鼠 II 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并对大鼠分别予以灌胃给药。动态观察关节炎指数(AI),分析对比 CIA 大鼠踝关节滑膜血管中 HIF -1α、VEGF 在滑膜组织上表达及意义。结果模型组HIF -1α、VEGF 表达增强,其余各治疗组 HIF -1α、VEGF 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弱。采用半定量记分法结果显示各个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 HIF -1a 、VEGF 的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P 〈0.01),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活血通络中药联合来氟米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可以下调滑膜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抗 VEGF 与 HIF -1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大量生成,继而形成血管翳,破坏骨质,最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中医毒蕴血瘀理论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机制高度相关.病情活动期郁热于关节经络形成滑膜炎症,随着病情深入,热郁血瘀阻滞关节致使滑膜炎症持续不缓解,病情进一步加重,毒蕴血瘀互患,关节滑膜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终使关节破坏.探讨毒蕴血淤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防治关节滑膜细胞增生,阻止关节破坏.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有滑膜细胞增殖、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翳形成。血管翳可侵袭关节软骨及骨组织,造成关节结构的破坏,如不给予适当治疗,病情逐渐发展加重,最后出现畸形、关节强直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佐剂型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腔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及对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左侧足趾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作成RA动物模型,经过姜黄素治疗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腔液TNF-α和IL-1β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RA模型组大鼠关节腔液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膝关节滑膜组织NF—κB的表达增加;经过姜黄素治疗后以上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姜黄素能下调滑膜细胞NF—κB的表达与活性,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治疗RA。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的“痹病”、“历节”的范畴,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较为深刻,并创造了许多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经典方剂.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翳的形成,血管翳形成的过程与机体内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被表达是分不开的.因此近年来,随着血管翳形成机制的不断研究,应用中医药抑制血管翳的形成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岳敏  刘维 《天津中医药》2007,24(1):86-8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年女性。其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有统计证实超过1/3的RA患者在患病的8a内丧失工作能力,患病10a后50%的患者轻度残废,17a后80%的患者中度残废。综合康复疗法包括关节活动训练、肌力增强训练、运动疗法、康复体操、作业疗法、日常生活训练、物理因子疗法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明显阻止或延缓RA患者残疾的发生。现将近几年来国内外类风湿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艳娟 《光明中医》2011,26(11):2292-229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笔者于2006.9~2011.2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畅  文新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72-2072,2086
类风湿关节节(rheumatoid arthritis)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它主要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导致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高敏感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具有免疫抑制调控作用,而RA患者滑膜TGF-β1蛋白合成、分泌增多,并且增多的TGF-β1与RA滑膜病变活动相关,包括与衬里层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衬里下层血管增生及肉芽组织形成有关。从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理改变的关系方面探讨TGF-β1在RA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病变过程中滑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明确RA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近年来有关RA滑膜细胞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炎性介质、NK细胞等均能促进滑膜细胞增殖;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或提高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皆可抑制滑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加强滑膜细胞凋亡的促进因素是滑膜细胞促凋亡的重要途径;西医常用药、微创技术及多种中药单方、复方均可抑制滑膜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其凋亡。结论:虽然对RA滑膜细胞的研究较全面,但是滑膜细胞的增殖途径、促凋亡途径需进一步探索;今后当重视生物制剂对滑膜细胞的影响的实验研究;鼓励蒙医药等民族医学对滑膜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累及其他脏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间质性肺炎、肾淀粉样变以及眼部疾患(如巩膜炎,虹膜炎),还可并发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经损害等,因此又称类风湿病。其关节症状特点为关节腔滑膜发生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血管翳(肉芽肿)形成,  相似文献   

19.
龙藤方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江  柳建军  杨艳祥  王猛 《河北中医》2009,31(7):1003-100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关节症状特点为关节腔滑膜发生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血管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强直,关节功能丧失,如累及其它脏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间质性肺炎、肾淀粉样变以及眼部疾患(如巩膜炎、虹膜炎),还可以并发血管炎及末梢神经损害等。2005—2008年,我们运用龙藤方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还影响到心、肺、血管等器官。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